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二十九章 異端出世(終)

書販子左右搖晃了一下腦袋,掃了一眼大街,發現沒人注意自己之後,就朝袁隗走去。

走到袁隗近前,就拉住袁隗的去路,還不等袁隗有什麼反應,這書販子開口了。

「老爺子,買書兒嘛?小子家道中落,迫不得已只能賣些家學度日了。」

書販子說完後,漏出懷中之書的一角,沖袁隗展示了一下。

袁隗本來以為遇到刺客了,剛想喊僕人,沒想到啊,居然是個賣書的。

大漢這群世家,人生只有三大愛好,當官,治學,收藏別人家學。

雖然袁家作為大漢頂級家族,理論上來說,什麼書都有,但萬一呢。

袁隗掃了一眼左右,發現大街上沒人注視到二人的異常,沖身後比劃了個手勢,就拉著小販走到一個人煙稀少的小巷子。

小販對此見怪不怪了。

等二人進入小巷子後,袁隗沖小販說道。

「小子,你把你書拿出來讓老夫看看,老夫家里藏書頗多,萬一你這本書,老夫家里正好也有,那老夫可扭頭就走了啊。」

說完後,袁隗面無表情的盯著小販手里那本書,從外觀上來看,這本書好他娘的新啊,一看就是摘抄的。

小販也沒含湖,大漢這群讀書人,可能千不好,萬不好,但有一點好,說啥就是啥,很講信譽。

想到這里,小販就把懷里的書,遞到了袁隗面前。

袁隗接過後,先是掃了一眼書皮,很新,只見書的正面就兩個大字。

【論解】。

袁隗搜遍自己記憶,也沒發現自家有這本書,當即這心就提起一半了。

左手持書,右手食指伸到嘴邊,在舌頭上抹了一下,然後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

只見上邊寫著上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這書法,實在是太漂亮了

【孔子厄而作春秋,創儒家。

老夫深感距先賢甚遠,于是苦研孔子言行,為的就是要走進孔子的內心。

借後人之書,與先賢對話。

老夫就是想看看,孔子對于大漢的儒家,究竟滿意否。

老夫苦研孔子言行四十余載,在時間的長河上與孔子多次相談。

終究是人生苦短。

老夫真想在向天借它五百載。

奈何壽數人力不可為,回顧自己一生,甚憾、甚憾。

此書,乃是老夫對孔子言行的一番粗淺見解。

也是孔子在時間長河中告知于我的儒家真理。

忘後世之人,休要忘記,孔子。

老夫之名,不足以傳世,更不足以堪比古之先賢。

不留也罷。

稱老夫無名氏即可,亦或是代筆人。】

第一頁,瀟瀟灑灑幾百字,徹底震撼到了袁隗的心靈。

如果一切真如這人所說,那這人足以配享孔廟了。

深吸一口氣,袁隗用舌頭繼續舌忝了一下食指。

掀開第二頁,上面只有短短數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袁隗看到這里,閉上了雙眼,彷佛在于古之先賢對話一樣了。

袁家就是靠著經學《孟氏易》起家的。

憑借著經學這個資本,袁家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並且也得到了大漢的尊重,同時也受到了劉家的器重。

在不斷學習經學的過程中,袁家也在不斷的提升著自身的素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前不懂,現在有一點懂了。

朝中諸位公卿,或者說大漢諸位讀書人,都已經忘記了一個讀書人該做的事情。

看到這幾句話的這一刻,袁隗心中似有一股熱流涌上,揪動又酸澀。

那顆半朽的心彷佛重新跳了起來。

少年時的熱血和沖動在眼前如同走馬燈一般晃過。

曾幾何時。

他也許下過年少誓言,願用自己所學所得改變大漢的境況,改變百姓的生活,但最後,終究是沉淪于大漢朝堂的內斗之中。

起起伏伏數次,終究是老了。

這是一句足以令當世讀書人反省自身的神言,吾輩讀書人當如是也!

老夫老了?

