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五章 朕冒不了這個險!(求訂閱)

去到宮中。

秦落衡已察覺到宮中氣憤嚴肅不少。

在經過層層搜查之後,他安然的進到了宮中,他邁步朝嬴政休息的宮殿走去,剛走近,卻是听到了有人哭泣,秦落衡眉頭一皺,卻是不敢詢問,而是等候在了門外。

不多時。

胡亥從殿內出來了。

此時的胡亥,臉色十分慘澹,雙眼泛紅,難掩落寞和委屈。

秦落衡微微搖頭。

這時。

他才讓宦官通報自己前來,很快,秦落衡便得到了召見,嬴政已從床榻上起來了,不過身體尚有些虛,因而穿了不少的厚衣。

秦落衡道︰

「臣秦落衡參見陛下。」

「陛下萬年。」

嬴政看了秦落衡一眼,冷聲道︰「你何時也學會這些恭維了?萬年?朕差點連今年都過不去,這種話以後不要再說了。」

秦落衡連忙點頭,笑道︰「陛下還有余力指責,看來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等再調養幾天,應該就再無大礙了。」

嬴政不置可否。

寒聲道︰

「剛才胡亥來了。」

「他是來給趙高求情的。」

秦落衡心中了然。

他其實前面隱隱猜到了,只是實在沒有想到,胡亥竟跟趙高關系這麼親近,趙高才剛下獄,連罪行都還沒供認,胡亥便急忙的開始為其來求情了。

這實在是令人啼笑。

秦落衡道︰

「胡亥公子本心並不壞,只是識人不明,加上性格純樸,很容易相信他人,我認為胡亥公子只是一時心急。」

嬴政冷哼道︰

「胡亥性格如何,我比你了解。」

「這小子的確腦袋靈光,但缺乏主見,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做事完全憑借喜愛,以往仗著朕的喜愛,倒顯得無所顧忌,此時卻還分不清現狀,顯然並無多少長進。」

秦落衡尷尬的撓撓頭。

不敢接話。

他其實比較認可這個說法,胡亥的確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不然歷史上也不會任由趙高胡作非為了,不過,這種話,並不適合說出,也不可能表現贊成。

畢竟。

胡亥是始皇之子。

誰知始皇是一時氣話還是牢騷?

萬一迎合幾句,拍到馬蹄子上,那豈不顯得很蠢?

嬴政並未在此事上多說,他從始至終都沒有對秦落衡說過,自己病重時,胡亥和趙高的作為,也絲毫沒有想談趙高下獄之事,稍作沉寂之後,問起了另一件事。

嬴政道︰

「朕剛才听到了一個消息。」

「你去廷尉府接了一個人,而且還見了另一個人,而這人恰好是一名反秦之士。」

四下頓生肅殺之氣。

秦落衡面色如常,拱手道︰「回陛下,臣的確見到了程邈和王次仲兩人,關于接程邈,這是臣當初入獄時許諾的,程邈出獄時,臣會去親自迎接,此番只為信守承諾。」

「至于王次仲,臣其實並不知情。」

「當時士人盛會時,他的確有參與,不過當時與會的士人很多,我對其其實並無太大印象,這次之所以能再見,主要是因為他為程邈至交好友,也是專程迎接程邈出獄的。」

「這其實是一個巧合。」

秦落衡並未遮掩,將此事和盤托出,並未有任何隱瞞。

他很清楚,這事既到了始皇耳中,就沒有隱瞞的必要了,始皇只要去查,一定能查到相關信息,而且他接程邈,本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這做不得假!

