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八章 加太師,封大明第一勇士,喜極而泣!

「啊!」

這禿頭沒跑多久,就因為中了楊嗣昌一刀而慘叫倒地。

「快跑啊!」

「封神仙的符水沒顯靈!」

「不跑就會被殺死的!」

叛軍們已經徹底潰敗了,瘋狂往後潰逃,前軍甚至已經大亂,中軍也開始潰逃,許多旗幡傘蓋已經丟棄在地,有的連甲衣都直接月兌掉,丟在了地上,為的是能跑快點。

正在一平台上站著舞桃木劍、灑著黑煙的封神仙,也因為抬他的人直接跑了,而摔在了地上,摔了個四腳朝天,生疼。

封神仙在站起身後,也發現自己這邊已經大敗,且確信自己的蠱惑已經失敗後,就也忙丟了桃木劍跑了。

「快抬老夫走!」

「快抬老夫走呀!」

「混賬,你們怎麼都跑了!」

原大明湖廣巡撫、現偽朝東閣大學士、督師湖廣等省的高崇儉此時正焦急不已地站在原地跺腳。

作為一名文官,一名標準文官,他和楊嗣昌最大的區別就是,他不會騎馬,只會坐轎!

所以,在他的轎夫跑了後,他現在在自己這邊兵敗如山倒時,一時竟無法坐轎逃走。

高崇儉見此實在是慌張極了。

不過,恰巧這時,封神仙逃跑時,經過了這里,他一時不得不忙喊住了封神仙︰「封神仙,帶著老夫一起啊!」

封神仙理都沒理他。

「混賬!竟然也不理老夫!」

高崇儉罵了一聲,就只能繼續哀求其他人帶他一起走,背他,或抬著他的轎子,或者把他扶上馬︰「你們不能不管老夫啊!」

他現在就像是一個無能巨嬰,只能站在原地這樣哭喊。

但沒有人搭理高崇儉。

高崇儉無奈地癱坐在地上︰「悔不該為理學叛朝廷呀!」

「叛賊!」

楊嗣昌這時已先追到了中軍,且在見到高崇儉,就立刻大喊一聲,持刀朝高崇儉殺來。

高崇儉見此忙喊道︰「文弱兄,弟是高秋越啊!手下留情啊!」

楊嗣昌一听高崇儉還認出自己來,深怕高崇儉會知道自己兩邊下注的事,干脆把心一狠,直接一刀搠進了高崇儉的頸部,且提前說出了他在原歷史上的經典名言︰「爾等叛賊不作待宰羔羊,敢效螳臂當車?!」

只是內容改了一下。

高崇儉當場吐出血來,跪在了楊嗣昌的刀下,接著,就童孔散大,倒在了地上。

半日後,楊嗣昌就全身是血的帶著高崇儉尸首回到了張貴和天啟面前,且當即奏稟道︰「臣楊嗣昌拜見陛下,偽朝逆臣高崇儉已被臣力戰而誅,如今特獻于陛下!」

河南巡撫徐孚遠此時也收攏好兵馬,趕了回來。

此戰叛軍大敗,連主帥都被殺,一時半會兒自然已緩不過氣來。

不過,天啟倒是對這次勝利倒是感到頗感意外,他沒想到張貴真猜對了,原來這些叛軍,用普通鄉兵都可以消滅。

事實上,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夏允彝主政河南期間,借著平叛清算了大量士紳,使得河南大量百姓分得了田地。

這些河南鄉兵自然願意為朝廷拼命,保住變法改革的勝利果實,而不想自己剛分的土地因為叛軍勝利而被奪走。

而天啟更加沒想到的是,楊嗣昌在被張貴貶為把總,由文臣轉為武將後,居然一下子就大顯神威,不但當先勇武地擊潰叛軍前軍,還直接鑿穿叛軍,沖到對方中軍,且把叛軍主帥偽朝閣臣高崇儉都誅殺掉了!

