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古有化家為國,今便執百歸一!(求訂閱)

咯吱。

客房的屋門打開。

屋內是一個頭發略顯凌亂,但目光炯炯有神之人。

見到此人。

秦落衡不禁暗暗點頭。

這人他見過。

雖叫不出名字,但的確是見過。

當初士人盛會,擇選名士百人,此人便在其列。

這人從席上站起,面露笑意道︰「十公子,你我又見面了。」

秦落衡道︰「我方才來時,還擔心會不會是欺世盜名之徒,然一見到先生便當即知曉,是我小人之心了。」

「先生大才。」

「然士人盛會匆匆,卻是不知先生名諱。」

「敢問先生尊姓?」

老者微微撫須。

說道︰「範陽蒯徹。」

聞言。

秦落衡心中一驚。

蒯徹,他又豈會沒听說過?

歷史上,蒯徹為韓信謀臣,曾多次向韓信建議自立,同時提出了三分天下之構想,然韓信並未采納,而後臨死前醒悟,說出了‘吾悔不用蒯徹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的話。

見秦落衡面露驚異,蒯徹卻眉頭微皺。

他自認自己配得上名士之名,但之前在天下名聲並不顯,唯一一次正式揚名,還是在士人盛會上,秦落衡為大秦公子,按理不當如此驚訝,難道還有其他原因?

蒯徹不解。

在微微失神之後,秦落衡很快便反應過來,面露歉意道︰「方才有些失態,讓先生見笑了。」

蒯徹道︰

「公子乃真性情也。」

「孰能怪之?」

秦落衡笑了笑,拘謹道︰「方才郭上吏言,先生已決定仕秦?」

蒯徹道︰

「卻有此意。」

「只是老夫年歲已長,恐不會為秦廷所喜。」

秦落衡道︰

「先生何來此言?」

「秦相百里奚就曾說過︰‘昔呂尚年八十,釣于渭濱,文王載之以歸,拜為尚父,卒定周鼎。’呂尚八十出山,尚且能輔左周武王成就一番偉業,先生如此年輕,何以不能成就一番大事?」

听秦落衡把自己比作姜子牙,蒯徹也很是受用,但他並沒有太過得意忘形,沉聲道︰「公子謬贊了。」

「我其實非是看好大秦,只是單單看好公子。」

「大秦看似花團錦簇,實則早已危機四伏,六國貴族看似懾于秦威,實則一直在暗中圖謀,大秦新政看似推行的如火如荼,其實根本沒有觸及地方,甚至淪為了地方豪強氏族斂財的工具。」

「大秦目前已是烈火烹油,只要再沾惹上一定點火星,便能將大秦焚的干干淨淨。」

聞言。

郭旦臉色大變。

他怎麼也沒想到,蒯徹會說如此大逆不道的話,正欲開口阻止,卻是被秦落衡擋住了。

秦落衡面色平靜,仿佛早已洞悉一切,澹然道︰「先生既已有所察覺,那為何會選擇在此時仕秦?等到天下大亂,以先生之才,定能在亂世謀個好出身,何須在此時冒險?」

蒯徹一直盯著秦落衡。

他前面那番話語,其實是刻意說給秦落衡听的,見到秦落衡面無異色,心中當即知曉,秦落衡早就清楚大秦的現狀,原本還有些遲疑不定的心神當即鎮定下來。

蒯徹笑道︰

「公子說的在理。」

「那的確正是我之前的想法。」

「然我之所以改變主意,非是一時貪慕虛榮,也非是一時目短,而是公子在朝歌的所為,讓我生出了另外的看法。」

「或許」

「秦命不該亡!!」

「住嘴!」郭旦徹底是怕了,連忙開口喝止。

他現在只感覺頭皮發麻。

若是知道蒯徹會跟秦落衡說這些,他打死都不會把蒯徹介紹給秦落衡,蒯徹說的這些話,無論那一句傳出去,都足以致命。

他可不想因此喪命!

然而郭旦急不可遏的話,對屋內另外兩人並無任何影響。

秦落衡澹澹一笑。

說道︰

「哦?何出此言?」

「不知一直身處咸陽的我,何以能讓先生這麼高看?」

蒯徹道︰

「公子謙虛了。」

「士人盛會時,公子其實已嶄露頭角,但那時的公子政見並不成熟,完全月兌離實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異想天開,因而並不為天下士人重視,然兩年不到,公子卻猶如月兌胎換骨一般,讓人眼前一亮。」

「我未曾在官府任事。」

「但縱覽天下書卷,成大事者,往往都能在弱勢時,能保持身段柔軟,神態平和謙恭,像無爭之羔羊,但是一旦出現機會,他們便會迅即暴起,強勢出擊,像撲向獵物的 禽。」

「而公子就是這樣的人。」

「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便石破天驚,毫無任何顧忌,更無任何人情可講,冷冽狠辣!」

