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五章.武成王反商!

話音落下。

四人跨上馬,持定利刃。

出門就要走。

黃飛虎見四人反了,卻是暗想︰「我雖與夫人情義深重,可我黃氏一族難道要為一婦人,有負國恩不成?若將此反聲揚出,難洗清白。」

于是急忙出府要追人。

又甚至這幾位兄弟的脾性,知道如果自己直接安撫定然不成,所以大叫道︰

「四位賢弟速回!就反也要商議往何地方?投于何主?打點車輛,裝載行囊,同出朝歌,為何四人獨自前去!」

果然。

四將听了這話便趕將回來。

而黃飛虎見幾人回至,持劍在手,大喝︰「你等四賊!不思報本,反陷害我合門之禍!」

「我家妻子死于摘星樓,與你何干!你等口稱‘反’字,難道我黃氏一門七世忠良,享國恩二百余年,要為一女人造反?」

「你借此乘機要反朝歌而圖擄掠,實乃不思金帶垂腰,官居神武,盡忠報國,而終成狼子野心,不絕綠林本色耳!」

好罵!

不帶一個髒字兒!

卻句句誅心,直罵得四人默默無語。

黃明盯著黃飛虎良久,忽然笑道︰「長兄,你罵得有理。又不是我們的事,惱他怎的!」

旋即伙同三人在傍,抬一桌酒吃。

四人大笑不止。

黃飛虎心下正如火燎一般,三子哭聲不絕,听得四人撫掌歡欣,一時有些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你們那些兒歡喜?」

黃明反問︰「兄長家下有事撓心,小弟們心上無事。今元旦吉辰,吃酒作樂,與你何干?」

黃飛虎氣不過,惱道︰「你見我有事,反大笑,這是怎麼說?」

這時周紀說︰「不瞞兄說,笑的是你。」

黃飛虎︰「我官居王位,祿極人臣,列朝班身居首領,披蟒腰玉,有何事與你笑?」

周紀嗤笑道︰「兄長,你只知官居首領,顯耀爵祿,身掛蟒袍。知者說仗你平生胸襟,位至尊大;不知者,只說你倚嫂嫂姿色,和悅君王,得其富貴……」

「氣殺我也!」

話音未落,黃飛虎便一聲大叫。

又傳家將︰「收拾行囊,打點反出朝歌!」

黃飛彪見兄反了,忙點一千名家將,將車輛四百,把細軟、金銀珠寶裝載停當。

此時周紀暗思︰「方才飛虎反,是我說將計反了。他若還看破,只怕不反,不若使他個絕後計,再也來不得。」

「畢竟我身在商朝,卻已與西岐姜丞相神交已久,此番便是我的投名狀了。」

于是添一把火道︰「西岐武王,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我等了往西岐共享安康之福,只是此往西岐,出五關,借兵來朝歌城,為嫂嫂、娘娘報仇,此還是遲著。」

「依小弟愚見,今日就在午門會紂王一戰,以見雌雄。你意下如何?」

黃飛虎心下昏亂,隨口答應下來︰「也是。」

于是金裝盔甲,上了五色神牛。

飛彪、飛豹同三佷,龍環、吳謙並家將,保車輛出西門。

黃明、周紀同武成王至午門,天色已明。

周紀大叫︰「傳與紂王,早早出來,講個明白。如遲,殺進宮闕,悔之晚矣!」

紂王自賈氏身亡,黃妃已絕,自己悔之不及,正在龍德殿懊惱,無可對人言說。

直到天明,當駕官啟奏︰「黃飛虎反了,現在午門請戰。」

紂王大怒︰「好匹夫!焉敢如此欺侮寡人!」又傳旨︰「取披掛來!」九吞八扎,點護駕御林軍,上逍遙馬,提斬將刀,徑出午門。

只見︰

沖天盔,龍蟠鳳舞;金鎖甲,叩就連環。九龍袍,金光晃目;護心鏡,前後牢拴。紅挺帶,攢成八寶;鞍 掛,竹節鋼鞭。逍遙馬追風逐日,斬將刀定國安邦。

……

黃飛虎雖反,道今日面君,尚有愧色。

周紀見之,在馬上大呼︰「紂王失政,君欺臣妻,大肆狂悖!」

說著縱馬使斧,來取紂王。

紂王大怒。

如果是黃飛虎先攻來,他也認了。

如今這周紀算個什麼東西,也敢來取他?

