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八章 帶六百萬石糧食回大明,全都該死!

除沉有容帶著三十艘軟帆戰艦,還留在江戶灣,準備采購一批風物作為西廠各處店鋪出售海外特產的貨物,而計劃在十一月季風改變時再回國外,張貴則先乘坐能適應順逆風的登來水師硬帆船,帶著六百萬石糧食先回了大明。

因為張貴是率領的一支大型艦隊,數十艘大福船,有炮有銃,官兵數千,故而沿途海盜也不敢來冒犯張貴的船隊,回航時也就和來時一樣順利。

而在此時的大明,按往年慣例,六月初就該全部抵京的漕糧,但在如今的天啟四年九月,都還沒抵達京師。

甚至有的漕船還被權貴官僚挪用作為運輸自己貨物的船只,而不像以前一樣,只是在運輸四百萬石漕糧的同時,夾帶一部分自己的貨物,而作為去北方販賣的商品。

另外,因為漕糧沒有陸續起運,也讓許多靠著漕運生存的漕工出現大規模餓死,乃至逃亡、搶糧乃至造反的情況。

京畿與邊鎮各處的糧價也因此開始飛漲,一些邊軍已經開始出現因為缺糧造成的騷亂。

以至于,來自運河兩岸各地以及邊鎮各地的告急文書,也如雪花一樣飛進了京里。

天啟在看見這些告急文書後,心里也有些焦灼,且不由得對魏忠賢說道︰「魏忠賢啊,朕也沒有辦法,如果張貴他帶不回糧食,到時候只能委屈你了,你到時候可別怨朕,朕也是沒辦法,若不讓張貴去試試,就直接向天下文臣士大夫認輸,朕實在是做不到!不過,你放心,朕不會讓你像劉瑾一樣,你是個好奴婢,朕會讓你體面點離開。」

魏忠賢含淚道︰「奴婢明白!無論為皇爺做什麼,奴婢都是心甘情願,哪怕是獻出自個兒這半截身子!要說怨,奴婢只怨那些士大夫們,一個個都是不忠的奸臣,竟真的為了那些鬧事士子斷起漕糧來,他們全都該死!」

「但願張貴他真能籌到糧食,至少把今年挨過去,這樣就能在今年結束之前,讓武備學堂畢業的第一期學員完成各自的兵馬訓練,如此就能再增加一支真正屬于朝廷的兵馬,這支兵馬就可以南下保證漕糧,不僅僅是保證漕糧,還能在清丈田畝的同時追繳逋賦。當年,張太師能在萬歷初年這樣做,就是因為戚繼光站在他這邊,而當時南北最善戰的兵馬皆是戚繼光訓練且能控制的。朝廷如今想繼續這樣做,沒有一支可靠的兵馬派去南方,是難以完成清丈的。」

天啟自言自語起來。

魏忠賢點點頭︰「奴婢也希望國舅爺趕緊籌到糧食,但只是不知現在他籌得如何,西廠的人嘴都很緊,如今竟打听不到他的消息,奴婢在想,他是不是逃走不敢回來了?」

天啟回道︰「朕也正是因為擔心他把我們都拋下離開,所以才以你的項上人頭做擔保。」

說著,天啟又嘆了一口氣,說︰「我們自己也得想辦法做些事,不能只指望他,不到萬不得已,朕不會用拿自己人的命去息天下官紳的怒火!先把宮里的用度裁減一半吧,節約出一些糧食先去緊著邊軍的使用。還有,用內帑能買就多買些糧食來,不管價格多高。這銀子多到底還是不如糧食多啊。」

「遵旨!」

接下來,內廷還真的縮減了開支,天啟主動減少了自己的膳食份額,為的是能夠多節約一些糧食出來。

魏忠賢則讓人將韓珪請了來︰「小閣老,你糧食到底采購的如何?」

韓珪耷拉著頭道︰「不敢瞞公公,到現在也才只籌到五萬多石糧,這些糧食還得緊著西山那邊數萬工匠的使用,如今想來,還是得等恩輔帶回糧食來才行,或者到時候就只能靠公公您的人頭來解決眼下缺糧的情況。」

