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二章金軍悍勇

李純佑一錘定音,決定下了東面的部署,于是示意嵬名令公繼續西面的戰略部署。

嵬名令公也不負李純佑的期盼,直接手指地圖中的河西走廊地區道︰「臣認為既然我東廂主守,那西廂則攻!

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金軍在玉門關以外部署大軍應在十萬左右!

其中八旗兵就有三萬左右,可謂金國繼東路軍之外的另一大主力!

而且其統帥是由金國新晉的英親王完顏綱所統籌。

對與完顏綱此人,我們了解的不多。

只知道完顏綱此人曾被大金皇帝完顏璟稱之為大金智者!

听說其人在金國有著沙漠之狐的美喻!

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既然此人能擔的如此稱號,想必絕無過譽之嫌,其必有過人之處。

而且其可在一眾金國宗室中月兌穎而出,統帥可比肩完顏從彝之外的另一大主力,可見其是個難纏棘手的角色。

所以臣主張在西面與其對敵之時,實施臣的一堵二截之策!」

在旁的西壁訛答如同捧跟一般問道︰「何為一堵二截之策?」

嵬名令公答道︰「兵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金軍遠道而來,必不能持久。

所以我軍要層層設阻,將其逐漸削弱。

首先,應先遣大軍至玉門關以西,先給毫無準備的金軍一個迎頭痛擊,但是不要戀戰。

接著,大軍撤至玉門與瓜州,依此兩者前後互為犄角之勢。

爾後,大軍與玉門守軍遙相呼應,前後互為援助,將金軍人馬困在玉門關城下。

待金軍求戰不能欲退不行之時,再一鼓作氣將之殲滅。

此策重在一個堵字!

只要玉門守軍能堵住金軍,我瓜州軍民便可化整為零,以小股部隊擾襲游擊金軍斥候部隊,以及其後勤糧道。

如此便能將金軍陷于疲憊之中。

爾後本帥親領朝廷大軍與玉門守軍遙相呼應,共同進退,正面御敵!

本帥如此安排也是結合敵我兩軍各自特點所安排。

只要痛擊金軍弱點,發揚我軍優勢,如此才能揚長避短,與金軍在正面戰場上抗衡而不落下峰!

首先我軍的優勢便是騎兵善于騎射、善沖鋒、善于圍殲敵人。

步兵則善于山地作戰,以及小規模擾襲作戰。

總的來說我軍善于局部作戰,小規模作戰,而在大規模運動戰中我軍不如金軍多矣!

反觀金軍強于騎步而弱于山地。

經臣發現,金軍打仗,戰略上每次都會兩面迂回包圍,戰術上亦是如此。

觀遍金軍以往戰爭,金軍往往一開始便會以騎兵兩翼迂回包抄。

等騎兵打亂敵軍陣型後,金軍便會從正面以騎兵下馬步戰。

根究情報所說,金軍正面進攻部隊皆身披三甲,以重步兵的方式集成一個點,如同大錘般瞬間爆發砸在敵軍的陣型上!

如果敵軍不精,便會在金軍的第一輪步兵沖鋒下瞬間打開缺口,進而金軍後方的騎兵緊隨沖擊,同時金軍左右騎兵兩翼騎射!

如此戰術下,敵軍往往潰不成軍,最先敗下陣來。

如遇到敵軍精銳步兵,金軍往往以騎步兵輪番沖擊!

經過金軍六七輪頻繁沖擊後,哪怕是最善戰的軍隊也會擋不住,進而漏出破綻。

而此刻金軍便會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全力攻擊一點!

等到將敵陣沖開一角破綻,立即從突破口發起沖擊,進而以點帶面,將敵軍沖至全線崩潰!

而金軍這種騎步配合的作戰方式,亦被金軍稱為騎步協同戰術!

听說這種作戰方式是金國以一眾老將結合過去金軍的戰法,重新改良後的新型戰術。

金軍這些年來縱橫四海八荒,靠的就是這種全新的戰術體系。

而敵軍往往對金軍這種看似簡單的戰法卻無力可擋。」

听到嵬名令公如此推崇金軍的戰法,李純佑來了興趣,出言問道︰「既然金軍戰法如此了得厲害,那我軍可否學習金軍呢?

師夷長技以制夷嘛!」

听到皇帝單純到可愛的話語,嵬名令公瞬間想的了何不食肉糜這個詞。

怕皇帝白日做夢,嵬名令公不得不解釋道︰「啟稟陛下,金軍的戰法我們學不來。」

「哦?這是為何?」李純佑顯然不明白,疑惑道︰「一樣是人,為何他金軍能用,而我軍卻不能用?」

听著皇帝近乎白痴的話,嵬名令公趕忙解釋道︰「陛下想差了,金軍的戰法看似簡單,似乎人人都可學,但其實不然。

首先一點,金軍這種看似簡單的戰法,卻需要龐大的國力來支撐。

為何如此之說?