手中刀急架相還,周紀不是對手。

「周兄莫慌,我來助你!」

黃明見周紀顯敗勢,亦走馬來攻。

黃飛虎嘴上雖不說什麼,心中卻大為惱火︰「也不等我分清理濁,他二人便動手殺將起來!這下我是無退路可言了!」

只得催開神牛,殺將進去。

紂王刀法展開,其勢真如虎狼。

但三員大將使開槍斧,其中還有黃飛虎這麼一尊絕世武仙,哪怕是天生武仙的紂王也抵敵不住,刀尖難舉,馬往後坐,將刀一掩,敗進午門。

黃明要追趕,飛虎卻念及君臣之誼阻止︰

「不可弒王。」

……

另一方面。

紂王敗至大殿坐下,懊悔不及。

而都城百姓官員已知武成王反了,家家閉戶,路少人行。

因聞君上大戰黃飛虎,百官忙入朝,見紂王便問︰「黃飛虎因何事造反?」

事已至此,紂王怎肯認錯。

張嘴說道︰「賈氏進宮朝賀,觸忤皇後,自己墜樓而死。黃妃倚仗尹兄,恃強毆辱正宮,推跌下樓,亦是誤傷。」

「寡人亦不知黃飛虎自己因何造反,殺入午門,深屬不道!諸臣為朕作速議處!」

百官听紂王言說,皆默默無語。

君上雖然如此說。

但昨日發生了什麼,他們卻早已收到了消息,此刻紂王講得這話,對他們而言實在是沒有半點信服力。

只不過也沒有人敢先立意見。

畢竟現在不比從前了,在朝堂上真是不好混,一個不小心就人頭落地都是輕的。

他們也沒啥遠大的志向,還是安心做個小透明吧,不要出聲。

只有申公豹老神在在。

——嘻嘻,還是貧道有先見之明,布下了周紀這顆暗子,失去了黃飛虎的殷商如去一臂。

而有了黃飛虎的西岐,距離兵發朝歌也不遠了。

……

朝廷上氣氛一時陷入了尷尬。

這時,忽然有探事馬報進午門︰

「聞太師征東海奏凱回兵!!!」

百官大喜,齊辭朝上馬,要去迎接。

且說眾官進城至朝門,見聞太師騎墨麒麟來至,紛紛躬身。

太師道︰「列位請了!」

旋即與眾官同進朝,面見紂王。

然至殿中,仍獨不見武成王,太師心下疑惑,奏曰︰「武成王為何不來隨朝?」

紂王道︰「黃飛虎反了。」

太師驚問︰「為何事反?」

這聞太師就不能理解了。

黃氏一族對大商忠心耿耿,其心日月可鑒,武成王更是為商立下過汗馬功勞!尊榮與國同休!

如何會反?

紂王看到聞太師就有些害怕,但此刻也不得不撐著腰桿道︰「元旦賈氏進宮,朝賀中宮,觸犯蘇後,自知罪戾,負愧墜樓而死,此是她咎由自取。」

「西宮黃妃听知賈氏已死,忿怒上樓,毀打蘇後,辱寡人不堪,是寡人怒起相攘,誤跌下樓,非寡人有意。」

「而後黃飛虎輒敢率眾殺入午門,與寡人對敵,幸而寡人未遭其毒手……不過黃飛虎今已擁眾反出西門。」

頓了頓,又說道︰「寡人正在此沉思,適太師奏捷,乞與寡人擒來,以正國法!」

太師听罷。

眼中閃過濃濃的失望之色,厲聲言曰︰「此一件事,據老臣愚見,還是大王有負于臣子!」

「黃飛虎素有忠君愛國之心,今賈氏進宮朝賀,此臣下之禮,豈有無故而死?況摘星樓乃大王所居,與中宮相間,賈氏因何上此樓?其中必有主使、引誘之人,故陷大王于不義。」

「大王不自詳察,而有辱此貞潔之婦……黃娘娘見嫂死無辜,必定上樓直諫,大王亦不能容受,溺愛偏向,又將黃娘娘摔跌下樓……」

「這般致賈氏忿怨死,黃娘娘遭冤,實君有負臣子,與臣下何干?」

「況語雲︰‘君不正則臣投外國。’今黃飛虎以報國赤衷,功在社稷,不能榮子封妻,享久長富貴,反致骨肉無辜慘死,情實傷心。」

「老臣乞大王可赦黃飛虎一概大罪,待臣追趕飛虎回來,社稷可保,家國太平。」

聞太師之言辭如雷鳴貫耳,發人深省。

百官在傍,齊言︰「太師處之甚明,無不欽服,望陛下速降敕旨,則大事定矣!」

紂王氣得不行。

剛剛寡人要你們說,你們一個個都不發一言,跟啞巴了似的。

現在在太師面前,怎麼就又都會說話了?

而且為什麼平時寡人有什麼旨意,你們都沒有過這等熱情和擁護?

到底誰才是大王啊!!!

——有那麼一瞬間,紂王真的想掀桌子,但是……不敢。

太師腰間別著的那根金鞭,真的很有威懾力啊。

嗯……

比起被聞太師教訓。

紂王更願意選擇原諒反賊黃飛虎。

更何況聞太師也並非是搞一言堂,人家接下來又說了︰「黃飛虎是大王負臣,故當赦宥,不過若果飛虎有負君之處,只怕老臣一時之見,還有禮當說者,即行商議,不可有誤國事。」

時班中閃一員官,乃下大夫徐榮出見。

聞太師便問︰「大夫有何議論?」

徐榮道︰「如太師所言,雖是大王有負臣下,黃飛虎也有忤君之罪。」

聞太師復問︰「大夫何以見得?」

徐榮說︰「君欺臣妻,大王負臣,不顧恩愛,摔死黃娘娘,是大王失政。可是黃飛虎豈得率眾殺入午門,聲言大王之罪,與大王在午門大戰?」

「武成王這等行為臣節全無,故武成王也有不是。」

聞太師听說,也覺頗為有理。

大王有負臣下歸大王有負臣下,而臣下因此臣節全無亦是大罪。

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于是對諸大臣說︰「只談大王之過,不言飛虎之逆,是老臣之過也。」

卻是心想︰「大王負臣,我定會讓大王給黃氏一族一個交代,可黃飛虎如此行徑,其罪亦不可不治。」

乃傳令吉立、徐慶︰「快發飛檄傳臨潼關、佳夢關、青龍關三路總兵,不可走了反叛,待老臣趕去拿來,以正大法!」

(大老們,求下推薦票,月票,謝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