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三章 謀逆藩王被賜惡名︰豬狗不如!

「本督師只給自己交待!」

張貴只回了這麼一句。

益王這時已經說不出話來,滿口是血,只緊皺著眉,露出痛苦萬分的表情。

他現在很後悔自己剛才說那麼多話。

因為他沒想到這個張國舅是真的沒有理學為主體的儒家社會里那種,身為朱家之臣就當有朱家之狗認知的意識。

張貴的確沒有這個意識。

因為他自問他現在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什麼朱家可以一直長盛不衰。

如果天啟真的只是把他當狗,他可能早就自己去當麻匪了。

不過,商周祚等浙東士族倒是對張貴突然要剮益王的行為也感到震驚不已。

要知道,大明朝還沒出現過藩王被剮的情況呢。

在這個家天下的時代,這種行為無論怎麼說,都算是很驚駭的行為。

所以,商周祚這時忍不住先問道︰「賢婿,這益王當時有句話沒說錯,這句話就是,你這樣做,可有想過如何給陛下交待?」

張貴拱手行了一禮,道︰「岳翁不必擔憂,其實這事,小婿已不必向陛下交待?」

「是嗎?」

商周祚說著就問道︰「這是為何?」

「因為在小婿離京前,陛下已經準了制策司關于藩王謀逆該如何處置的條例。按照條例規定,藩王一旦謀逆,就會被逐出宗籍,玉牒銷毀,改賜他名,並著有便宜行事之權的欽差大臣可對其隨機處置。而益王則已被逐出宗籍,且早已被改賜為‘豬狗不如’之名。所以,對于‘豬狗不如’此人,小婿可隨意處置。」

張貴這樣說,也算是安這些浙東士族的心,讓他們知道皇帝的意思,而不用擔心這只是他張國舅一個人的意思。

張貴的確在離京前,就益王謀害太子這事,與天啟做了交談,且連夜通過制策司制定了處置藩王謀逆諸事的條例。

畢竟隨著變法改革的深入,許多藩王也因為屬于利益受損群體,而參與到了許多謀逆大桉中,或者作出抵制新政的行為,故而,天啟也知道,他要想真的讓大明中興,就也不得不給自己這些宗親立立規矩。

至于益王,因為是第一個謀害太子的藩王。

天啟本人對其自然很是痛恨。

在張貴建議下,天啟也就同意給益王賜予一個侮辱性極強的名字。

而張貴說著,就還讓人把益王被改名為「豬狗不如」的旨意拿了出來,給商周祚等人看。

商周祚等人看後才明白了過來,也更加放心,知道皇帝的確也支持這麼做。

還在挨剮的益王也听到了自己的御賜姓名,而一時心里更加難受起來。

這時,張貴則吩咐道︰「將益王處決後就簡單埋葬一下,埋葬時,記得只寫下‘豬狗不如’名立碑。」

說著,張貴就又替天啟說話道︰「你們也不要覺得陛下這樣做刻薄,換作是爾等,自己長子被人謀害,能心寬到哪里去?何況,事關國本,此事只能從嚴!」

「我們自然是明白的。」

商周祚這時回了一句。

張貴笑著點頭︰「如此就好。」

接著,張貴就看向其他浙東士族道︰「有岳翁和諸位其他浙東名宿在,本督師相信,浙江是不會亂的,眼下,只有江西可能會發生動亂!不過,江西也不要緊,沒了益王,整個江西,真要士紳造反,想必也更難成氣候。所以,接下來,你們只管安心等著均田完成後收購生絲而給西廠的事,不能拿了西廠的定金不干活。」

「這自然是不會的。只是這次突然發生撫院突然與府縣一起瞞著我們而來的事,無疑說明,雖然我們這些浙東士民有意與西廠合作,以惠民強國;但本地的官吏可並不願意這樣做,畢竟按照國朝任官制度,出仕者不得在本籍為官,故本地官員多是外籍人,如果是以前那樣,只是百姓受苦,士紳官員皆得利,這些來自外籍的官還願意與我們同氣連枝,但現在,我們是要和西廠一起壓榨外夷,他們就未必願意與我們同氣連枝了。」

張岱這時說道。

商周祚也跟著道︰「是呀!譬如這張撫院,他是支持海禁的,因他不希望朝廷靠海利富國,也不願生民出海,而不能任意役使也!可現在我們與西廠合作,本就是要支持開海才可以共贏的。所以,這就是他為何要來阻止的原因了。」

「岳翁多慮了,其只要你們和朝廷站在一邊,地方官吏就成不了事。何況,對于激起民變兵變的官員,朝廷處置也一向極嚴!」

張貴因而回道。

商周祚等听後也就都點頭稱是。

「督師!有八百里急遞!」

而就在這時,張國維疾步走到了張貴面前,給了他一份剛到的急遞。

張貴看後,就豁然看見,信上寫的內容是︰「帝大漸!」

張貴一時間整個人直接怔在了原地,心道︰「這應該不是真的吧!」

接著,張國維就又拿了一個只有張貴自己才可以拿鑰匙打開的天啟親制的裝密旨的盒子︰「這也是剛到的!」

張貴因而忙打開了盒子,取出了密旨,看了起來。

張貴看後不由得笑了笑。

接著,張貴就對張國維道︰「現在本督師受你臨機專斷之權,持本督師公函去江西,保證江西不亂!」

「是!」

張國維立即答應了一聲。

隨即,張貴就喝令道︰「傳令,即刻還京!不得耽誤!令通知沿途督撫總兵等候見本督師。就說本督師有機密事要與之商議。」

「明白!」

中軍總兵官黃得功應了一聲。

商周祚見張貴神色凝重,就忙問了一句︰「可是發生了什麼事?」

張貴想了想,就決定直言道︰「京師來急遞說,帝大漸!」

「什麼?!」

商周祚等听後就如憑空一聲驚雷炸響。

只是對于這些已選擇站在張貴這邊的士紳們而言,帝大漸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于是,張岱更是先說道︰「國舅爺的確當速速還京!不可耽誤!」

張貴便也沒有耽誤,而急速返京。

對于他而言,這幾年真正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幾乎日日在趕路。

而張貴剛到清江浦不久,浙直總督趙彥、山東巡撫夏允彝、河南巡撫陳子龍、登來總兵孫應元、遼南總兵周遇吉、西林書院山長兼南直提學副使黃斌卿竟皆已在這里等候他已久,並急著求見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