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八十七章 自古以來的王道之路(2/3)

等劉備走出大門的時候,就看到門外齊刷刷的站著十余人。

那些人看到劉備出來的時候,齊齊拱手施禮道。

「扶風(馬騰)(孟達)

見過玄德公」

劉備壓了壓手,看著門外的十余人,內心不禁有些感慨,大漢這年頭不僅孝廉泛濫,這個豪杰也同樣泛濫。

像什麼縣杰啊、郡杰啊,州杰啊,漢杰之類的。

現在砍柴的馬騰是縣杰,未來的曹老板那是漢杰。

也不知道誰給他們評的,反正只要稍微干一些事,這群人就能被冠上豪杰的名頭。

想當初,劉備在涿縣那也是豪杰,喜歡結交各村豪杰,當地豪俠都爭著依附,可惜啊,那群豪杰大部分都在自己準備募兵鎮壓黃巾的時候跑路了

劉備搖了搖頭,將腦海中亂七八糟的畫面搖出去後,抬頭看向眾人。

首先看到的就是馬騰。

主要是馬騰站在人堆里太顯眼了,將近1米9的個子,虎背熊腰,身軀龐大,面鼻熊異,這就是民族融合的典範啊,漢人的特征外加羌人的特征,都在馬騰身上體現出來了。

除了有點丑之外,劉備暫時還沒發現人家有什麼缺點。

只不過資料上寫的,馬騰為人【忠厚老實】,靠著高強的武藝,周邊人都給他幾分面子

劉備看著資料上的【忠厚老實】四個字,陷入了沉思

要是自己沒記錯的話,馬騰這家伙,據史書記載,這貨是西涼頭號反賊吧,年輕的時候反差這麼大的麼。

想到這里,劉備走到馬騰身前,看著在雙手無處安放的馬騰,又是一陣短暫的沉默。

隨後,劉備開口道。

「壽成,你也別緊張,我這次闢你呢,職位都給你安排好了,現在咱們就是走個流程。」

說完後,看著神情漸漸放松下來的馬騰,劉備繼續說道。

「壽成,在家里可曾讀過書?」

馬騰听到這,點了點頭,翁聲道。

「回稟劉太守,我孩童時,在家讀過幾本兵書,娶妻後也時常溫習。

至于經書」

馬騰說到這,沉默了,這年頭讀經書也沒用啊,就憑自己這落魄的家世,讀經書也選不上啊,還不如讀幾本兵書,到時候直接等州郡招募士卒的時候,過去拼個未來。

本來馬騰都想好了,等過個一兩年,自己就去參與州郡的募兵,到時候也給家里拼一份基業,唉,誰讓有人慧眼識珠呢

劉備這時候暗中朝馬騰豎起了大拇指,心中暗道了不起,不愧是馬援的後人,就這家里落魄了,都能讀幾本兵書

自己二弟讀一本書,都讀了幾十年呢。

是買不起別的書麼?

不是。

主要是不識字,讀別的書,只能讀出來個大概意思,後來雖然也識字了,但再也不想讀別的書了。

劉備來大漢也不少年份了,他現在算是發現了,大漢書籍其實想買也能買到,貴點也能買到,但是買到歸買到,主要是看不懂啊

一本春秋才囊括了多少字,整個大漢的書籍又囊括了多少字

這馬騰,不當個百萬郡國兵教頭,屬實有點屈才了

想到這里,劉備眼楮越發明亮,上前兩步,握著馬騰的手說。

「壽成啊,這兩天在上黨住的可舒心?吃的可否滿意?」

見馬騰連連點頭後,劉備繼續問道。

「壽成,听聞你母乃羌人,不知你對這次羌胡叛亂有何看法?」

馬騰听到這話,想也不想的開口道。

「我要拿羌人的頭蓋骨,當碗使」

雖然自己身上流淌著一半羌人血脈,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羌人它不行啊,反叛了幾百年了,啥時候見他們打進過關中

