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三章 時有秦人高聲語!(第三更)

對于選擇扶蘇,兩人並無異議。

扶蘇已經是眼前最好的選擇了,至于其他公子相比扶蘇,更沒有優勢,也更沒有機會。

而且扶蘇本就跟楚系一脈走的近。

眼下扶蘇身處北原郡,雖遠離朝堂,但若是能借此立些軍功,北方幾地再有意給扶蘇搭橋,未必不能讓扶蘇更進一步,這次楚地近乎被一鍋端,朝廷內定會大舉反撲,扶蘇攜軍功回去,加上朝廷官員幫助,聲勢未必就弱于秦落衡。

畢竟

一個聲勢在民間。

一個在朝堂。

這一上一下,差距可是很大。

只是張良有些遲疑,秦落衡在楚地做了這麼多事,嬴政真的會毫不察覺嗎?

他不知道。

也不敢去多想。

而今他們只能一條道走到底。

不然他們一直以來信奉的就會被秦落衡徹底摧毀。

這是他們不能容忍的。

何瑊臉色已恢復如常,開口道︰「眼下楚地已沒有待下去的必要了,項氏同樣是鼠目寸光之輩,若是北上齊燕,未必不能另謀出路,結果卻選擇蝸進雲夢澤,實在是窩囊。」

「項氏不過爾爾!」

何瑊對項氏的舉止頗為不滿。

張良開口道︰「項氏怎麼做,我們沒必要去評判,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定有他們的道理,我們身為外人,豈能對此多加指責?而且項氏是楚地貴族中少有能保全的,今後未必不能成為助力。」

「只是」

「雲夢澤近些年水澤不斷減少,範圍其實也在不斷縮減,若是天下始終沒有大的變故出現,項氏恐就真要困死其中了。」

「唉。」

張良輕嘆一聲,也是站起了身。

楚地已沒有逗留必要。

兩人見集市口的群眾都走散,也從邸店離開了,他們的離去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也不會引起太多人關注

隨著新令不斷宣揚,楚地當下一片嘩然。

原本在田間耕作的黔首,此刻都拿著未回家去了,不過雖然他們心中有很多不平,但鄉民大多膽小,並不敢真敢去直接告官,都選擇了觀望,想讓其他人先去趟趟水。

在幾天的沉寂之後。

終于有人沉不住氣,拿著過去被貴族強買強賣的田契地契,去到了縣衙,當眾訴說起了冤情,在吏員幾番審問,外加其他官吏的多次審理後,確定為真,當眾授予了此人幾畝田地。

自此。

新令的影響力徹底爆開。

短短一日間,就有成千上萬的民戶,拿著當年被強賣的契書及一些其他文書,去到了官府,想因此為自己多爭取一點田地,隨著越來越多人獲得了田地,更多觀望的人坐不住了,紛紛開始出面。

原本一向安靜的縣衙、郡衙,自此徹底熱鬧起來。

大堂外。

不時有‘秦人’高聲語。

如此盛景,在楚地也是第一次出現。

隨著檢舉告發貴族的不端行徑發酵,一些人也看向了逃逸的貴族子弟,楚地十一郡,自此拉開了轟轟烈烈的窮寇要死追的序幕,原本高高在上的貴族,在此時徹底成為過街老鼠。

惶恐度日。

以往趾高氣昂的貴族,在楚地徹底銷聲匿跡。

不過新令的影響,遠不止于此,隨著楚地田地分發逐漸落幕,斗貴族,分田地之事,卻已傳至天下。

此舉自是引得天下嘩然。

底層者竟皆振臂高呼吶喊,為此搖旗助威,貴族士人等則是怒罵連連,恨不得生啖其肉、飲其血,民間各種妖魔秦落衡的諺語、軼事則開始層出不窮的出現。

但這些舉動始終難阻止楚地大勢。

壽春郡。

外界的轟轟烈烈,秦落衡自是感知到了,不過他顯得很平靜,這個效果他早預知到了,底層民眾的情緒是樸素且真摯的,只要你對他好,他一定會給以最真誠的回應。

大堂內。

室內只有秦落衡跟陶舍兩人。

秦落衡坐在主座,他看向陶舍,開口道︰「陶將軍,而今楚地的民眾對大秦的認可程度如何了?」

陶舍道︰

「回十公子。」

「經十公子之令,楚地民眾對大秦認可度大幅提高,而今人人稱自己為秦人,已不再如過往稱楚人、會稽人、壽春人等了。」

秦落衡微微額首。

笑道︰

「有效果就行。」

「這次可不同于以往。」

「數千萬畝田地分下去,就算是我也感到心疼,若是底層民眾回應不強烈,我反倒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眼下民眾激動熱切,那便再好不過。」

