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七章.火龍標之威!

「黃巾力士,把黃家父子移出大道來。」

清虛道德真君在雲里見聞仲果然退兵了,命黃巾力士把混元幡將人移出大道。

卻是不打算現身相見。

若問為何不見。

原因很簡單,此番雖是救命之恩,卻到底仙凡有別。

且他個人來說也是不願意與凡塵俗世有過多牽扯,不想被拉扯進那些因果里。

畢竟自己一脈縱與黃氏有些淵源,可于自己卻是沒有多大干戈的,所以還是不見的為干淨。

且說黃家父子兄弟被混元幡移出。

如醉方醒,如夢方覺。

一個個馬上揉眉擦眼。

等到定楮看時,四路人馬去得影跡無蹤。

「嘶!」

「剛剛發生了什麼?」

「我方才恍忽作了一場夢,怎的夢醒了追兵竟也不見了?還是說追兵才是夢?」

「……」

眾人驚異不已。

甚至懷疑起了人生。

黃明為了人心不散,給此次事件定性道︰「此乃吉人自有天相也。」

眾人听了,深以為然。

而黃飛虎則忙向眾弟兄道︰「方才人馬俱不知往那里去了,我等乘此時速行,過臨潼關方好。」

眾將听令。

速速策馬前行。

誰知來至臨潼關。

便見一枝人馬扎住團營,阻住去路。

只听得炮聲響處,吶喊搖旗。

臨潼關總兵張鳳全妝甲胃,八扎九吞。

只見︰

鳳翅盔,黃金重!柳葉甲掛紅袍控!

束腰八寶紫金廂,絨繩雙叩梅花鏡!

打將鋼鞭如豹尾,百煉錘起寒雲迸!

斬將刀舉似秋霜,馬走臨崖當取勝!

大紅幡上樹威名,好威風!

……

彼時張鳳早已听報,黃飛虎領眾至關前。

遂上馬至軍前,大呼道︰「黃飛虎出來答話!」

武成王乘神牛至營前,欠身,口稱︰「老叔︰小佷乃是難臣,不能全禮。」

張鳳深深看了他一眼,道︰「黃飛虎,你父與我乃是一拜之交,你更是大王之股肱,況是國戚,為何造反,辱沒宗祖?」

又說︰「今汝父任總帥大權,汝更是居于王位,豈可為一婦人而有負君德?」

張鳳與黃飛虎之父確為故舊。

亦是真心為黃飛虎而感到惋惜。

在他看來,黃飛虎未來前程可謂是大有可為,而如今反叛,卻是淪為逆賊,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是以他深表惋惜︰「你今日反叛,如鼠投陷阱,無有升騰,即老拙聞知,亦替你慚愧無地……真是可惜!」

又規勸說道︰「你若听我老拙之言,當早下坐騎受縛,解送朝歌,百司有本,當殿與你分個清濁,辨其罪戾。」

「庶幾大王姑念國戚,將往日功勞,贖今日之罪,如此可保全一家生命……如迷而不悟,則悔之晚矣!」

要說這番話也沒啥毛病。

但前提是要遇上太平盛世,賢明君主。

而如今朝歌大王又豈是良主?

黃飛虎雖說如今還念及一番曾經的君臣之誼,但亦是已經被紂王的所作所為傷透了心。

況如今走到這一步,他也沒有什麼回頭路可言了。

——只要今日退了這一步,那自家這一家老小性命遲早要無……

是以黃飛虎只是搖搖頭道︰「老叔在上,小佷為人,老叔是盡知的……」

「紂王荒婬酒色,听奸退賢,顛倒朝政,人民思亂久矣。況君欺臣妻,逆禮悖倫,殺妻滅義……」

「想我黃飛虎兵平東海,立大功二百余場,定天下,安社稷,瀝膽披肝,治諸侯,練士卒,神勞形瘁,有所不恤……」

「而當今天下太平,大王全然不念功臣,反行不道,而欲使臣下傾心難矣……」

「望老叔開天地之心,發慈悲之德,放小佷出關,投其明主。久後結草餃環,補報不遲。不識尊叔意下何如?」

說完,黃飛虎有些期待地看向張鳳。

其實若只他一人,他倒寧願是即刻死了。

可惜……

他的身後還有他的孩子。

還有那些與他生死與共的兄弟。

「好逆賊!」

張鳳聞言大怒︰「你敢出此污蔑之言,欺吾老邁!」說著,手起一刀砍來。

黃飛虎並不想與他爭斗,只將手中槍架住,道︰「老叔息怒。我與老叔皆是一樣臣子,倘老叔被屈,必定也投他處,總是一般。」

「從來有言︰‘君不正,臣投外國。’禮之當然。老叔何苦認真,不行方便?」

張鳳不依不饒,又是大喝︰「好反賊!焉敢巧舌!」又一刀 來。

這下黃飛虎也怒了。

——我好言相勸,甚至伏低做小,只消你放我過關,而且我也承諾日後我發達了必有所報,你何苦要這般難為我?

