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七章各方角逐

中都城南宋家,一座華麗的住宅中,山石水榭,小橋閣樓,此時一間雅致的屋子中,坐著中老青少這樣一對怪異的組合。

四人中老者年約六十有幾,胡子發白,身著錦衣,氣質沉穩,端坐在左側上首。

其下首坐著一個年約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此人同樣一身絲綢錦緞。

右首坐著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同樣渾身富貴。

其下側坐著一名二十多歲的少年。

此時,坐在老者對面的錦袍中年男子突然說道︰「爹,時間也不晚了,你看,我們是不是該做出決斷了。

如今城中的幾家巨室都在到處打探行動了,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這耽誤幾天的話,恐怕會有人捷足先登啊!」

中年人對面的老者此時卻面露微笑道︰「無妨,如今工部才剛剛傳出這種消息,到底是怎麼個章程,不要說其他幾家了,就是王大人也打探不清楚。

這中都外城這麼大的一塊肥美羊肉,不是他們幾家能吃的下得,如果消息屬實,我們定能在其中分得一羹!

你現在是關心則亂,外城民房街道拆遷重建,元料用工需求量定然是龐大無比,不是一家兩家能夠吃得下的。

而且咱們宋家以前可是方面的專戶,城牆與官家的工程肯定是輪不到咱們,可在民房商戶工程咱們定能從其他幾家手里搶到!」

話音落下,坐在老者下邊的青年男子贊同道︰「不錯,只要我們能夠拿下這一次的城南的改建工程,對于我宋家今後在官場上的人脈會大有好處!

如今工部傳出消息,听說會以一種名為競標的新型方式將外四城承包給商賈營建。

這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大生意啊,听說光是朝廷第一批撥款就高達千萬貫!

想一想若我們能承包南城所有民用營建,屆時那將是高達數百萬貫的利潤啊!」

說話的時候,這青年男子面露自信的神色道︰「只要這一次能拿下城南承包的資格。

我們就能在接下來長達三十多年,甚至是四十多年的中都擴建中一直保持優勢,甚至是獨佔鰲頭。

這未來利潤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能借此機會接觸朝廷大員,擴展朝中人脈,依次來擋住官場上的黑手,這就是咱們家的護身符啊!」

老者听後重重點頭道︰「老二說的不錯,賺錢是次要,重要的是給咱家找一張護身符。

小民只看到我等富戶吃香的喝辣的,有龐大的家產既不事亦富貴。

可只有咱們自己最清楚,商怎可與官斗!

咱們行了商,以後子子孫孫都不能科舉為官,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咱們光有財富而無自保的手段。

做生意被官府吃拿卡要,賠笑臉都是小事,為了賺錢,吃的好喝的好,這不丟人。

可唯獨怕眼紅之人貪圖咱家財產,屆時用骯髒手段奪我家業,更怕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有財富卻無手段自保,便猶如小兒持金過于鬧市。

所以一定要背後有靠山,否則那便是破門的縣令,滅族的知府。

自明昌以來,國朝幾番腥風血雨,海浪彼此起伏,多少富家大戶被牽扯其中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

所以這改造工程咱們一定要拿下!

只有咱們替朝廷做事,才能擋住暗處的黑手,若能走運的到工部支持,那咱家便在也不怕那些紅眼病了!」

老者說完,對面的中年人點頭道︰「父親說的在理,可現在只是傳出這種消息,朝廷最後到底會不會將工程承包給商賈還不一定了。

所以我認為咱家應給做兩手打算。

我攜帶厚禮親自去找王大人探探口風,如消息準確,不管付出何等代價,咱家都要取得參與競標的資格。

另一方面,咱們也要乘早做好朝廷不承包給商人的打算。

如果朝廷不承包,我認為咱家直接以關乎朝廷的名義,將咱家一半的家產捐給工部,在工部的一眾大員心里留下好印象,說不定哪天能護咱家一次。」

老者聞言,贊賞的看了看自己的大兒子一眼。

能說出捐出一半家產,減少危險,為以後考慮的主意,可見長子能擔起重任了。

近百萬貫家財說捐就捐,可見長子魄力與眼界以非凡人。

能將自己辛辛苦苦,提心吊膽賺來的家產捐出一半,這種大魄力世上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做的。

「為父沒有看錯你!」老者欣慰道︰「若此番事成,為父就退下來,這家就由你來當。」

中年人聞言,盡管心中歡呼雀躍,面上卻推辭道︰「父親嚴重了,父親正直春秋鼎盛之際,我磨煉太少,不敢擔此重任,家中事務還得父親做主。」

「好了,勿要推辭。」老者堅持道︰「這個家由誰當,我說了算,既然我說是你,就必須是你,誰都不能反駁。

你若再推辭就是不孝。

今日就議到這里,接下來你攜帶厚禮去探一探王大人的口風。

別看王大人官小,可人家到底是官場中人,知道的消息肯定比咱們多。

而且王大人身為咱家唯一在官場的照看人,一定不能怠慢了人家。

禮節要全,讓王大人無話可說。

否則人家或許幫不上什麼忙,但給咱們找麻煩就夠咱們受的了。

除了老大去找王大人外,老二你也別閑著。

你之前不是說你認識工部員外郎的親戚嗎?

你也攜帶厚禮,去拜訪一下你這個朋友,看看能不能借他的關系搭上他舅舅的路子。

如果此事能成,咱們就可多條消息路線,不管是競標還是以後承包改造,有個工部官員的照看,對咱們來說都是好事。」

中年人與青年人很是認同父親所說,二人應承道︰「父親放心,我們知道怎麼做。」

「好,那你們兄弟兩個就別在耽擱,立刻就去,時間緊張晚不得。」

青年人與中年人听後立刻起身,打過招呼就向外走去。

等兩個兒子走後,老者便看著自己的三子道︰「你兩個大哥都去忙了,你也別在家閑著。

你平常結交的那些狐朋狗友,在上不靈,在下靈,你請他們好好玩樂一場,讓他們在坊間打探一下工部對以後南城的規劃。

不管消息準不準確,多一條消息多一條路,若真能打探出點什麼,咱家便能事先準備,說不得可另闢蹊徑。」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