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 再祭大殺器,百官震撼!

魏大中這話讓在場的文官們不知該說什麼好,你一個六科言官怎麼幫著西廠說話了。

張貴也很意外地瞅了站在文官班外的魏大中一眼。

「別慫啊!」

「繼續剛啊!」

「是見我拿出《大誥》後,怕刺激得本國舅再放個大招嗎?」

張貴月復誹了幾句。

雖然在明朝儒臣們經過兩百多年努力,讓《大誥》逐漸澹化到還沒《金0瓶梅詞話》在如今大明朝好尋找到的地步,但這不代表真心想尋訪就尋訪不到。

要知道,朱元章早就以家里有《大誥》,若犯罪就能減刑的方式,讓明初許多百姓家做到每戶一本。

真要在民間尋找,還是尋找得到的。

只是地方上的官衙不再承認這書的法律性而已。

說來也諷刺,最強調祖制的官僚們,對真正象征祖制的《大誥》卻不願意承認。

張貴此時把這《大誥》拿出來,算是打了這些文臣們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大話也不敢說,也沒法說,總不能說祖制可以違背吧。

天啟見魏大中這麼說,也就道︰「既如此,回班吧。」

「是!」

魏大中忙退回到了朝班中,暗自松了一口氣,心道︰「這個國舅爺惹不得,他現在拿出《大誥》,誰知道我要是再刺激他,他還會拿出什麼來?希望我這樣說,還能讓陛下放棄恢復剝皮實草的祖制吧,相比于剝皮實草,西廠真沒啥!」

天啟這時拿到了《大誥》,且看了看,然後看向了王紀等人,沉聲道︰「你們為天下軍民找朕要銀子時,朕可是半點猶豫都沒表現出來的,然後呢,你們就是這麼對待朕的?在私吞軍餉時,就也沒猶豫一下?!你們這樣做,對得起朕對你們的信任嗎?!」

「陛下,《禮記》有言︰刑不上大夫!臣請陛下做仁德之君,寬刑治國!勿要听奸佞讒言,行非聖君之道!」

王紀顫聲辯解道。

張貴笑了起來︰「講道理,你們不听,非要講祖制;現在講祖制,你們又來講聖人言;這天下到底是你們說了算,還是陛下說了算?!竟然還說,按祖制來,是行非聖君之道,按你的意思,太祖非聖君?」

說著,張貴就道︰「陛下,大司馬這不但是欺君,還是在欺祖!」

「陛下,臣!」

王紀頓時急了,忙著要辯解。

天啟直接就命道︰「來人,將兵部涉及貪墨此次所撥軍餉者,悉數逮捕,先下詔獄,籍沒家產。另外,三法司須按《大誥》所定祖制處置!貪墨六十兩以上者,剝皮楦草!」

「罪員還有吏部和工部貪墨帑銀的證據。」

汪文言這時候稟道。

天啟則道︰「一並如此處置,該抓就抓,該剝就剝,不可姑息!以使我大明政清人和!」

「不可啊!陛下!」

刑部尚書黃克纘這時候痛聲呼喊了一聲,接著道︰「陛下,如此處置實在太過苛刻,老臣請陛下懷仁開恩,寬恕他們吧?!」

大理寺卿蕭近高也道︰「陛下,誠如大司空所言,此非仁道之為呀!昔日太祖是因天下初定,人心輕浮,固不得不行重典,可現在我大明海晏河清、人心歸順,當行仁政啊,陛下!」

左都御史鄒元標道︰「陛下明鑒,為不使聖德落于不仁之地,此旨,三法司實難執行!」

「大明如今哪里還海晏河清,人心歸順,朕明明看見的是內憂外患!以朕看,現在我大明朝已到了不行重典不行的時候!」

天啟說著就道︰「必須按祖制行事!」

「請陛下收回成命!」

黃克纘回道。

「請陛下收回成命!」

蕭近高也跟著道。

「請陛下收回成命!」

鄒元標也跟著說道。

他們三人現在是三法司的堂官,他們自然知道大明現在天下吏治如何,也知道自己如果執行皇帝這旨意,將要徹底得罪天下文臣,而背上酷吏罵名,也就不願意執行。

「你們敢抗旨?」

天啟這時冷聲問道。

「請陛下收回成命!行仁道,勿以嚴刑上士大夫!」

「請陛下收回成命!行仁道,勿以嚴刑上士大夫!」

「請陛下收回成命!行仁道,勿以嚴刑上士大夫!」

……

偏偏在天啟這麼問後,更多的文臣一窩蜂一般的這麼喊了起來,意在阻止皇帝以君權來壓迫三法司執行祖制。

王紀見此開始生出一絲希望來,偷偷一笑。

「錦衣衛!」

但天啟也不是一個輕易服軟的主,當場大喝一聲。

「臣在!」

掌錦衣衛時,且負責西苑禁衛的張貴應了一聲,就瞅了在殿外的錦衣衛們一樣。

「陛下!您若真要執意如此,臣等只能請辭!」

黃克纘等也不甘示弱,把頭上粱冠取了下來,放在了地上。

一時間,許多文官都這樣做。

這時,吏部尚書張問達不由得喊道︰「陛下,您難道真要讓朝堂上從此空空如也嗎?!而使朝政陷入混亂嗎?!貪墨六十兩以上就剝皮楦草本就不合常理,誰不知我大明素來官俸薄,六十兩以上就要用如此酷刑,如此一些臣工殞命事小,陛下失德事大啊!陛下!」

