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金靈贈寶子牙,申公豹下山!

一念至此。

姜尚便對金靈聖母說道︰

「哎,師姐你有所不知。」

「師弟我雖然拜入老師門下,忝列聖人門徒,後又承蒙老師看重,委以封神重任……」

「然師弟我天資卑鄙,福緣淺薄,在昆侖山修道四十年有余,不過學了些五行道術,奇門遁甲,真正的道行卻甚是淺薄。」

「及至如今,也尚未成仙啊。」

這話一出。

金靈聖母頓時就明白了。

原來這位子牙師弟,是覺得自家的道行有些低了,難當封神大任,所以才不肯去封神啊。

我還以為是什麼呢。

這事兒好辦啊!

當即說道︰

「我還當是什麼,原來是這樣。」

「殊不知,這事兒原是極好辦的。」

照金靈聖母想。

這子牙師弟作為代天封神之人,這修為委實也是低了些,有些顧慮也是應該的。

而且這事兒也沒什麼難度。

都用不著請其他師兄弟或者是師尊相助。

她自己就能辦了。

只需取金丹一顆啊!

要知道,作為先天得道,最早跟隨通天教主修行的截教四大親傳弟子之一,金靈聖母不但有著非常渾厚的修為,底蘊也是頗深的。

而且作為最早在三清還沒有分家時就入截教修行的弟子之一,金靈聖母也曾跟玉清學煉器,也曾從太清學丹道。

小金庫里雖然沒有九轉金丹、蟠桃、人參果這樣的東西,但吃上一顆就讓人成仙的靈丹妙藥還是有不少的。

比如前些時日她開爐煉制的一爐三轉金丹,雖不及太清聖人九轉金丹,可使服用之人直入大羅金仙法力之境,但卻也是能夠易經伐髓,築大道之基的好東西。

便是凡人,只要服下這三轉金丹,片刻之間,就能立地成仙,雖然只是最低等的散仙,卻也得享長生。

若是修士服下,未成仙道者可成地仙,得天仙機緣。

已成地仙者,可證天仙大道。

而洪荒仙道等級分為人仙、地仙、天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再往上就根據各人選擇的道路不同,有所區別。

目前洪荒的主流是斬三尸證道,走此道者在大羅金仙之後即為準聖。

但如果是走以力證道或者走法則證道之路的大能,在大羅金仙巔峰再作突破,則為混元金仙。

這三種道路無論是哪一種走到最後,都可以證那混元大羅金仙的果位。

雖然說其實力有強有弱,但也是殊途同歸了。

——不過目前洪荒的幾位聖人都不是走得這幾條道路,而是在斬尸成道的途中走了捷徑,以大功德融合鴻蒙紫氣,成了天道聖人。

誠然也是混元之境,甚至在洪荒中比一般的混元大羅金仙還要強大,但失去的也同樣多……

言歸正傳。

地仙天仙這樣的境界,在漫漫仙途中的確只是剛開始,可若放在凡俗中,那已然已經是十分厲害的存在。

甚至在凡塵中自稱一句「地仙大能,天仙大老」也是可以的。

所以也就是說。

只需要取一枚三轉金丹給姜尚服下,姜尚擔心實力不足難以在凡間擔當封神重任的這個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這樣想著。

金靈聖母手腕一翻。

一道璀璨的金光在她的手心處綻放開來。

下一秒,金光散去。

只見一顆金燦燦,圓滾滾的金色小珠懸浮其掌心之上。

同時,一股奇異藥香彌漫開來。

姜尚只是不經意間吸了一口,便覺得渾身法力涌動,彷佛下一刻就要霞舉飛升一般。

他心中震動。

「金靈聖母不愧是得道已久的大能啊!」

「隨便拿出來的東西都光是氣息就讓我差點突破!」

「看來我姜尚得道成仙就在今朝!」

……

與此同時。

密切關注著這邊的元始天尊臉都要綠了。

我還當你修了四十年道還沒成仙又從不找我求丹是已經認命了。

因覺著你是天定封神之人,既然無緣仙道又沒有這方面的強烈追求,那在人間享受一世榮華富貴也不錯,就不必強求。

可你想成仙,你倒是早說啊!

要是你早說,別說是三轉金丹了,就算是蟠桃甚至是九轉金丹為師也能給你弄來啊!

何必要經截教的手呢?

你這樣搞,豈不是顯得為師我很沒用?!

……

另一方面。

碧游宮。

通天教主十分錯愕。

他不明白,這姜尚的訴求竟這樣簡單?

只是想成個仙?

「師兄這也太……」通天教主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只是覺著此刻自家兄長臉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但他心底里也有了一點別的想法……

「既然姜尚拜入師兄門下這麼久,師兄連這點小小的要求都未滿足他,那是不是說明師兄對姜尚這天定封神之人並不怎麼上心?」

「那我截教是不是可以從師兄那里把人接納過來呢?師兄應該不會介意的,對吧?」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又說申公豹別了姜尚,自己暗思︰「我乃精靈得道,上無伯叔兄嫂,下無弟妹子佷,雖代子牙師兄下山封神,可一時之間叫我往哪里去?」

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子牙曾說在朝歌有一結義仁兄宋異人,便想不若去投他罷。

于是借土遁前來,早至朝歌,離南門三十五里,至宋家莊。

看門庭綠柳長存,申公豹感嘆︰「師兄曾說他那友人門前有綠柳長存,想是這里了。」

于是至門前,問門前小童道︰「你員外在家否?」

那看門的童兒並不認得他,反問說道︰「你是誰?看著竟像個道人?」

申公豹笑說:「你只說故人姜子牙之友相訪。」

不多時,有宋異人走出莊來,親迎申公豹至草堂,各施禮坐下。

那宋異人方問道︰「聞門童言,道長乃我那子牙仙弟的友人,不知仙鄉何處?」

申公豹道︰「我與子牙師兄同在昆侖學道,如今已有四十年之功。」

一听這話,那宋異人大喜,連忙道:「原是昆侖的仙長,不知我那子牙賢弟可好?」

「我那賢弟如何數十年不通音問?常時渴慕,今日相逢仙長,幸甚!幸甚!」

申公豹睜眼說瞎話的本領也是一流。

當即笑說道︰「子牙師兄在山上時常言,在此處有一至交兄長,自別仁兄,亦時常想念。」

「我當日下山,師兄特叮囑我,如途徑高莊,務必代為看望,這才得會仁兄啊。」

異人听得此話。

直道是情誼經年不減,渾身都舒坦了。

忙吩咐收拾飯盒,又問曰:「仙長既從我莊上過,又同子牙是舊相識,不用些茶飯便是我招待不周……不知是齋是葷?」

「貧道……」

申公豹本想說不忌口。

但又想︰凡間的道士戒律頗多,雖然我等仙家不必拘泥,但這是師兄在凡間的舊相識,師兄以誠待我,我又豈能壞了他在故人心中形象?

因改口道︰「既出家豈有飲酒吃葷之理?貧道吃齋。」

宋異人听了,笑說道:「酒乃瑤池玉液,洞府瓊漿,就是神仙,也赴蟠桃會,酒吃些兒無妨。」

申公豹︰……

好嘛,我推辭說吃齋,不過是不想壞了你心中道人的形象,原來你並不在意啊!

那貧道還吃個甚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