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65.大膽的姚杰(求訂閱)

「要不這樣,我們先去這幾個地方都試一試,看哪里賣得好,再決定在哪里擺攤?」姚杰賣了幾個月的蔬菜,對這種銷售方式也算了解一些,所以這樣提議。

既然打算一心一意跟著夏臻干,就得拿出些本事來。

他自認最擅長的地方,在于熟悉舜江縣城,所以就市場這方面的計劃,他必須有的放失,提出些有用的建議。

「你看這樣行不行?」夏臻雖然覺得他的話有幾分道理,卻沒打算搞得這麼復雜。「一般來說,白天汽車站火車站都比較熱鬧,可以考慮白天在這兩個地方來回跑,傍晚棉紡廠下班,則到那邊賣一個小時——」

固定在一個地方沒必要,畢竟舜江縣城的商業區太小了,騎自行車的話,十分鐘幾乎可以一個來回了。

相對來說,棉紡廠路遠一些,從這里過去大約有十公里,騎自行車也需要大半個小時。

只要把握好下班這段時間,應該能有不少收獲。

「也行。」姚杰就算不想承認,也覺得夏臻這樣安排,確實更適合。「那以後讓我姐幫忙煮瓜子,賣瓜子的事,交給我來辦。」

至于今天,也不能浪費,一會兒稱好瓜子,去那幾個地方試一試。

這時候煮瓜子換成姚艷燒火,李自強在灶前留意鍋里的火候,同時按比例放香料和調料。

等瓜子煮熟,早上煮熟的瓜子,在太陽下放了幾個小時,表面也已經干透了,于是清清干淨鍋,倒上上次用過的鹽,再加入香料,開始炒制。

姚艷在一旁見了,躍躍欲試,主動提出讓她炒一會。

難得有機會到這里干活賺錢,肯定得表現勤快一點,免得被人看輕。

像她這種三十左右的農村婦女,家務肯定是做慣了的,何況是炒瓜子這種小事。

看她有節奏地翻炒動作,比李自強賞心悅目,流暢自在多了。

李自強見了,老老實實去灶下燒火,把炒制工作交給她。

不過也照著夏臻的方式,提醒幾句,免得炒焦了,影響瓜子的口感。

第一鍋瓜子出來,幾人都嘗了嘗,確定炒得不錯。

「以後炒瓜子的事,就交給你了。」夏臻覺得讓姚艷來干這個,確實比姚杰和李自強更合適。「等過些日子,我們專門打一口灶,買一只特別大的炒鍋,這樣一次可以多炒幾斤——」

女人懂得用巧勁,所以瓜子炒得更均勻,加上瓜子本身味道好,眾人抓了一把嘗了嘗,都說更加香脆。

把炒熟的瓜子倒進竹筐里放涼,接著炒第二鍋。

熟瓜子本來就比生瓜子炒得快,很快又完成了幾鍋,屋里全是瓜子炒熟後散發出來的香味。

「單賣瓜子,是不是有些單調了?」姚杰現在已經不當自已是外人了,主動提建議。「我在鄉下認識一些朋友,如果購買一些花生回來,用同樣的方法炒制,肯定能多賺一倍的錢——」

