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六章 流放俘虜夷兵去關外,給漢人為奴!

「趙常熟,你少胡浸!」

「你們不過是群打著理學的名號斂財肥己的人,就不配談理學二字!甚至玷污了理學。」

姚之景作為已經做過官的人,比呂纘祖更了解這些人,也就忙回駁了趙士春幾句,然後就對呂纘祖道︰

「峻發兄,別再被他騙了,將他押走,換一場實實在在的功勞要緊。跟著他,他只會鄙夷你不是士族子弟出身,根本不會把你正眼想看!」

「您說的是。我可不想再被他們強抓去服役,還吃不飽飯。我現在寧相信太陽會從西邊出來,也不相信理學能成事。」

呂纘祖說著就對趙士春喝道︰「跟我們走!」

趙士春見此急切起來︰「你們!你們這樣做是愧對聖人,愧對祖宗!你們無恥!」

張貴在得知王文奎和趙士春都被活捉時,他已經和朱燮元一干人抵達了廣東府城。

「偽朝皇帝已經投井自殺。而王文奎和趙士春等一干公卿大臣又被活捉,所斂之財也都被悉數追回,如此看來,叛亂算是基本被平定,以下官之見,當可以向陛下告捷了。」

朱燮元也因此這時對張貴建議道。

張貴點點頭︰「王文奎出海做佛郎機人的船去濠鏡,是姚之景傳來的消息。趙士春能在肇慶被活捉,也是因為他消息傳的及時。果然這人還是有些用處。可以向陛下告捷了,順便把此人傳來。」

「是!」

沒多久,姚之景就來到張貴這里。

張貴因而言道︰「你這次的確算是立下了大功,而使若干叛國害民的逆賊悉數落網,本督師決定重用你。」

姚之景听後大喜︰「請督師吩咐。」

張貴則說道︰「你不是說許多百姓也支持理學,支持恢復祖制嗎,甚至會主動捐餉幫助支持獨尊理學、支持恢復祖制的人,哪怕自己餓死也要捐餉支持這事?」

姚之景听後慌了起來,忙行大禮解釋道︰「督師恕罪,皆是學生妄言!百姓早已盼王師如盼甘霖,早已心向實學正道,支持良法新政,哪里會支持陳舊之學,陳舊之制啊!」

「哎,說了就是說了,何必否認。」

張貴這時說了一句,又道︰「你既然覺得支持理學,支持恢復祖制,甚至不惜願意捐餉,乃至餓死也要捐餉支持祖制恢復,獨尊理學的愚民還有很多。」

「那你就以兵部贊畫主事的身份,替本督師去組織當地民眾,讓他們擺月兌愚昧,知道變法新政之目的,也組織他們幫著官府還藏在各地佛寺道觀的逆臣都找出來!」

「另外,要注意方式方法,對于老百姓的組織與動員,要學會多編些社戲、評書之類的寓教于樂的方式來教化民眾。明白嗎?」

大汗淋灕到如被雨淋了一遍的姚之景這才松了一口氣,伴著窗外的蟬鳴細思了起來,心想原來國舅爺不是要跟自己算賬,因而也就忙答應著道︰「明白!」

姚之景做過知縣這種親民官,張貴見他反應也算靈活,所以,也放心讓他去做民眾工作,而為接下來清算民間藏于佛寺道觀中或士紳豪強中的反動者做準備。

「另外,那個和你一起押解趙士春回來的士子呂纘祖,就讓他以兵部贊畫提舉身份協助你,他也是夠慘,竟會淪落到被強抓為壯丁服役的地步。」

張貴說道。

「是!」

姚之景忙答應了一聲。

張貴在見了姚之景後,才突然喝令道︰「把趙士春押進來!」

因王文奎還在被押回廣州的路上,張貴便只能先見見擅自另立朝廷的罪魁禍首之一的趙士春。

趙士春被押進來後,張貴就問道︰「趙士春,你說你不在詹事府好好做你的清流官,跑到廣東作甚,還真以為恢復祖制、繼續獨尊理學,就能得天下人的響應,然後一舉逆轉乾坤?」

趙士春現在也不想再去反思什麼,只順著張貴言道︰「是在下湖涂了,以為朝廷已失去了天下人心,可終究是沒有認清局勢,如今只能求國舅爺給在下一條活路。」

「你讓我怎麼給你出路?」

張貴問了一句,道︰「你那麼高調的登報發文說我已弒殺陛下,說太子已被你暗帶到南方,儼然是救世之臣。你不被明正典刑,天下謠言難清。」

「國舅爺!」

趙士春喊了一聲,又道︰「以您如今的權勢,瞞住天下人,給在下一條活路並不難。」

趙士春說著就道︰「只要國舅爺肯給在下一條出路,在下願將這些年積宦所得皆獻于國舅爺。」

張貴知道趙士春和王文奎肯定合伙起來肯定撈了不少錢,但他並沒打算因為趙士春要將這些錢給他就因此放過他,不過為搞清楚趙士春到底撈了多少,他還是假裝有所意動地問道︰「你積宦所得到底有多少?」

趙士春道︰「具體不清楚,得先問了一個叫王斌的富商才知道。」

「你連自己有多少銀子都不清楚?」

張貴問道。

趙士春道︰「在下真不清楚!在下也沒去在意過。」

張貴點首,便讓趙士春將如何找到王斌的方式說了出來,然後就讓人把趙士春押了下去,繼續嚴密看管。

不多時,朱燮元進來言道︰「底下各總兵參將來報,抓了不少外夷夷兵,合計起來不下萬人,這些如何處置,要不要都活埋了,免得留著糟蹋糧食,不讓他們活活餓死,也算是仁道的了。」

「說起來,這些普通夷兵也是倒霉,被王文奎、趙士春這些人坑,又被他們自己人坑,以致于現在成了俘虜。但他們的軍紀也不好,禍害了不少百姓,是不可能饒恕的。不過,直接活埋掉還是浪費,全部發配到關外去給關外漢人為奴!」

張貴說著又道︰「關外漢人如果不讓他們覺得在關外那苦寒之地比關內好,沒準會逃回來,與其如此,不如朝廷主動讓他們關外先享受上人上人的生活。本太師會寫奏本請求陛下批準,以後所俘虜的外夷,多發配關外給關外漢人為奴,先優先分給披甲漢人為奴,次給普通漢人也分,這些漢人主子可以任意處置朝廷給他們的奴才,打死不論。」

「是!」

朱燮元答應了一聲。

大明現在人口較多,關外開發的大型礦產則還偏少。

所以,實際情況就是,關外采礦這個吸納普通勞動者的崗位已經被許多漢人佔滿,而俘虜的外夷也就只能先被分配去當這些漢人勞動者的奴隸,讓這些漢人勞動者漸漸變成監工或工頭。

這也算是大明的特殊情況,與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必須將外夷置于更低賤的位置。

因為大明的統治者不缺人。

所以,張貴才直接說將這些外夷分配給關外漢人為奴。

經過清洗消毒的上萬外夷俘虜便在接下來不久由西廠的艦隊負責押送去關外,給關外漢人當奴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