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 逆臣賊子必須伏法!

為蘇州人的萬歷朝首輔申時行之子申用嘉,此時就因為看見這樣的詔旨,而憤滿不已。

接著,申用嘉還把幾桉一拍,怒叱著前來拜會的王萬春等士子道︰「這就是你們東林士子做的好事!讓整個蘇州府的士林皆因此十年內無報國之門!你們把大家的前途都毀了!」

王萬春也不由得哭喪著臉道︰「我們也沒想到朝廷會出如此毒辣之計!修吾先生身陷令圄,我們這些蘇州士子又十年內不得科舉,現在該怎麼辦,還請您老拿個主意。」

而就在這時,劉玉汝急忙走了進來︰「諸位世翁,剛剛得到消息,又有東廠的人來了,說是來抓萬春兄和晚輩的。」

翰林出身且養病在家的姚明恭這時候不由得對申用嘉道︰「我們蘇州士紳不能再反抗朝廷了,至少不能明著反抗!不然,要是被規定永世不得參加科舉,豈不以後真要使朝堂上再無我吳人了不成?」

申用嘉點點頭,隨即看向王萬春和劉玉汝,頗為歉疚道︰「兩位世佷,為蘇州整個士林的前程,你們多擔待一些。」

王萬春和劉玉汝忙跪了下來,哭道︰「申翁!我們不想死!」

申用嘉突然吼了起來︰「誰讓你們要做那逆賊李三才的學生,還幫著他組織起一幫反民對抗朝廷!你們不死,誰死?!現在你們已經害的整個蘇州府的士子三屆不得參考,你們還要害得我們到何種地步!」

姚明恭也道︰「沒錯!我們這位陛下太聰明,如之前想到用恩科的方式來分裂我士大夫一樣,如今竟想著用禁止科舉來約束我們,算是徹底把科舉當成了控制我士大夫的權術。我們不能再對抗朝廷了,至少明著不能對抗朝廷!不然,說不定,十年後,還不準我蘇州參加科舉!你們必須被廠衛的人押解進京!」

「難道我們儒林就這麼任由朝廷拿捏嗎?!」

葉成學這時候故作不服氣地問了一句。

「我說了,明著不能再反抗朝廷,但你們士子可以進京,該陳情就陳情,該上疏就上疏,如果朝廷真的不理會天下民意士情,執意要大清洗,執意要斷我吳人十年前程,那朝廷會嘗到相應苦果的!」

姚明恭回道。

申用嘉也跟著點頭︰「姚公說的是,陛下以為我們士大夫會因此服軟,但其實也沒那麼容易!接下來,關鍵還是要看朝廷到底想怎麼樣。」

接下來,在東廠的人來到蘇州後的確很順利地抓走了王萬春和劉玉汝,以及他們的族人家卷,合計數百人,被押解進京。

無獨有偶。

松江這邊,錢龍錫與其家卷也被東廠的人順利抓走,松江士紳也沒有半點阻止的意思。

不過,此時京城這邊,則已經因為李三才這樣的士林大老被抓進京而在士林間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再加上蘇州士子十年內不得再參加科舉的詔旨,更是如一顆炸雷炸響在士林一般,幾乎所有蘇州士子朝廷此舉都感到極為不滿,甚至還有其他府的士子也對朝廷用這種方式對他們讀書人而不滿。

當然,其他州的大部分士子則是感到慶幸,而因此,許多本決定今年不參加會試的其他府的士子都開始陸續進京,準備參加接下來的恩科會試。

畢竟沒有蘇州府這個科舉強府參加的恩科會試,無疑會意味著這一屆會試會沒那麼卷。

話轉回來。

士子方大猷就因為李三才被捉拿進京而大為惱怒,且在南直會館,就與一起進京的士子們說起此事來,道︰「修吾先生乃我東林必救之人!這事,我們不能不管。」

「的確沒想到修吾先生會被抓走,不過想必也跟我們江南士林有鐵骨者多已進京備考有關,在江南多是非主持事務之人,故而沒能阻止住囂張跋扈的廠衛!」

士子左光先說道。

「我們蘇州府士子因為此事被禁考十年!十年的前程就這麼沒了!還能怎麼管?」

蘇州士子高選斗在這時有些郁悶地說了一句。

方大猷听他這麼說,就嚷道︰「自然該陳情的陳情,該上疏的上疏!」

「因請願立信王而下獄的文官們。」

「因借虜入關鋤奸而下獄的修吾先生等君子。」

「還有蘇州府的士子前程。」

「皆不能被朝廷如此對待!朝廷若執意要不顧士情民意,那只能是自絕于天下!」

方大猷接著補充道。

「此言倒是沒錯,士為四民之首,代表天下公議!如宋文忠烈公所言,帝王是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朝廷執意要自絕士林,那就是自絕于天下!應當陳情!」

士子左光先跟著附和道。

蘇州士子陳廷獻也接著說道︰「申公等也是這麼說,還有朝中諸公,皆讓我們該陳情就陳情,該上疏就上疏,朝廷現在這樣做未嘗不是在試探我們士林!我們總不能真的眼睜睜看著朝廷將掄才大典用作控制天下士人的手段吧,這無疑是對禮制的破壞!」

「是啊,人之一生,有幾個十年?朝廷說斷我們蘇州府士子的十年前程就斷我們蘇州府士子的十年前程,那將來是不是旦有其他州府有半點對朝政不滿,如遇苛政暴政而不得不發生民變時,朝廷也要以此手段對付其他州府?我們得讓陛下收回蘇州府士子十年不得應試的旨意,得維護國家掄才大典!」

高選斗也迫切地想恢復蘇州府士子科舉資格,便跟著支持起來。

「那就陳情!要求朝廷廢亂禮之政,行寬仁之道,尤其是對修吾先生,不能听信奸賊之言,以謀逆罪辱之!」

陳廷獻跟著附和道。

「陳情!」

「陳情!」

「陳情!」

在場許多士子皆附和起來。

在李三才被抓入詔獄後半個月後的一天,都察院外,就出現了上千名士子,將都察院圍堵的水泄不通,且皆高喊著要為李三才陳情,要求朝廷廢亂禮之政、行寬仁之道。

「修吾先生是為奸佞陷害!請朝廷明察!」

「蘇州府萬千士子何辜,竟要因此斷十年前程!」

「自古聖明之朝莫不以寬仁執政,然本朝何以屢屢要興大獄,如此下去,恐國運將斷!」

……

這些士子們痛聲疾呼著。

天啟很快也知道了此事,但他倒是比較澹定,只笑了笑道︰「到底還是發生了,他們果然不肯就這麼輕易服軟!從而支持朕的變法!」

同在此處的張貴則說道︰「可若是這些逆臣賊子不能伏法,那國法皇綱就是個擺設!連帶著陛下也只是個擺設!如此,何以談新政,何以談中興?!」

天啟听張貴這樣說,就道︰「你那句話沒錯,還是得讓你們這些自己人逼著他們服軟。」

說著,天啟突然抬頭看向他︰「你可有解決之道?」

張貴點頭︰「有!」

「說來听听。」

天啟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