比起瓜子,花生肯定更貴。

只是他們針對的顧客,都是家境不錯的那批人,想來舍得花點錢。

「可以考慮,不過不用急,先把瓜子的銷量提上去。」夏臻回答道。「畢竟現在也沒有多余的人手干這個。」

現在的問題,不是賣不出去的問題,而是人手有限,瓜子每天只能炒這麼多。

有花生的話,同樣需要煮和炒,就會擠壓瓜子的數量。

所以建議是好的,現在做不到。

除非去買專用的設備。

他重生以來,其它一直在有意放慢賺錢的速度,就是在等七九年過去,國家放開個體營業許可。

只要領到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就可以放大膽子,多招幾個人,正式去搶佔市場了。

只要每個項目的雇佣人數,別超過八個人就行。

「是我太沖動了。」姚杰一听,明白自已有些好高騖遠。「那我們慢慢來。」

見現在只有一只鍋在炒瓜子,也想動手試試。

夏臻覺得這樣沒問題,于是又準備了一包鹽,讓李自強在另一只鍋生了火,同時炒瓜子。

他先給姚杰示範一遍,等香料味道出來了,倒入瓜子,開始炒制。

姚杰熟悉了整個過程後,才把剩下的事交給他,自已回到家里,繼續寫東西。

人多力量大,上午煮熟的瓜子,不到下午三點,一百斤瓜子就全部炒好了。

加上昨天剩下的三十多斤,一共有一百多斤存貨。

姚杰看到後蠢蠢欲動,準備馬上出發,去外面賣瓜子。

夏臻自然沒有攔著,讓李自強給他稱五十斤瓜子,裝在自行車後面的兩只扁筐里。

至于賣貨的問題,他已經清楚,不用再叮囑了。

最後能賣出多少,全憑他的本事。

姚艷送弟弟出了門,見現在回家還早,主動提出再煮幾鍋瓜子,這樣明天可以多炒一些瓜子出來。

李自強當然沒有反對,和她再次回到倉庫那邊。

等到五點鐘姚艷下班回家,廚房那邊又煮好三批瓜子,每次兩鍋,一共六十斤。

就是裝瓜子的竹匾已經沒有多余的了,最後只能把炒好的瓜子全部裝進面粉袋里,用繩子扎緊,把竹筐騰出來,裝剛煮好的瓜子。

李自強收拾好廚房,來到夏臻旁邊,說起瓜子儲存的問題。

「我來想辦法。」夏臻听後忍不住皺起皺頭,這件事確實只能自已來處理。「回頭我打听一下,哪里能大量弄到能防潮的大袋子。」

食品廠肯定有。

不管是餅干還是糖果,都必須防潮防水,就是不知道它們是哪里訂購的?

「夏凝姐不是在糧管所上班嗎?那邊難道沒有這樣的袋子?」李自強听後疑惑地反問。

他一直以為現在用的這幾只袋子,就是從那邊拿過來的,所以這時候過來,就是提醒夏臻多要一些過來。

「對哦。」夏臻恍然大悟。「是我湖涂了,居然忘了還有這條路子,能輕易搞到大量的袋子。」

不知道的人,以為糧管所只負責賣糧食。

實際上糧管所的經營範圍很廣,除了收購公糧、統購糧,並供應給該地區居民糧食(包括主食和副食)及油料等物資,還是發放居民購糧證,定銷糧,辦理農轉非手續這些的綜合機構。

也就是說,他們也銷售面粉,大豆和食用油等糧食類產品,倉庫里肯定有大量用過的袋子。

等姐姐下班回來,夏臻回起這事。

「你要多少袋子?具體說個數——」夏凝直接問道。

如果數量不多,她直接找相關負責人討一些,對方肯定會給自已一個面子。

數量太多的話,必須適當付些錢,這樣能防止給人留下拿公家財物的名聲。

「先給我弄五十只回來吧!」夏臻想了想,覺得太多了屋里也放不下,就直接報了個數量。

瓜子初期銷量應該不會太大,但是加工不能停止,等天氣轉涼了,特別是到了節假日,想買的人肯定會增加。

銷量最好肯定是春節前後,就算手里有幾噸,肯定也能賣完。

所以他得提前做好準備,現在多炒一些瓜子備著。

「行,我明天給你帶回來。」這是小事,夏凝一口答應下來。

「你們又搞了什麼賺錢的項目?」祝琴今天晚一點回來,正好听到兩人的對話,就問兒子。

因為家里賺錢的數額太過龐大,她都不敢接手兒子的存折,怕被自已不小心搞丟了,誤了大事,就讓他自已去管錢。

即使如此,她手里的存折,也有一萬多儲蓄了。

錢壯窮人膽。

有這筆錢在手,生活就有了保障,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她都有勇氣面對。

兒子賣泡菜和豆腐干,每天收入都相當于母女倆一個月的工資。

幾個月下來,加上稿費,估計有兩三萬了吧!

