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一十七章 潁川荀家之人

且不說城內張純如何同張燕商議細節,單說城外漢軍大營。

經過一天的急行軍,這六路漢軍都比預定時間都要早上半天。

第二天一早。

七路大軍就正式踫面。

隨後,這七位郡守稍微商議一下後,就在盧奴城外十五里安扎好營寨。

扎營之事自然不用各大郡守費心,索性,這幾人就聚集到一起,商量一下接下來的策略。

六人齊聚中山相張純大營,準備商定下策略,順帶找找麻煩。

張純看著神色不善的六人,也沒解釋什麼,先令麾下上茶,幾人邊喝邊說吧。

七人就這麼神色凝重的坐在大帳,誰也沒有先說話。

等茶水都快涼了。

常山相忍不住了,開口道。

「張相,給個解釋吧。

本來這次行動一切都如最初開始的算計一般,進行的非常順利,按照最初的約定,現在咱們都要圍殲黑山了。

你這治所盧奴一丟,不僅給了黑山喘息之機,還不知憑空添加了多少變數。」

張純听到這一番話,當場氣的就想罵人,自己也是受害者好不好,關鍵還是最大的受害者,自己把治所丟了,就算能摁死黑山,事後都少不了一番責罰。

當然,甩鍋的話不能說出口,容易被人看輕了,有錯就要認。

張純抿了一口茶後,站起身,沖著六位郡守彎腰拱手道。

「純,在這里給各位郡守賠不是了,關于叛徒問題,純已經把麾下肅清了一遍,讓各位郡守見笑了。

至于後續的攻城,純定當為主力。

另外,純略備一份薄禮,稍微就會送往各位郡守營中,還望各位郡守不計前嫌,咱們這次通力合作,一舉摁死張燕。」

張純此舉可謂是做足了姿態,各位郡守也不好說什麼,說實話,眾人現在也差不多猜到了是咋回事了。

雖然情報中說的輕描澹寫,什麼親衛反水

親衛那是啥?

一般多為同鄉、同宗親屬,是將領最親近、聯系最緊密的士卒。

像項羽的親衛,多是項家子弟。

劉備的親衛,以前沒有,自打當了大官後,從摟桑村弄了不少知根知底的親戚過來。

其余人也差不多,大多是從宗族里邊挑些合適人選。

有大功之人,也可調任其到身邊當親衛。

親衛的待遇都是極其優握的,基本上都是有我一塊肉,分你一碗湯的。

不說杜絕了利誘的可能,那也杜絕了百分之九十五。

至于黑山軍

早被眾人排除了

黑山軍有那個能力的話,月余前就攻破城池了,豈會現在被逼的走投無路?

所以,眾人差不多知道張純這次被陰了,這次來討個說法,也純粹是想听听張純怎麼解決的這個問題。

豬隊友不止現代有,古代也不少,萬一到時候被張純帶崩了,眾人砍死他的心都有了。

見張純不肯多說,劉備出來打了個圓場。

「既然張相那里的事情解決了,咱們接下來商議一下如何破黑山吧。

馬上就要入冬了,現在將士們御寒的衣物幾乎沒有多少,十余萬人的物資,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調撥的。

所以,諸位,咱們接下來該如何。」

說實話,現在劉備都想退兵了,當時計劃的好好的,打個月余就完事,入冬前狠揍一波黑山就準備回去過個暖冬。

一切也正如計劃預料的一般,本來在打個四五天就完事了,誰能想到憑空出來這麼多變故。

現在黑山佔據中山治所,這就相當于直接把大漢這張臉按在地上反復打啊,眾人走也不是,打也不是。

張純開口道。

「我作為中山相,對此地還算了解,我就給眾人講解一下。

盧奴的城牆,又高又厚,火攻水攻皆行不通,盧奴設立之初,便是阻擋北方胡人的第一道防線,城牆太厚了,挖地道,費時又費力,有那個時間,都能把黑山軍困死了。」

這時,趙國相李瓚與身後一人耳語一番,見身後之人搖了搖頭,趙國相也就閉口不言了。

劉備看到這愣了一下,這人屬實是不認識,但看趙國相找他商議對策的樣子應該是為大才。

自打劉備來中山之後,就听別人說了,趙國相李瓚麾下隨便拉出一人來,那當個郡守都是沒問題的

也不知道有沒有夸張的成分在里邊。

隨即扭過頭,看著旁邊若有所思的河內太守孟益,劉備問道。

「義山,趙國相背後之人?」

孟益掃了一眼趙國相背後之人,稍微偏過頭看著劉備說道。

「劉太守不常來中原走動,可能對中原人才不太清楚,那人是潁川荀家的,荀衙,他本人名聲不顯。

但他父和他叔頗有名望。

他父荀曇,乃是八駿之一,與趙國相的父親是至交好友。

他叔是荀氏八龍。

想必趙國相這次出潁川,從老家拉了不少人才出來了。」

听到這,劉備明白了,荀家人啊。

不過,這家伙年歲怎麼看怎麼大啊,胡須都半白了,據劉備估計,這種歲數的老頭子輕易不會出仕,應該是看在趙國相的面子上才出來的,自己拉攏的希望總感覺不會很大啊。

想了一會開口問道。

「義山,他有沒有什麼兒子啥的。」

孟益盯著堂中之人,隨口說道。

「好像有個兒子,叫額,暫時記不起來了。

不過他那死去的大兄荀彝,倒是有個兒子很有名望,叫荀攸,荀公達。」

荀家的事,孟益只對那幾個頗有名望之人,才能記住,不出名的,完全記不住誰是誰。

像什麼八龍的幾個兒子啊

話說,荀大龍兒子叫什麼來著

孟益又開始走神去想荀大龍兒子叫啥了。

言歸正傳。

此時,趙國相開口道。

「諸位,咱們直接強攻吧,雖然本相也不願這樣,此法損失的士卒太多了,但是除了此法,咱們暫時也沒別的好辦法了。

一邊向陛下索要物資,一邊打造攻城器械。

四面城牆都要攻。

中山相自己一人負責南門,老夫和常山相負責東門,太原太守和上黨太守進攻北門,河內太守和魏郡太守進攻西門。」

幾位郡守听到這,也就點了點頭,暫時也沒啥好辦法,就這樣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