既然道理講不通,那我也只好將暴力了。

于是縱騎挺槍。

與張鳳戰三十余個回合。

張鳳力怯,撥馬便走。

黃飛虎逞勢趕來。

張鳳聞腦後鈴響,料飛虎趕來,鳥翅環掛下刀,揭開戰袍,取百煉錘,將紫絨繩理得停當,發手打來。

好錘!

冰盤大,碗口小!

神見愁,鬼見怕。傷人心,碎人腦。斷筋骨,真稀少!

順手輕持百煉錘,暗帶隨身人不曉。大將逢著命難逃,著重人亡並馬倒!

黃飛虎見錘將近,提劍望上一掠,將繩截為兩斷,收了張鳳百煉錘。

張鳳見捶都沒了。

慌忙退進帥府。

黃飛虎見張鳳退走,也不追趕,只命家將將車輛圍繞營中,就草茵而坐。

——卻是與眾弟兄要商議出關之策。

且說張鳳手下有個喚蕭銀的,被敗退進關的張鳳叮囑︰「黃飛虎力敵萬夫,又收我百煉錘,似不可以力敵。你可黃昏時候,傳長箭手三千,至二更時分,領至大營,听梆子響,一齊發箭,射死反賊,將首級獻上朝歌請功,方保無虞。」

但他卻不知,黃飛虎曾于蕭銀有提攜之恩。

那蕭銀領令出府,便自忖道︰「黃將軍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多承蒙提攜,才得獎薦升用將職,未曾以不肖相看,今點臨潼副將。我豈敢忘恩……~如忍令恩主一門反遭橫禍,我心安忍!」

于是蕭銀作出一個決定……

是夜。

時方初更,未及二鼓。

士卒皆未有備。

蕭銀開了栓鎖,黃家眾將一擁殺出關門去了。

張鳳正坐廳上,忽听來報︰「黃家眾將闖關殺出去了!」

一听這話。

張鳳臉色陡然一變。

厲聲叫苦道︰「是我錯用了人!蕭銀乃是黃飛虎的人啊!!!!」

一邊叫喊著,張鳳一邊跨上馬提刀來趕黃飛虎。

不防蕭銀乘馬隱在關旁,听得馬鈴響處,料是張鳳來趕,一戟刺張鳳于馬下……

而後走馬來趕,大叫︰「黃老爺慢行!末將蕭銀已刺死了張鳳,大王前途保重!」

黃飛虎稱謝曰︰「今日之恩,不知甚日能報!」而後離了臨潼,八十余里,行至潼關。

潼關守將陳桐有探馬報道︰「黃飛虎同家將至關,扎住了行營。」

陳桐笑得有些人︰「黃飛虎,你指望成湯王位坐守千年,斷然也有今日!」傳令︰「將人馬排開,鹿角阻住咽喉。」

陳桐全身披掛,結束整齊。

打點要擒拿黃飛虎。

……

此時黃飛虎扎住行營,問︰「守關主將何人?」

周紀說︰「乃是陳桐。」

黃飛虎半晌不言。

良久,方回憶起來這個人。

長吁曰︰「昔日陳桐在我麾下,有事犯吾軍令,該梟首級,眾將告免,後來準立功代罪,今調任在此,與吾有隙,必報昔日之恨。如何處治?」

正沉思間,只听外邊吶喊之聲甚急。

黃飛虎上了神牛,提槍至營前。

只見陳桐耀武揚威,用戟指道︰「黃將軍請了!你昔享王爵,今日為何私自出關?吾奉太師將令,久候多時。乞早早下馬,解返朝歌,免生他說。」

黃飛虎道︰「陳將軍此言差矣!」

「盈虛消息,乃世間長情。昔日你在吾麾下,我並無他心,待如手足……後來犯罪,是你自取,吾亦听眾人而免你之罪,立功自贖,我亦不為無恩。」

又沉下臉道「今當面辱吾,莫非是想要報昔日之恨?若是,快放馬來,你三合贏得我,便下馬受縛。」

這顯然是對自己的實力極其自信。

不自信的人說不出這樣一番這樣的話。

言罷,搖槍直取。

陳桐將畫戟相迎。

直殺得︰

四下陰雲慘慘,八方殺氣騰騰!

長槍閃得亮如銀,畫戟幡搖擺動!

槍挑前心兩脅,戟刺眼角眉叢!

咬牙切齒面皮紅,地府天關搖動!

話說二將撥馬,往來沖突二十回合。陳桐非是黃飛虎的敵手,料不能勝,掩一戟撥馬就走。

黃飛虎怒氣沖空,大喝一聲︰「決拿此賊以泄吾恨!」望前趕來。

陳桐聞腦後鸞鈴響處,料是黃飛虎趕來,掛下畫戟,取火龍標掌在手中。

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發百中。

乃是︰

標發飛煙焰,光華似異珍。

逢將穿心過,中馬倒埃塵。

安邦無價寶,治國正乾坤。

見一標打將來,黃飛虎急得出聲︰

「不好!!!!」

要躲時已不及。

一標從脅下打來。

……

「啊!!!!!!!」

一聲厲叫。

黃飛虎被打下五色神牛。

(大老們,求下推薦票,月票,謝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