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章 詆毀皇親,天啟暴怒!

但天啟沒有打算服從這些文臣的意願。

原歷史上,張貴沒獻有軸承的馬車而引發朝堂上的一場風波,已登上大位,準備穩固帝權的天啟,是借著提高魏忠賢的權力地位的方式開始與文臣集團角力的。

現在,張貴這個剛剛穿越來的皇親,因為不想被禁足,所以上了一道關于新式馬車設想的奏疏後,倒先引發了這場皇帝與文臣士大夫間的角力。

生于帝王之家的天啟似乎對于這種權力斗爭有著與生俱來的敏銳感。

因而,他現在已經嗅到了將來自己真正掌控皇權的機會,也就澹澹一笑,然後故作惱怒地說道︰「傳旨,著閣臣們來平台見朕!」

王安見天啟動了怒,心里暗喜,

他知道這是文臣中,御史言官們對張貴的彈劾起作用了,自家皇爺明顯是感受到了來自文臣言官的壓力,而生了惱怒的情緒。

沒多久,閣臣葉向高等就來了平台。

所謂平台召對,就是天子會在建極殿的雲台門,特別召見一些大臣議事。

因為這種召對是非正式的朝會,也就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且參與召對的大臣往往只有一人或幾人而已,自然更利于君臣關于軍國大事的交流。

葉向高在得知天啟要在平台召見他們幾位閣臣,心里也很稱意,知道是言官們對張貴的彈劾起了作用。

葉向高對此早有準備,他無意要為了皇帝跟言官們對著干,而是想通過利用言官達到自己控制皇帝的目的。

何況,這些言官事實上就是他在幕後指使的。

他已經做好了借此機會勸動天啟順從言官們想法的說辭。

而天啟一見葉向高等人,就先把御史梁夢環等言官彈劾張貴的事說了︰「張貴不過是借其父名,向朕提出一款新式馬車的設想而已,怎麼就扯到了禍國殃民的地步,甚至還要置其于死地?再怎麼說,他也是朕的內弟!他們竟這樣逼朕做無情無義的人,諸位先生覺得這樣的奏疏像話嗎?」

「言官們風聞言事,也是循祖制而行,從堯舜開始,聖主明君,便是兼听則明,偏信則暗,若他們言之不妥,陛下不听便是,不當與之置氣。」

葉向高回道。

天啟意味深長地瞅了葉向高一眼,至此篤定葉向高不是一個願意為自己這個皇帝對抗所有文臣的首輔,失望得很,但也沒有表現出來,只道︰「元輔說的何嘗不是大道理,只是朕容不得他們這樣詆毀朕的皇親!」

葉向高道︰「雖說言官們所言難免有夸大其詞之嫌,但國舅想必也有些紈褲習性,如今大明,明君在位,悍臣滿朝,正是國運昌隆之時,陛下欲真要保護國舅,真當令其讀聖人書,循正道,如此,天下必稱陛下善教之德!」

「那也不能讓他回籍!」

天啟回道。

葉向高驚訝,他前面說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話,本就是想讓天子妥協,同意把張貴遣回原籍,令其閉門讀書,結果天子還沒有要讓張貴回原籍的意思。

王安也很意外,也沒想到天啟會直截了當地說不能讓張貴回籍。

葉向高只得忙說︰「陛下,京師膏粱紈褲頗多,非讀書修身之地,國舅留京,恐難以靜心讀書。」

天啟說︰「這也沒辦法,皇後如今已身懷六甲,此時不宜使皇親離京,而使中宮徒增思親之苦,不利于產育。相比于張貴,國本自然更重要。」

葉向高沒想到天啟會找到這個理由。

他不由得抬頭看了一眼這個少年皇帝。

他似乎從今天開始才意識到眼前這個皇帝陛下,並不是只知愛做木匠活那麼簡單。

葉向高就算再想讓天啟服從他們文臣士大夫的意志行事,他也是不敢拿國本開玩笑的,也就只得說道︰「陛下說的是!」

……

張貴還不知道他因為給天啟獻新式馬車的構想,而差點被遣回原籍,甚至還有御史要求處死他。

張貴現在只是一門心思的在想著如何避免將來國破家亡的事。

「公子,吃糕點吧。」

「不吃!」

「公子,要暖腳嗎?」

「不暖!」

「公子,要沐浴嗎?」

「不洗!」

以致于,張貴現在連小嬋也不搭理,只坐在木凳上,望著門外明月。

張貴不想將來被李自成拷掠致死,更不想將來就算提前跑去南方,逃過了李自成的拷掠,可還是要蓄著個金錢樹尾,失去眼下的富貴身份,而只靠著番薯與土豆充饑。

只是該如何挽救即將傾覆的大明,張貴還不得法。

張貴記得自己以前在起點看過不少明末穿越小說,里面的穿越者有搞科技發明的,有搞思想啟蒙的,有搞海外殖民的,還有發動百姓另起爐灶的。

張貴也不知道那種靠譜,他自然清楚,他以前看的小說畢竟是小說,作者最多是做到邏輯自洽,真要實施起來,不一定能行。

但張貴也想不到更好的。

突然,張貴覺得自己也沒必要再想。

反正想搞點什麼就搞點什麼唄,就像自己之前把新式馬車說給天啟知道一樣,先把這個時代沒有的新事物都拿出來,沒準會發生蝴蝶效應,讓整個歷史的走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法。

「就這麼辦!」

張貴拿定了主意,站起身來,見小嬋還站在自己身後,見雪膚月貌,就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臉︰「臉上開始長肉了。」

「啊,臉上也長了嗎?」

小嬋慌張地問。

張貴點頭。

小嬋皺眉︰「我還以為只是胸脯長呢。」

「貴兒,隨我進宮,娘娘突然早產,陛下要我們進宮看看娘娘。」

這時,張國紀來到外面喊了一聲。

娘娘早產?

張貴忽然想起,歷史上的皇後張嫣第一個孩子的確是早產兒,而且是個男孩。

但這個時代醫療技術不發達,即便早產兒是皇子,也很難存活。

因為早產兒免疫力很弱,極易產生細菌感染。

張貴一想到此,就心道︰「不能忽略這個時代的感染問題啊,正好自己以前是做醫學實驗的,干脆先做些抗生素出來,先盡量減少自己和他人在這個時代因為感染而得不到救治的情況。」

一想到這里,張貴在跟隨張國紀進宮看了皇後張嫣後,第二天就去買了牛肉、鐵絲、各類水晶,然後先用水晶和木材自作了一比較原始的顯微鏡。

雖然張貴自作的顯微鏡可放大倍數不大,但觀察菌株形狀是沒問題的。

張貴想先把青霉素做出來,這樣自己將來發生感染,有了炎癥,也不至于無特效藥可治。

而青霉素出自于青霉菌,青霉菌在鏡下有自己的獨特形狀。

只要確定了青霉菌,就能提取出青霉素。

張貴說干就干,先用牛肉膏做培養基,再用鐵絲彎成的小圈,經火燒滅菌而冷卻後,就挑取了一部分在鏡下取來的掃帚狀青霉菌菌泥,隨即進行劃線,以分離培養出純種青霉菌。

沒多久,張貴就培養出純種青霉菌,進而提取出了青霉素。

只是張貴還不知道他提取的青霉素有沒有效,他決定找個人進行臨床實驗。

但這時候,宮里有派來人傳旨意說︰「皇子發燒,要國丈和國舅爺進宮看看。」

張貴也就跟著張國紀再次進了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