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9、回一首可以唱的詩歌(繼續求票)

「真的嗎?夏臻老師還會寫歌?」于燦玉听後眼前一亮,驚喜地問。

他寫的詩歌這麼優秀,如果譜上好听的曲子,在晚會上唱出來,那自已真的賺大了。

「我把歌詞寫給你,再給你唱一遍,如果喜歡,就送給你了。」夏臻不再猶豫,飛快把歌詞寫出來,遞到她手里,然後咳嗽一聲,準備唱歌。

這首歌學生時代音樂老師教唱過的,所以非常熟悉。

「這是你特意為我寫的歌?」于燦玉接過歌詞,剛讀了幾行,就忍不住流淚了。

原以為上次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已經擊中了自已的心扉。

沒想到這首《血染的風采》,比上一首更打動人。

她彷佛看到未婚夫站在面前,向自已訴說當代軍人的心聲,為了保家為國,他們只能選擇犧牲自已。

「是看了新聞後,特意給軍人寫的。」知道她誤會了,夏臻只好含湖地說道。

他前世去KTV,也對著屏幕唱過歌,但是這樣對著一個女孩子唱,還真的是第一次。

好在李自強上樓躲起來了,否則會更尷尬。

強忍著心頭的不適和害羞,努力把歌的音調唱準確。

于燦玉擦去眼楮,認真听起來。

當夏臻唱到「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時,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捂臉痛哭起來。

唱完一遍,夏臻松了一口氣。

最難的是剛開始的時候,等真的唱起來,他也不再那麼無地自容了。

「謝謝,太謝謝你了。」于燦玉抹去眼淚,「我非常喜歡這首歌,請你再唱一遍,我把曲譜記下來。」

因為家庭的原因,她從小就跟媽媽學了音樂,听歌譜曲,對她來是小事一碟。

夏臻又唱了一遍,看她已經在紙上記下大量的符號。

「我來唱一遍,請夏臻老師幫我听听,有沒有唱錯?」于燦玉放下筆,對著歌詞開始唱起來。

雖然她今年只有二十二歲,卻已經在部隊文工團獨唱了兩年,專業素養自然沒話說。

「跟我唱得一模一樣。」听他唱完,夏臻听後連連點頭。「而且唱得更好听,你這唱功絕了。」

以夏臻的音樂素養,根本听不到細微的錯誤,反正他能做的,就是盡量把歌還原出來,其它的事情,讓部隊文工團的專業人士去做好了。

「哪里?」被自已崇拜的大作家這樣夸獎,于燦玉心里美滋滋的。「那我把歌帶回部隊後,找老師配好樂器後錄出來,到時再請你指點一下。」

畢竟是夏臻寫的歌,怎麼唱才最合適,他最有發言權。

「還是請專業人士來替你把關吧!」夏臻不想干涉具體的細節。「我相信他們肯定比我做得更好。」

如果能再听一遍原唱,他當然會記起前世那個版本,用的樂器是哪些?

問題是時間過去這麼久,怎麼可能記得這麼詳細?

「那,好吧!」于燦玉也習慣了夏臻的性子,沒有強迫他。

換成其它人,恨不得把歌的所有權力全部抓在自已手里。

只有夏臻老師心胸開闊,根本不要意這些。

「對了,前面開始的時候,最好找個合唱團錄一段和聲,能增加這首歌的感染力。」忽然想到前面有一段哼唱,特別感人,于是又提醒了一句。

為了讓她有個大致的印象,他特意哼了一會,然後再唱歌詞。

這時候大部分主旋律歌曲,其實都有合唱團的參與。

但是這首歌的發表于八十年代,更偏向于改革開放後的風格,跟七十年代前中期的歌,還是有明顯區別。

比如軍旅歌曲《十五的月亮》《望星空》《月亮走我也走》,比如《邊疆的泉水清又純》《妹妹找哥淚花流》《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等等,雖然同樣是民族唱法,但流行性比以前的歌更強了。

算了,部隊的老師比自己懂得多,肯定能找到更適合的編曲方式。

于燦玉覺得這樣效果確實非常好,于是在歌詞上做了記號。

因為明天就要回部分,今天還有很多事要處理,等確實這首歌已經沒問題了,她沒有繼續停留,匆匆告辭。

夏臻知道不好挽留,就送到台門口,再次感謝她送的錄音機。

回到屋里,李自強已經從樓上下來了,激動地抓住夏臻的胳膊。

「夏臻哥,我們馬上要有錄音機了,是不是?」他激動得滿臉通紅,身子不由自主地蹦來蹦去,像是一下子小了十歲。

剛才不好意思留在堂屋,就跑到樓上,卻一直在樓梯口,偷听兩人談話。

「是啊!」夏臻拍了拍他的腦袋。「跟我去一趟供銷社,把錄音機拿回來,順便再買幾盤磁帶。」

他是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投稿賺的錢,還沒給家里買電器。

倒是文學青年耿啟北兄妹倆,以及她的表姐,突然幫自己實現了。

「那我們快走。」李自強比夏致還著急,推出自行車後又急急鎖門,沒走幾步,又擔心地問。「就憑這張付款憑證,真的能拿到錄音機?」

他自然不知道,這時候只要開票付了錢,如果商品沒有拿走,就算過兩天再去,人家依然會認。

畢竟現在是憑票取物,那邊才不管最初去開票的人是誰?

到了供銷社,把發票交給營業員,他撕下自已那一聯,把顧客那一聯交回給他。

果然沒問什麼,就直接把一只綁了繩子的紙箱子拿出來,放在櫃台上。

箱子外面印的就是三洋牌錄音機的圖和文字,等他拿走。

「再幫我拿幾盒磁帶。」夏臻彎腰在櫃台上仔細挑了一會,最後拿了兩盒最新的電影插曲,十盒越劇全集磁帶,兩盒紹劇磁帶。

李自強抱著紙箱子,興沖沖地出了供銷社,把它綁到自行車後座上,然後小心翼翼地推著往回走。

回到李家台門,正好看到周女乃女乃從外面回來,看到李自強自行車上的紙箱子,頓時驚叫起來。

「冬冬,你們買了錄音機?」

這東西誰家都想要,只是舍不得買。

每次去供銷社時,都會到櫃台前看一看,這個紙箱子實在太熟悉了。

現在台門里只有徐向南家有一台錄音機,還是他家老大娶媳婦時,當成嫁妝從娘家帶過來的。

冬冬現在賺了錢,買一台錄音機確實不是難事。

「有人送了我們一台。」夏臻原本想承認,又覺得不如說實話。

畢竟自己努力寫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替自己揚名。

現在李家台門的鄰居們,基本上都知道自己靠發表詩歌散文賺了一些錢。

但是並不清楚成名後帶來的好處。

有人送收音機和錄音機,說明自己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了。

當然這不是他浮夸,而是向外界傳達一個信息,只要你在某一行出名了,就不怕得不到利益。

「誰對你這麼好?」周女乃女乃沒想到他白得了一台錄音機,就特別好奇。「也是喜歡你詩歌文章的讀者朋友——」

上次祝琴介紹收音機時,提過這茬,她一直記得,此時順口說了出來。

「差不多吧!」夏臻不想一直重復這個話題。「我買了不少越劇磁帶,你有空來我家听啊!」

這時候听戲曲不容易,看戲更沒機會。

誰家有了台錄音機,可以听全場的話,那感覺絕對比前世看電影還過癮。

反倒是農村,偶爾會有一兩個村子因為特殊原因,請戲班子來村里唱大戲,把周圍幾個村的人全部吸引過來了。

「好,我們晚上一定過來听。」周女乃女乃連忙應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