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四章 廢博士,任‘民爵’!(求訂閱)

咸陽宮。

秦落衡拿著奏疏去到皇宮,一番等待後,終于得到召見的命令。

就在秦落衡跟宦官朝殿內走去時,眼角卻是瞥見了幾個方士,這些方士滿頭灰白須發,古銅色臉龐始終洋溢著一絲似笑非笑的紋路,教人莫測深淺。

許勝、韓鐘等方士也察覺到秦落衡的目光,微微額首示意,臉上抱以親近的笑容,但眼中卻夾雜著一抹澹澹的不屑和高傲。

秦落衡微微蹙眉。

他對方士並無多少好感。

方士雖對外說是佔候佔氣佔星堪輿之士,但實則言必怪力亂神,一旦詢問其具體緣由因果,便故作高深姿態,說什麼天機不可預泄,或者直接望天不語。

儒家尚在之時,博士學宮尚算文明之地。

而等到儒家逃亡之後,方士佔據了學宮主體,以至于學宮漸漸充斥著怪力亂神,這也是農家、墨家等學派不願留在博士學宮的原因之一。

大秦對方士並無好感,但也沒有重用之意。

只是為何始皇會召見方士?

而且這些方士還眉開眼笑,一副受用的模樣,顯然是得了始皇的夸獎或者賞賜。

秦落衡微微額首,他卻是想不明白。

不過。

他也沒再想。

因為他已到了殿門口。

在宦官的示意下,秦落衡面色肅然的踏進到殿內,一進到殿內,便長拜及地道︰「臣秦落衡參見陛下。」

嬴政沒有抬頭,自顧自的看著奏疏,漠然道︰「起來吧,你這次又為何事而來?」

秦落衡起身。

作揖道︰

「回稟陛下。」

「臣是為博士學宮而來。」

「臣前面去了一趟博士學宮,跟學宮中剩下的學派交流了一番,這些博士、學士已經有了離意,他們委托臣向陛下請辭。」

「這是他們的辭呈。」

說完。

秦落衡長躬身子,將一份奏疏高舉過頭頂。

當即便有宦官上前,將這份奏疏接過,而後亦步亦趨的呈到了嬴政身前的桉上。

嬴政余光掃了一眼,並沒有查看的想法。

澹澹道︰

「朕知道了。」

「他們既不願仕秦,朕也不強求了。」

「準!」

秦落衡再次稽首道︰

「啟稟陛下。」

「臣並不認為學宮中的博士和學士不想仕秦,只是博士的官職對他們而言的確已無太大作用。」

「百家經過上次的事端,大多跟朝廷徹底決裂,僅剩農家、墨家等幾個小學派,他們若是沒有仕秦之意,又豈會一直待在咸陽?」

「臣認為當革新現有的任用之制!」

「讓有才之人盡施其能。」

話音落下。

大殿瞬間陷入一陣靜謐。

嬴政抬起頭,目光冷峻的看著秦落衡,冷聲道︰「你認為大秦對天下士人的任用制度有問題?!」

秦落衡抬起頭,目光十分的堅定。

作揖道︰

「臣不敢隱瞞。」

「臣的確認為大秦任用制度有問題。」

「博士學宮的設立,原本旨在讓天下士人為秦所用。」

「當初的擇選標準,是以四海歸一,以興盛太平文明為主旨,盡可能少的以政見取人,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不以治國理念為標準,允許將不同治國理念的學派收納的決定,明顯錯了。」

「大秦的確當納才。」

「但應當納的是擁戴帝國新政之才,而非是跟朝廷政見不合、觀念不合、理念不合之才。」

「當初朝廷決意以對待儒家為楷模,向天下彰顯帝國新政的納才之道,而今看來,這個決定是錯誤的,但這非是陛下之錯,也非是朝廷之錯,而是時勢使然。」

「如今儒家逃亡,百家大多遠離關中,這已足以證明,當初朝堂的選擇並不適用,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

「大秦始終是開放包容的。」

「大秦也一直願意唯才是舉、唯能是用,只是當初的任用制度或許並不正確,百家除了儒墨道法,並沒有再廣議治國理念的學派了,博士當初授予的職權,僅適合儒墨道法,並不適用其他學派。」

「眼下農家、墨家、名家等學派依舊還在咸陽,他們未嘗沒有仕秦之心,只是大秦現有的任用制度並不適合他們,以至讓他們有些郁郁不得志,進而萌生了離意。」

「天下或有些起伏。」

「但終究還是會歸屬大秦。」

「朝廷眼下的確可放任士人自流,但等到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逐漸加強,這些士人注定會成為秦人,無論他們願不願意,到那時,士人只有兩條路,要麼歸隱,要麼仕秦。」

「臣認為當以長遠著想。」

「博士學宮的嘗試已經失敗了,但大秦納才之心不可廢,當不斷革新納才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壯大自身,削弱反秦勢力,請陛下明鑒。」

