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三章 倒戈,把奸臣袁崇煥拿下!

張貴帶回來的八萬大軍,除五萬是近衛軍外,還有三萬由原義軍李自成部招編完成的虎賁軍。

但張貴在帶著這八萬大軍到達京師後,並沒有立即揮師進攻盤踞于各處的韃子。

因為一路往京師趕,人馬皆勞頓。

何況,數萬規模的大會戰,也不可能直接就開打,都得先試探再試探。

張貴帶回來的大軍,也是在先試探出西山一帶沒有韃子後,才先回到西山的。

不過,張貴八萬大軍出現在京畿,韃子和關寧兵的斥候也不可能不會發現。

所以,沒多久,皇太極、林丹汗、袁崇煥皆知道了持有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左都督這些旗牌出現的大規模近衛軍出現在京畿的情況。

「這麼說,國舅張貴真的沒有遇害,而且還在數月內直接趕回了京師,江南那邊的確給我們的是假消息!」

「想必,之所以真消息沒有傳回京來,應該是因為江南那邊的人自己也沒想到,然後皆被國舅爺先提前除干淨了!」

袁崇煥因而神色沉重地對左輔、祖大壽等遼東將領說了起來。

祖大壽听後也心情郁悶︰「這麼說,我們是真的輸了?」

袁崇煥點點頭。

左輔則問道︰「那現在怎麼辦?」

袁崇煥想了想道︰「先靜觀其變!真正要屠掠京畿的是韃子,不是我們。所以,對于陛下和國舅張貴等人而言,他們首先要消滅的是想在關內發財後再走的韃子,而不是我們。」

左輔和祖大壽等遼東將領皆點了點頭。

他們的心情現在很沮喪。

因為這一次,他們隨袁崇煥進京勤王,逼皇帝讓太子出閣讀書,本質上就是仗著張貴已經遇害,而南方那邊已經控制住局勢,才敢跟著袁崇煥這些人一起逼宮的。

但現在逼宮未成,連國舅張貴也沒有被成功謀害,而他們反倒更容易讓皇帝相信他們的不忠誠。

袁崇煥自己也很郁悶。

作為一名文官,他是希望通過控制關寧兵進而達到擁有更大權力的目的,甚至是控制皇帝,進而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但袁崇煥也沒想到局勢會發展成這樣。

他不得不承認,自從大明有了這個張貴以後,他的名利之路就很不順遂!

風頭被孫傳庭壓過,想直接斗倒孫傳庭背後的靠山張國舅,又不是其對手,到現在反而處于,更令天子不喜的地步,只怕還將有性命之憂。

畢竟,同樣逼皇帝讓太子出閣讀書謝升等被腰斬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而他竟還直接上了數道奏本要求皇帝讓太子出閣讀書!

這些奏本既能讓他得到天大的好名聲,也能成為他被殺的罪證。

袁崇煥此時都恨不得希望皇太極和林丹汗這些人能夠戰勝張貴,乃至除掉張貴。

張貴知道很多人都想除掉他。

畢竟他改變了歷史原有的走向,讓很多人的利益被損害。

但張貴知道,也有很多人想他活著,甚至希望他權力可以更大。

這里面自然也是因為利益!

