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八章 潁川,即將迎來他的至暗時刻。

四人騎馬走在路上,沮授在得知二人皆乃白身後,又開啟了大忽悠之術。

扭頭看向有些沉默寡言辛評,哀嘆道。

「仲治兄,你說如今的大漢,真的不值得你們出仕麼,潁川出仕的人才,現如今只有玄德麾下的仲豫(荀悅)。

其余人,隱居的隱居,靜待時機的待時機,如今陳太丘已去,這大漢」

辛評听到沮授這話,也不由得在心中嘆了口氣,隨後緩緩說道。

「非是兄不願意出仕,屬實是潁川有些特殊啊,即使我們出仕,也不會得到朝廷重視的,甚至還容易給自己招來災禍。

當年中常侍張讓的父親去世後,葬在潁川。

雖然潁川郡有不少商人、百姓、讀書人為了巴結張讓,都來參加葬禮了,但名士,卻是沒有任何一人前來吊唁,張讓當時都氣炸了。

後來眼見事態越發惡劣,陳太丘無奈出山,將自己當作名士的代表,去吊唁張讓之父了。

雖說,經陳太丘這麼一吊唁,張讓的面子有了,可梁子到底還是結下了。

現在潁川諸人當官,被排擠都是輕的,連污蔑之事,都時常發生。

等兩年再說吧。」

對于辛評所說之事,沮授也是有所耳聞,只是沒想到啊,這都過去十多年了,張讓還如此小心眼。

隨後,沮授用眼角的余光掃了一眼辛評,不由在心中嘀咕。

【辛仲治此人是條漢子,要不直接虜了得了,反正也挺對眼的,但就怕此人想不開啊】

想到此處,沮授笑著對辛評說道。

「仲治兄,玄德公如今對人才甚是渴望,兄之才,去玄德公麾下擔任兩地縣令綽綽有余,何不借此機會,一展宏圖?」

辛評听到沮授這話,眼皮跳了好幾下,兩地縣令?就上黨那個地方,一個縣離著另一個縣,騎馬都得跑一天,當兩地縣令,不是累死在桌案上,就是顛死在馬背上。

想到這里,辛評連忙對沮授擺手,苦笑道。

「兄以前其實也考慮過,究竟是當朝官還是當地方官,後來兄也想通了。

辛家不是小門小戶,用不著當地方官去撈油水,雖然當地方官員可以造福一方,但終究只是一方。

朝官則不然,朝官最大的優勢,就是與陛下、外戚、重臣接觸的機會多,為兄想去看看,這些掌控大漢的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說到這,辛評重重地哼了一聲,特麼的,朝堂那群庸碌之輩,手中掌握著大漢的方向,現在大漢都已經被他們弄的快要翻車了。

隨後,辛評繼續說道。

「為兄與韓文節(韓馥)有些交情,听說其最近被袁家舉薦為御史中丞,為兄打算隨他一起,去洛陽看看袞袞諸公,親眼看看他們究竟是酒囊飯袋,還是被迫無奈」

沮授听辛評說完後,這心中就有了計較,綁了,必須綁了,多綁你一個也不嫌多。

隨後,二人又就別的問題,暢談了許久。

當天下午,一行人就到了潁川許昌

沮授看著許昌各處都在掛白,路上的行人到處都是一副神情凝重的樣子,好像都在為陳太丘的去世,而感到悲傷。

甚至,沮授還看到黑山軍首領張燕。

也不知張燕何時來許昌的,沮授見其居然將臉上胡子修正了一下,還穿著一身素色儒袍,眼圈甚是通紅,像剛大哭過一樣。

隨後,沮授對著張燕咳咳兩聲,張燕在听聞聲音後,扭頭向沮授看去,不經意間點了點頭。

隨後,二人錯身分開

辛評作為辛家下一代代言人,帶著沮授進陳家,還是輕而易舉的。

陳群親自出來迎接幾人。

此時的陳群,不僅面色有些蒼白,就連腳步都有些虛浮,一看就是傷心過度的緣故。

隨後,陳群強打起精神對著辛評、沮授等人拱手道。

「陳家如今突逢大變,可能會有些怠慢幾位,還望沮郡丞,仲治兄見諒。」

說完,陳群就將沮授和辛評領進院內,幾人在給陳寔吊完紙後,辛評拉著沮授走到院內,看看那些匆匆忙忙的下人,辛評小聲道。

「公與剛才看長文(陳群)的眼神有些不對啊,你不會打上長文的主意了吧。」

沮授听到這話,點了點頭,有些無奈道。

「當年陳群尚是幼兒時,陳太丘常認為此子奇異,向鄉宗父老說︰「這孩子必定興旺吾宗。」

後來更是引得名士孔融前來結交,就連仲豫都給我推薦過長文,還給我安排了個和陳家搭上關系的任務。

現如今,玄德公麾下人才頗為緊缺,一人身兼數職位太常見了」

隨後,沮授挺直脖子,掃向院中人來人往的儒生,繼續說道。

「听說這次前來致悼會葬者五萬余人,車數千乘,荀爽、韓融等披麻戴孝執子孫禮者以千計。

蔡邕親自撰碑銘,大將軍何進遣使致悼詞」

辛評听完沮授這話,也是忍不住一陣點頭,感慨道。

「是啊,陳太丘之死,整個大漢都要為其哀吊,但是我屬實沒想到啊,原來太丘聲望如此之高,我臨出家之前,我父還和我說,由于這次時間太短,也就三萬余人能前來潁川悼念。

沒想到啊,終究是我們這群後輩,低估太丘的影響力了,居然浩浩蕩蕩來了五萬人

此時潁川的官道上,也不知還有多少人,正在日夜兼程的奔赴陳家」

沮授听到這,心髒略微跳了幾下,心中暗道。

【可能、大概、或許、差不多還有三四萬人在路上吧】

隨後,沮授有了辛評牽線搭橋,在潁川混的也算是風生水起,各路大佬,也都認識了一下。

找鐘繇給自己畫了幅畫,然後,找蔡邕寫了個字,順道和那些趣味相投之人,打听打听人家的行蹤,看看回去順不順路。

沮授作為郡丞,勾搭的自然是豪強,最次的也是二流以上的世家

至于其余人,當然是張燕和田疇來結交了。

張燕麼

這貨乃是劉宏親自冊封的平難中郎將,官印什麼的,那都是真的不能在真了。

這次來潁川,張燕親自給自己冊封了個中郎將二把手,代表平難中郎將前來悼念。

說實話,劉宏詔安黑山那事,雖然不光彩,但也有不少人知道,知道這事的都是啥人啊,那都是一流二流豪強,或者是在洛陽當官的寒門

就張燕現在接觸這群人,一個個消息閉塞的厲害

看張燕身居高位,居然還如此平易近人,一個個和張燕,那是稱兄道弟的,這收獲的好感,用麻袋都裝不完

ps︰我明天再爆更,今天有點事,先日四千擺爛。

明天爆更了,再將手中的票票投我,今天就算了,各位讀者老爺攢攢在投。

各位讀者老爺,早點睡覺哈!

【開這一章,主要是董卓之亂前,應該不會來潁川了,這差不多是劉宏死之前,最後一次來了。

在過幾個月,地盤就要迎來一次爆發了,得攢一攢人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