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可能是徐軍明想炫耀,他把摩托車開得飛快,東北風呼呼地在耳邊響著,吹得夏臻臉頰刀割般地疼。

他不得不把衣領豎起來,又縮起脖子,把整個身子縮在徐軍明身後。

騎摩托車確實神氣又帥氣,但是在這種日子,也確實特別冷。

偏偏徐軍明此時光顧著出風頭,似乎連寒冷也忘記了。

等到了郭明磊家,兩人下了車,才發現頭發全部豎起朝後立著,臉上也被凍得紅了一大塊。

郭明磊听到摩托車聲,連忙迎出來。

看到兩人狼狽的模樣,連忙打了熱水過來,讓他們暖一暖手,用熱毛巾敷一下臉。

徐軍明停好摩托車,才發覺自已的手已經凍得沒了知覺,只能對著夏臻訕訕一笑,把手放進臉盆里,泡了好一會,才重重呼出一口氣。

果然是要風度沒有溫度,不知道雙手和耳朵,會不會長凍瘡?

哆嗦著洗好後,看到地上放著個暖手用的火炭爐,正冒著熱氣,連忙提起來抱在胸口。

不小心手踫到爐邊,被燙了一下,又急忙放下。

「你不能這樣拿。」郭明磊在旁邊急忙沖過來,把爐子接過,從旁邊拿過一塊專門用來墊在爐子上的千層布,把它包住,這才遞給徐軍明。「這樣就不會燙到手了。」

爐子剛放了炭火時,溫度比較高,手不能直接接觸。

鄉下這邊,一般為了烘干鞋子襪子,才會直接放在上面烘烤。

暖手暖腳的話,墊上東西才行。

當然炭火快滅了,溫度不高,也可以直接抱著取暖。

「這樣確實舒服多了。」徐軍明在椅子上坐下來,把火炭爐放在大腿上,彎腰讓月復部也感受到暖意,這才舒服地嘆了一口氣。

第一次騎摩托載夏臻,就丟了老大的臉,還連累了夏臻,讓他有些郁悶。

「來,喝杯茶暖暖身子。」郭明磊的媽媽泡了糖茶端出來,熱情地招呼道。

兒子說他有兩個同學要過來,他們天天在等待,好在今天終于到了。

因為這兩人身份不一般,對郭家而言,自然得以最高的規格接待。

沒過一會,準備上點心。

「剛在夏臻家吃過,一會兒直接吃午飯就行了。」徐軍明阻止道。「今天去找他的時候,沒想到鐘有梅也去他家里做客了,所以晚了一點。」

這樣說,自然是想八卦夏臻和她的事,找個有趣的話題。

「鐘有梅我知道。」原以為郭明磊不認識,沒想到他居然听過這個名字。「听說她初中考高中時,得了全縣第一名,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成績退步得這麼厲害——」

在他看來,中考這麼出色,進了高中後,就算得不到前五名,至少考大學問題不大。

沒想到現在也成了復讀生,走了他們的老路。

「所以她們今天過來,是想找你要高考秘笈?」徐軍明沒想到鐘有梅還有這樣輝煌的過往,意外地問夏臻。

也難怪他會這樣想。

比起其它人,夏臻才是真正的天才。

平時不起眼,等到高考前,突然強勢崛起,連老師們都懷疑他做了弊。

而他和郭明磊兩個,因為他的幫助,才有了讀大學的機會。

如果夏臻真能幫助她,考上大學問題就不大了。

「高考只能靠自已努力復習,我又有什麼秘笈?」夏臻沒好氣地回答。

真把自已當成神仙了?

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過是借了重生的優勢罷了。

時間這時候已經快到了十一點,郭家人也不勉強,重新回廚房準備了一下,就開始吃午飯。

他們招待的酒菜,雖然比不上夏臻家的豐盛,但是也不算太差。

估計是把能吃的全部端上來了。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過年待客,總有那麼一兩個特別重要的客人會過來,家里會提前準備好,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特別是郭家拿出來食物,像醉泥螺,腌熗蟹,腌白玉蟹,以及兩種魚類和油爆蝦,咸菜炒烏賊等海貨,都是其它地方很難吃到的。

