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七十五章 爭名,即爭權!(求訂閱)

孔宅。

子襄已回到了家。

剛進入家門,便差人去請了扶蘇,听到子襄竟去請扶蘇,孔鮒也是急忙走了過來,詢問情況。

孔鮒皺眉道︰

「襄弟,你這是何意?」

「長公子此次是偷偷回的咸陽,你這把長公子叫來,豈不是要把長公子的行蹤暴露?」

子襄道︰

「兄長,不要自己騙自己了。」

「這次入席的沉逞和張蒼,難道認不出長公子?」

「前面陶舍等人也去過,這麼多人在場,兄長真以為長公子回來的消息能藏得住?只不過其他人都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長公子回來的消息,恐怕早就落到始皇耳中了。」

「自欺欺人有意義嗎?」

孔鮒一下沉默了,良久,才開口道︰「其他人都沒聲張,我們這大張旗鼓去請長公子,豈非是要落得眾人皆知?另外,你把長公子請過來,意欲何為?」

孔鮒眼中滿是不解。

子襄深吸口氣,沉聲道︰「其他人前面沒聲張,這次自然也不會聲張,我之所以把長公子請來,自然是要商議要事。」

「我想讓長公子去知會親近的朝臣。」

「讓他們上書立儲君!」

聞言。

孔鮒臉色微變。

他沒敢直接發問,緊張的看了看四周,確定四周無人,這才謹慎的去把門窗關好,隨後去到子襄面前,凝聲道︰「你怎麼會突然生出這個想法?」

「這次盛會規模空前,秦落衡也正在風頭上,你讓長公子差人上書立儲君,這讓陛下如何想?」

「陛下對儲君確立一事,一直模稜兩可,從沒有明確表態過,若上書惹怒了陛下,陛下怪罪下來,誰人又擔待的起?」

「再則。」

「長公子回咸陽之事,的確有不少人知道,但都沒有表露過,若是長公子讓其他朝臣上書,到時陛下詢問下來,定然會問出長公子的情況,到時,長公子豈非是犯了欺君之罪?」

「你平日那般冷靜,為何這次著了急?」

子襄搖頭道︰

「兄長,我很冷靜。」

「目下或許就是長公子最好的機會!」

「我近來打听到一些消息,這次盛會過後,朝廷官吏的調動情況會陸續公布,其中大量關中氏族的人被重新啟用,這番舉動是何意已不言而喻。」

「長公子的優勢在朝堂。」

「等到關中氏族重新被啟用,長公子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到時,關中氏族定然會給十公子造勢,而這次盛會上,十公子的名望無疑攀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博得了士人和民眾的一致認可。」

「此消彼長,長公子何以能有機會?」

「再則。」

「秦落衡風頭太盛。」

「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秦落衡這次犯了忌諱,我若沒猜錯的話,等這次盛會結束,他必然會遭至始皇壓制。」

「長公子身份暴露與否其實並不重要,這次盛會已然接近尾聲,在我來看,長公子在這時暴露身份,其實是利大于弊的!」

「明日還有游歷咸陽城。」

「長公子的身份若是暴露出去,定會引起全場注意,無疑也削弱秦落衡的影響力,還能借此拉攏不少士人,而且長公子能通過這次審閱,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才能,加上盛會上又提出過切實可行的治理之策,無疑還會收獲一大波民心。」

「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再則。」

「長公子性格太溫和了。」

「若長公子再不相爭,早晚有天會被蠶食殆盡。」

「暴露身份,固然會遭至始皇不滿,但從最終的收獲而言,無疑是利大于弊的,而且此舉也會透出一個消息,就是長公子已知道秦落衡為十公子之事。」

「這才是其中關鍵。」

「長公子以往從沒有爭過,但這次為何會一反常態?」

「就是因為秦落衡給了太大壓力,讓長公子不得不爭,始皇是何等心智之人?豈會看不出其中緣由?而這次秦落衡本就犯了忌諱,無論最後成與不成,都會引起始皇對秦落衡的忌憚。」

「而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孔鮒听得一頭霧水。

他根本沒想通,秦落衡何處犯了忌諱?

