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零四章 賈詡再次出仕

冀州之地局勢即將大變,而此時的涼州,也是半斤八兩。

涼州的情況可比冀州復雜太多了。

就在劉備打楊鳳的那天。

董卓聯合右扶風的鮑鴻大破敵軍,斬首數千級。

張溫見叛軍倉皇逃竄,毫無陣型可言。

優勢在我啊。

當即派遣周慎率三萬人繼續追擊。

此時的董卓雖然有些心黑,但那只是對外族,現在董卓還沒黑化呢,不說有一絲良知吧,那也是講究點良心。

董卓听聞張溫這個策略,當即就是嚇出一身冷汗。

特麼的,你張溫當周慎是冠軍侯呢,居然敢讓他帶兵深入涼州。

關鍵周慎是個廢物,他不中用啊

而且這貨還不是本地人。

此次涼州動亂,要說沒本地士族參與,董卓是一萬個不信。

你周慎在涼州又沒有門路,這群心黑透了的涼州豪強稍微給你使個絆子,你還能活著走出涼州麼。

董卓自認為還是對大漢這些將領有些了解的。

這周慎靠什麼起家的倒是忘了,但是董卓可是听說過,這周慎逆風仗的戰績可不怎麼樣

當即,董卓就去找張溫報告這個情況了。

讓傳令兵稟告過後,董卓就被領進了大帳。

張溫看著急匆匆走進大帳的董卓,指了指旁邊的座位說道。

「仲穎,因何如此匆忙,坐下再說。」

看著處理公務的張溫,董卓拱手施禮道。

「將軍,卓乃涼州人士,頗熟悉本土環境,卓自請領兵充當周將軍後軍,甘為周將軍斷後,並保護糧道,避免周將軍被襲擾。」

董卓倒是沒貶低周慎是個廢物,潛在意思只是說自己稍微接應他一下。

當然,董卓也沒那麼好心,純粹是現在幾人都在一條船上,周慎翻船了,自己不倒霉才怪,剛剛轉運過來,完全不想再步入去年的後塵了。

張溫听董卓說完後,笑道。

「仲穎不必擔心,我已派參軍孫堅為周慎副將了,兩個 將加在一起,不會有事的。

對了,仲穎,我給你撥三萬人馬,你去討伐一下先零羌。

先零羌最近聯合南匈奴的休屠各部,一直在北地郡那里晃悠,一定不能讓他們加入到邊章、韓遂的叛亂中。

邊、韓二人,不能在做大了。」

董卓听到這,就知道自己沒戲了,私下里還撇了撇嘴,心里滴咕著。

【你說孫文台是 將我也就認了,周慎他這個蕩寇將軍怎麼來的,他心里不知道麼,還 將】

至于先零羌、休屠各部董卓倒是沒放在心上,先零羌被大漢快打殘廢了,南匈奴的休屠各也好不到哪去。

現在董卓擔心的倒是周慎,總感覺要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

反正董卓現在已經可以預見了,周慎要栽

別問,問就是這倆過江龍不夠 ,肯定得挨絆子。

事實證明,董卓想的也沒錯。

邊章、韓遂敗走後,周慎率兵三萬前去餃尾追擊。

在把邊、韓二人圍困在榆中後。

參軍孫堅還給周慎出了個主意。

【賊兵城中沒有糧食,應當會從外面轉運進來。我希望得到一萬人去截斷他們的糧道,將軍率大軍為後繼,賊人必定困乏不敢交戰。如果他們逃進羌人中間,我們與羌人並力討伐他們,那麼涼州之亂就能平定了。】

