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周一中午,因為昨天又有志願者活動,幾個骨干召集在一起,開每周例會。

這是夏臻以前擔任副社長時,定下的規矩。

志願者為大家服務時,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及時開會提出來,可以在第一時間解決掉,不用擔心時間長了忘掉。

這樣更有利于總結經驗教訓,好讓下次活動做得更好。

會議結束後,于永攀和馬萬喜來找夏臻,把遇到的主要問題,和他說了一遍。

「第一,老人們的生活難題解決後,現在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糧。」于永攀把幾個問題總結好後,此時一並說出來。「第二,志願者不在的時候,他們依然會感到孤獨,這兩個問題我們有沒有辦法解決?」

這是大多數志願者和老人聊天時,得到的感受。

听老人們說,年紀大了,沒有親人在身邊,本來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對未來沒什麼期望。

現在志願者願意照顧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

但是有些問題卻不是志願者能夠解決的,比如寂寞和空虛,以及無處打發的時間。

「如果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社區那邊租一間房子,搞一家老年活動室?」夏臻听後心里一動,這樣提議道。

志願者都是大學生,不可能天天陪他們。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老人們聚在一起,相互陪伴。

這就需要一個活動的場所,否則就算提議他們相互串門,也不知道去誰家比較好。

「老年活動室?」于永攀听後眼前一亮。「這個主意好,就是不知道怎麼搞?」

心里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只是覺得這是夏臻提出來的,他想的肯定比自已更周到。

「就是給老人們一個活動的場所。」夏臻開始思考前世類似的活動中心。「可以搞一間閱覽室,準備一些書報,一間棋牌室,供他們打牌下棋,一間會議室,用來看電視看電影或者听戲曲等等——」

前世他所在的家鄉,條件好一些的村鎮和縣城,大多有類似的活動中心。

現在如果要搞的話,成本會大得多。

不過只要志願者社團提出設想,街道社區肯定也願意出一份力,這樣一來,不僅僅是這麼幾十年老人能受益。

周邊所有上年紀的人,甚至小朋友,都可以過來借書報看,等于是整個街道的活動室。

「太好了。」于永攀越听越興奮。「如果能把這個搞起來,那街道的老人們就有福了,而我們社團也要出名了!」

別說是老人,就連他這個大學生,也希望有這樣一個活動室。

這樣沒課的時候,就可以去那邊組織活動,比一群人坐在宿舍聊天吹牛,有意思多了。

「我們也可以把那間活動室,改為活動中心啊!」見于永攀這樣說,夏臻隨口提議道。「還可以組織一些活動,比如籃球比賽、書畫比賽,朗誦比賽和唱歌比賽等等,到時志願者社團,和學會生一起搞,同樣能引起周邊學校模彷。」

對前世的大學來說,這些都是最普通不過的社團活動。

只是現在大學剛復招,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還沒想到如何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

一旦他們開了頭,肯定有很多人願意模彷。

當然也有學校可能已經在組織活動,只是不成體系和規模。

他們只要制訂一個詳細的計劃,隔一段時間,組織一次活動,意義就不一樣了。

「好。」于永攀激動地拍了一下大腿。「晚上我們再開一次會,把這件事定下來。」

又商量了一下需要的資金,以及需要的服務人員。

當然這是指老年活動中心。

學校的活動中心,學生會的人兼職就行,沒有需要另外招人。

「可以從街道的老人中,找幾年身體好,願意為大家服務的人,擔任管理人員。」夏臻提議道。「如果經費充足,當然也可以弄一間醫護室,定期幫老人量一下血壓,做一些常規檢查,也能預防他們身體突然出問題。」

