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八十五章 布局開始(3/3)

劉備和羌渠單于二人回隊伍之際,其余人也都拔營準備啟程了。

「玄德。」

公孫瓚騎坐在馬上,對著劉備揮了揮手。

劉備听到公孫瓚在叫自己,牽著馬走了過去,抬頭看向公孫瓚,長吐了一口氣,緩緩說道。

「伯圭,回去清剿張純的時候,可千萬不要莽撞啊。」

公孫瓚擺了擺手,隨意說著。

「放心吧,我不會往人家埋伏里邊沖的。

玄德,這次咱們二人離別,不知道下次相見是何時了。」

見公孫瓚又要說什麼離別傷感的話,當即劉備就朝公孫瓚擺手,緩緩道。

「都在大漢,哪有什麼何時相見,一年見一回都沒問題,別婆婆媽媽的了。」

說完,劉備伸出大手朝著公孫瓚馬就拍了下去。

啪的一聲。

公孫瓚胯下馬兒直接受驚了,跑了

看著走遠了的公孫瓚,劉備也翻身上馬,對著其余諸人拱手道。

「諸位保重,備先行一步。」

說完,劉備也率領大軍離開了雁門。

劉備和王允是順路的,王允回太原,劉備回上黨

看著王允身後損失慘重的世家子,直接比來的時候縮水了一半,劉備小聲問王允。

「王公,你麾下這群人怎麼損失如此嚴重」

王允听到這話,斜著眼楮掃了一圈身後諸人,嗤笑道。

「他們這群人,既不听指揮,又愛單打獨斗,真當鮮卑是泥捏的啊」

隨後,王允就把這群世家子的窒息操作,從頭到尾吐槽了一遍,太坑人了。

我王允文韜武略樣樣皆精,沒想到啊,帶著這群酒囊飯袋出門,這次好懸栽了

其實這群世家子也算是文韜武略樣樣皆懂,奈何心比天高,誰也不服誰啊,甚至對王允的命令都有些陰奉陽違呢。

就在劉備和王允閑聊世家內部情況之時,朝堂中的某些事也敲定了基調

經過了倆月的扯皮,劉宏那個計劃總算推行了。

就在妥協完的當天,洛陽就傳出了一則小道消息。

【有望氣者預言京師當有兵災。】

劉宏听到這個消息那是大驚失色,遂召集朝臣議事,在朝堂上先是責罵了作為大將軍的何進,後來又撤換了由甄家擔任的執金吾。

隨後依然感覺不安全,決定組建起由自己全權指揮的嫡系部隊——西園軍。

反正一系列大事,在一個上午就敲定了。

散朝的時候,幸災樂禍者有之,唉聲嘆氣者有之

崔烈看著滿臉喜意的曹嵩,臉上頗有些不解,這貨從上朝就開始在那傻笑,這都散朝了,這臉上的傻笑依然還沒止住啊。

想到這里,崔烈快步上前,與其並肩而行,看著滿臉笑意的曹嵩,開口道。

「曹司農,看你笑了半天了,這是有何喜事?」

曹嵩撇了一眼旁邊的崔烈,敷衍道。

「沒啥事,我要抱孫子了,我開心」

這番說辭崔烈自然是不信的,整個朝堂,誰都知道你曹嵩那個未出生的孫子是咋回事,倡家女生的兒子能讓你開心成這樣

想到這里,崔烈挺直身子,居高臨下的看著曹嵩,沉聲道。

「曹司農,你是如何看待陛下設立西園軍的。」

曹嵩听到這話,當即就立在原地不走了,眼神詫異的看著崔烈,心中忍不住暗罵。

【你崔威考有毛病吧,你問我這個干啥,咱倆很熟麼】

隨後,曹嵩反問道。

「崔司徒,不知道你如何看待西園軍之事?」

崔烈想也不想的說道。

「我當然是反對了,先前宦官掌軍,乃前所未有之事。

如今陛下掌軍,這更是光武建漢以來,前所未有之事啊。」

「哦~~」

曹嵩听完崔烈這一番解釋,當即拉了個大長音,隨後緩緩說道。

「唉,我還以為崔司徒與我乃是志同道合之輩呢,沒想到啊,終究是我異想天開了。

陛下的這個決定,我認為是非常英明的,只有雄主才有如此大的氣魄啊,我曹嵩即使散盡家財,我也要幫陛下組建西園軍」

在表了一番忠心後,曹嵩理都不理崔烈,邁著大步,直接離去。

看著曹嵩離去的背影,崔烈手捋胡須,喃喃道。

「朝堂之上,你曹嵩笑的後槽牙都露出來了,生怕別人看不出來一樣。

稍微試探一番,這不就確定一個了」

想到這里,崔烈看著盧植的背影,高喊道。

「子干,等等我。」

在听到崔烈叫自己的時候,盧植就停下來了,等了一小會,崔烈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盧植開口道。