因為金軍部隊皆全員披甲,雖然說大部分都為簡單廉價的棉甲,但想要人手一件,起碼當下諸國只有金國能做到這一點。

而我國財政,以及兵甲產量有限,只能將寶貴的甲胃裝備精銳部隊,余者皆無甲。

更不可能像金國一樣財大氣粗做到人手一件棉甲的程度了,此國力所限,非人力可違。

再者金國八旗軍,不分步兵騎兵,皆內里配備鎖子甲一件。

甚至個別精銳之師配備三甲,這一點我軍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所以金軍部隊可上馬騎射,下馬重步,如此隨時切換配合有效,便是金軍可騎步協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我軍甲胃不全,以無甲之兵向敵軍的重甲陣型沖鋒,那不是沖鋒,那是送死!

但如果以少數有甲之兵向敵軍沖陣,不說人數過少能不能打開敵軍陣型缺口。

就說金軍主力全員配馬,等咱們的重甲兵沖至跟前時,金軍早已經騎馬 走了。

如此反復幾次,我軍重甲兵沒死在金軍的刀劍下,反而累死在自己鐵甲下了。

所以戰馬跟甲胃兩者缺一不可,只有此二者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出金軍的騎步協同戰術。

沒有此二者,強行去學也只是徒有其表罷了。

想要學習金軍的戰術,就得有海量的甲胃、戰馬、糧草!

金軍士兵有著三四馬的配備,所以他們才能在戰場上快速機動,輪番進攻,可快速集合局部優勢兵力,又可快速分散全線打擊敵軍陣型!

迅如鷹, 如虎,月兌如兔,力如蛇!

如閃電般一擊而撤,遠去瞬來!

人歇馬不歇,馬歇人不歇,所以金軍可一直保持體力,著重甲對敵軍發起頻繁的進攻。

而這便是我們做不到的!

想要將我軍主力全員配馬,不說有沒有那麼多的馬匹,就是有,光戰馬所需的糧草將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朝廷根本拿不出那麼多的糧草來供應戰馬所需。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各國都知道金軍的戰法厲害,也是最好的,可卻為什麼一直沒有人去學習的原因。

我們學不來,宋國也學不來,因為我們的國力不支持我們學金軍的戰術。

與其強行去學將自己搞的半身不遂,徒有其表,還不如不做改變了。

所謂沒有最好的戰術,只有適合自己的戰術。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起碼這樣可以保持我軍的戰斗力。」

當然嵬名令公還有一些內在的東西沒有說。

那就是金軍可一日三餐,有著充沛的體力,可頻繁進行軍事訓練,所以金軍打起仗來,可渾如一體,配合有序。

只有這樣才能將騎步協同戰術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而這些同樣是夏軍做不到的,畢竟夏軍只有少數精銳部隊才能吃飽,其他大部分部隊只能保持餓不死就行了。

這種情況下夏軍根本不可能去頻繁訓練,那是會訓死人的。

而沒有日積月累的訓練,縱是配備上了金軍的硬件裝備,他也發揮不出騎步協同的戰術優勢。

不是有德械、美械裝備就有德軍美軍戰力的。

硬件與軟件缺一不可,否則會發生相互不協調的事情。

不能相互配合還協同個錘子,那只會成為一群烏合之眾。

就夏軍承平日久,軍紀松弛,缺乏訓練,軍需不全的狀態連自己都做不好,還想要學金軍,只能說李純佑想多了。

經過嵬名令公一番解釋,李純佑終于明白是自己想多了,也便沒了剛才的想法。

就像嵬名令公所說,金軍戰術好是好,但不適合自己,夏軍不配有金軍這種高端戰術。

所以為防尷尬,二人皆略過此事不提。

于是嵬名令公繼續剛才的一堵二截之策,說道︰「金軍重在野戰強悍。

優其是在大規模戰事中,金軍優勢更大,所以我軍要避免與金軍打大戰,打決戰,甚至是打運動戰。

所以我軍應先以小股軍隊輪番騷擾金軍,大軍主力應堅守城關,待敵疲憊,再伺機出擊。

借助山川險要之地利,將金軍盡可能拖在瓜州以西,以頻繁的小規模戰斗,持續消耗金軍糧草兵員。

金軍西路軍所部,真正的八旗只有三萬左右。

所以若我軍能在五年之內將金軍的八旗消耗光!

甚至不需消耗光,只需讓女真八旗損失慘重,讓金人感到疼痛,金軍就會自己先撐不下去,只能主動退去。

如果在此期間,能讓金國的女真兵死個四五千,那麼完顏璟估計得面東而跪,向祖宗懺悔,向天下下罪己詔了!

如此便是完顏璟想打,金國的一眾女真貴族也會阻止戰爭的。

當年岳飛干掉萬余女真兵,就能讓一眾狂妄自大女真貴族主動低頭求和!

那麼今日我軍殺傷個四五千女真兵,一樣可以讓金人收起小視我之心,與我主動求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