年紀大了,真的不能不服老。

有個醫生的人在一邊照顧,就會安全許多。

可以找個剛退休的醫生,給他一定的工資,想來願意發揮余熱。

「行,有了你這個方案,我們就知道具體如何執行了。」于永攀和馬萬喜對望一眼,欣喜地點點頭。

他們都有自已的路子,可以讓計劃更好的執行。

不愧是諸葛軍師,不管有什麼困難,只要他一點撥,馬上就能變困難為動力,為他們找到新的努力方向。

「如果老人們覺得太閑,也可以為他們找一些手工活,讓他們有機會賺些生活費,想來他們會更高興。」夏臻再次補充道。

這些老人盡管年紀大了,卻沒到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的時候。

那樣的老人,街道也不會讓他們去服務。

既然身體大多沒問題,那听戲曲,看電視的時候,手里再弄些活干干,既打發了時間,又能換來一些錢財或食物,何樂而不為?

這時候的老人,大多辛苦了一輩子,並不反感干活。

「給他們找些活干?」于永攀听後皺起了眉頭。「這個倒有些不好辦?」

別說老人,現在許多年輕人都找不到手工活。

畢竟工作崗位有限,僧多粥少,還有很多壯勞動力下崗在家,不可能把機會給老人。

「這個我來想辦法吧!」夏臻理解于永攀的想法,于家站得高看得遠,知道現在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從工廠找活給老人。「大不了我們再弄一個街道福利小工廠,主要以手工為主。」

就算前世已經高度工業化了,依然有很多工作必須手工完成。

比如剪紙、十字繡、串珠、中國結等等,還有絲印對聯、年畫等等,同樣需要手工完成。

其它暫時不方便制作,如果能搞到編制中國結的繩子,教會老人們編織,那就是一條很好的來錢的路子。

到時候老人們不但賺了錢,還打發了時間,未來有了盼頭,肯定會越活越年輕。

「那就拜托你了。」見夏臻說得這麼有信心,于永攀信心大增。「我先回家一趟,剛爸媽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在這邊的街道,先搞出一個老年活動中心做為試點——」

說是這樣說,心里有了十足的把握。

如果整個滬市都能推廣開來,那絕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

老年活動中心還在緊張的準備中,小吃店經過一星期的營業,生意開始變得穩定。

而制衣小作坊經過幾天時間的準備,已經批量生產了。

夏臻在于永攀的邀請下,去那邊看了看。

發現這邊雖然人不多,但是效率非常高,應該跟招的師傅技術好有關系。

說得夸張一點,這些人每一個都能獨立打版、制樣和完成加工,讓這樣的人擔任工人,效率不高才怪了。

又看了看加工好的大衣,不但款式好,做工精致,跟前世商場品牌店賣的過千大衣沒什麼區別。

而現在供銷社也有成衣賣,卻是些款式落伍的老三樣,根本沒有競爭力。

能供不應求,真的一點也不奇怪。

「現在每天能出多少件成衣?」夏臻隨口問旁邊背著手在巡邏的于永攀。

可能是最近干成了幾件事,于永攀的神情明顯有些膨脹。

從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

「不多,只有二十來件。」于永攀語氣肯定地回答。「如果多加會班,就會更多一些。」

這邊采用的是計件制,做得多賺得多。

大家都是熟手,所以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主要是棉大衣加工很復雜,就算有人裁好布料,只要縫制就行,一天依然做不了多少。

「也不少了。」對這個數能,夏臻不是特別清楚,畢竟他對制衣不算精通。「或許後面會越來越快。」

可惜私人小作坊,有人數限制。

如果可以招一百來個工人,那產量就多了。

「我打算再搞幾個類似的作坊。」兩人離開那邊,于永攀再次開口。「到時用別人的名義開,可以避免出問題。」

這是他和姐姐商量後的解決辦法。

現在衣服這麼好賣,這樣的產量肯定不行。

以後姐姐在別的地方開店,同樣需要建大量的作坊。

「如果嫌這樣麻煩的話,明年可以考慮在鵬城特區開一家制衣廠。」夏臻知道特區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到時再找一個港台商人,以合資企業的名義辦廠,就是運輸會麻煩一點。」