「荒唐!陛下恪守祖制行事,如何是失德?官俸薄什麼時候成了可以貪墨的理由?嫌當官沒多少錢可以不當官啊?想要發財可以經商、去戰場上搏軍功啊!何必打著為君父效忠、為生民立命的名義盜取民脂國帑、行碩鼠之舉!」

張貴這時候駁斥起來。

接著,張貴便再次祭出一大殺器,對天啟稟道︰「啟奏陛下,臣認為,皇明養士兩百年,已不缺甘願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之國士!即便遵循祖制,我大明依舊有官可用,而且有不少好官可用!臣請陛下開恩科!在一批不願朝廷澄清吏治的祿蠹貪吏去後,正好可以讓有志為國者為朝廷效力!臣相信,有不少士子是願意繼續為朝廷效命的,哪怕俸祿的確微薄!」

天啟深以為然,在大明,三條腿的蛤蟆可能不好找,但兩條腿的儒生到處都是。

于是,天啟就點了點頭︰「沒錯,卿所言甚是!」

接著,天啟就看向在朝文官們︰「誰要想辭官,現在就站出來稟明,朕就在這里準了!不要耽誤朕接下來開恩科,取真正的賢臣!」

「開恩科?」

「還可以這樣?」

在場的文官們忽然意識到,皇帝要真按張貴所說的這樣做,那自己這些人就白辭官了,根本沒用!

因為大明到現在,的確不缺大官的人,在吏部,一個縣丞的缺都有不少人排隊,有些地方如江南一帶,等著做官的士子如過江之鯽,別說發俸祿,就是不發俸祿,甚至倒貼,估計都還會有士子願意出來做官。

畢竟有不少士子本身就是大地主家庭,有錢,不在乎俸祿,只是為了名位。

孫承宗也不得不暗自驚嘆國舅爺張貴更高明,心想再反對下去也不知道國舅爺會又提出什麼詭計陽謀來禍害朝堂,也就識時務地站出來道︰「陛下,臣贊成國舅爺所言,為澄清吏治,當以祖制處貪吏!」

禮部尚書孫慎行有意反對開恩科,便道︰「陛下,科舉乃掄才大典,豈能。」

但孫慎行話還沒說完,禮部左侍郎魏廣微就急忙道︰「陛下,臣認為國舅爺所言乃真知灼見之言,當開恩科,既彰君父隆恩,穩天下人心,也為國選真正干才,補朝政之不足!」

魏廣微巴不得孫慎行阻止皇帝開恩科,那樣孫慎行只能辭官,而他正好代替孫慎行成為禮部尚書。

要知道,大明閣臣尚書就那麼幾把交椅,能早點佔到一個是一個。

孫慎行見此大怒,急忙直接長拜在地,改口道︰「陛下仁厚!開恩科乃善政,臣替天下士子謝吾皇隆恩!」

魏廣微︰「……」

刑部侍郎喬允升見刑部尚書黃可纘揚言要辭官拒絕執行剝皮實草之刑,就迫不及待想升為刑部尚書,實現位列九卿理想的他也毅然站出來道︰「陛下,臣贊成國舅爺所言,為澄清吏治,當以祖制處貪吏!甚至不當只是六十兩,而是哪怕貪一文也是不忠,也當剝皮實草!」

喬允升這樣做無疑相當于明著告訴天啟,快讓我當刑部尚書,我願意執行您的旨意,哪怕改成貪墨一文也剝皮,我也願意執行,只要讓我升官!

反正為了升官,我就要卷!提高對忠誠的要求標準,卷死這些同僚!

黃克纘無語地看向喬允升,並不得不承認文官里不少人巴不得取自己而代之,也就反悔道︰「臣老邁昏聵,國舅爺之言令臣醍醐灌頂,臣願意執行陛下旨意!」

喬允升怒瞪向黃克纘,心道︰「這麼無恥?!」

左都御史鄒元標也在這時起身改口道︰「國舅爺之言令臣振聾發聵,臣收回剛才之言,願意執行陛下旨意!」

大理寺卿蕭近高也把梁冠戴了回來︰「臣剛才莽撞,陛下恕罪!」

王紀見此,不由得心道︰「都不護我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