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于世間,所求者何?以書為命耳!(求訂閱)

程邈開口道︰「秦博士,王兄只是一時憤滿,並無此意,上次世人盛會,我已經與王兄見過面了,而在會上,更是商議過,等我從監獄出來,便一同去創一本《字書》。」

隨即又看向王次仲道︰「王兄,我知道你對秦多有怨言,但此一時非彼一時,我等本就不欲為官,又豈能再卷入天下是非之中?我等身已年邁,恐不日便會魂歸天地,豈能繼續郁郁沉墮?」

「天下文字繁雜紊亂,粗野無文,若是我們能創出《字書》,豈非是造福天下之事?到時也不算在人世間白活一場。」

「你我生于世間,所求者何?」

「不過以書為命耳!」

「今有如此良機,你我可成夙願,上可對天,下可對地,何為一己之心病自外于天下文明哉?!」

王次仲臉色有些難看,冷聲道︰「我就是不願為秦效命。」

程邈笑道︰

「這豈是為秦效命?」

「秦推行的文字是秦篆,而我等欲歸納整理的是隸書,兩者本就不一樣,如何得來為秦效命一說?」

「再則。」

「以書為命,乃我等宏願。」

「而今天下歸秦,我們所著一切,豈非還是會落于秦,若是執意固執于此,豈非只能徹底庸碌了此一生,我知這絕非王兄之志,我此番不論秦政,也不論秦法,只言明一件事。」

「次仲們心自問,亙古以來,天下可有這麼重視文字之君王?而大秦自立國以來,便立主改弦更張,規範天下文字,因而才有了大秦初立時那番宏闊深遠之文字改制。」

「我曾為秦官吏,對此了解頗多。」

「新朝未立之時,文字改制便已經被提上了日程,其中的宗旨、方略、文字勘定、書寫範式等,都受到了皇帝多次重視和叮囑,只不過事出突然,我未來得及將此事告知于你,便鋃鐺入獄,自此跟你斷了聯系,也就數月前才得以再會。」

「那時時間稍緊,未來得及詳說。」

「正所謂方塊字者,華夏文明之旗幟也!」

「我等所為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天下,更是為了華夏世代萬民,豈能因自己的執拗猵狹而懈于私?」

「此外。」

「若想整理天下文字,窮我們兩人之力,是斷然完成不了。」

「天下文字何其多,又何其瑰麗深邃,我們已年過半百,又還能活多久?而除卻咸陽,天下哪還有專門的勘字署,到時奔波一路,寥寥整理百來字,這豈非是兒戲?」

「但我們若是得勘字署助力,定能大大加快整理速度,或許在我們有生之年,便能看到《字書》問世,到時豈非是平生之盛快?」

王次仲沉默了。

他如何不清楚這點。

只是他實在過不去那道坎,他雖家道凋零,顛沛半生,但並未看不清天下局勢,而今天下越發動蕩不安,若是在此時仕秦,豈非是背離了自己的本來意願?士人清高,他也實在丟不下這個臉。

再則。

若是六國復闢,他卻是在仕秦,豈非要被其他人戳 梁骨,還要被不斷的嗤笑謾罵?

王次仲臉色不斷變化著。

程邈繼續道︰

「王兄,或許不知。」

「上次士人盛會時,我向你提起編纂《字書》的建議,其實就是出自秦博士,若非秦博士點醒,我恐怕還在獄中郁郁寡歡,根本就不知自己一生所求何事。」

「我之願,你是知曉的。」

「這番只做事,不做官,事罷則去。」

聞言。

王次仲略微意動。

他看了一眼秦落衡,眼中露出一抹驚疑,他卻是沒有想到,編纂《字書》之事,竟是出自秦落衡之口,而他的確對編纂《字書》一事十分感興趣,不然根本不會冒險來咸陽。

見狀。

秦落衡也開口道︰

「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想要做到一些事,必定會付出一些代價,我知道你有擔憂和顧慮,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天下無論再怎麼動蕩不安,最終大秦都會屹立不倒。」

「六國貴族也好,諸子百家也罷,終究成不了氣候。」

「他們所為不過一己之私,而大秦為的是天下,或許短時會有民眾受到蠱惑,但長期以往,天下人定會明白,誰才是真心為萬民,而且我也不妨再重申一遍,諸子百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以後也不會再有了!」

「《字書》之事的確是我提出的,我眼下為朝廷官員,其實可以主動上疏,讓朝廷為此展開進行,只不過隸書的成型時間尚短,而且尚不規範,而你們又為隸書大家,對隸書了解極深,若由你們出手主導,定能加快進程,以及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文字之事要的就是精準無誤。」