現在不像前世,有高速公路和高鐵。

從鵬城到滬店里,前世最多三天,就能把貨交到手里。

現在一個星期,都未必能到得了。

好在他們做的是中高檔服裝,賣的價格高,利潤也高,倒不怕增加一些運費。

「你如果有興趣的話,我肯定跟你一起干。」于永攀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又擔心出錯,于是希望跟他一起干。

在眼界這一塊,他覺得連姐姐都未必比得上夏臻。

父母更不用說了。

或許他們在機關干得得心應手,但是在經濟方面,就完全落伍了。

「我跟你們一起干?」夏臻沒想到他會邀請自已,愣了一下後,又爽快地應下來。「我肯定有興趣,只怕你家里未必會答應啊!」

這是注定賺錢的項目。

自已現在人微言輕,還沒資格在鵬城開這樣的合資企業。

如果于家願意拉上自已,那最好不過了。

「為什麼不答應?」于永攀語氣肯定地回答。「錢是賺不完的,項目也是做不完的,與其不斷開新項目,不如跟你做更穩妥——」

他現在最大的體會,就是夏臻不管做什麼,都不會失敗。

一方面跟他眼界有關,另一方面,則是他事前做足功夫,不像有的人,容易頭腦發熱,盲目去做一件事。

姐姐為什麼選擇復制他的小吃店和定制裁縫店,還不是因為相信夏臻?

「那我們一言為定。」確定他是真心邀請自已,夏臻直接應下來。

……

幾天後,老年活動室的房子已經找到,就在離錢婆婆家一百米處。

那邊原本是一套帶院子的老房子,因為死過人,就一直荒著。

現在找工程隊重新收拾了一番,加上周圍都住了人,倒也沒有人擔心會鬧鬼。

最先搞起來的是棋牌室。

街道不知道從哪里搞來幾套舊方桌和椅子,讓木工收拾一番後,倒也足夠用了。

志願者社團則出錢買了十付撲克牌,其它像軍棋、象棋、圍棋和玻璃跳棋,則各買了五付。

另外又買了一台收音機,供他們听新聞和廣播。

電視機太貴,又需要用票,不容易買,只能等下次再說了。

夏臻則把出版社送的幾本《包青天》樣書,全部無償送給活動中心,供喜歡看書的老人借閱。

周末這天,老年活動室正式開門。

听說有這樣的好事,老人們也願意過來這邊玩。

街道的人見了,也過來看稀奇。

有的人還坐在打牌的老人旁邊,看他們打牌和出主意。

志願者想趕走這些人,被夏臻攔住了。

有年輕人願意過來是好事。

畢竟老人平時大多一個人在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到了老年活動室,如果說話的全是同齡人,依然有種日薄西山的感覺。

如果能跟年輕人,甚至孩子一起說說話,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好處。

沒必要把他們拒之門外。

擔任醫護工作人員的崔醫生听了夏臻的話,非常贊同,建議他多準備些椅子凳子,這樣能吸引更多周邊群眾,有空過來陪老人聊天玩鬧。

他年紀也過了六十,雖然家里已經有了孫輩,同樣怕寂寞。

到了這邊的活動中心,既能發揮余熱,又能跟年輕人多交流,這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養老方式。

「回頭旁邊的房間利用起來,就能讓更多的人過來這邊玩了。」夏臻回答道。

看來還是得準備一台電視機。

最好再搞一台錄像機,買一些香江的錄像帶回來播放。

如果能把周邊的小朋友全部吸引過來,那這個活動室,才算真正取得了成功。

游戲世界倒是有這些設備,到時看情況再說吧!

如果條件允許,他打算親自播放錄像帶,這樣才能避免出意外。

「電視機太貴了。」听了夏臻的打算,崔醫生覺得很難實現。「有台錄音機也不錯,再買些戲曲磁帶,可以天天放全場,大爺大媽肯定喜歡听。」

收音機好听的節目少,特別是戲曲節目,很難听到全場。

放磁帶就不一樣了,肯定能听個過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