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三十一章 董太後之死

在何進包圍董府後,董重就收到消息了。

董重看著神色驚慌的下人,不屑道。

「你們慌什麼慌,他何進還膽敢在洛陽宰殺朝中重臣不成?

宰了我,他何進除了能讓麾下那群重臣離心離德,還能獲得什麼?」

說完,董重摘下牆上掛著的寶劍,推開房門,走了出去。

等董重來到府邸外的時候,看著圍困在府邸外的士卒,冷笑了一聲,而後直接抽出寶劍,劍指何進,呵斥道。

「何進,你想謀反不成?」

見何進不說話,董重往前走了兩步,走到何進面前,將手中出鞘的寶劍,遞到何進臉上,繼續說道。

「某家大好頭顱在此,請取。」

何進看著歪脖子的董重,鼻子好懸氣歪了。

來的路上,何進就已經想明白了,直接殺了董重那是不能殺的,但隨便給董重編排個理由,讓其享受一番牢獄之災,也有點費勁

但是羞辱一番還是可以的

「嗯?」

何進眯著眼楮,看向面前的董重,緩緩說道。

「董將軍,我听太皇太後說,你要殺我兄妹二人?」

董重听到這話,眼皮跳了兩下,自己那個姑姑在想什麼,殺何進的話,怎能輕易說出口。

「呼!」

董重吐了一口氣,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下,拱手道。

「大將軍,怕是太皇太後受到了別人的蠱惑,重可從來就沒有和大將軍作對的意思。」

說完,董重看了看跟隨何進前來的文官,繼續說道。

「大將軍可要多長些心眼,莫要受到某些人的蠱惑,走了不該走的路」

何進听到這笑了起來,「董將軍還是多擔心一下自己吧,免得受某些人的連累,現在進這里還有一些閑職,董將軍何時想來,都可以過來」

說完後,何進撥馬便走。

這一趟雷聲大、雨點小的行動,除了讓士卒多餓了會肚子外,沒什麼實際效果。

看著何進走後,董重扭頭看向皇宮方向,沉思了起來

李儒坐在桌案上,一邊夾著肉菜,一邊開口說道。

「仲穎,你不會真打算和董太後攀親戚吧。」

董卓夾了口肉菜,品嘗了一番後,緩緩說道。

「我姓董,董太後也姓董,幾百年前定是一家子。

只可惜我家族譜丟了,要不然我定要尋找一翻」

李儒听到這話,眼皮跳了幾下,現在董卓想回西涼都快想瘋了,前一陣瘋狂巴結何進,現在見洛陽城中的董太後要起勢,又要想方設法巴結董太後

「唉!」

李儒嘆了口氣,緩緩說道。

「仲穎,董太後那里不必著急,等過段時間再看看。

現在董太後看似風光,實則也就是那井中月罷了,等過一陣,咱們看看何進的反應。

要是董家徹底在朝廷站穩了,那咱們在巴結也不遲。」

董卓听到這,點了點頭,他現在對于洛陽那一日三變的局勢,也不由得心中感慨。

這群城里人玩的真花

宦官勢力經過百多年的發展,根深蒂固,信息靈通,善于爭權奪利。

宦官勢力以張讓、段珪為首腦。

他們為了加強在後宮中的掌控力,不斷在董太後和何太後之間制造矛盾,左右逢源,兩邊討好,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忠心。

這牆頭草啊,跳著跳著,就翻船了。

這一段時間,有不少人見董家起勢,于是紛紛過去下注,導致董家在朝中的風頭,直追何家。

何進每天上朝,看著坐自己外甥旁邊發號施令的太皇太後,這心里別提多膩歪了

朱捅了捅走神的楊彪,開口問道。

「文先,你說何進還能忍多久?」

楊彪撇了一眼朱,又用眼角的余光,掃了一眼臉色漆黑如鍋底的何進,緩緩道。

「屠戶死了,就沒肉賣了不成?

你管他們啥時候死呢,現在咱們都被排擠成大漢邊緣人物了。

要我說啊,你朱公偉要是實在閑得慌,你就去找陛下請道旨意,去西涼給皇甫義真打個下手。」

崔烈這時候插了句嘴,開口說道。

「我兒州平最近受我連累,被排擠的不像樣子,你們誰幫我安排一下?」

楊彪听到這話,白了眼崔烈,小聲說道。

「州平佷兒人不錯,就是爹不怎麼樣。

要不來弘農郡當個縣令?」

「呸!」

崔烈往地上吐了口吐沫,語氣不屑道。

「老夫不屑吹噓,我兒當一地郡守綽綽有余,當個縣令有什意思?」

朱听到這,嘴角抽了兩下,緩緩道。

「現在大漢郡守空缺就那麼多,並州、涼州倒是缺不少太守,你敢讓你兒子過去麼?」

崔烈搖了搖頭,正經地方去也就去了,那些異族叛亂的地方,危險性太大了。

看著吵鬧的眾人,光祿大夫種拂開口說道。

「劉玄德現在麾下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官員空缺都不小。

讓州平去那里賺取些資歷,然後調到青州、徐州擔任一地郡守,這不就完了麼。」

種拂說完後,一群人看向盧植。

盧植看著眾人的目光,沒好氣道。

「你們看老夫作甚,直接去啊,難道還要老夫領著州平去長安?」

每天上朝的日子,就是這麼枯燥,無味。

現在何進進行決策,都是在小圈子里進行。

小圈子里的,都是以袁家為首的關東世家。

像關中的楊家,關西的蓋家,邊塞的盧家,冀州的崔家之流,整日在朝堂除了嘮磕外,幾乎沒什麼能干的事情。

何進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不搗亂就將他們當吉祥物供著,搗亂就滾蛋

「啪!」

何進直接將架子上的花瓶,打倒在地,看著後宮方向,怒道。

「老妖婆欺人太甚。」

最近董太後有些春風得意,就忍不住老想打壓一下何進。

「大將軍,陛下終究是您的外甥,你何不請一道旨意,直接將太皇太後發回河間?」

幕僚這時候給何進提了個建議。

何進听到這話,有些疑惑道。

「就這麼簡單?那太皇太後豈肯挪窩?」

幕僚這時候捋著胡須笑道。

「就這麼簡單,現在先帝已經晏駕,董太後還有何理由居于內宮?

雖然將先帝之母驅逐出內宮,有些不合情理,但為了大將軍能牢牢握住大權,這個壞名聲,就讓陛下擔了吧。」

說到這,這個幕僚撇了一眼何進,現在何進名聲臭的可以,在多一條驅逐先帝生母,也不是什麼大事。

「唉!」

何進听到這,嘆了口氣,只能苦一苦自己的外甥了。

當天晚上,何進就將旨意請來了。

全程沒用劉辯動手,自己就寫完了,順道蓋了個大印。

第二天清晨。

讀旨的小宦官就走到董太後寢宮,打開旨意,宣讀起來。

「董太皇太後,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內宮,況且先帝晏駕之後,更無久居內宮之理,著其遷往原封地安置

現令今日,立即前往河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