呸。

一點都不老。

袁隗合上書,用右手撫模著跳動的胸口,抬起頭仰望天空,等心跳略微平緩後,才緩緩說道。

「小兄弟,這書我很滿意,我要了。」

說完,袁隗給了書販子一個眼神,大概意思就是,【說個數吧】。

這書販子早就見怪不怪了,第一次看到這書的人,大概都是如此。

當即對袁隗伸出了五個手指頭

袁隗點了點頭,一字一句的說道。

「好!老夫這就命人回去取錢。

放心,老夫與你一起在此地等候。」

把跟在身後的下人叫道近前,在其耳邊耳語一番後,就將其打發走了。

現在袁隗內心很是不平靜,他只想沐浴更衣,淨手香,好好拜讀一下這本大作。

在街上看如此神書,那是對書的侮辱,對孔子的侮辱。

二人等候片刻,袁家下人就駕著一輛馬車過來了。

袁隗朝書販子說道。

「小兄弟,錢就在馬車里,馬車也送你了。」

書販子一見馬車,當即臉上就笑開了花,鑽進馬車的時候,只見馬車里邊整整齊齊的放著好幾箱子馬蹄金

這可和這本書的價值差太多了,小販五根手指頭指的是五百斤漢五銖

當即小販就知道要完蛋,在和老爺子告辭後,頭也不回的趕著馬車跑了。

小販打算去遼東了,中原不能呆了。

袁隗看書販子走後,對下人說道。

「你跟著他,等他回家後,把原稿弄過來,到時候如果發生爭執,用錢買也行。」

袁隗看出來這本書是抄寫過的,那想必原稿應該在他那里,那種東西怎可外流。

至于馬蹄金?那不算啥

袁隗也沒心情逛街了。

當即回到家里,沐浴更衣,焚香淨手。

坐在書桌後面的袁隗,在次打開了這本書,又看了那幾句話後,心情又是一陣激蕩。

緩了好一會,才掀開第三頁。

【有教無類——我教你做人的時候不管你是誰。】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袁隗愣了好一會,隨後搖頭苦笑,內心暗罵自己是個土豹子,居然敢質疑寫作此書的大儒,當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隨後,袁隗又看了下去。

【君子不器——真正的戰士是不屑于用武器殺死對方的。】

袁隗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隨著時間的流逝,袁隗的臉都黑的能滴出水來了。

看完最後一頁後。

「啪!」

袁隗直接把書拍拍到桌子上,站起身,走到牆壁那里,抽出上邊掛著的寶劍,對著此書就是一陣亂砍。

一邊砍,一邊怒吼。

「這特麼的是異端啊,這特娘的是邪祟啊,這麼辣眼楮的玩意,我袁次陽居然看完了。」

最終氣血上腦,在吐出一口血後,袁隗成功的昏迷了

這件事可把袁紹給嚇壞了,當即是又請名醫,又請大仙的,把一切能請的都請了過來,在傍晚的時候,袁隗終于醒了過來。

看著站立在床邊,哭紅眼楮的袁紹說道。

「本初,先不要管我的身體,這本邪說,千萬不要讓其流傳出去啊,我儒家千年之根基,不能毀與這等妖孽手中」

說完後,袁隗又暈了過去。

同一件事,在洛陽城反復上演。

就比如,劉備老師盧植。

也上了個大當,花了一堆冤枉錢,買了一本這個書籍。

不過,盧植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之人,在經過與袁隗一樣的激動後,掀開第三頁的時候,盧植就把書的前兩頁撕了下來,剩下的內容看都沒看,直接燒了

這件事的影響,一開始不是很大。

但隨著時間的發酵,等袁隗病好了,在出去 達的時候。

只見大街上,有讀書之人,手持邪書,高喊孔夫子的言行,掏出青磚打架的時候,袁隗就知道,這事大了。

後來袁隗特意命家里查了一下。

由于左伯紙的關系,導致大漢紙張泛濫,每家都在瘋狂造紙,從這根本查不出來。

後來又抓了幾個書販子,順著藤曼往上模。

好家伙,模出來十多個中間商,剩下的人,听聞風聲跑路了,線索也就斷了。

反正現在邪書頗有些泛濫成災的趨勢

不過這事暫時和劉備沒啥關系。

現在的劉備還在搞可持續發展那一套。

這個書也算是劉備白嫖的。

麻這東西,上黨本地一大堆,便宜的要死。

桑樹皮這玩意,上黨不多,但是河東多啊。

楊奉那伙白波賊老覺得劉備收購桑樹皮,是在暗中資助他們,但這玩意根本不值錢啊,每次用桑樹皮換糧食,換鐵扁擔,楊奉老感覺欠劉備人情。

為了不欠劉備太多人情,楊奉把河東搶來的贓物,都便宜賣給劉備麾下的蘇、張二位豪商了,順道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也直接賣了。

至于豪商和劉備幾幾分,那楊奉就管不著了,反正是不能欠劉備太多人情。

人情這玩意屬實不好還啊。

反正現在劉備和白波賊做生意,甚至還有一點小賺

劉備現在是沒有印刷術,但是問題不大。

劉備有書院啊,書院學生現在上午抄書,下午讀書,勞逸結合。

就連關羽兒子,都被劉備雇佣了,反正只要一天夸幾句,這就是個永動機。

現在關羽兒子,每天的任務就是,上午讀書,下午抄書,晚上拎著大刀幫劉備把紙章砍成小塊,美其名曰鍛煉武藝

臨睡之前,劉備夸他幾句,這第二天醒來,又是生龍活虎的一天。

這個賣書行業,第一個月就給劉備帶來近五百萬錢的收入,以後隨著規模的擴大,品種的增多。

大有可為啊

------題外話------

咳咳,各位讀者老爺,端午節快樂。

咱們四號再見。

感謝各位讀者老爺投的月票和推薦票。

感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