他不禁問道︰「愚兄沒听明白,為何你言之鑿鑿的說秦落衡犯了忌諱,他哪里犯了忌諱?我怎麼沒看出來?」

子襄深吸口氣。

解釋道︰

「先祖說過︰唯器與名,不可假人!」

「秦落衡在城中名望如何?」

孔鮒道︰

「正值頂峰,全城矚目。」

「但這次盛會是陛下親允的,就算有此效果,也理所應當,何來犯了忌諱?」

子襄搖頭道︰

「操持盛會得此盛名,自然無可厚非。」

「但」

「秦落衡所做又豈止這些?」

「世人皆知這只是一場‘議’,所以什麼都可以說,什麼也都能說,但也只能說,秦落衡卻是不僅說了,而且還真的付諸了行動,而這恰恰就犯了忌諱。」

「秦廷向來霸道。」

「一直嚴禁民眾做凌法之事。」

「諸事可說,但不可做。」

「就算真想做!也只能由朝廷來做,或者說是由朝廷出面,交給他來做,從始至終都必須以朝廷為主導。」

「盛會之所以引起民眾狂歡。」

「除了天下名士賢士皆至,更重要的是秦落衡一次次挑起情緒,他不止一次的暗示或明示過世人,秦廷真的有大治的準備,並把自己的所做所為,當眾說了出去,以此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而這恰恰不為秦廷接受。」

「他僭越了!」

「秦昭襄王時,關中大旱,不少官吏請求官府開放五苑,用以救濟百姓,但昭襄王卻一直不肯,故而當時關外有流言‘秦有大饑,死人物算,國將亂亡’,後續秦王政十年,關中再次遭遇大旱,而這次陛下卻是主動放開了禁苑。」

「兩次大旱,不同的處置結果。」

「問題就在‘名’上。」

「秦法是從上到下的,所以施恩也只能從上到下,而絕對不能是從下逼上,天下民眾千恩萬謝的只能是‘上’是‘朝廷’,而不能是官或吏,秦落衡只是一個官,他所為無疑是在下凌上。」

「這是秦法所不能容!」

「就算他是始皇之子,始皇也定然會選擇冷落,因為始皇不會容許有人開這個先河,因為有了第一人,定然還會有第二人、第三人,以至更多,亂法者一多,法便失了威信。」

「另外。」

「這次盛會,有人拿秦落衡跟始皇比。」

「君臣豈能作比?」

「這無疑是在火上澆油。」

「而且秦落衡的名聲實在太盛了。」

「器與名是不可假人的。」

「秦落衡的名聲太盛,隱有當年田氏代齊之名望,等到日後關中氏族得到重用,秦落衡的名聲只怕會更高,自古以來,功高蓋主者,大多沒什麼好下場,若是皇子聲望過大,始皇恐也會坐立難安。」

「何況親近秦落衡的還是關中氏族。」

「這些氏族掌有兵權!」

聞言。

孔鮒瞬間明白了。

秦落衡在咸陽的名望太高了。

他本就跟關中氏族交好,等到恢復公子之名,天下矚目之下,他的聲望無疑會更進一步,到時,恐會被裹挾著要求立為儲君。

那時始皇會如何做呢?

孔鮒搖搖頭。

他已經早已有了答桉。

秦落衡成也名聲,敗也名聲。

他在民間積攢的聲譽太好,以至于,會讓始皇也生出忌憚之心,眼下他還只是一名博士,就已讓長公子這麼驚慌,等他恢復公子之名,豈非能直接跟始皇爭權了?

名,即是權!

秦落衡眼下敢跟朝廷爭名,也就意味著他以後敢跟始皇爭權。

這是任何帝王都不能容的。

所以。

秦落衡必將遭打壓!

而這也的確是長公子難得的機會。

秦落衡現在風頭越盛,長公子看起來就越弱,就算最後不能真成儲君,也定然會獲得始皇更多的關注。

孔鮒道︰

「襄弟說言甚是。」

「我差點就被表象所迷惑。」

「長公子去爭儲,非是一定要爭成,而是要讓始皇意識到秦落衡的影響力,已大到長公子都不得不爭取的地步,等始皇想清楚這一切後,定會開始壓制秦落衡的影響力,甚至」

「延緩公布秦落衡的身份!」

「秦博士對始皇構不成任何威脅。」

「但十公子不一樣。」

「他是切切實實能威脅到始皇的權柄。」

「長公子若真的敢冒險,無疑是對秦落衡造成重創。」

孔鮒神色振奮起來。

這時。

門外有隸臣來報。

子襄去開了門,屋外只有隸臣一人。

子襄眉頭一皺,不滿道︰「長公子人呢?」

隸臣作揖道︰「長公子說他眼下只是士人伯秦,非是長公子扶蘇,因而不肯來府邸,長公子還還讓我轉告家主,說讓家主以後不要再去找他,他不希望自己的身份弄的人盡皆知。」

子襄臉色一急。

但也只是揮了揮手,示意隸臣退下去。

等隸臣走遠,才扼腕頓足道︰「長公子為何這麼執迷不悟?他還念及著兄弟之情,但若錯過了這次機會,再想壓制秦落衡,就不知是何時了。」

「一步錯,步步錯!」

「長公子怎麼就不明白呢?」

「真氣煞我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