要不然,周能、黃斌卿這些人也不會因為得知他遇害,而都表現得很過激。

甚至,也正是有人希望他權力可以更大,他才能現在以一個外戚身份掌兵權。

張貴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站到他這邊,他的敵人會越來越少。

但只是朋友是不會主動來成為你的朋友的。

這就需要張貴在對待自己敵人,能表現出自己強大的一面,這樣,更多的人才會更願意成為張貴的朋友,而不是選擇成為張貴的敵人。

故而,張貴需要消滅他眼前這些敵人,而且得以最殘酷最徹底的方式消滅眼前這些已經主動選擇成為他敵人的人。

韃子。

袁崇煥。

還有袁崇煥背後的遼地軍事地主。

在天啟八年的晚春時節,整個京畿一帶,張貴和他的這些敵人,皆聚集在了這里。

張貴麾下是八萬大軍,且已在西山一帶築寨,再加上原留在西山的兵馬,連營達數百里。

而關寧兵則在京郊立寨扎營,因兵力不過是三萬余,反而規模不及張貴的大。

韃子皇太極和林丹汗則在得知張貴率部回京後,不得不收攏兵力,除分兵把守各處出關關隘外,只六萬余兵馬,一起扎營立寨于沽河沿岸,沒敢再去四周屠掠權貴莊園。

但現在擺在韃子皇太極和林丹汗面前的問題是,如果他們不去屠掠權貴莊園,那他們入關就相當于虧了,而且是巨虧!

因為數萬余兵馬,人吃馬嚼,多待一天,就是巨量的消耗,不但之前搶掠的一些糧食將不得不消耗點,甚至還會倒折帶來的糧草!

所以,他們必須要搶掠一把才能走。

不然,就算是白來一趟,關鍵白來一趟不說,還虧損不少,回去後,內部矛盾反而要因為一次勞師遠征更加激化。

可眼下張貴的大軍合計近九萬兵馬陳兵于西山,再加上各地趕來的勤王師,讓他們無法去肆意屠掠各處莊園。

畢竟一旦分兵太多,就容易被包餃子。

「只有拿下西山,擊潰明軍,才能便于接下來劫掠。不然,這麼一直干等著,他張貴不來打我們,我們自己就要先亂了!」

皇太極因而找來林丹汗商量道。

林丹汗也對此深表贊同。

歷史上這倆互為敵人的關外霸主,因為張貴這只蝴蝶產生的效應,而竟成了同盟,並不得不決定,一起進攻張貴所在的西山。

沒多久,張貴就因為西山一帶出現大量韃子斥候,而從自己這邊的斥候這里判斷出了韃子將要大規模進攻自己這里的結論。

為此,張貴急忙和盧象升商議起了對策。

「韃子這麼做,是因為被逼得走投無路,他們必然會力戰!而我們只要不膽怯,首先主帥不膽怯,就不會敗于他們!」

盧象升對張貴說道。

張貴點頭︰「本督師自然不會膽怯,自會在這里與大司馬一起坐鎮于此。」

接著,張貴又道︰「不過,韃子人口素來不多,派來數萬兵馬,只怕幾乎已經抽空了他們的青壯,如果我們不放他們走,無疑會大大削弱他們的勢力,將來平定外患,無疑更加容易。」

盧象升听後道︰「國舅爺說的是,那以國舅爺的意思,我們應當把他們全部留在這里?」

張貴點頭︰「沒錯!得讓他們有來無回。」

盧象升想了想道︰「如此得四處布兵合圍,我近衛軍還行,其他勤王兵馬,尤其是關寧兵不一定會願意配合朝廷。畢竟他們更希望養寇自重。」

「只要能讓關寧兵配合,其他勤王兵馬也就不敢不配合。」

張貴說道。

盧象升笑道︰「但他們是最不願配合的。」

張貴神色嚴肅地道︰「由不得他們不配合!不然,就等著被秋後算賬!本督師不介意在遼地也開始均田均役。」

說著,張貴就道︰「吾已派張國維去和左輔、祖大壽他們接觸,他們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關寧兵大營。

張國維說動了左輔和祖大壽。

因而,在袁崇煥又召集左輔和祖大壽商議著說︰「本撫想了想,還是當及時撤回關外,另外,當讓皇太極和林丹汗也撤離,他們的物資,我們可以給他們補,但他們留在這里,很可能不但屠掠不成,還回不去!而如此一來,韃子必然更加勢弱,你們關寧兵也會難以再養寇自重!」

「中丞,您是回不去了。」

祖大壽說道。

袁崇煥听後一愣︰「你這話是何意?」

祖大壽突然厲聲喝道︰「奉大司馬鈞令,把奸臣袁崇煥拿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