這樣沒前途的叛亂,讓馬騰在他們身上找不到一絲認同感

劉備听到這話,搖晃了一下腦袋,雙眼緊盯著馬騰,緩緩說道。

「壽成,你記住,咱們現在是官軍,咱們未來是漢軍,咱們是大漢的正經部隊,以後出去這些話不能說

我告訴你,你得文雅一些。

比如,以後你去和叛亂羌人作戰的時候,你可以說。

「老鄉,借你首級領個軍功?」

不借,你居然不給我馬壽成面子,一刀砍死他。

要是借了,既然人家都借了,那不能辜負人家的好意,到時候也一刀砍死。」

馬騰听到這話,吶吶的點了點頭,他總感覺劉備說的是廢話,砍人就砍人,砍之前為什麼還要問一下別人,願不願意讓自己砍他

多此一舉啊

【其實劉備說那話,純粹就是為了誰字數。】

言歸正傳。

劉備看著深情有些木訥的馬騰,完全想象不出來這人後來會那麼反復無常。

當初闢馬騰的時候,劉備也仔細思考過。

這家伙時叛時投的,不是很穩定。

但人家也有一點好處,他尊重強者,不是比他強一點的,是比他強很多的強者。

對于比他強一點的強者,比如韓遂

馬騰背後捅刀子毫不含糊,那出刀速度快似閃電

不過現在自己都成為太守,在懼怕一個砍柴的馬騰,那大漢也不用匡了,回家繼續賣鞋吧。

只要別像呂布那個二五仔一樣,見人就想背後捅兩刀就行。

想到這里,劉備拍了拍馬騰的肩膀,笑道。

「壽成你現在還沒有接觸過軍伍,對這一切還頗為陌生,你就暫時先熟悉一下軍中事務,先從練兵開始吧。

我還是很看好你的。」

劉備打算讓馬騰先練練兵,熟悉一下軍伍後,調牽招那去,等這二人處理羌胡事務的時候,由馬騰唱個黑臉,到時候牽招再唱個紅臉。

完美啊

說完後,劉備走向下一個人。

看著名單上的名字,在對比了一下站在自己面前這人,劉備不由得心中長嘆一聲。

【孟達啊。】

這家伙其實挺復雜的,唉,算了。

劉備現在才突然發覺,自己闢的這些豪杰,就沒幾個死忠的,全是那種見事不好,轉頭就跑的,當然,跑亦死,不跑亦死,能多活一段時間,干嘛非要早死。

其實,劉備現在麾下不是很缺人才,之所以闢孟達這個世家子,主要是這貨家里太有錢了,據劉備初步調查,明面上,孟家私兵已經超過五千之數了

草,劉備作為一個太守士卒才兩萬,這一個孟家明面上的私兵,就已經過五千了

想到這里,劉備拍著孟達肩膀,笑道。

「子經,文韜武略如何?」

孟達听到這話,稍微組織了一下措辭,朝劉備拱手道。

「回稟劉太守,達,文韜武略還說的過去。

武可錘狼打虎,文可治理一方。」

劉備看著面前這個吹牛面不改色的孟子經,眼角抽搐了好幾下,這貨剛出道口氣就這麼大的麼,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你去年才及冠吧。

其實這也不怪孟達,主要是自己在家憋屈太久了,又和士族關系一般,雖然不知道劉備從哪里打听到自己的,但現在自己聲名不顯這是事實。

這要是自己都不夸一下自己,那幾年之內甭想出頭了。

毛遂說的好啊,咱得自薦

由于劉備現在沒怎麼考察孟達,他也不清楚孟達的真是水平到底如何,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這個談吐是真的不凡啊。

想到這里,劉備開口問道。

「子經,那不知你可有匡漢之法?」

孟達听到劉備問這個問題,有些愣住了,眼神詫異的看著劉備,還真問啊。

說實話,在來的路上他就思考過了,這個匡漢之法他還真有,或者說,整個大漢的有識之士,心中都有一個匡扶漢室的方法,但這方法不能用啊。

現在大漢的癥結就是百姓活不起了,國庫沒錢了,寒門沒有上升通道了

但這玩意的矛頭,全都指向那些三流以上的豪強世家啊。

只要把這群豪強世家弄死,另外在培養一批可替代的人手,這漢室還能再興個四百載

典型的我削我家啊

呸,這是大不孝啊

我把我家削成百姓,還有何顏面,面見列祖列宗。

想到這里,孟達一邊搖頭一邊嘆氣,好半天才說道。

「玄德公,達之才,可治一郡,可理一州,唯獨不可治國。

治國之才,需心懷天下,而達」

說到這里,孟達抬頭看天,深吸了一口氣後,看著劉備繼續說道。

「達此時的心胸,只容得下治下百姓,一國百姓的擔子太沉,達暫時還沒有這個能力,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加,還請玄德公拭目以待。

