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孩兒營,皇太極認爹!

老營這邊倒也悍不畏死,在被韃子火炮擊死擊傷不少人後,仍舊在往前沖著,李來亨甚至直接帶著一幫老營中的孩兒兵冒著炮彈沖入韃子陣中亂殺起來,也不講究章法。

所謂老營自然不是指兵皆是年紀很大的人。

其實不少是來自昔日義軍中的孤兒,這些孤兒大多還是少年,對生命毫無畏懼之心,作起戰來,反而更加英勇,所以,堪稱精銳。

韃子們因此就被沖得稀里湖涂,乃至不少韃子直接被這些沖過來的老營孩兒兵用轟天雷等各類火器炸死炸傷不少。

盧象升見此不由得道︰「國舅爺,這虎賁軍倒也對得起虎賁二字,只是忒無章法。」

「亂拳打死老師傅。你看試探性進攻的韃子已經退了。」

張貴說道。

韃子這邊的確已經鳴金收兵。

因為無論是皇太極和林丹汗都不想看著一群女圭女圭把自己派去試探性進攻的兵馬給徹底沖得大潰敗,那樣只會造成後方主力也跟著潰敗。

因皇太極和林丹汗及時收兵,試探性進攻的第一批韃子還是有序撤了回來。

林丹汗也就沒有因為第一次進攻受挫而氣餒,甚至開始揚眉對皇太極說道︰「這明軍雖說不畏死,但明顯頗無章法,所用火器也和我們一樣,並未有提升,如今看來這西山拿下來的希望很大!」

皇太極則一直眯著眼,這時听林丹汗說後,才笑道︰「我建州兵少,不及大汗麾下兵馬多,且強壯勇武也遠不及大汗。不如請大汗先攻西山。這樣也利于指揮,畢竟若我們兩方兵馬一起攻打,難免互相不能協調。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如若大汗先攻下西山,擊潰明軍,西山之財任憑大汗獨有!」

「我建州也願奉大汗為主,只以臣屬之請,乞大汗賜賞一二。大汗若不信,我願意現在就與大汗殺馬為盟,結為父子,大汗為父,我為子。」

皇太極這樣做也是沒辦法。

他帶來的兵馬的確不多。

因為遼南有孫傳庭所率近衛軍數萬兵馬掣肘,所以,他必須在自己後方留有足夠的兵馬。

這也就使得他這次入關,只帶來一萬多兵馬,遠不及林丹汗的兵馬多。

皇太極也就不想一下子把自己帶來的一萬多兵馬拼光,以致于沒準還會在回去路上,被林丹汗趁機吞沒,便干脆主動以要認林丹汗為爹的方式來促使林丹汗先去攻打明軍。

作為歷史上玩弄政治少有的高手,皇太極以這種主動要當林丹汗兒子的方式,倒也讓林丹汗一時無法拒絕。

要知道,林丹汗也的確是有一統北方草原的雄心的。

歷史上,他本來一直都在致力于統一蒙古諸部,而漸漸成功。

但他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即後金。

歷史上,在崇禎五年,皇太極伐蒙古,打敗了他,使得他不得不遠遁青海。

但這一世,因為孫傳庭所率近衛軍在遼南,牽制住了後金,使得後金實力還沒歷史上增長的那麼快,何況,現在才天啟八年,相當于歷史上的崇禎元年,所以,後金就更加還沒到能夠敢虎吞林丹汗的時候。

皇太極也就只能以認爸爸的方式來促使林丹汗替他賣命,給他的建州女真當炮灰。

林丹汗此時也因為有做北方霸主的雄心,而沒有拒絕皇太極要當自己這個兒子的巨大誘餌,也就答應道︰「既如此,本汗可以先令我蒙古各部去攻打明軍,但一旦等我大軍攻到城下,你們也必須跟著一起攻城,牽制明軍。另外,你們的大炮必須支援!」

「大汗放心!您孝順的兒子愛新覺羅皇太極定不敢辜負您。」

皇太極很恭順地回道。

「哈哈哈!好兒子!」

林丹汗高興得大笑起來,且立即命令自己蒙古諸部向西山的明軍發起攻擊。

而他也親自率部押陣前去。

只是在林丹汗前去後,皇太極卻突然收住笑容,對岳托吩咐道︰「岳托,傳命,前軍變後軍,後軍便前軍,立即按原計劃,向三河關寧兵方向疾進出關!出關後,對蒙古諸部予以掃蕩,年邁者皆殺之,婦幼青壯、牛羊馬等皆擄之!」

