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軍綠色的軍用水壺,可以裝一升左右的水。

這是黃賀送給陳勝的,網上價格,12.5元一個,包郵。

「這是什麼?」搖蕙接過水壺,觸感冰涼,而且水壺上還有繩扣,可以掛在身上。

「這是軍用水壺,可以裝水或者酒,非常方便。」陳勝擰開壺蓋,反轉過來,水壺里空空如也,僅有一滴水順著壺嘴滴落下來。

搖蕙搖了搖頭,她雖然沒見過這東西,但是看到水壺的材質,還有螺旋紋壺蓋,就知道這肯定價值不菲。

「給你就拿著,別婆婆媽媽的。」陳勝抓起她的小手,把水壺塞到了她的手里。

少女的手又小又軟,雪白的小手被陳勝黝黑大手握住,更顯得肌膚白膩,五根筆直修長肉乎乎的手指,格外漂亮,滑不丟手。

搖蕙暗道︰「什麼婆婆媽媽的,我本來就是女人啊。」

當小手被抓住的那一剎,搖蕙的一雙腳都摳進了鞋襪里,腳指頭都快摳進泥土里了。

雖然隔著一層面紗,但是從這雙手來判斷,它的主人皮膚一定很白,手腕也特別細。

它的主人身材縴瘦,手指甲修剪的整整齊齊,白里透紅,顯示出這個女孩子非常愛干淨,而且家室不錯,手掌細女敕,沒有老繭,看來是個十指不沾楊吹水的大小姐。

陳勝以前不知道,原來女孩子的手和男生的手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黃賀出現以前,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娶上一房老婆。

但是現在,他覺得,眼前的女孩子就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皮膚白皙,身材縴瘦,更關鍵的是她的氣質,有些像瓊英姑娘。

這樣的女孩子,如果可以抱在懷里,一定非常的柔軟吧?

都說看手識美人,光是握著這雙小手,陳勝就已經迷醉了。

「喂,你叫什麼名字?」看著少女蹦跳著離開,陳勝喊道。

少女回眸一笑,露出一口細密的白牙,「搖蕙,我叫搖蕙。」

「我記住了,搖蕙,我明天還在這里割麥子,你會來嗎?」

「你猜!」搖蕙心里有點莫名其妙的開心,也許是因為陽光大男孩陳勝,也許是因為幾個小姐妹羨慕的眼神。

「我還是很有魅力的嘛!」哪個少女不思春,哪個少年不慕艾?

「嘻嘻,真是個害羞的男孩子呢。」

居然還會臉紅?

這樣的男孩子,居然是起義軍的首領,手底下有三萬控弦之士的大將軍。

……

大量的鐵質農具從鋼鐵廠運出,又送進了木材廠。

一套完整的農具,他的核心部分是鐵質的,但是不可能整體都是鐵質,那樣重量會大大增加,使用起來也不方便。

就算是現代的鐵杴,大部分使用的也是木柄。

好在驪山木材廠已經有了完整的流水線,從木材的源頭加工,到成品的打磨,都有一套程序,所以農具的生產效率非常高。

除卻已經送往蘄縣的一批,驪山所需的農具,也已經生產出來。

但是小麥可不會等人。

成熟的小麥,只能等一兩天,時間長了,麥穗就會倒伏,被地氣侵蝕,就會腐爛。

這也是為什麼小麥成熟後要馬上收割的原因。

更不用說如果遇到雨水天氣,就更加糟糕了。

古代有一套自己的觀測天氣的方法,欽天監並不是擺設,他們預測天氣的能力,比之今天的氣象衛星也差不了多少。

畢竟就算是科技發達的今天,有時候預測天氣也會出現失誤。

黃賀這里也有這方面的人才,那個人就是徐福。

現在許多人一提起徐福,就說他是個騙子,秦始皇是上了大當。

可現在普通人都能夠懷疑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智商了?

徐福如果一點真才實學沒有,他憑什麼忽悠秦始皇?

憑什麼忽悠李斯、趙高等一眾人精?

徐福既然能靠著嘴皮子吃飯,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佔星卜相、觀測天氣,煉丹修道,徐福是信手拈來,樣樣精通。

放在現在,徐福就是一個大風水師,或許不能讓人長生不老,但是卻能讓人益壽延年,長命百歲。

162 寧弈、沈浪農民種地,全靠天收。

是以黃賀在驪山上,同樣建立了觀測天氣的機構——氣象觀測站。

站長——徐福。

與秦國的欽天監不同,氣象觀測站只需要預報天氣,觀測天象、制定歷法的事情就不需要操心。

黃賀現在沒心情搞那些狗屁倒灶的天象改變和人事變更直接對應。

而且歷法這東西,一部手機或者一個日歷本就能搞定。

徐福今年六十歲了,須發皆黑,一看便是保養有道,身上穿著一件長衣,身材高大瘦削,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感覺。

