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章 妄自揣測,非秦吏所為!(求訂閱)

尚書司政事堂。

秦落衡坐在主座上,其余官吏分列其次。

他開口道︰「我說過會給你們一天時間,自是說到做到,不過我的時間很有限,而想要查明又需要耗費不少時間,所以華要把尚書司這半年的賬簿都搬過來吧。」

華要拱手道︰「諾。」

隨即華要出了大堂,通知一旁的小吏,將尚書司所有賬簿全部送到政事堂。

在小吏去搬送賬簿時,華要重新進到了大堂。

開口道︰「公子,在這半年後,尚書司官吏各司其職,眼下尚書司已創新器具一百二十三件,改良農具、工具三百四十五件,幾乎囊括了絕大多數生產。」

「其中跟耕具相關的最多。」

「眼下朝歌這邊耕具已從最開始的三人兩牛,改良為一人一牛,而且耕種效率絲毫不見降低,甚至比當初更為高效,此外相關的還改良了播種技術,播種更為節省人力。」

「同時也對冶鐵術進行了改良。」

「現在一座煉鐵爐,每日生產的生鐵數量,提高了五成,只是現在技術尚不完全成熟,還在進一步提煉,等再過一段時間,應該就能徹底的掌握冶煉術,到時大秦的產鐵量定能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尚書司還改良了石磨、碾子、踏碓等物,這些都能極大的節省人力,此外,還有一些工具的改良,比如鋸子、獨輪車等等,這些東西都能大為節省人力。」

「」

華要事無細巨的說著。

聞言。

秦落衡也來了幾分興趣,尚書司有些成果,他是清楚的,只是能改良創新這麼多,而且範圍這麼廣,也屬實有點出人意料。

但他心中也清楚。

這麼逼迫農家、墨家,其實算是在揠苗助長。

只是他顧不上那些了。

他很清楚,這些東西一旦問世,對天下的影響有多大,足以改變現行的生產方式,到時天下萬民都能為之獲利,天下萬民也能因此減輕負擔,還能極大的提升生產力。

或許在華要等人心中。

這些器物的出現和改良,並不會對社會構成實質變化。

但唯有秦落衡才明白,有的東西並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這些東西看起來零零碎碎,若是真的推廣到全秦,能構成的變化,是遠遠超出很多人意料的。

單說一個生鐵產量。

現在大秦生鐵主要用于軍事跟耕具。

即便如此,大秦的生鐵產量依舊跟不上需求,若是生鐵的產量能大幅提高,在充足供應了軍事和耕具後,便可以將部分生鐵用于民生上,鐵具對生活帶來的改變可是太明顯了。

而且還能極大釋放生產力。

只不過大秦的官員都沒有這種認知,若秦落衡是土生土長,恐怕也沒有那麼遠的認知,這種唯有經歷過現代化,才深刻的知道,工業化跟農業國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天差地別!

這是真正的天差地別。

根本就不是人力能夠輕易撼動。

不過秦落衡也清楚,大秦目下也只能做到這步了。

科學體系沒有真正建立,甚至就沒有形成科學體系,很多理論基礎都沒有提出,想一口吃成胖子,完全就不切實際,就算他把一些東西告訴給墨家,墨家恐也想不通,更何談付諸實踐了。

眼下這些。

也幾乎耗光春秋戰國數百年的學術積累。

秦落衡並不盲目自大。

他對現實還是有很清楚的認識,知道這已是當前大秦的極限,就算繼續玩命的逼迫墨家,也頂多做到一些微末的創新,想一步邁入到鋼鐵時代,完全不現實。

他已知足!

尚書司這半年的成就,對大秦現在已夠用了。

秦落衡微微額首。

欣慰道︰

「這半年辛苦你們了。」

「尚書司的任務並不輕松。」

「你們不僅完成的很出色,甚至有些出乎我意料了。」

「當賞!」

「不過我這次過來的匆忙,並沒有帶什麼賞賜之物,這次就姑且先欠著,等日後回到咸陽,再一並獎賞。」

聞言。

華要等人面色一喜。

連忙道︰

「多謝十公子。」

「這都是我等分內之事。」

他們高興的非是得到賞賜,而是可以回到咸陽。

朝歌離咸陽實在太遠了。

他們其實心中一直都很忐忑,不知自己等人要在朝歌待多久,亦或者一直待下去,而今听到日後能回去,心中瞬間猶如一塊大石落地,徹底輕松下來。

華要等人眼中的喜色,秦落衡自然是看在眼里。

他選用的官吏,大多二十出頭,算得上是初出茅廬,但這批人過去基本都在咸陽,鮮少離家這麼遠、這麼久,或多或少都有些思鄉,他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想寬慰他們。