嬴政微微額首。

澹然道︰

「你說的沒錯。」

「博士學宮的設想的確失敗了。」

「然博士之職已是朝廷能給士人的最大限度,大秦不可能為了所謂的名士,為了一些所謂的愛才之名,就給士人極大權勢,這豈非是本末倒置,寒了天下萬千秦吏之心?」

「你若是為博士、學士索要權利,那大可不必再言了。」

「朕不會準許!」

秦落衡面色肅然,拱手道︰「陛下多慮了,臣此次非是為博士、學士索要權勢,而是旨在革新士人的使用之法,博士學宮的設想已經失敗,繼續開著,只會浪費錢糧。」

「臣認為當取締博士學宮!」

「于此同時。」

「臣認為當給擁戴大秦的士人,賜予一定的殊榮,如同當初賜予民爵一般,大秦的爵位除了軍功爵,其實還有民爵。」

「民爵之特異,在于國家不承擔俸祿,只彰其聲譽榮耀與尊嚴,此舉對天下士人同樣受用。」

「天下熙攘皆為名利。」

「商賈愛才,士人則是貪名。」

「而今天下的士人大多是沽名釣譽之輩,並無太多真才實學,但魚龍混雜之下,大才之人往往不得志伸,朝廷短時是無法將有才之人擇選出來。」

「也無須擇選。」

「博士制度廢除之後,天下士人想仕秦,只能走入仕一條路,若是他們真有才有能,自能夠從萬千秦吏中月兌穎而出,臣此次上疏,非是為這些士人張目。」

嬴政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秦落衡繼續道︰

「臣此行是為不願‘仕秦’的人。」

「此不願‘仕秦’,非是字面意義上的不‘仕秦’,而是那些不適合官場,但有真才實學,同時也想施展抱負的士人。」

「這些人若是入仕,卻是大材小用了。」

「但放在其他方面,卻是能夠大放異彩,臣此行是為這些人,誠然,天下有才之人不乏李冰、鄭國這般大才之人,他們能盡施其才的同時,也能在朝中如魚得水,但這般人才終究是少數。」

「大多諳于實事之人,其實都不善言辭,也不善為官,強行讓他們為官,實是大材小用,但這些人卻是須得為秦所用,大秦也需要這些人才,因而臣認為當重視這些人才。」

嬴政雙目微闔。

開口道︰「你想如賞賜民爵一般,賞賜這些士人高爵。」

秦落衡點了點頭。

認真道︰

「臣卻有此意。」

「臣私下問詢過郭獄正左民爵之事。」

「在大秦,民爵無論大小,皆以王命特書正式拜之,其聲勢禮儀往往比官員晉爵來得隆重,而這豈非正合士人逐名之意?或許有些士人並不喜聲張,但此舉已足以彰顯朝廷的大氣和重視。」

「大秦對士人當有兩種任選標準。」

「一種是嚴格按照為吏之道進行提拔任用,另一種則是只彰其聲譽榮耀與尊嚴,給與一定的俸祿,但並不授予實際官職,讓他們能夠沒有負擔的施展其能,這主要用于農家、秦墨等學派。」

「這就是臣的全部想法。」

「請陛下明鑒。」

嬴政神色微動,問道︰「博士官職,實則也是虛封,你提出的建議與博士官職又有何不同?」

秦落衡道︰

「回陛下。」

「博士乃朝廷官職,雖沒有實權,但的確是朝廷官員,而臣提出的建議,並不會授予他們正式的官職,或許在朝廷指派時,會授予暫時的官職,但都不會長久。」

「大秦官吏是要恪守為吏之道的。」

「大秦律法對官吏的要求比民眾更為嚴厲,這其實並無問題,但對一些無心仕途的人而言,其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們的發揮,而今臣是想為其打破束縛,讓他們能盡施其能。」

「人各有志。」

「每個人的所求都不同。」

「有的人本就不志在為官,但大秦又不願荒廢其才,自然要找到另外的方式,對他們加以利用,這未嘗不是一種新的嘗試。」

「不過,此做法一經推出,或許會在一段時間內,引得天下士人叱罵,但大秦若是僅因為一次嘗試的失敗,便直接終止其他嘗試,豈非是因噎廢食?」

「臣斗膽向陛下力薦此舉。」

說完。

秦落衡再次呈上一份奏疏。

一旁宦官見狀,也是連忙踱步取過,放到了嬴政桉上。

嬴政目光在秦落衡身上來回掃過,最終選擇翻開了這份奏疏,只是在翻看時,臉上卻是陡然浮現一抹潮紅。

但很快就消散了。

觀畢。

嬴政眼中閃過一抹欣慰,點頭道︰「這次的建議不錯,朕準了,不過這些士人的篩選須經由丞相府核實,而且這些士人的所作所為,每年必須進行詳加輯錄,務必要詳實準確。」

聞言。

秦落衡面上一喜。

連忙道︰

「多謝陛下恩準。」

「臣感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