「我對隸書了解不多,僅有的了解還是來自程夫子。」

「程夫子說過隸書所求,八分為實效,二分為快捷方便,而且隸書的根基,便是改大篆小篆的象形結構,以橫平豎直的書寫筆畫為結構,使文字徹底月兌離畫形。」

「我見過程夫子所寫的隸書,的確十分簡約清新,但如果僅是那般,我覺得並不足以為天下文字,大秦從始至終的目標就很明確,便是要萬事萬物定于一!」

「隸書的簡約清新,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但有些過于突出個人風格了,興趣所至,更是不吝濃墨重彩,但文字不需要太多個人風格,書體也不需要那般瑰麗。」

「所以我給程夫子提了一個建議。」

「要用轉折筆!」

「改大篆小篆的圓裝為方折,加快運筆,讓書體徹底規範下來,讓文字回歸于書寫本身,而不是為追求所謂的美感,隨著大秦對天下的治理,隸書顯然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甚至」

「隸書一定會成為天下主流。」

「若文字不規範,程夫子犯下的錯,一定會在其他人身上再度犯下,這又豈是世人之願?因而規範天下文字,實已刻不容緩。」

「《字書》關乎天下人,絕非拘泥一朝一代。」

「大秦欲創立的是文明。」

「眼下是規範天下文字,今後還會規範天下制度,同樣也會對史冊加以歸納整理,《字書》只是開始,大秦今後一定會開始著手歸納整理華夏數千年的文化。」

「華夏不當只是一個概念,而應該是一種文化。」

「甚至是一種文明精神!」

聞言。

程邈和王次仲臉色微變。

他們還是第一次听到駭人听聞的話。

大秦不僅想要規範文字,竟還想規範文化,整理天下文化,那以後豈非只有一家之言?而且這一家只能出自秦?

見到兩人震驚的目光,秦落衡澹澹道︰

「你們不用這麼驚訝,這其實是早晚的事,諸子百家的危害,天下已經漸顯,大秦其實並不忌諱以古諷今、以古非今、以古喻今,但架不住有人喜歡扭曲事實,喜歡無中生有,既然有人想舞弄是非,趁機擾亂世事,那便被怪朝廷出手肅整了。」

「識文斷字者在心志成熟之前,他們所了解的東西必須出于朝廷之手,至于成年之後,他們想看什麼,想學什麼,朝廷並不會多加干涉,大秦要的是有明辨是非的人,非是只想禍亂天下之人。」

「其中或許會有一定矯枉過正。」

「但這也是必須的!」

「相比讓天下繼續野蠻發展,適當對天下士人進行一定約束,或許會對天下更有利,至少不會再出現這麼多被蠱惑洗腦之人。」

「路線錯誤的時候,知識越多越反動!」

「手有五指,但想爆發出最大力量,終究是要擰成一股合力,分而散,並非天下之福!」

「不過你們也不用太過擔心。」

「大秦並非要扼殺諸子百家,華夏數千年,遺留下來的文化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朝廷只會對天下民眾進行合理引導,即是說,朝廷會將諸子百家的思想打散,取其精華,去其槽粕,以引領教育世人。」

「百家會消失。」

「但百家思想會亙古長存。」

程邈和王次仲對視一眼,眼中依舊難掩震驚之色。

他們已被秦落衡所說震駭到了。

從來沒有那一刻,他們如此刻這樣心季和恐懼,秦落衡,此人分明年歲不大,臉上更是時刻洋溢著青春和藹,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溫文爾雅的人,竟說出了這麼讓人毛骨悚然的話。

程邈身子一緊。

他 的看向放在一旁的筆墨紙硯,眼中當即露出了更為驚悚的目光,顫聲道︰「這筆墨紙硯?」

秦落衡點了點頭。

澹澹道︰

「這的確是其中的一個想法。」

「大秦不會容許知識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將來,隨著紙張制造成本的降低,朝廷定會讓教育普及化,讓更多人能夠上得起學,讀得起書,這也是為何,我會在士人盛會上說,大秦不承認貴族的原因。」

「因為貴族注定會為時代所摒棄!」

「大秦的腳步永遠不會停下,期間定會引起很多非議和不滿,甚至會激起底層極大的不安和動蕩,但這就是大秦選擇的路,開弓沒有回頭箭,若是回頭」

「大秦就真的離死不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