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69章 爺孫離開

翰林院,一間書房中。

書房內,正坐著朱瞻基,陳循,徐錦衣三人。

朱瞻基坐在主位,拆開手中的書信。

「謹告太孫殿下,臣範秋擔任福州市舶司總督一職已有月余,海關稅收大漲,但出行的商船,仍有些會遭到倭寇搶劫。」

「朝廷獲得大量稅銀的同時,也忘記了商船出海,倭寇可以大肆劫掠貨物。」

「大股倭寇雖然已經被趕去了山東海關,但各地海關仍舊有小股倭寇騷擾,使商船有不敢出行之憂。」

「臣範秋請示太孫殿下,是否可以派出大明寶船,晝夜海上巡邏,若遇倭寇搶劫,便可及時止損。」

「臣範秋,頓首再拜,望太孫安好。」

信的內容,寫到這里便結束了。

朱瞻基望著這封信,眼神中閃過了不一樣的光芒。

這樣的結果,或許他早就已經猜到了。

這些倭寇,不可能不劫掠商船的,商船上有大量的物質,他們怎麼可能會舍得放過這筆錢。

大片的倭寇,能被趕到山東海關,這已經很好了。

只是,這小股倭寇,也讓人頭疼啊。

商船不敢出行,又或者貨物被人搶劫,這會導致海上貿易發展遲緩,遠遠達不到朱瞻基想要的目標。

陳循坐在一邊,詢問道︰「太孫殿下,您意下如何?」

「我覺得用大明寶船在海上巡邏挺好的,只要備倭兵足夠強,他們就不敢亂來。」徐錦衣開口道。

此話一出,誠心也連連點頭。

朱瞻基深吸了一口氣︰「這注意倒是可以,但治標不治本,海上巡邏,那麼大的海域,咱們巡得過來嗎?」

「若是貨物要運送到蘇門答臘,這麼遠的距離,咱們的大明寶船,也能護送嗎?」

這就是朱瞻基的顧慮。

雖說能夠護送一時,但卻護送不了全程啊。

等到商船出了大明海域的範圍,那些倭寇便會再次一擁而上。

這就是範秋此法的弊端啊。

朱瞻基仔細地想了想,腦海中忽然閃過一道靈光,他咧嘴一笑︰「我有辦法了。」

徐錦衣眼神一喜,連忙看向太孫殿下︰「什麼辦法?」

陳循也連忙拱手︰「洗耳恭听。」

朱瞻基瞥了兩人一眼,臉上露出一絲淡淡地笑意︰「自己想去。」

兩人的臉色頓時微微一變,耷拉了下來,冥思苦想。

朱瞻基站起身來,開口道︰「明日,我打算再去福州海關一趟,將倭寇之患暫時解決。」

暫時!

這里用的只是暫時。

因為對于朱瞻基來說,倭寇之患是不可能長久解決的,除非整個海上的倭寇被滅絕了。

但若僅僅只是暫時解決,也能夠給大明帶來很大的好處了。

至于全盤計劃,已經都在朱瞻基腦海中呈現。

這一次,禍水東引,繼續將這小股倭寇,全部趕去山東之地,讓漢王為此焦頭爛額!

陳循連忙道︰「左右無事,我願陪太孫殿下同去。」

徐錦衣也連忙道︰「太孫殿下,我也是。」

朱瞻基想了想,直接答應了下來。

這兩位未來都是國之棟梁,讓他們提前跟著自己,倒也不錯。

算是先熟悉熟悉吧。

朱瞻基這般想著,便打算立刻回皇宮,找爺爺請旨了。

……

回到皇宮。

老爺子心情大好,正在用膳。

看見孫子進來,老爺子吩咐太監道︰「再加一雙碗筷,讓太孫陪著我一起吃。」

太監連忙點頭,迅速拿了一雙碗筷過來。

不過,朱瞻基這次來,可不是來陪爺爺吃飯的。

主動端起酒壺,給老爺子倒了一杯酒,朱瞻基的臉上嘿嘿一笑。

這一聲笑容,直接讓朱棣看穿了朱瞻基的想法。

「怎麼著?是還想讓我把孫若微帶進宮來,還是想出去野?」老爺子笑呵呵地望著孫子。

朱瞻基嘿嘿一笑︰「老爺子,瞧您這話說得,海關稅收大漲的同時,各地海關也遭受了倭寇的侵襲,我想解決這些倭寇的襲擾。」

「所以,要再去福州海關一趟。」

身為大明的皇長孫,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同樣的,也失去了自由。

以往朱瞻基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可現在得需要請旨才能離開應天府,否則又會被有心人攻訐。

朱棣聞言,神情微微詫異︰「海關有備倭兵和紅衣大炮,難道這些倭寇不怕?」

朱棣對于倭寇敢侵襲海關表示詫異。

朱瞻基笑著搖頭︰「不是,是商船被劫,貨物被搶。」

朱棣明白了。

在大明海域內,商船或許能夠暢行無阻,這些倭寇不敢攔著,可等到出了大明海域,那就不一定了。

這群窮凶極惡的倭寇,不動手搶劫才怪。

開海禁的同時,也方便了這群倭寇啊。

「你有什麼辦法?」朱棣疑惑道。

朱瞻基呵呵一笑,又給老爺子到了一杯酒,臉上帶著笑意︰「我想再坑二叔一把。」

朱棣啞然失笑︰「你想要牽制老二的發展?」

朱瞻基點頭。

朱棣淡淡一笑,點頭道︰「好,那爺爺陪你去一趟福州海關,去看看那些倭寇到底有多囂張。」

「這一趟,爺爺隨你心意,任你行事。」

「爺爺就是你身邊的一個老兵,護送你一起前往海關,可行?」

朱瞻基眼眸一亮︰「多謝爺爺。」

只是,朱瞻基又有些擔心︰「爹,您直接離開應天府,百官會不會趁機找麻煩。」

朱棣大手一揮,眼楮一瞪︰「誰敢找麻煩?我們爺孫偷偷去就行了。」

倭寇,是洪武大帝和永樂大帝,兩代帝王的心中刺,這根刺,朱棣也想拔了。

而且,許多年未曾去過海關,沒有見過倭寇的蹤跡了。

朱棣這次去,也是想了解一下,日後若是可以,也好方便動手。

就這樣,爺孫倆稍微一合計,便決定明天就啟程出發。

而一旁的太監,在身邊听得心驚肉跳。

這兩位可是大明的帝王和儲君啊,整個大明的江山都系在他們身上,可他們說走就走。

只能說,這一對爺孫,當真沒有把任何危險放在眼里。

不過,永樂大帝,也不需要在乎文臣的想法,哪怕離開應天,更不需要向百官報備。

永樂時代,是一個皇權至上的時代,只有皇帝說的算,永遠沒有臣子說話的份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