秦落衡繼續道︰「臣在跟王次仲交流一陣後,的確察覺到了其對大秦的微詞和不滿,不過,臣並不覺得有什麼,輕慢朝廷的人,天下數不勝數,何況其是出身貴族?」

「不過」

「臣之所以肯跟王次仲交談,主要是因為欣賞其才能,臣想要讓他為大秦效力。」

「為大秦效力?」嬴政眉頭一皺。

秦落衡拱手道︰

「回陛下。」

「這的確是臣的想法。」

「臣這次之所以去接程邈,除了是履行當日承諾,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心思,程邈對隸書十分了解,甚至已到了痴狂的階段,當初在獄中時,就在日夜不怠的練字,臣也不由驚服。」

「臣想讓熟悉隸書的程邈編纂一本《字書》。」

「一本純粹規範的隸書詞典。」

「隸書?」嬴政目光微闔,眼中閃過一抹異色,他仔細的看了秦落衡幾眼,面無表情道︰「大秦規定的官方文字是小篆。」

秦落衡道︰

「臣豈會不知此事?」

「但民間廣為受用的是隸書。」

「隸書相比小篆更便捷簡約,也更加方便,書寫同樣十分佔優,只不過民間的隸書不成體系,因而顯得有些雜亂,出了一地,或許同樣的字形,便成了兩個字,而這正是臣想改變的。」

「臣想規範隸書。」

「讓地方的隸書不再局限一地。」

「而是成為尋常大眾皆知皆識的規範文字!」

嬴政目光微沉,冷聲道︰「天下定于一,文字定的是小篆,而今民間使用小篆的人本就不多,你還欲規範隸書,莫非你還想讓隸書成為大秦的官方文字?」

嬴政的聲音並不大,但極其壓迫力。

聞言。

秦落衡臉色一白。

他低著頭,眼中閃過一抹執著,堅定道︰「臣認為,當繼續以小篆為公文,為書文,為契約文,效用在于確認,隸書為輔,效用在快捷便事,而且容許民人士子各互書。」

未等嬴政開口,秦落衡便繼續道︰

「小篆眼下為官制文字,非功力深厚者,不能成其章法,而這在臣看來,其實並不合適,文字本就該標準規正,便于書寫,而非是靠經年累月的書寫見其功力。」

「世人看的是字,非是文字造詣!」

「隸書創制。」

「其實才更顯重要。」

嬴政拂袖冷聲道︰「小篆跟隸書的區別,朕又豈會不知?但你知道為何朝堂上下為何會選定小篆為官方文字?」

秦落衡搖頭。

嬴政道︰

「因為便于管理!」

「天下知識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小篆本來就有一定難度,從一定程度上講,隨著朝廷不斷打壓私學,逐漸壟斷知識,天下萬民最終只能學習小篆,但能掌握小篆的人注定是少數。」

「從而達到降低統治天下的成本。」

「韓非子曾說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現在天下之所以動蕩難安,便是在于有自己想法的士人太多,所以要對文化加以管制,從越來越多的人認不到字,看不懂字。」

「從而達到唯上是從!!」

「再則。」

「你認為朝堂那些大臣,有多少人識的隸書?」

「若真以隸書為官文,他們豈非還要重新學習隸書?你覺得他們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嗎?」

「你的想法太過天真了。」

「國家大事,從來不在乎好壞優劣,而在于能否便于治理,有些政策是不能計較利弊得失的,因為從始至終計較的都不是利弊,而是看重的‘政治’!」

「你對這些了解的太少了!」

秦落衡面色一暗。

他這時才徹底明白過來,大秦有些政策,看起來並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倒行逆施,但這些政策本就不是看重的利弊,因為它就是算的政治賬!

大秦踐行的是馭民五術!

即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

五者若不靈,殺之。

見到秦落衡眼中閃過一抹動搖和掙扎,嬴政負手而立道︰「你或許會有些難以接受,但這的確就是本來的目的,你曾說過諸子百家的時代結束了,但你並不清楚百家因何而興,因何而盛,也不知百家為何會落寞。」

「天下士人對百家爭鳴都稱贊有加。」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百家爭鳴是起于長達數百年的兵戈亂戰,那是何等慘烈的一個世道,而之所以會連綿征戰數百年,就是因官學失位,私學勃興,以至大量士人產生,這些士人不諳現狀,到處出謀劃策,攪的天下久久不能安寧。」