不過達這里也有一策,也可解大漢之危局。」

劉備眼神詫異的看著孟達,好家伙,這貨還真有點本事,上邊那個踢皮球的話就不說了,天下人都知道匡扶漢室,得削世家,順道再消減一下私兵

但這玩意就是個地雷,誰踩誰上天

想到這里,劉備倒是想听听孟達有什麼驚世之言,隨後開口問道。

「孟達,不知道有何計策解漢室之危局。」

孟達此時也沒有藏著掖著,他知道這個問題的回答程度,很大可能決定自己未來的道路究竟是順風,還是逆水。

稍微琢磨了下措辭後,孟達拱手道。

「大漢如今危局,可用【少】之一字概括。

如今的大漢,可種之地少,可花之錢少,可用之人少。

這些困難都可以用一個辦法解決,那就是開啟軍功爵,征伐四方,損他國補大漢。

在他國安插傀儡國王,滅其種族,絕其苗裔,毀其文化,讓傀儡國王不斷壓榨其治下百姓,用他國百姓之命,換大漢百姓之命。

只需兩代傀儡國王,五十余年的時間,足可以做到二世而斬。

等西域諸國皆失民心,到時候激起他們當地人的反抗,咱們只需背後幫傀儡國王鎮壓就好。

隨後,大漢以王師之姿,殺其正統,收其民心,講法、傳儒,只需經營兩三代人的時間,則可將西域諸國徹底納入國土。

西域諸國,大漢留了它們這麼久,也是時候滅了。」

說實話,由于孟達出身于右扶風,和扶風班固乃是同鄉,在加上孟家和班家關系還尚可,孟達從班家看到不少西域諸國的資料。

這些西域諸國,有錢,實力又不強,關鍵是這群狗東西在大漢強大的時候,紛紛俯首稱臣,打不還口,罵不還手的。

但在大漢衰弱的時候,這些小國就會瞬間棄之而去,更有甚者居然還會趁火打劫。

這玩意還不滅了他們,吸他們的血,留著過年啊。

由于孟達受家族因素的影響過多,導致他的一些想法,和大漢的主流想法有一些偏差

劉備看著侃侃而談的孟達,說實話,這心中的形象有些顛覆了啊,沒想到啊,真沒想到啊,這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連這麼激進的人,在儒家都能找的出來

劉備想起那陣在洛陽,和大鴻臚聊天的時候,自己還咨詢過人家這個問題。

當時大鴻臚白了自己一眼,嗤笑著說。

「玄德啊,咱們現在奉行的可是王道統治,你老師沒給你講王道統治是什麼啊?

我們擁有更先進的文明,擁有更成熟的思想,作為一個成熟的漢人,你得學會為大漢考慮,那些小國一個個貧瘠的不像樣子,咱們佔領那些地方,耗時耗力幫人家開發,這是什麼?

這是傻子行為。

咱們現在的首要目的,那就是將先進的東西傳過去,順便再傳一些別的東西過去,讓他們當地人慢慢進入咱們「華夏」人的範疇。

然後,讓那些小國的國王,耗費自己的國力,開發繁榮本國土地,到時候咱們隨便找個借口,收復故土

等時機成熟後,即使你扛著直轅犁去那些小國,指著他們正在使用的直轅犁說,【看啊,漢室遺民啊,歸漢吧】。

反正就隨便找個借口,收復故土就行了,都是漢室子民、都有同樣的文化淵源、都是一個圈子長大的,分什麼你我。

咱們中原自古以來,就有往外散播遺民、文化的做法。」

說到這里,大鴻臚看著有些疑惑的劉備,恨鐵不成鋼的拍著劉備肩膀,沉聲道。

「唉,這大漢的教育,屬實一代不如一代了。

玄德,這麼和你說吧,咱們中原人,就沒有剝削那些小國的想法,那都是故土,那都是自己人,咱們只是在等待時機,到時候收復故土。

當然,那些人要是敢背棄大漢,轉頭別人的懷抱,那就不好說了。

就比如西域諸國趁著王莽篡漢的時候,集體投奔北匈奴,

我記得,後來班超經略西域的時候,那些小國有一個算一個,都被班超帶著士卒給清算了,甚至有的小國,國王一天之內換了五六個

就這麼和你說吧。

一開始,對于炎黃部落來說,蚩尤是不是周邊小國?

再然後對于中原地區來說,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不是周邊小國?