如果再加上瓜子,只怕會更多。

「就是賣上次讓你們嘗過的瓜子。」自已做的這些事,夏臻從沒想過隱瞞家人,所以大方地說了出來。「現在袋子不夠用,讓姐幫我從糧管所弄一些回來。」

注意到周曉聰偷偷模模進屋,拉著李自強去那邊稱瓜子,也沒管他們。

「這個生意肯定好。」祝琴听後有些興奮。「泡菜不是每家人都需要,瓜子便宜又解饞,誰踫到了不會買一些?」

也就是說,泡菜一天兩百斤,幾乎接近極限,很難再增加了。

而瓜子不一樣,縣城這麼多人口,誰頭著都可以嗑一把,就算一天上千斤,也未必夠賣?

「話雖如此,就是大家都太窮了,未必人人舍得花這個錢。」夏臻明白媽媽的意思,卻始終認為賺大錢的時機還未到。

不管做什麼生意,都需要百姓口袋里有錢,舍得消費。

就像前世的九十年代,家家戶戶都有了一些積蓄,于是各種家電層出不窮推出來,銷量也是年年升高。

到了重生前,人人都被房價壓得透不過氣來,對普通工薪階族來說,就算收入同樣在長高,依然比不過飛漲的物價,所以消費品的零售反而年年在下降。

特別是事關老百姓的消耗品,下降得尤其快。

也就是說,加工業真正賺錢的時代,在八九十年代。

進入新世紀後,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厲害,開始進入嬴者通吃的時代,普通老百姓創業越來越困難,真正能賺到大錢的,大多不是靠正當手段獲利的。

夏臻始終認定,應該在八十年代靠小作坊賺到第一桶金,再在九十年代擴大產能,盡快佔領市場。

等進入新千年,網絡興起後,必須壓縮制造業,沒必要再花過大的精力,去搞已經成為雞肋的實業。

開一家投資公司,當個風險投資商,購買那些有前景的公司股權,反而獲利更大。

與其讓這些有前途的企業,最後被國外資本霸佔,還不如掌握在自已手里。

這些公司很多性質發生了變化,自已必須提前預防和打擊,國家被外來文化入侵和演變的風險就會小很多。

如果有多余的錢,可以投資高科技企業。

「現在這樣賺錢還不夠啊!」祝琴卻覺得兒子心太野了,一天賺別人幾個月的工資還不滿足,難道想一天賺別人一年的工資?「錢太多未必是好事。」

所謂出頭椽子先爛,她一直希望兒子低調一點,別惹出是非來。

好在兒子也懂事,又有寫文章賺稿費的名聲在,倒不容易太引人注意。

「放心吧!媽,我心里有數的。」怕再說下去媽媽會擔心,夏臻含湖其詞地轉移話題。「咱家連電視機和電冰箱都沒有,只要我們不主動往外傳,誰會懷疑我們賺了這麼多錢呢!」

加工泡菜的時候,李自強家的門一關,外面就看不到里面在做什麼?

需要的材料全是倉庫那邊拿的,只要不進去,肯定無法了解。

唯一有風險的人是秦英,考慮到她的身份,夏臻覺得她應該不是吃里扒外的小人。

吃了晚飯後,周曉聰依然沒有過來幫忙。

江琳隨口問了一句,周女乃女乃以他最近加班學制圖為借口,含湖地應付過去。

其它人見了,自然不會自討沒趣,非要問個明白。

而此時的姚杰,在汽車站和火車站門口各轉了兩趟後,又趕到棉紡廠的家屬樓,大聲吆喝起來。

經過半年的鍛煉,他有膽量已經練出來了,可不怕這樣做會不會被人抓。

同時警惕心也變得非常高,一旦有戴紅袖套的人過來,他就會騎上自行車,遠遠跑開,根本不怕被對方追上。

在汽車站和火車站各賣出三四斤,家屬樓則賣出了十幾斤,瓜子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出他的預計。

好在提前裁好了一批報紙,否則只怕連包裝都成問題。

見身邊的人不多了,他從棉紡廠家屬樓出來,又騎著車往供銷社那邊趕過去。

晚上這邊人流量比較旺,雖然風險會成倍增加,為了早點把這批瓜子賣完,賺到這十幾塊錢,他還是願意冒這個險。

賣瓜子賺錢實在太容易了。

一天只要這樣忙三四個小時,就有以前半個月的收入。

這樣的他,什麼都不怕。

在周圍觀察了一會,最後選擇一個相當隱蔽的角落,把自行車停下來。

每當有人路過,他就站起來吆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