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了這聖人後裔!讓李自成清算孔家!

天啟最終還是忍不住,直接暴躁地走了出來,當著余桐的面,就走上前去,朝孔興斐踹了一腳。

「哎喲!」

孔興斐當場連人帶椅子地摔在了地上。

孔興斐接著就起身抬頭看了一眼。

而這時,他只見余桐已經跪在了地上︰「陛下,您現在相信了吧。」

「陛下?!」

孔興斐愕然不已,隨即又瞅了余桐一眼︰「好你個余桐,你竟然坑害我!」

「沒錯,朕就是你說的那個流寇之後,大明皇帝朱由校!」

天啟冷聲回道。

孔興斐頓時打了一個激靈,並翻身匍匐在地︰「陛下!這純熟臣一時狂言,非關家族之意啊!請陛下明鑒!亦請陛下開恩!臣再也不敢了,以後定洗心革面,不再狂言妄語。」

接著,天啟就看著余桐道︰「你想活嗎?」

余桐點首︰「想!」

天啟指了孔興斐一下︰「那就把他弄死!然後,你以孔興斐的身份待在京師,等明日朕宣見你!」

「是!」

余桐答應一聲後,就走過來,隨即就把一花瓶拿在手里,朝孔興斐走了過來。

孔興斐起身欲逃︰「陛下!饒命啊!饒命啊!臣真的只是一時無心之言啊!」

鏗!

一花瓶結結實實地砸在了孔興斐的頭上。

接著,余桐就用碎瓷片割斷了孔興斐的喉部。

孔興斐也就因此而亡。

而余桐則在皇帝授意下,開始以孔興斐的身份在京師活動,甚至還在錦衣衛的幫助下,也逼勒孔興斐在京的妻妾家奴承認了他的身份。

故而,外界還不知道孔興斐已死。

但天啟則在回來後,還是對孔興斐所言憤恨不已,且對隨行的張貴說道︰「朕知道這聖人後裔在歷史上表現的確不怎麼樣,但也沒想到,他們會這麼無恥!我大明皇室對他們施恩不少。甚至曲阜都成其實藩之地,尊榮幾乎超過宗室!可結果,不過是恩養了一群白眼狼!原來,自始至終,他們就沒把大明皇室放在眼里,在他們眼里,韃子都比我大明皇室尊貴!」

「陛下不必太生氣!孔家更禮重韃子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其實本就有韃子血統。」

張貴說著就將自己北宗孔氏的來歷說明了一下。

天啟听後道︰「難怪!」

張貴接著又道︰「所以,他們不禮重大明皇室,也很正常,畢竟他們跟皇室的確不是一類人,真正和皇室一類的是天下百姓,畢竟太祖說過,朕本布衣嘛。只是,這些世家素來諂媚外夷,鄙夷本族庶民,故而,才會挖苦陛下之皇室是流寇之後。」

天啟點頭︰「你沒說錯!但這孔家既然如此不禮敬皇室,那朕還留著孔家做什麼。大明本來就只能有一個聖人,而這個聖人就是朕!禮敬孔子,不過是做給天下士人看,結果天下士人如今卻成了禍害社稷蒼生的根源,而這孔家又如此不領情,根本不必再留!朕恨不得直接將他孔家也清算一遍。」

說著,天啟就又對張貴說道︰「朕記得,李自成去了山東,且是因為一伙叛軍流竄去了山東。而你當時告訴我,是為的將來在山東推行新政時,能有一支現成的武裝力量做依托,故而才這樣做的,是吧?」

張貴點頭︰「是的!」

天啟道︰「這樣,朕下旨,任命你為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左都督餃的身份督師山東、南直、浙江、河南、江西五省,以平叛的名義,抽調一部近衛軍南下,然後你授意給李自成,讓他清算孔家!」

「陛下,讓臣擔任文職,恐許多朝臣們不同意。何況,臣還是外戚,關鍵即便是武臣,除了開國,中山王做過中書省的文官外,後面歷代就沒有能任文職的。」

張貴回道。

天啟道︰「既然太祖時有過,那就不算違制!這件事,朕只能交給你。文官們肯定是不願意的。至于外戚專制,這不打緊,反正朕已經是昏君了,再亂來一次也不影響什麼。無非朕讓他們在旨意上加幾句話,就說因國運艱難,人才難得,故不得不破例用之。在朕之後,歷代君王依舊得循前例。」

「行吧。」

張貴見天啟拿定了主意要把孔家滅掉,也就不好再拒絕。

何況,張貴自己其實也早看衍聖公府不順眼。

在張貴看來,不滅衍聖公府,則大明百姓精神上尊奉儒士為人上人的枷鎖,就不可能有希望去除!