「而今天下一統,若是推行低成本的文字,繼續推行私學,士人的數量定會大量增長,到時天下一定會再次陷入動蕩,甚至會比大爭之世還要慘烈。」

「人都是不安于現狀的。」

「那些掌握了一定學識的人。」

「尤甚!!」

「大爭之世,將周朝花數百年建立起的禮樂,悉數崩壞,眼下大秦體制初立,本就備受世人苛責,若是再不對民眾加以限制,恐怕大秦的體制尚未完全建立,便要直接宣告崩隕了。」

「你的初衷不錯。」

「但考慮的終究太片面了。」

「天下治理從來都不是易事,大秦的體制是一個嶄新的體制,沒有任何可借鑒的地方,因而看似大秦在大刀闊斧的革新,實則是舉步維艱,稍有不慎,便會分崩離析。」

「朕何嘗不想讓日月換新顏?」

「但有的事,只能想,不能做,甚至連想都不能想,因為大秦承擔不起這個風險,朕同樣承擔不起,朕是從大秦歷代先君手中接過的大秦,朕要對歷代先君負責,也要為天下萬民負責。」

「朕冒不了這個險!!」

秦落衡默然。

未知才是最大的恐懼。

大世之爭,就是因士人興起而延長,當時士人數量並不多,若是繼續廣開民智,那將導致什麼後果,沒有人說得清,而且百家爭鳴的惡果就在眼前,大秦又豈敢讓人繼續廣開民智?

士人、貴族自古就是動蕩之源!

大秦之所以這麼做,除了跟自身利益休戚相關,也是為了更好的統治,這其實無可厚非,甚至是無可指摘的。

只是這個事實,對秦落衡而言,實在有些難受。

但他選擇相信自己接受過的現代化教育,也堅定的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信念,也始終堅持廣開民智的合理性。

雖然他也預料不準後事會如何。

但他選擇堅持。

因為大秦若不做出根本性的改變,那就注定會走上帝國王朝的老路,甚至還會因為這一系列的革新,導致最終的落幕無比慘烈。

革新不徹底,便好似隔靴瘙癢。

只是揚湯止沸罷了!

沉默良久。

秦落衡躬身長揖道︰「臣依舊建議將程邈調入勘字署,讓其負責隸書的《字書》編纂,臣對陛下所說有另外的看法,大爭之世,的確因士人得以延綿,但歸根結底還是周朝自身體制的崩壞。」

「臣相信大秦的體制!」

「陛下建立的體制,遠超古今任何體制,臣並非認為陛下所言有誤,只是臣相信相信,大秦的體制能夠解決掉這些問題,大秦是一個集權與上、政出一門的國度。」

「百家的確已不合時宜。」

「但百家思想卻是有可取之處。」

「臣再建議陛下召集天下名士,編纂《華夏大典》,此書囊括華夏數千年歷史,匯聚百家精粹,成大秦一家之言,以後天下教化,全部要出自此書。」

「從而實現統一教化!」

「臣知此事不可操之過急,但《字書》編纂一事,刻不容緩,王次仲此人才具赫赫,只是秉性乖張,對秦政多有非議,但臣認為這些都無關緊要,臣依舊建議征召王次仲參與編纂《字書》。」

「請陛下恩準。」

說到最後。

秦落衡的聲音微微發顫,但語氣卻是十分的堅定。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是在頂撞始皇,更是在公然反對國策,始皇稍一動怒,他就可能會被再次冷落,但他選擇了堅持。

他相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大秦已做了這麼多了,不妨再多做一點。

至少。

他嘗試過了!

嬴政目光陰翳的看著秦落衡,他能感受到秦落衡的不安,但秦落衡的堅持讓他很是不悅,他前面那麼語重心長的說,就是想告訴秦落衡,有些事並非表面那麼簡單。

但很顯然。

秦落衡並沒听進去。

或者說,他其實听進去了,但並不認為自己錯了。

嬴政負手而立。

他沒有急著回答秦落衡。

而是抬頭望向了高聳的屋檐,隨後才澹澹道︰「你的想法,朕很清楚,你是想廣開民智,這個想法,朕曾經也考慮過,但你知道為何朕最終選擇了‘愚民’嗎?」

「臣不知。」秦落衡道。

嬴政轉過身。

冷聲道︰

「因為朕顧忌的比你多!」

「因為朕對大爭之世看的比你明白!」

「因為朕真的召集過百官商議過廣開民智!」

「但最終」

「朕放棄了這條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