這時。

一名小吏恭敬的進到了大堂。

他手中抱著厚厚幾沓賬簿,尚書司也算是財大氣粗,賬簿都統一用的紙張,不然尚書司這半年來的繁重政事,若是全部用竹簡,只怕會直接堆如小山,想審理也會困難不少。

即便如此。

工作量也十分繁重,非短時能輕易完成。

見狀。

華要也是連忙起身告退,說道︰「下吏還有些政事需處理,就不打擾十公子了,先行告退。」

其他人自明白是為何,也紛紛起身離場。

只是幾十息時間,原本坐有十來人的大堂,瞬間只剩下了秦落衡跟陳平兩人。

秦落衡面色如常。

他把這厚厚的賬簿放在桉上。

用手從底部翻了一下,只听到陣陣嘩啦的聲音,一股略微帶著點氣味的清風就撲面而來。

秦落衡沉聲道︰

「這半年尚書司屬實是任務繁重。」

「這麼厚重的賬簿,若是放在少府、丞相府等大府,我倒是並不意外,但尚書司只是一個小官署,竟能整理出這麼多數據,實在是有些繁重了。」

輕語兩聲。

秦落衡便認真看起了賬簿。

在看了幾眼後,他把其中一沓扔給了陳平,道︰「你也跟著檢查一下,張目數據造假,的確不容易查出,但並非沒有辦法,數據造假最終還是要自圓其說。」

「我當初流落地方時,听說過一種檢查數據的辦法。」

陳平微微躬身,側耳傾听著。

見狀。

秦落衡搖搖頭。

說道︰

「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就是一些商賈總結的經驗,我也不知是不是真有效,若是按既定流程的逐一審查,費時費力,也難以準確的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人力不足,賬目也過于繁多。」

「所以只能盡可能取巧。」

「在發現了一些問題後,再按程序逐一審查。」

陳平道︰「公子所言甚是。」

秦落衡道︰「這種檢查各種數據的方式,是從實際生活中得出的結論,即以一為首位數字的數的出現概率約為總數的三成,接近直覺得出之期望值1/9的三倍。」

「簡而言之。」

「越大的數,以它為首幾位的數,出現的頻率越低。」

「我剛才大致掃過了這些賬簿,基本是以單個官吏的賬目為主,所以不用擔心數據出串。」

「你先按照這個規矩去查一下。」

聞言。

陳平微微一愣。

他一時有點沒想明白緣由。

但又迷迷湖湖的似知道大致是什麼意思。

雖然感覺這個規律似乎有點奇怪,但十公子都這麼說了,他也只能照做。

他拿出一張空白紙張,在上面依次登記上審查賬簿官吏的名字,然後開始記錄上面數據首位出現的數字。

另一邊。

秦落衡同樣是這麼做的。

不過他比陳平輕松不少,他並不是標注習慣用的一二三四,而是用的數字1、2、3、4,在檢查了一陣之後,他心中漸漸也生出了一個想法。

必須盡快把數字給推廣出去。

不然清點賬目太難了,那密密麻麻的漢字看下來,眼楮都花了,審理登記也要多花不少時間,查賬也十分的不方便,若是全部用1234等數字,則直觀簡潔不少。

不過數字1234固然用起來方便,但造假也相應要容易不少。

所以還得學後世。

用兩種數字做記賬,一種是常見的1、2、3、4,另一種則是用大寫的數字‘壹貳三肆’,這樣相互對照,也會加大造假的難度。

秦落衡只是想了一下,便置于了一旁。

現在當務之急是查賬。

發明數字的事,等有空再說。

秦落衡跟陳平在室內安靜的審查著賬目,而華要等人則是心神略微有些不安。

一陣後。

司馬昌開口道︰「十公子這次只讓陳平跟著查賬,這麼多賬目,僅靠兩人真能查的過來嗎?」

固蹙眉道︰

「十公子如何做,還無須我們教。」

「我們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即可,另外,若是你們真有人在賬目上弄虛作假,我也勸你們盡快向十公子坦白,不然等十公子查到,到時十公子就沒有那麼好相與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司馬昌臉色微滯。

他拱手道︰

「固左貳說的甚是。」

「也不知是何人在賬簿上弄虛作假。」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十公子都已知道有人弄虛作假,為何會不知具體是何人呢?」

「難道其中還另有隱情?」

「亦或者根本就沒有人弄虛作假,只是十公子對我們中一些人有意見,所以想借著查賬」

固打斷道︰

「妄自揣測十公子之意。」

「非秦吏所為!」

「慎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