他對著黃賀長拜,說道︰「大仙,在下夜觀天象,未來幾日,定有狂風暴雨驟降,需早作打算,提前收割。」

黃賀問道︰「可能確定時日?」

徐福作揖道︰「在下道法低微,不能預測準確,大仙乃上清靈寶天尊坐下大弟子,何不上香禱告,請天尊降下法旨?」

黃賀一直以上清靈寶天尊坐下弟子自稱,徐福也是個修道之人,對于黃賀的種種神異手段,徐福是嘆為觀止,不止一次想要跟隨黃賀學習道法,修行成仙。

黃賀只能糊弄他,法不傳六耳,天道與他無緣。

徐福只好退而求其次,向黃賀請教一些道法上的東西。

好在黃賀有一整個世界背書,隨便弄點道教理論,就能將徐福唬的一愣一愣的。

「我知道了,你繼續觀察,若有異動,馬上匯報與我。」

黃賀離開了氣象觀測站,心情有些沉重。

回到縣衙,黃賀將未來幾天可能下雨的消息通報給了陳楚生等人。

「大仙,此事我來安排,不勞大仙操心。」開口的是六娃。

作為驪山縣整個農業工作的負責人,他必須站出來,替黃賀分擔責任。

黃賀擺擺手道︰「驪山的事情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農業關系著百姓的飯碗,如果夏收出了問題,受影響的是驪山50萬的老百姓。」

「這件事你不用擔心,我來牽頭,最後出了問題,由我一力承擔責任。」

「你也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做好本職工作。」

六娃聞言,心里暖呼呼的。

跟著黃大仙干活,就是踏實,功勞都是手下的,責任全是大仙的,何愁手底下的人沒有干勁?

這也是黃賀從後世得到的經驗教訓。

如果領導怕擔責任,只想撈功績,那他的手下肯定是一潭死水,因為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不作為。

有些時候,不作為比貪污受賄的危害更大。

黃賀對眾人說道︰「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既可以用最少的農具,干最多的活,又可以解決人手不夠的問題。」

眾人忙問︰「什麼辦法?」

黃賀神秘的笑道︰「農業生產合作互助會。」

跟百姓獨自承包土地不同,農業生產合作互助會,是黃賀參照特殊時期搞出來的一套戰時農忙制度。

「秦國不是將每五家變成一伍,十家變成一什嗎?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借鑒,就以十家為單位,成立農業互助協作小組。」

「集中十家人的力量,挨家挨戶收割小麥,這樣既可以節省人力,也能提高收割效率,比之前的單打獨斗,肯定要輕松許多。」

「而且我們還可以組織工廠里面的工人,縣城里面的居民、商人一起下鄉為農戶收割小麥。」

「十家農戶只需要付出一點小麥,就可以雇佣這些沒有土地的人,幫助他們一起收割。」

「甚至我們驪山縣衙的各級單位,也可以組成收割隊,幫助百姓收割小麥,沒人每天補貼一至五斤糧票,當然要確定嚴格的考核機制,多勞多得。」

陳楚生听完黃賀的建議,眼楮發亮︰「大仙,好啊,這個辦法好啊,節省人力,調動縣里百姓的積極性,還能讓他們得到實惠,一舉兩得。」

「而且等到芒種的時候,也可以采取這個辦法,我相信只要發動全縣50萬百姓的力量,幾天時間就能收割、耕種一條龍。」

六娃拍了拍腦袋道︰「我這個笨腦袋,就想不出這樣的辦法,大仙您真是太厲害了。」

在會議上,就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互助會,黃賀任會長,陳楚生任副會長,六娃任執行委員。

具體執行辦法,就由六娃負責的司農部負責細化。

這也是驪山一直以來貫徹的制度,黃賀提出一個大方向,再交由底下人完善,最後將制度呈報上來,黃賀簽批實施。

夏收在即,這項工作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確定下來,並在全城張貼。

得益于黃賀成立的新聞社,無論是上傳下達的文件印刷,還是告示的貼發,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傳遞到鄉里。

新聞社。

胡亥拿著手上的這份「關于成立農業生產合作互助會的辦法實施」,拍案叫絕道︰「師父真是天資縱橫,曠古絕今,連這等方法都能想到,不愧是我的師父。」

小秘書說道︰「公子,結社自古便有,只不過我們大秦考慮結社可能會導致結黨、串聯,造成禍亂,才禁止結社,大仙此舉也只不過是拾人牙慧,在奴婢的心里,只有公子才是真生的驚才艷絕。」

胡亥的臉色當時就下來了︰「說過多少次了,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小秘書嚇得趕緊跪地︰「好的,胡職務。」

胡亥︰「……來人,拖下去砍了!」

農業生產合作互助會的建議,很快就傳遞到了鄉里一級,由各村的里長(相當于村長)負責傳達。

「十戶為一組,各組選一組長,按照每組的勞動力,領取農具,如需雇佣生產收割突擊隊,需提前跟吾報備,吾好安排人手……」

秦朝的法律嚴苛,而且時常有變動。

朝廷特地設立法官,從朝堂到地方的郡縣,都有一員專職法官。

這些「法官」的職責,就是在每年的十月,將朝廷更改的法律傳遞到地方。

秦朝的法律不但嚴苛,而且繁雜,所以這些法官也要活到老、學到老,在睡虎地墓發現的秦簡,喜就是一名手抄不倦的法官,他陪葬的數百件秦簡,記載了各種法律。

《盜律》、《賊律》、捕律、具律等有關查緝捕盜的法律就有幾十卷,其中還有不少種地的法律,總之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