「怎麼才這麼點!」

魏忠賢很是郁悶地說了一句。

「就這還是花了十二萬多兩銀子買來的。現在京畿一帶的市面上,糧價已經漲到二兩多一石米!」

韓珪回道。

魏忠賢道︰「再貴也得買!咱家真要是沒了命,你們韓家也討不了好!」

「公公您不必生氣,我們韓家自然不希望公公您有什麼三長兩短,現在關鍵就是給再高的價,都買不到糧,再這樣下去,只怕真的會天下大亂。」

韓珪說道。

「這都是國舅爺惹下的禍!」

魏忠賢埋怨了一句,又道︰「還是盡量籌些糧吧,皇爺的意思,先把邊軍穩住,不到萬不得已,不向外朝文臣服軟,只是現在皇爺已經因此開始減了自己的份額,每頓飯菜式樣遠不及以前,我們這些做奴婢的看著心疼啊。」

……

「現在京畿一帶糧價已經飛漲到快三兩銀子一石米了,听說現在宮里的人和韓家小閣老,連五兩銀子一石的價都願意收!」

左光斗這里也對趙南星、高攀龍等文官笑著說起了糧價飛漲的事。

「這都九月了,漕糧也還沒進京,自然會出現這種情況。」

趙南星說了一句,接著也笑道︰「想必國舅爺是沒籌到糧了,不然也不至于這都快一年了,還沒听聞有大批糧食進京的消息。」

「這麼說,陛下接下來將以對魏閹梟首、令國舅爺回原籍還鄉的方式向天下服軟的可能性是肯定了。」

高攀龍也跟著得意地笑著說道。

左光斗冷冷一笑︰「無論如何,舍弟與昔日為修吾先生等仗義直言的上千舉子不能白死!在我看來,我們不但要勸動天下官紳不要交漕糧與官府,更要寫信勸天下官紳不要因糧價高而販糧給宮里與韓家小閣老!告訴他們,糧價還會再漲,不要急于售出,而且接下來糧價再漲到何地步,決定權也在我們官紳手里,與其著眼于眼前的厚利,不如著眼于將來,等糧價再高些,逼宮里把之前抄沒所得的千萬兩內帑都吐出來!」

「這是個妙計!我們當盡快寫信給天下親友。」

趙南星道。

高攀龍也點了點頭。

于是,大明的官紳地主們因為開始不只滿足于通過斷漕糧的方式來實現政治上的利益,還開始謀求經濟上的利益,而想逼著皇帝把之前抄沒所得的銀子都以買糧食的方式吐出來,也就繼續抬高著糧價。

糧價因而繼續飛漲著。

邊軍和廠衛們暫時還有皇帝從宮廷縮減的開支里拿出的一些糧食支應著。

西山的工匠們也暫時還有韓珪籌到的幾萬石糧食支應著。

但京城許多底層官吏和百姓們日子卻因此變成越發的艱難,餓殍激增,許多城中富戶都因為買不到糧,而成了饑民。

「再把宮里的存糧拿出一部分來給順天府賑災,不能餓死百姓啊!」

天啟知道這事後不得不下了如此旨意。

魏忠賢不由得︰「皇爺!宮里的糧食也不夠了,如果再拿出一部分,那宮里恐怕得人人喝粥了。」

天啟听後,無奈地道︰「這也沒辦法,讓大家堅持堅持,等國舅爺的糧食到了,就好了,朕也喝粥!」

「皇爺!」

魏忠賢忙要勸阻。

天啟則看了他一眼︰「不必再議,難道你想讓朕現在就拿你人頭去向外朝那些文臣示弱服軟嗎?!」

魏忠賢听天啟這麼說只得答應稱是,且也說道︰「不過,宮里就算全部喝粥,節約出的這點糧食怕也不夠,那些黑了心的奸賊奸商現在是鐵了心要讓糧價飛漲,以奴婢看,他們只怕還想逼著皇爺把內帑全部拿出來,買了他們手里的高價糧才肯罷休!」

「朕也看出來了!」

天啟說了一句,便咬牙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可恨朕現在拿他們毫無辦法!」

就在這時,韓爌急忙拿了一份急遞進來︰「啟奏陛下!有國舅爺的消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