雖然現在孫堅麾下沒啥文臣,但是孫堅腦子好使啊,這主意有很大可行性。

奈何周慎頗為穩重,他怕孫堅那個不要命的打法,把自己帶翻車了,所以,只要是孫堅提出來的策略,不符合自己心意,一律不予采納。

最後麼,邊章、韓遂分兵了。

不知道從哪打听到漢軍糧道了,直接給截了。

物資頗為充足的周慎,听到自己糧道斷了之後,直接棄掉輜重逃回,其作戰宣告失敗。

漢軍倒是沒有多少傷亡,但是太打擊士氣了。

這一戰,直接把董卓打出來的大好局面給丟了。

另外,自打周慎失敗後,董卓又開始倒霉了。

先是討先零羌失敗,而後又被休屠各給糧道斷了,後路還被抄了

要不是李儒機智,董卓這次出征,少說得死一半人。

反正董卓自此之後,越看張溫越不順眼。

【整個一庸才。】

通過這次戰敗,張溫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隨著皇甫嵩被免職,牽連了不少涼州人。

導致現在張溫麾下,稱得上涼州軍的就董卓一支。

至于涼州士族,那更是一個沒有。

張溫那也是熟讀兵書之人,作為敢接替皇甫嵩的人選,那沒點本事能行麼。

這次還特意為周慎準備了三條糧道,結果都被斷了,你要說里邊沒點彎彎繞繞,張溫第一個不信。

本來麼,關東人就瞧不起涼州人。

這次麾下沒什麼涼州人,看著也清淨

結果栽了

周慎不戰而逃的消息傳來後,當時張溫臉都黑了。

隨即,就下達命令,以太尉之職,大肆征闢涼州人士。

別問,問就是某家愛才。

大漢于長安拜張溫為太尉,成為第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有傳言張溫以行賄方式得到此位。

雖然張溫對此予以強烈否定,但大多數人是不信的,誰讓你張溫有前科啊

不管這個太尉是買來的,還是憑實力從劉宏那里得來的,都不影響張溫以太尉的身份征闢涼州士族。

沒幾天,張溫的征闢文書,就到了武威郡姑臧縣賈家。

此時的賈詡已經快奔四了。

賈詡作為涼州中年人的扛把子,最大的官就是郎官。

這個官職怎麼說呢。

大漢沒有五千太守,但是有五千郎官

雖然郎官常有出任地方長吏的機會,但是好幾千號人都在那排隊,可想而知

武威郡賈氏一族可謂正統的儒學豪門,他家祖上很闊綽,賈詡祖上算是荀子徒孫

在收到太尉張溫的征召後,賈詡是不打算挪窩的。

大漢現在這麼個情況,哪個年輕人想出仕啊,在家看看書,做做學問不好麼。

但是賈詡老爹可不這麼想。

自己老兒子在家呆三十多年了,出去當官的時間一共就沒幾年,雖然說兒子常伴身邊好。

但是看了三十多年,還是有些膩歪啊。

正好這次趕上太尉親自征召,這是啥?

這是機緣。

關鍵是張溫給的條件還不錯,直接給個太尉掾屬的職位。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多好。】

反正賈詡老爹現在是很滿意,成天催促賈詡出去當官。

賈詡看著快六十的老父親,還天天從早到晚往自己這跑,精神倍足的模樣,那也是長嘆一聲,收拾好行李,就出發了。

就當出去游玩了,在家呆了好幾年,也快長毛了。

其實賈詡一點都不看好張溫。

大漢有幾人能在三公位置上坐一年的,估計啊,一年後張溫就得被擼了,我到時候還得回來。

隨即還特意詢問了一下他爹,要不要點特產什麼的,一年後給您老帶回來

ps︰另外這章我弄出不少熟人來了。

就比如這個匈奴人,這可是個大魚。

【史實都是真的,只有征召賈詡是我編的】

晚安!

------題外話------

這章純粹就是為了把賈詡從涼州弄出來,他不出來,我根本接觸不到他。

我一個並州太守沒法去找賈詡,但是張溫不一樣啊,這貨是太尉,名聲也還湊合,只要他任期夠長,交州的大才他都能征闢過來

史書上賈詡第二次出仕【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

187年太尉是崔烈,這貨瞧不起涼州人,不太可能征闢賈詡。

188年太尉是曹嵩,因為某個地方的縣城被攻破,曹嵩被罷免,由此可以看出,曹嵩不是很討人喜歡,他征闢別人,估計不會有人來,不提也罷。

同年,馬日磾接任太尉。

189年的太尉是董胖子

綜上所述。

賈詡很大可能是被馬日磾征闢的

188年黃花菜都涼了。

反正史書也沒寫賈詡什麼時候被征闢的,我找個理由讓張溫征闢了,哪怕讓賈詡在洛陽沉浮兩年呢,總歸有機會相遇不是。

他在涼州躲著,鬼知道我啥時候才去涼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