當然,張貴答應下來後,也不是由他親自去做這事。

而依舊是李自成去做這事。

準確地說,也不是李自成去做這事,而是李自成部追繳的假叛軍去做這事。

所以,如果天下士人真要怪罪,那就只能怪罪從河南流竄到山東的那伙打著「奉天靖難」旗號的叛軍。

「不提這個了。」

天啟擺了擺手,又對張貴說道︰「如今國丈沒事就好。不過,也由此看出,江南的確有官紳真的要與朝廷離心離德。或許不止吳江董氏一家。」

張貴道︰「陛下說的是。不過,臣倒是想知道,陛下是怎麼知道吳江董氏的。」

天啟則回道︰「葉向高之子葉成學向朕送來一封他吳江董家給他的密信,而這董家的人還在信中說,近來會有一件大事發生,且希望他密切關注,一有情況立即告知于他。他擔心是不好的事,也就直接上奏給朕了。如今,以朕看來,只怕就是這事!好在你早有準備,使得他們沒有抓到真正的國丈。但也因此,讓朕早就有了讓你替朕督師江南、山東等地的想法,朕本打算自己去的,但朕得做實驗,還有太子也不小了,朕要親自教他。所以朕沒空去親征。」

「那看來這個葉成學還算忠心。」

張貴听後說道。

天啟點頭︰「朕已以此為由,讓他去錦衣衛任掌刑千戶。以後就讓他在錦衣衛任事。」

「陛下這樣安排自然妥當,他出身士族,自然更了解士族,錦衣衛就需要他這樣的人。」

張貴回道。

……

西苑內閣值房。

「陛下封魏忠賢九千歲也就罷了,怎麼還要讓國舅爺以閣輔兼本兵身份督師五省,這讓我怎麼好擬旨啊!」

內閣首輔韓爌在魏忠賢來宣要張貴以督師身份南下的聖旨時,就先吃了一驚。

魏忠賢忙解釋說︰「陛下說就這一次,你們內閣大可在旨意中寫明是非常之時非常之舉,後世之君不可效彷等話。」

韓爌听魏忠賢這麼說,才答應了下來,開始擬旨。

在他看來,只要讓將來外戚專政的車門焊死就好。

畢竟他總不能為了限制外戚專政而連君權也限制了。

如今皇帝能允諾只張貴一個外戚可以這樣做已經算是給他這些文官一個面子了,自己這些文官也不能不識抬舉。

于是,讓張貴任督師的旨意就通過內閣下達了下來。

但這旨意到六科時,卻被給事中吳兆恭封駁了。

這也在情理之中。

換成任何一個文官也不能接受這樣的聖旨。

但出人意料的是,吳兆恭為挑起輿論來阻止此事,竟直接拿著聖旨,來到韓宅外,喊道︰「韓蒲州諂媚外戚,禍國亂政!今日更甚,而竟擬旨讓外戚掛閣輔天官本兵之官餃,督師五省軍政!此人真正乃千古第一奸臣!即便前有方公因封駁聖旨被革職,今日我吳某也當效其風骨,寧在其宅前,燒掉其草擬聖旨,也斷不能讓這種禍國殃民的昏聵之旨發出!」

說著,吳兆恭還真的從自己家奴手里拿過火把來,點燃了聖旨。

每天來見首輔韓爌面呈政務的京外官員有很多,且不少都不得不在門廊下提前排隊。

故而今日也不例外,也有許多官員見到了這一幕,並因此感到震驚不已。

燒聖旨!

這真是壯烈之舉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