可能是自已腌制的緣故,鹵汁里放了姜絲、黃酒、糖和味精,咸澹適中,鮮香醉人,跟前世超市買的醉貨非常拉近了。

看來郭家人經常腌制這個,熟能生巧,所以才有這樣的好手藝。

既然他們有這樣的能力,等將來時機成熟了,倒是可以勸郭家人開一家海產品加工公司,應該能賺不少錢。

雖然飯菜不錯,很對夏臻的胃口。

但是大過年的天天大吃大喝,加上點心吃過才沒多久,終究吃不了多少,所以很快就放下快子。

郭家人都比較實誠,也沒有勸他們多吃一點,很快站起來收拾桌子。

「現在海邊情況怎麼樣?」夏臻難得有空閑,此時忽然想去海邊看看,就問郭明磊。「走過去有多遠?」

他可不想再坐摩托車了。

正好飯後要消食,不如步行過去看看。

「原來過去不過幾百米,現在在圍海涂,離海就越來越遠了。」郭明磊解釋道。「如果你們想去看的話,我帶你們去最近的海邊。」

對于內陸的人,對海大多有非同尋常的興趣。

他在滬市上學期間,有同學知道他家離海比較近,也會經常問起這個。

還說有機會的話,到他家去玩幾天。

他自然是歡迎他們過去玩,只是發愁他們這邊的海邊沒有沙灘,全是淤泥,不知道他們到來後,會不會失望?

這也是縣里要圍涂的原因。

大片大片灘涂這樣空著,太浪費了。

「好啊!我也很久沒有去海邊了。」徐軍明听了,興奮地嚷起來。

別看他今年已經二十歲,玩性卻依然很重,在家坐著有些無聊,加上午飯後身體已經暖和回來了,又想著去外面。

于是三人邊走邊閑聊,來到海邊。

郭明磊帶他們來到的是東面,那邊暫時還沒圍涂,所以相對比較近。

望著涌動的潮水,以及厚厚的淤泥,夏臻這才明白,為什麼這邊沒有人過來玩了?