「威考,如何了?」

崔烈擺了擺手,喘息了好一會,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小聲道。

「確定一個了,這次的西園軍應該會有曹家,想必曹嵩應該送了不少錢,再加上陛下覺著曹家身後有宦官的影子,可能已經暗中許諾曹家一個位置了。

子干,我其實挺喜歡皇長子劉辯的。」

崔烈說完後,這口氣也總算喘上來了,當即站起身子,與盧植並排走出北宮。

「我也喜歡皇子辯,可惜啊,誰讓他舅舅何大將軍趕上好時候了呢,自打鎮壓了黃巾軍後,這權勢直接一發不可收拾。

完全違背了陛下當初打擊那些外戚的初衷,就像當初那個扶風宋家,被陛下收拾了一頓後,到現在還沒緩過來這口氣呢。

隨後陛下趁熱打鐵,直接扶持何進

可誰又能想到何進崛起如此之快,當初陛下找這個屠戶出身的何進當親戚,未嘗沒有抱著好控制的心思。

可是現在失控了啊

何進失控還算問題不大,但是皇長子是何進外甥啊,這豈不是又回到以前那種外戚把控朝政的時候了。

我估計啊,陛下創建西園軍,可能是打著給何進直接帶走的算盤,所以我也沒怎麼反對,何進走了也不是什麼壞事」

崔烈听到這,也是心中感嘆不已,嘆道。

「是啊,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

子干,你說當初陛下咋想的」

盧植白了崔烈一眼,扭頭看向身後的北宮大門,緩緩道。

「呸。

什麼主少國疑

那叫輔佐幼主的大臣

陛下肯定也沒料到會發生這種事。

你沒看到麼,自打何進妹妹當了皇後之後,整整五年的時間,何進依然在兩千石的官位上來回調換,從東邊跑到西邊。

我估計啊,本來陛下的想法是打算壓何進到死的,誰想到黃巾來了

壓不住了」

二人一邊嘆著氣,一邊走出北宮,這二人也沒什麼別的心思,就是想看看陛下怎麼安排身後事的。

朝中那些有識之士,幾乎都從陛下創建西園軍這一手牌里邊,看出來,陛下對何進不滿了

如果陛下制止不了何進,不難猜測出來,陛下準備廢立皇長子了。

皇長子可是何進的外甥。

而何進又是好相與的麼,可別忘了一件事,外戚這群狗東西是敢毒殺皇帝的,要是陛下真的廢了皇子辯,立了皇子協,保不齊何進直接將劉協毒殺了

全權在握的大將軍,決戰陛下創建的西園軍,怎麼看怎麼感覺大漢要完蛋

上一個例子活生生的例子,大將軍梁冀,才死了四十余年

現在盧植、崔烈他們就是打探一下西園軍的首領都是誰,到時候看看能不能拉攏一番,別到時候真把大漢這艘船弄翻了

此時的北宮,劉宏也沒繼續玩樂,而是在寫祭祖的東西,準備過一陣去河間燒給先祖。

本來打算鎮壓黃巾結束後就去祭祖的,一直拖到了現在

文書的大概意思就是。

【朕,十二歲,成功除掉外戚竇氏,二十歲之際,成功除掉外戚宋氏,大漢外戚自此一蹶不振,二十三歲之際,扶持屠戶出身的何氏擔任了皇後

如今,大漢已然病入膏肓,羌胡叛亂之時,朕發現國庫空空,可是身邊的士族卻富得流油。

經過仔細地搜查罪證,發現他們靠推薦別人當官,不停的名利雙收,于是朕決定把官員的任免權收回。

官員原本交給士族的錢,現在交給朕補充國庫,于是士族大罵朕賣官蠰爵,可朕對此不為所動,一切都是為了漢室江山啊

朕慧眼識人,派出將軍段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東羌全部被平定。

同時朕也平定了西南部落的叛亂,同時派大軍出塞外,擊鮮卑,暫時安定了北方邊郡。

朕為了改變豪強世家獨大的現象,決定讓寒門學子入學當官,並且通過選拔考試的方式讓他們公平競爭,考試內容也一改豪強世家壟斷的儒家經學,改以考察實用技術,因地點在鴻都,呵,那群士人居然稱其為鴻都門學。

鴻都門學麼,這名字也還不錯。

豪強世家對我這番作態自然心生不滿,居然大肆宣揚朕,同時他們還對地方百姓盤剝更加嚴重,終于釀成黃巾起義,朕費勁心機啊,終于鎮壓了起義,結果發現地方私兵有尾大不掉之勢。

同時地方私兵也掌握在豪強世家手里,于是朕用賣官得來的錢建立西園八校尉,增強洛陽軍實力的同時,也為了限制何進這個外戚在朕死後,繼續挾持幼主

劉宏寫這玩意寫了一天,畢竟是給祖宗看的,其中美化啊、潤色啊,自然必不可少。

其實劉宏還想給桓帝寫一份來著,後來想想自己與他是一個祖宗的,估計當初桓帝祭祖的時候,也寫了

不過劉宏想到桓帝這個叔叔,嘴角也泛起一絲笑意。

自己終究是比桓帝強啊,同樣都是瘋狂縱欲,結果桓帝縱欲了九年,一個兒子沒有,自己好歹還有兩個啊。

想到這里,劉宏吹干了上邊的墨跡,背著手走到外邊,看著外邊湛藍的天空,喃喃自語道。

「宗室、外戚、士族、宦官、朕」

劉宏呆滯的神色只持續了短短一瞬,隨後對著身後宦官吩咐道。

「傳天子令,命上黨太守劉備」

ps︰三更完畢(1萬1)

唉,我這三更,那就是別人五更啊。

我求月票,那是靠的是硬實力。

像別的作者,動不動在線求月票。

唉,我拉不下臉。

等我明天在爆

宿醉導致我腦子反應都有些慢了,下次拒絕喝酒

【崔烈雖然是靠行賄才當的三公,但這人確實是個大忠臣,直接為了保護漢天子,戰死的忠臣】

【感謝各位讀者老爺投的月票,推薦票,各位讀者老爺的評論,我明天再回,我打會游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