「是!」

岳托答應了一聲。

原來皇太極早就沒想要在這里和明軍血拼。

不是他怕,而是他想保存實力。

因為他的建奴人口確實不多。

要不然,歷史上他也不會在崇禎年間每次入關後,都是以大肆擄掠人口回去為主。

因為其父努爾哈赤在位時,雖然軍事上很出色,卻不怎麼懂得建設,乃至每次征戰時,以殺戮為主,使得後金根據地建設不起來,人口沒有大幅度增加,甚至許多新擴張的農田都沒有奴隸也就是包衣去耕種。

而偏偏這些都是一個農耕政權壯大的基礎。

皇太極自然不敢大肆浪費人口,尤其是自己的青壯人口。

自從他知道張貴帶回數萬近衛軍回來後,他就知道自己這些人想入關發財的機會沒了,也就早就打算著出關。

只是皇太極又不想這麼白白的回去。

而他也就只能把主意打到蒙古人身上。

所以,他故意說要和蒙古人一起擊潰明軍後在大肆屠掠大明京畿,但實際上他早已暗中與祖大壽通氣,建議祖大壽同意國舅張貴的拉攏,而獻出袁崇煥,並暗中助他的大軍出關,他會把這一路上增加的傷病員丟給他,作為殺敵首級獻給朝廷,而作為給大明朝廷的交待。

但他的建奴主力則可以因此平穩出關,並讓祖大壽這些關寧兵繼續有養寇自重的機會。

祖大壽不得不承認,皇太極很厲害,竟會猜到國舅張貴會來說服他出賣袁崇煥,還竟主動先建議他同意出賣袁崇煥,並建議他到時候把他所布防的地方告訴他,而利于他率自己建奴主力撤回關外。

皇太極的確已經敏銳地察覺到大明朝廷在有意調動大軍于四處設重兵,而企圖吃掉他們這些人,因為他發現,大明國舅張貴在帶回數萬大軍,休整數日後,竟一直都是派出小規模兵力去四周收復各處關隘,而不主動來攻擊他的主力。

他可不認為同樣在遼南敢于野外對戰他建奴的近衛軍會不敢進攻他的主力。

所以,皇太極也就早就猜到了張貴要做什麼,而也建議祖大壽怎麼做。

祖大壽這些關寧兵的確需要後金這支勢力來保證他們可以一直吃遼餉,也就答應配合皇太極,並也在張貴派人來勸他出賣袁崇煥後,也毫不猶豫地出賣了袁崇煥。

而皇太極在祖大壽答應後,就只等著林丹汗上套,並利用明軍與林丹汗對戰的機會,從關寧兵的防線逃走。

所以,為了讓林丹汗上套,率其全部主力進攻明軍,他一開始竟主動對林丹汗提起一起攻打西山的明軍主力,而在試探完明軍虛實後,他又通過願意當兒子的方式,讓林丹汗主力盡出,去拖住明軍!

而他自己則好帶著自己的建奴主力趁機 走,並打算趁蒙古主力在關內被明軍拖住時,順便去蒙古劫掠一波,用蒙古諸部的血補自己後金的損失。

為到達這個目的,對于善于玩弄政治的皇太極而言,別說當兒子,就是他孫子,他也敢去做。

現在皇太極的目的便已達到,並很快就來到了三河。

奉命守在三河攔截韃子的關寧兵一得知有大批韃子往這里來,皆戒備起來。

唯獨祖大壽這時對左輔言道︰「我們不如直接放他們走。」

「放他們走?」

左輔很驚愕。

祖大壽點頭︰「只有放他們走,我們就能繼續吃遼餉。」

「荒唐!」

左輔回了一聲,且道︰「到時候,上面一旦怪罪下來,我這個關寧兵第一將,難辭其咎。」

噗呲!

祖大壽突然一刀搠進了左輔的背後,冷笑道︰「那就由不得你!」

說著,祖大壽就喊道︰「開城門,讓建奴們走!」

「是!」

于是,皇太極與其麾下上萬建奴順利出了三河城。

但皇太極與其麾下上萬建奴剛到將軍石關的山谷時,卻听到附近殺聲四起,接著他們就看見漫山遍野的巨石浩浩蕩蕩地滾下山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