「經過此事。」

「楚地貴族應很難成氣候了。」

「過去陛下始終對楚地如鯁在喉,就是因為楚地始終跟大秦離心離德,楚人倨傲,也始終不服從大秦管教,而今楚人歸服,楚地徹底融入大秦,我也不枉此行了。」

秦落衡感慨幾聲,又道︰「軍中近況如何?」

陶舍執禮道︰「軍中近來情緒高漲,不過並無多少異動,再則上次山陰縣的斬首,也起到了威懾作用,軍中士卒人人自危,不敢再做為非作歹之事,軍規已能完成執行下去。」

秦落衡忍不住道︰

「對士卒一定要嚴加約束。」

「亂世是一回事,治世是另一回事,若還以亂世的標準來練兵,早晚會出問題,軍紀軍規一定要抓緊,大秦的軍隊眼下的職責是保家衛國,若是還縱容士卒騷擾民眾,那跟流寇有何區別?」

陶舍道︰

「公子說的極是。」

「目下軍中風氣已大為扭轉。」

「只是這些軍規並未得陛下恩準,也未經由朝廷商議,只怕此事會讓公子受到牽累。」

秦落衡擺了擺手。

不在意道︰

「朝臣要說便讓他們說去。」

「公道自在人心。」

「大秦要的是治萬民,大秦的軍隊是對外的,而非是靠欺壓民眾來博取存在感,若是他們連這些都要反對,依我看,他們心中恐早就沒有是非正義了。」

「此事我會一人擔下。」

秦落衡神色澹定。

軍規的變更出自他之手,如果朝堂真要問罪,他也理應將此事承擔下來。

陶舍心中微動。

他深深的看了秦落衡幾眼,眼中閃過一抹猶豫,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把一些話咽下去了。

秦落衡並未察覺。

他起身,舒展了一子。

澹澹道︰「來楚地已有兩月有余,楚地之事也解決的差不多了,等到學室畢業的學子來接替部分官職,就到了離開的時候,來時,沿途麥穗青蔥,去時麥穗已是金黃燦燦。」

「今年算得上是個豐收年!」

「哈哈。」

陶舍跟著笑了笑。

隨即。

秦落衡笑容一收,冷聲道︰「楚地各郡官吏如何?地方黔首告官時可有一並告發?」

陶舍心神一凝。

沉聲道︰

「回十公子。」

「有!」

「還有不少。」

「不過依公子之令壓了下來。」

「只是地方黔首告發的官吏數量很是驚人,若真論下來,楚地近半數官吏,都在告發之列,這還是算上了鄉亭這些胥吏的。」

「楚地官吏不容樂觀。」

秦落衡冷哼一聲。

嗤笑道︰

「這其實正常。」

「楚地糜爛日久,地方官吏豈能置身事外,想在這種渾濁官場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的又有幾人,這些告發書姑且壓下,這些官吏也不用急著處理,若是日後他們能收斂,則繼續任用,就當是網開一面,若是日後還不收斂」

「那就依法查處!」

說完。

秦落衡頓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麼,臉上露出一抹尷尬,又補了一句,說道︰「把這些告發的歸納整理,上報給陛下吧,一切讓陛下決定,我這段時間倒是有些昏神了。」

「讓陶將軍見笑了。」

陶舍澹澹笑了笑,拱手應了一下。

秦落衡搖了搖頭。

這幾個月,他一直是作為楚地決策者存在,也是他一人在處理楚地的大小政事,因而習慣代入為決策者了,只是臨末想起自己只是臨時的,也不由感到臉皮臊紅。

但很快。

秦落衡臉色就恢復如常。

拂手道︰

「陶將軍,你先下去吧。」

「再等幾日,我應當就會啟程離開,不過陶將軍主管天網令,我倒是建議,陶將軍後續多關注一下楚地情況,若是我們前腳剛走,楚地官吏就倒行逆施,到時恐還要勞煩陶將軍向陛下上書一二。」

陶舍拱手道︰

「公子盡管放心。」

「楚地的情況,我會派人看著的。」

「定不讓宵小破壞情勢!」

秦落衡點點頭。

陶舍朝秦落衡微微拱手,緩緩朝外面退去,只是在退到門口處,他還是忍不住輕聲說了一聲。

「十公子,若是有空,我建議公子先去朝歌。」

說完。

陶舍走出了大堂。順手還帶上了門。

聞言。

秦落衡眉頭微蹙。

陶舍作為天網令,他說的話,自不是無的放失。

恐怕是朝歌那邊出事了。

秦落衡負手道︰「朝歌那邊能出什麼事呢?尚書司的官吏都是我親自任命的,農家、墨家子弟也都被嚴加看管,按理不該有變故,但陶舍都說的這麼直白了。」

秦落衡眼中閃過一抹困惑。

深思片刻。

他依舊沒有什麼頭緒,最終只能搖了搖頭,緩緩道︰「罷了,那就轉道去趟朝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