秦落衡輕笑一聲。

說道︰「先生是說我刻薄寡恩?」

蒯徹道︰

「這不是刻薄寡恩。」

「這是心志堅定,不為外物動搖。」

秦落衡笑道︰「我本以為先生會夸我為民生計,胸有大志,沒曾想先生更像是在數落,我也實是慚愧。」

蒯徹搖了搖頭。

說道︰「公子在朝歌所圖的確利國利民,但跟公子本身相比,卻算不得什麼,公子之品性,已顯露君主之象,而這是以前大秦諸公子都不曾展現的。」

「大秦後繼有人。」

「而這便是天下最大的變數!」

「以往縱然始皇志吞山河,但始終會面臨一個問題,便是大秦後繼無人,無論是長公子扶蘇,還是其余公子,他們的最大問題,便是沒辦法延續始皇之政,因為他們跟始皇不是一路人。」

「政治歧見,此動亂之源!」

「因而無論秦廷做什麼,六國貴族都能熟視無睹,因為在天下眾人看來,等到始皇出事,人亡政息,便早已注定。」

「大秦自不足為懼。」

「然而隨著十公子身份暴露,以及十公子這些年的成長,卻是讓六國貴族漸漸心生不安,因為十公子跟其他公子不同,你非是生長于宮闈,而是長于宮廷之外,因而你比其他公子,更善于調整。」

「眼下經始皇有意歷練,你已漸漸有了自己的思緒,甚至有了自己的治國理念,更令人不安的是,你的治國理念,其實建立在始皇創建的體制之上。」

「這也意味著一旦十公子你繼位,是能完全繼承始皇遺志的,加上十公子注重民生,這同樣意味著,十公子並不會如其他公子一般,做出很多不合時宜,甚至是無視民生之舉。」

「此外。」

「十公子善醫。」

「而且醫術十分高超。」

「以十公子之醫術,難以是短時命殞的。」

「十公子如今不過二十出頭,等到十公子執政,只要十公子不倒行逆施,耗都能夠把很多人耗死,若真等到那時,以十公子之才能,恐怕能很輕易平定叛亂。」

「只要給大秦數十年時間。」

「大秦就能徹底穩定天下,到時天下也將再無變數。」

「天下也將徹底定于秦!」

「眼下時局並不算明朗,也還有著不小變數,然老夫已年邁,卻是不想繼續等下去了,我也很想看看,大秦十公子,究竟能將天下帶領到何地步。」

「而我同樣想與其他人對弈一二。」

「如此才不枉所學。」

「不過。」

「十公子若是接納過,同樣需要面對一個棘手之事,我跟現任廷尉師出同門,但關系並不佳,若是他知曉我在公子身邊,以姚賈之肚量恐不會當無事發生。」

「公子要有心理準備。」

蒯徹看向秦落衡。

等待著秦落衡最終的抉擇。

此刻。

屋內只有兩人。

郭旦在听到蒯徹一次次口出不遜時,早已驚恐難安,最後實在忍受不住,早早逃到了外面,主動看起了門戶,以免屋內談話,為其他人所知曉,進而引火上身。

四下安靜。

秦落衡目光深邃的看了蒯徹幾眼。

很直接了當道︰

「這算得了什麼?」

「大秦能裝得下六國,又豈會容不下你?」

「只要你一心仕秦,我自可護你周全,至于你跟姚廷尉的私怨,我多少是個大秦公子,想來姚廷尉還不至于對我下手。」

「另外。」

「你非是投靠于我。」

「而是仕秦!」

「我乃大秦公子,並不能招收門客。」

「這卻是要說清楚。」

蒯徹笑著道︰「在下記住了。」

秦落衡深深的看了蒯徹幾眼,並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道︰「你既決定仕秦,我自當向父皇舉薦,然恐不會給你授予多高官職。」

「不過」

「也並非毫無辦法。」

「眼下越人越境騷擾南海,大秦恐不日便會出兵,然在我看來,一味派遣老秦人于四方苦寒炙熱之地,並非長久之計,因而想讓朝廷改換主意,變成征召南海百越人及原楚地民眾。」

「然大秦南海策略早早定下。」

「變更絕非易事。」

「我一時技窮,先生可否指教?」

聞言。

蒯徹撫了撫須。

眼中閃過一抹凝重和深邃。

他剛剛決定仕秦,若是出師不利,日後恐會為人輕視,而且這未必不是十公子對自己之考驗。

他卻是要細想一二。

良久。

蒯徹道︰「秦朝廷所想,恐是不想再生事端,只想盡快吞沒南海,進而讓南海歸服,而公子所念,旨在固本,兩者並無明顯對錯,只是考慮方向不同。」

「想讓朝廷改換想法,的確沒有那麼容易。」

「但並非不能實現。」

「始皇志在推行大一統,因而一切當以大一統出發,而南海為邊陲之地,秦人、楚人、百越人、越人混雜,因而最切實符合大一統想法的只有一個。」

「便是人!」

「古有化家為國!」

「今便執百歸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