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三章遼國亡

明昌七年六月二十八日,金遼第三次議和,金軍獅子大口口,提出苛刻的二十四條。

遼國君臣迫于壓力,進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全盤答應。

遼國君臣為湊齊賠款不得不用公主、夫娥抵賬。且在城內大肆搜刮民財。

一連三日,遼軍在虎思斡耳朵內大肆搜刮金銀布匹、馬匹和女娥等一切能抵賬的「貨物」

虎思斡耳朵一座孤城。根本滿足不了金人的胃口。

所以,一時間搞得虎思斡耳朵城內馬匹羊駝為之一空,女娥死者甚眾。

耶律直魯古為了湊夠賠款金額的數量,竟然不惜讓自己的妃嬪公主抵數。

皇帝都如此了,那大臣就更不用說了。

遼國明發聖旨,以品級出人湊數,九品者,一家必須出三人,四品以上者,必須出十人。

就連遼國太師沙哈木都沒能幸免。

沙哈木的兩個女兒,四個小妾,四個姐妹都充往金營抵數。

三日下來,虎思斡耳朵已經成了一座窮鄙荒城。

城中百姓無以為食,將城中樹葉、貓犬吃盡後,就割餓殍為食,虎思斡耳朵餓死、病死者不計其數。

七月初一,遼國君臣在湊完賠款後,于當日按金軍給的戰犯名單抓人。

一連抓捕兩天,從一開始的百人,到後來金軍又添加了兩百民間抗金人士。

七月初三,三百官民,共家卷數千人,因為之前主戰的原因,被遼軍當著全城人的面,斬殺于北市!

七月初四,遼軍將城東居民全部遷出,以為金軍後續駐扎,以及天使安居。

七月初五,一千金軍奔赴虎思斡耳朵,入住東城。

從此以後,東城為金兵軍營與使館區域,遼人不得進入。

七月初六,遼國對全國下令,取締所有西方教派,是為邪教,以後不得傳教。

同日派出兵部尚書圖花木,攜帶金牌去往益離,接受大軍,交割益離二地與金軍。

七月初七,遼國下令,收繳全國所有詆毀污蔑金國的書籍。

所有書籍中對金國帶有「虜」、「胡」、「蠻夷」,等等字詞的書籍全部焚毀。

且以後不得在著,以後對金國必須稱為「上國」、「大國」、「天兵」、「大兵」,等美意。

七月初八,金軍在營地中面東而設法架,天壇,全軍肅裝,舉行冊封儀式。

初八午時許,遼國耶律直魯古身穿青衣,赤腳,攜帶皇後,嬪妃,宗室,文武百官,數千人,從東門徒行而出。

金軍騎兵,打八色龍旗,立馬于道路兩側,從虎思斡耳朵東門,一路排到金營法架之地。

遼國君臣從東門而出,一路行三拜九叩大禮,從金軍騎兵留出的中間通道中穿過。

遼國君臣三步一拜,九步一叩,數千人浩浩蕩蕩,行經一個時辰,才到達金軍營地。

遼國君臣到達金營後,面東方而拜!

爾後耶律直魯古還有後妃、宗室、諸王、公主,和附馬,官員等。

都得穿上金人百姓的服裝,頭纏帕布,身披羊皮,袒露上肢,到法架下行「牽羊禮」!

舉行完投降儀式後,金國官員當眾宣讀冊封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

溥將荒漠落日,罔不率俾。

昔我皇祖,誕育多方。

龜紐龍章,遠賜大石西漠之域;貞 大篆,榮施鎮國之山。

嗣以黃沙之揚,偶致風佔之隔。

當茲盛際,咨爾耶律直魯古,崛起西邦,知尊中國。

朕纘承宇內,統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惡,普欲包荒。

屬者西夷小丑乃蠻,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西陲,役屬牧民。

然遺丑不知天威,反復無常,移風易俗,使萬民涂炭,水火侵軀。

逐皇統煌命,訓其知善,其不兵而不知威,對與草漠,鋒鏑交加,人民困厄。

豈宜坐視,若使弱者不扶,誰其懷德,強者逃罰,誰其畏威。

況西陲為中國肩臂之藩,則此賊亦門庭之寇,遏沮定亂,在予一人。

于是少命偏師,第加薄伐。

仰賴天地鴻庥,宗社陰騭,神降之罰,賊殞其魁。

而王師大兵南下,正奇互用,爰分三路,並協一心,焚其芻糧,薄其巢穴。

外援悉斷,內計無之。于是同惡就殲,群酋宵遁,戈甲積于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西寇,舉一旦蕩滌靡遺。

棄尸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鑒戒,大泄神人之憤心。

于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不愛護。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茲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

上帝好生惡不仁者。向者,我中國自漢唐有護府治西域。

然五代失馭,西夷入而據之,播胡俗西風以腥羶中土,華風不競,凡百有心,孰不興憤。

自五代以來,中原擾擾,彼西夷寇我西土,不過乘漢唐衰耳,趙宋無能,辱中國與西夷。

朕本中國之舊家,漢唐之後裔,恥趙宋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宵衣旰食,垂六年。

自去歲以來,殄絕北虜,以主大漠之南北,撫四夷于域外,討豺狼于佑民。

詔書到日,如臣,奉表來庭,列土西疆,予契丹主。

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必視為寇盜,朕當命八旗子弟,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

丙辰年,著

欽此!」

耶律直魯古兩行清淚長啼血,跪拜道︰「阿父大金國大皇帝,仁懷護我。

兒往日少不更事,逞凶肆虐,得阿父點撥,羞愧過往。

除僭越之皇位!

以後永定大金西藩,接契丹國主之號!」

耶律直魯古說完,一眾遼國臣民在也忍受不住心中悲痛欲絕,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遼國亡了,以後再也沒有遼國了,有得只是契丹國與契丹國主。

「嗚嗚嗚嗚!」

遼國君臣在悲傷哭泣,而金國將兵卻在仰天歡呼雀躍!

「大金萬歲!」

「明昌萬歲!」

「陛下萬歲!」

哭與笑同時存在,哭者為失敗者,笑者為勝利者!

這一天對金國來說,是光輝的一天,而對契丹國來說,這一天是黑暗的一天。

如果從耶律阿保機建立大遼開始算起,迄今為止,遼國已經從在二百八十九年!

如果從耶律大石重新建遼算起,遼國已經從在七十二年了!

可如今這一切都成了過眼煙雲,大遼被金國在七十多年後,又一次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