想當年連楚國都被稱為蠻夷之地呢。

再然後對于統一六國的秦朝來說,百越是不是周邊小國。

大漢武帝時期夜郎、滇國算不算周邊小國。

可現在呢,這些都是咱們故地啊。

哦。

不對,這些都是咱們國土啊。

咱們收復故土,那得以自身安全為前提,提前收復一些貧瘠的土地,那是負擔。

毫無壓力的就能收獲富饒的土地,干嘛非要提前收復,到時候還得再費時費力的幫他們去開發。

多這麼一道程序,那得浪費多少得人力物力

一群敗家子」

說完後,大鴻臚搖頭晃腦的走了。

當時大鴻臚的這一番解釋,屬實把劉備震撼到了,心太黑了,自己當時就以為,大漢奉獻什麼朝貢政策,只要那些小國,把中原王朝尊為「天朝上國」就行。

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那就是沒事了,你不侵犯我,我不侵犯你。

沒想到啊,這群人的心啊,是又黑、又狠啊,這是在憋大招啊

想到這里,劉備抬頭看向侃侃而談的孟達,心中忍不住嘀咕。

【孟達,終究是有些年輕啊,這想法太糙了,不過也可以借鑒一番。】

看孟達說完後,劉備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听了孟達之策,猶如醍醐灌頂啊,過兩天你隨簡雍先去匈奴考察一番,孟達到了那里,一定要細心觀察啊。

等孟達從匈奴回來後,你再去谷遠縣歷練一番,到時候由你主持谷遠縣大局,並親自對接匈奴那邊事務。」

劉備現在已經想好給孟達安排什麼職位了,這個激進的想法,太適合當西域戊己校尉了,等以後再說

劉備這回走向第三個人,這個人叫張繡。

說實話,劉備到現在還沒想明白張繡為啥要來上黨,他叔叔混的也不差啊。

此時的董卓,那就是大漢的新星,雖然這顆新星有些老了,但不妨礙這家伙在西涼聲望高啊。

一般西涼出身的人,有一半都投在了董卓麾下,剩下的那一半人里邊,有一些人投奔到了涼州出身的地方官那里,比如河東太守王邑。

有的人投奔了涼州的朝官,比如議郎傅燮。

很少有人,往別人麾下跑的

想到這里,劉備抬頭看向張繡,開口道。

「佑維,我記得你叔父乃董卓麾下大將張濟吧?這次你出涼州,去看你叔父了麼。」

張繡雖然疑惑劉備問自己叔叔干啥,稍微遲疑了一下,還是拱手道。

「回稟玄德公,繡從武威出來後,去和叔父呆了幾天,本來打算多呆一段時間的,但叔父隔三岔五就要教我本事,我就跑了。」

「你叔父教你本事,你跑啥?」

劉備听完張繡的話,真有些不解了,這年頭免費教授本事,居然也不帶學的,這是多少人求不來的機會啊。

只見張繡撓了撓頭,小聲道。

「我叔父本事自然是好的,但是我叔父那一身本事都在騎兵上,我學了他本事,就必須要繼承他的隊伍,要不然就白學了。

最主要的是,我叔父那一身所學,我都學到手里,頂天也就是叔父第二了,想超越他,太難了。

叔父第二啊」

張繡現在想起叔父第二就頭疼,說自己叔父本事高吧,那是真高,說本事不高吧,那也就那樣,自己要學了叔父的騎兵路子,那現在的叔父就是未來的自己啊。

這人生一眼就望到頭了。

現在的張繡那是年輕的很,還沒有遭受過社會的毒打,感覺憑借自己的本事,只要沒有叔父的影響,那超越叔父一點都不難。

索性,張繡從張濟那里學了一些領兵經驗,然後就跑上黨來了,子龍正好也在上黨,劉備麾下也有騎兵,到時候琢磨自己的路唄。

劉備听到這,也明白咋回事了。

好家伙,這張繡心比天高啊,張濟雖然自己沒見過,但是能在董卓麾下擔任一方校尉的,那也能說明張濟的本事啊。

此時的董卓,就連劉備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頭武裝到牙齒的猛虎。

張濟就是董卓的爪牙

劉備看著意氣風發的張繡,也不想過多的打擊他,稍微想了一下後,對張繡開口道。

「佑維,听說你和子龍是師兄弟?」

見張繡點頭後,劉備繼續說道。

「那麼這樣吧,你先去和子龍敘一下舊,隨後就和子龍一起率領騎兵,清剿一下境內的賊匪,到時候你兩人在騎兵方面的想法,相互印證一下。

等你覺得時機成熟了,你過來找我,給你安排個任務。」

張繡對這個安排很是滿意,最主要的是他現在也還算有自知自明,自己還沒統率過五十人以上的騎兵呢,一點經驗沒有,就算劉備上來就給自己重擔,這也不敢接啊

劉備此時,拿著名單看向第四人,這第四人啊

還沒等劉備找他談人生呢,劉宏詔令來了

ps︰孟達家里這個私兵五千還真不是我瞎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