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叛兵李御蘭等,滅董氏九族!

董亭松見此,頗受震驚,且直接喊起周順昌的名諱來︰「周順昌!你這是做什麼,何故如此詈罵老夫!」

周順昌冷哼一聲,大聲回道︰「不罵你這奸邪老匹夫罵誰!竟要裹挾族人、佃戶,與朝廷作對,你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嗎,你還記得君臣大義嗎?!」

「你!」

董亭松氣得肝疼。

他沒想到,這才數日不到,作為蘇州士族之一的吳縣周氏的周順昌,竟一改昔日和要和他一起興辦團練、共討西林逆黨的觀點,而在今日,竟來吳江城外,辱罵起他來。

董亭松自然知道這是張貴未能被成功謀害導致的緣故。

所以,他一時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咬著牙生氣。

張貴此時就策馬立在周順昌身後不遠的地方,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沒有出乎他意料的是,在他率大軍來蘇州後。

沿途的士族大戶竟都很主動地均分了自己的田,還主動獻出上千石豬肉與糧米犒軍,甚至還主動說這是順應民意,表現的特別自覺。

不但如此,竟有士族大戶主動把族中要私辦團練、私造火器的族人捆綁送到了官府,而一改所謂親親相隱的傳統,為的就是不想讓被張貴找到治他們整個宗族罪責的機會。

而且,一些士族不但主動配合,還主動要來幫著張貴勸降其他士族。

張貴作為大明督師,畢竟不是來殖民江南的異族勢力,在人家按照自己的規矩主動配合行事的時候,也不好再強行清算,甚至為了讓守規矩的人更多,還不得不夸贊這些士族識時務的行為,並鼓勵他們為江南的和諧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而表示他們一旦成功勸降一些士族放棄裹挾族人與鄉勇自辦團練,就給其請功。

但董亭松畢竟頑固,沒有選擇投降。

因為他清楚,他不可能有好下場。

畢竟他是參與謀害張貴的主謀之一。

所以,周順昌這樣罵他後,他最終也只說道︰「隨便你們這些厚顏無恥的孬種怎麼罵,真要懲辦我吳江董氏,你們有本事先打下吳江城再說!」

吳江董氏早已控制了吳江城,且將吳江城加修的城高牆厚。

故而,張貴等要想攻下吳江,自然也得想一番對策。

西林書院的黃斌卿因想彌補自己這些西林士子的愧疚之心,同時,也是有意想讓張貴這個國舅爺看看自己這些人的決心,便主動請纓道︰「學生願組織敢死隊,先攻城,請督帥批準。」

張貴擺手道︰「不必!直接火炮轟就是,本督師講究火力為上,火力不夠,再拿人命去填。」

于是,張貴接下來就命令炮兵營轟城。

在數十門大炮的轟擊,吳江城再城高牆厚,也沒能擋住,最終應聲倒塌了一大半。

畢竟在鐵芯銅胎巨炮出現後,傳統的城牆已經不具備守城能力,而除非代之以混凝土城牆。

在吳江城城牆倒塌後,大量近衛軍和西林鄉兵就沖了進去。

沒多久,董亭松九族和李御蘭等人就被押到了張貴面前。

張貴先提審了李御蘭,在問清楚李御蘭背叛自己的始末緣由後,就讓其對自己的供詞簽了字畫了押,隨即,就又對李御蘭說道︰「李御蘭,你可算是辜負了本督師栽培你的一片苦心啊!」

被五花大綁的李御蘭道︰「事到如今,卑職也無話可說。俗話說的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將者,豈能心慈手軟!國舅爺您的確對卑職恩深似海,但卑職的確不願意將來也被均田,也的確不想被國舅爺和陛下規定的一些軍紀給限制住。而要阻止這些,就必須除掉國舅爺。所以,卑職不得不這樣做。」

張貴笑道︰「好一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既如此,失敗了,也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說著,張貴就道︰「拖出去,將他和他麾下一起叛變的那幾十個兵一起燒死!算是以同樣的方式,以告慰死難之同袍!」

「是!」

李御蘭听後,吃了一驚︰「國舅爺!還請念在昔日卑職等與您也算有同袍情誼的份上,開恩從寬!而非以火焚之啊!」

「不是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現在又要講情誼了?」

張貴問了李御蘭一句。

李御蘭怔在了原地。

張貴則直接揮手道︰「執行命令!」

「是!」

張國維回了一句,就讓派其他近衛軍官校將李御蘭等拖了下去,集中于一條買來的破木船上,澆上火油,盡皆焚燒而死。

李御蘭在被焚燒過程中,痛苦地慘呼了起來。

其他近衛軍官校們,皆沒有一個人同情他們。

接下來,張貴又提審了董亭松,在也問明一系列情況後,就對董亭松道︰「董尚書,你很陰狠啊,連續兩次針對本督師下手,先是家父,接著就是本督師自己。只是你這些手段真的很低劣,作為堂堂尚書,用這種低劣的陰謀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你不覺得顯得很沒水平嗎?」

董亭松呵呵冷笑︰「難道還能以理使國舅爺改變自己的主意?可國舅爺,你會听嗎?」

「你只要說的在理,本督師怎麼會不听,就比如西林書院的士子要均田均役,我就覺得在理,沒有阻止他們,反而支持他們。」

張貴說著就道︰「我想,你不得不用這種低劣的手段是因為你自己沒理吧,不但沒理,又舍不得身外之物,所以,才用這種手段。你也不想想,有句話說的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董氏又不是真是魏晉時的門閥,在朝廷想要你家的幾十萬畝田時,你能守得住?」

董亭松沉吟了一會兒,突然道︰「我現在交出,還來得及嗎?」

「來不及了!」

張貴說著就吩咐道︰「直接拖出去,剮了!其余族人,按謀逆罪處置!」

「是!」

于是,董氏一族亦被誅以九族。

張貴接下來也沒在江南久待。

他在囑咐黃斌卿的西林士子在江南,配合趙彥加快推進國民教育普及,且要求他們利用西林書院早已開始在內部推行的拼音識字教學法,以及在書院內部早已編纂的各類教材,用于國民教育普及事務中後沒多久,他就帶著近衛軍和虎賁軍趕回來了京師。

因為參與讓他在清江浦遇害的主謀者不只是江南的勛貴和士紳,參與者竟然還涉及關外的勢力。

張貴擔心關外的勢力也會因為他遇害這件事蠢蠢欲動,故而,也就在江南辦完事後,沒敢拖延,而是快馬加鞭地往京城趕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