這邊是曹娥江的入海口,每天有大量的泥沙帶到這里,加上錢江潮水回流帶來的淤泥,所以才形成獨特的地理環境。

「等天氣暖和一點,可以下去捉白玉蟹。」郭明磊見兩人興致勃勃的樣子,又介紹起來。「每年春夏秋季,海邊淺灘上就爬滿了白玉蟹,捉一天能搞到幾十斤。」

因為太容易得到,所以海邊人並不稀罕這個。

以前又不能隨便買賣,只要捉一次可以吃半年,他們的興趣不大。

倒是最近有人開始腌蟹去縣城賣了,雖然價格不高,賣出的數量也不多,好歹能賺一些錢。

「這麼多啊!」夏臻听後非常驚訝。「如果這樣,可以大批量腌制,然後賣到周圍幾個城市啊!」

甬城那邊海貨很多,估計沒希望。

余杭和滬市卻是可以的。

只要價格實在,味道腌得好,可以大批量供應給酒樓飯店和食堂。

江浙一帶的人都愛吃這個味,不愁沒銷路。

「大家沒經驗,不敢這樣做。」郭明磊知道夏臻的本事,所以說的很實在。「如果你能幫忙銷售,我可以讓爸媽收購後,腌制好再運來給你——」

跟著夏臻這麼久,他的眼光也好了不少。

只要產品有銷路,就能賺到錢,這是最基本的生意經。

夏臻就是靠這個,才一步步賺到這麼多錢的。

「行。」夏臻估算了一下,覺得問題不大。「回頭你寫個計劃書給我,每個月大概可以收購多少斤,出貨價多少?這些必須搞清楚——」

都是好兄弟,這樣做既幫了他,自已還可以賺一筆錢。

「好。」郭明磊見夏臻答應得這麼爽快,心里大喜。「不過現在天氣太寒冷,下水不方便,等到三月以後,天氣回暖,才能大批量捕捉。」

也就是說,至少得一兩個月後,才可以供應。

「沒關系,什麼時候有貨了,再通知我好了。」夏臻不在意地回答。

腌制好的白玉蟹,放到禪境花園的話,就算一兩年也不會壞。

自已就有充足的時間,銷售它們。

除了供應給自已的小吃店,程老爺子的品味樓,還可以找于永芳出貨。

她看中了自已小吃店的經營方式,去年年底開始,已經在周邊城市,大量復制自已的小吃店。

就算每家店每天銷售一斤,一年下來,就是過萬斤了。

還可以供應給各處機關單位的食堂,有馬萬喜、于永攀和耿啟中在,一年出十幾萬斤貨,肯定很輕松。

等時機成熟,還可以在滬市、余杭和越州等地,各開一家專門賣海貨的批發店。

在這個貨物以為主導的市場里,只要產品質量好,不怕沒人要。

「好啊!你來一趟郭明磊家,又找到了一個賺錢的路子。」徐軍明在一邊佩服無比,此時呆呆地望著兩人,不樂意地嚷道。「這次你得帶上我才行,否則我就不帶你回去了——」

以前沒當面看過夏臻如何談生意,所以沒什麼感覺。

今天不過來一趟海邊,他幾句話就找到一個賺錢的路子,還談好了具體的事項,太神速了。

為什麼自已就沒這種本事呢!

本來他和郭明磊,既有同學之誼,又有同鄉之情,應該關系比馬萬喜和于永攀更好才對。

卻因為他們在一個學校,又一起經歷了很多事,所以關系比他們都親近。

如果自已再不抓住機會,只怕以後會越來越邊緣化了。

「這個簡單,你跟郭明磊一起商量就是。」夏臻覺得郭明磊一家做這件事,或許會面臨很多阻力,有徐家幫忙,應該會輕松一點,所以建議他們一起合作。

當然他想和自已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要等郭明磊這邊安排好才可以,不急在一時。

「好。」徐軍明要的是參與權,具體的事倒不挑剔。「那我們以後一起合作。」

說完這些,見海風越刮越緊,幾人怕冷,準備回去。

忽然看到前面蘆葦叢中,似乎有東西在動。

仔細一看,有個戴著斗笠的老人,正在揮鋤挖著什麼。

「他在挖白玉蟹。」見夏臻關注這個,郭明磊解釋道。「現在氣溫低,食物少,白玉蟹一般都在洞里,這樣挖的話,效率比較低,也比較辛苦。」

到了四五月份,只要晚上帶上火把或者手電筒,再帶上鐵皮桶和鉗子,就可以輕松捉蟹。

不管是淤泥地面,還是淺水邊,都有大量的白玉蟹在覓食。

這個季節還出來挖蟹的,大多是那些腌蟹好後去縣城賣的個體戶。

「哦。」夏臻了然地點點頭。「這種天氣光腳下海灘,太辛苦了。」

他現在穿著厚厚的襪子,外面是棉鞋,依然覺得寒冷。

光腳踩在水里,估計腳趾都要凍僵了。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郭明磊倒不覺得有什麼奇怪。「挑海涂的人,都是大冬天光著腳,整天在水里走來走去,很多人因此得了關節炎,到了陰冷天,走路都覺得疼。」

他的父母就參與過,現在每到陰雨時節,就會疼得厲害。

去看醫生也沒大的用處,只能盡力撐過去。

「這麼辛苦啊?」夏臻听後心里一顫,明知道他說的是事實,卻不知道如何說這件事,只能含湖以對。

對農民來說,平時天天要上工,哪里抽得出時間。

只有到了冬天,農忙結束,閑了下來,才能派出大規模的勞動力,過來干這個。

所以說余杭灣這邊大量的肥沃農田,來之不易。

是舜江縣無數勞動人民以一身病痛為代價,才獲得的資源。

前世那邊還建了一個濕地公園和海上花園,風景非常好,經常有游客去參觀。

因為位于余杭灣南岸,屬于余杭灣濕地的一部分,成為鳥類的天堂。

很多珍稀的鳥類,都在這里棲息和繁育後代。

郭明磊點點頭︰「我爸我媽是第一批圍墾人,直到現在,依然深受當年之苦呢!」

于是把他們這些年受的罪,簡單說了一遍。

舜江縣六九年開始圍海造田,那時候他才十歲,不是太清楚爸媽去那邊勞作的辛苦。

直到最近幾年,看到他們每到陰雨天,就敲著雙腿嘶嘶呼痛的時候,才知道他們受了多大的罪。

爸媽卻說現在還年輕,其實不算什麼。

等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差,那時才是真正吃苦的時候。

因為這件事,他感覺自已一下子成熟了。

這些年他一直很努力,就是希望自已能成長起來,成為家里的頂梁柱。

讀大學的事,原本希望不大。

卻不料借著夏臻的幫助,獲得了上名牌大學的機會。

所以比起徐軍明,他內心更感激夏臻。

只是不擅于表達,加上現在也拿不出什麼來感激他,只能等大學畢業,有了一點能力,再感謝他也不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