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六章 要對辭官者查虧空?文官們頓時都慌了!

張貴和天啟早就已經達成一個共識。

這個共識就是,要想讓積重難返的大明中興,就必須大量消滅安享尊榮的權貴官僚才行。

這也是張貴之前敢直接喝令家丁隊,朝楊景辰等清流文官開槍的原因。

且張貴也已經先料到,他這樣做會引起許多文官不滿。

而這些文官表達不滿的方式除了伏闕求天啟處置他這個外戚,如果不用背地里的陰謀詭計,明面上,就只有在失望之後辭官這個選擇。

張貴因為料到了有很多文官會辭官,便也就提前求見了天啟,且向天啟奏請對考成法和官吏選拔制度進行完善,趁機建立對離任官吏的審計制度和新的官員考試制度。

因為原有的考成法只考成在職官,還沒有考成官員離職的制度。

而原有的官員選拔制度除了科舉是考試外,卻再沒有別的考試制度。

許多官吏任命很多時候只需由吏部文選司和兵部武選司的官員草率決定或者根據被選者行賄多寡來決定。

但大明需要專業型的官僚,尤其是中下層,所以,通過更專業的考試來選拔官吏很有必要。

張貴便決定趁此機會進言,讓天啟下旨對考成法和官吏選拔制度進行改革,同時也是給那些因對他不滿而決定辭官的人一個教訓,先將有貪污且造成虧空的官員在其離京之前就辦掉,也省得這些貪官回鄉禍害百姓,另外,還讓在職的其他官吏不敢再草率辭官。

「變法改制的機會?」

韓爌和魏忠賢听後對視了一眼。

這時,張貴則示意陳子壯先來闡述。

陳子壯便言道︰「首先借此機會,由我們這些支持變法的官員組成監察組,對離任官員進行離任監察,查其任官期間是否留下虧空,是否有未完成的政務,是否在御批下達時就提前離開職守,留下的虧空自當令其限期賠補,或抄家追回;未完成的政務自當令其限期完成;御批下達前就擅自離開職守者,視後果嚴重程度處置,如果嚴重貽誤軍機,可斬!」

韓爌听後頗為詫異,問道︰「也就是說,就利用這次大批官員辭官的機會,開始進行這樣的監察?」

「沒錯!無規矩不成方圓,就算是辭官也得對朝廷負責,對社稷,對天下百姓負責,不能因為自己的辭官,而影響整個朝政。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也算是對考成法的一種補充。」

張貴這時候補充道。

而陳子壯則繼續補充道︰「其次,既然這次辭官人數比較多,自然是要在短時間內從候補官里,選任大量新的官員。這樣一來,吏部就得增加新的候補官。按照以往成例,吏部是從全國舉子、庠生中選有賢才者為候補官,但對于吏部選賢,多有良莠不齊者,既如此,我們決定在科舉之外,再設一門考試,名為官試。先從中央各官衙開始試行。」

「各官衙提前一年把本衙需要補充和添加的官吏名額匯總給吏部,由吏部將朝廷需要任命的候補京官向全國發布,並定期每年由吏部舉行官試,參與官試的主考官會臨時安排,然後考試合格者,可先以觀政同進士出身的身份在該官衙觀政,觀政一年再安排實職。」

韓爌听後點點頭︰「這樣倒也避免吏部文選司和兵部武選司因職權過重而賣官蠰爵,且導致整個朝廷的吏治為之敗壞,至少想靠行賄受賄做官的人將多行賄幾個官才行,而且還得像科舉一樣,得在知道誰為主考官後才能臨時去走門路,這的確利于吏治清明。」

說著,韓爌就問著魏忠賢︰「魏公公覺得如何?」

魏忠賢道︰「外朝的事,你們幾位定了就行,擬好旨意,給咱家批紅就是。」

韓爌知道魏忠賢這樣說就是同意的意思,便擬好旨,交給魏忠賢批紅成了聖旨。

與此同時,六百多名文臣的辭官疏則因此沒有被立即票擬批紅。

張貴和韓爌等先議定了負責離任審計調查的監察組官員,其中官員就有徐光啟、畢自嚴、文震孟、蔣德璟、祁彪佳這些支持變法的官員。

領頭的是禮部左侍郎徐光啟和戶部右侍郎畢自嚴。

不過他們都將臨時兼任監察御史一職,以風憲官的身份對這些準備辭官官員進行調查。

徐光啟和畢自嚴在算學和錢法賬目上都有不錯的能力。

因而,他們要調查這些官員在職期間在財務上的真實狀況還是很容易的。

不過,劉光斗等人也沒想到的是,朝廷沒有像之前那樣直接批準他們辭官,而是先頒布了對上疏請辭的官吏進行離任監察的制度。

彭!

劉光斗在知道此詔旨後,直接從椅子上摔在了地上,臉色霎時變得蒼白無比︰「我其實也沒有那麼想辭官。」

張孫振看了劉光斗一眼,且還忙過來扶起了他︰「公何必這麼說!他們要查就查,我就不相信,他徐子先、畢景會這些人還敢栽贓陷害不成?!」

「可問題是,沒想到這些要搞變法的酷吏和那張國舅會想出這麼毒辣的手段!離任監察,查虧空,還查懶政,這簡直是要不把人逼死不罷休啊!」

劉萬斗痛苦不已地說了起來。

剛中進士不久而不用擔心什麼虧空的張孫振對這個制度還沒有那麼深惡痛絕,只道︰「他們一向這麼刻薄,能有什麼辦法。」

彭!

「吏科給事中劉萬斗是否在這里?」

這時候,簾子被人一摔,幾個錦衣衛就和幾名文官走了進來。

為首的就是文震孟。

文震孟道︰「我們是離任監察組的監察御史官,現在奉旨拿他,若有隱瞞,將以同罪論處!」

劉萬斗听後忙往里屋躲去,且對張孫振說道︰「就說這里沒我!」

「他在這里!」

張孫振忙喊了一聲。

劉萬斗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張孫振。

張孫振則已經站到屏風外,對著已經走過來的文震孟等人拱手道︰「上差勿怪!晚生只是和劉給諫在這里談論經學,並不知道他在任上有何虧空等事。」

說著,張孫振就指著劉萬斗︰「他就是吏科給諫劉萬斗。」

文震孟見此點點頭,對劉萬斗道︰「因你上疏辭官,我們對你在任吏科給事中期間做了調查,你有三筆賬目來歷不明,其中最大一項是吏科炭例采購,你為何記賬是三萬兩,但實際吏科只開銷了五千兩,還有兩萬兩是怎麼回事?你的賬目雖然記得詭異,但畢部堂和徐部堂還是查算了出來,你去給他們解釋解釋吧。」

文震孟說著就對調到監察組任職的錦衣衛官校說道︰「把他帶走吧。」

錦衣衛們便將已經失神的劉萬斗提了起來。

劉萬斗這時候回過神來道︰「文公,我不辭官了,我不辭了啊,可否不要再調查我!那兩萬兩的虧空,我後面慢慢補上去就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