天啟因而不由得感嘆道︰「還是國舅張貴更知人善任啊!」

說著,天啟就笑問著楊嗣昌︰「楊嗣昌,你這下服氣了吧?你想立功顯名,自請為經略,結果一敗涂地。結果還是人家張國舅更了解你,比你自己都還了解你,把你貶為帶兵把總,還大膽地用你為先鋒,結果,你就立了大功,得償所願!可見你更適合做沖鋒陷陣的武將,不適合為統帥,韜略雖不及他人,但勇武善戰是有的。」

天啟這話雖然是好話,但在楊嗣昌听來,卻如刀子一樣。

他根本不想被人說成自己更善于做一名自己其實內心很鄙夷的武臣。

因為他是有身為文臣士大夫的驕傲的!

天啟現在越是說他適合做武將,不適合做統帥,沒有韜略,但很善戰,他心里就越是難受。

但偏偏楊嗣昌現在也不敢否認,只得強笑道︰「陛下說的是,臣服氣,國舅爺識人之明,臣自愧不如!」

「這也是朕為什麼破格命國舅張貴為閣臣,數次督師的原因所在。」

「他在識人用人這方面,你們幾條街都比不上。朕都自愧不如!就比如你徐孚遠,如果不是張國舅舉薦說你識大體忠誠可靠,朕也不會讓你任河南巡撫,而你也的確沒負朝廷,他高崇儉身為湖廣巡撫都投附偽朝,而你硬是沒有投附,也沒有懈怠,一直督促鄉兵訓練,以致于能使楊嗣昌敗退河南而不至于繼續敗走,且在今日能用鄉兵大敗叛軍!」

天啟也就因此繼續說了起來。

河南巡撫徐孚遠也就附和著道︰「陛下說的是。也全奈陛下英明,不拘一格用人。」

天啟接著又看向楊嗣昌︰「所以楊嗣昌,你既然適合做武將,就踏踏實實的做武將,將來也不愁不能封侯。」

「而朕記得建奴常把他們最勇武善戰的人封為巴圖魯,以示榮耀。這巴圖魯是第一勇士的意思。朕也封你為我大明的第一勇士!吩咐有司,賜楊愛卿‘大明第一勇士’匾額,且在其家鄉造‘第一勇士’牌坊,官升游擊,著兵部量才而用!」

「而河南巡撫徐孚遠則以調度有方,升為經略,代替楊嗣昌,加太子少保。」

「國舅張貴用人有方,加太師。」

天啟說著就突然吩咐了起來。

太師是官餃中最尊貴的一種官職,生晉太師,死謚文正,對于文官們而言,更是最高的榮耀。

楊嗣昌此時都因此都不由得嫉妒起張貴來。

雖然三公三孤是可以封賞勛貴外戚,但現在他卻被皇帝定性為只適合在武將路上發展,還被賜予「第一勇士」稱號,這無疑讓他更加妒忌!

他真不明白,憑什麼自己一個兩榜進士卻要得這麼個封號,而偏偏未讀過聖賢書的張國舅卻能當太師!

楊嗣昌甚至一點不想當這什麼第一勇士,尤其是不想讓皇帝把這第一勇士的牌坊立在自己家鄉!

這無疑意味著將傳于天下人知道,他楊嗣昌是個莽夫,一個很善戰的莽夫,似乎在把他強行踢出讀書人的行列。

但楊嗣昌卻不敢拒絕,還不得不故作激動地道︰「臣謝陛下隆恩!也謝國舅爺給在下這麼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楊嗣昌說著就掩面而泣起來。

天啟只當他是喜極而泣,也就沒怪罪。

在張貴和徐孚遠也謝了恩後,天啟就只很高興地道︰「其余諸將也都報于兵部,按功行賞!今日大勝,今晚朕賜宴群臣將士!」

「萬歲!」

「萬歲!」

「萬歲!」

一時,群臣將士皆歡呼起來。

而唯獨楊嗣昌還在流著淚,強笑著,故作掩飾道︰「臣好激動,臣真的好激動,激動地控制不住眼淚,陛下恕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