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七章 煩惱

李彪開了玩笑,唐清安回應了一番,才說起正事。

「我今日去韓大人家里,但是韓大人不在,本來以為白等一場,沒想到韓大人家的公子出來接待了我。」

「這倒是難得,我這兩年里,估模著也去過韓大人家里三四次,可是一次都沒見到過他家的公子。」

千戶感嘆道。

別看自己是個千戶,唐清安是個百戶,自己職位比他高,但是明眼人都曉得,孰輕孰重。

不然為何同知家的公子會破例呢?同知家的公子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眼高于頂可不會多瞧他們幾眼。

唐清安沒有想到千戶這麼多心思,接著解釋。

「韓大人家的公子,不多日就要赴京趕考,的確是不出來見外人,而破例見我,也是為了告知我關于軍械所的事情。

雖然公子一心功名,不屑于交際,到底是右屯衛的人,心里還是向著所里的,才有出來接見我一事。」

李彪不關心唐清安為韓彬的兒子說好話,他和同知公子不是同路人,韓彬的兒子就是以後出息了當官,也不能回老家來任職。

又細問了唐清安關于軍械所的事,李彪內心已然有點猜測。

公衙里的事情自有規矩,已經下了公文確定的事,基本上是不會有變的。

根子多半還是處在眼前人的身上。

千戶瞅了眼唐清安,思索著自己要不要再談這件事,看樣子對方還沒搞懂原委。

到底是外來戶,而且又年輕,很多事情不如他們當地人看的通透。

罷了,連同知都賣人情給他,自己為何不賣他,不定日後是什麼情形。

「你可知,當年賈府在遼東有多威風?」

這段時間李彪也沒閑著,已經打听到了此人的跟腳,的確是龐然大物。

唐清安搖了搖頭。

他雖然熟讀過紅樓夢,剝析了很多背後的事,但是畢竟不是當事人,更沒有涉及到那麼高的層面。

他曉得賈府在遼東有莊子,曉得賈府當年厲害等等,卻不是全知全能。

「很多年前,我都還小的時候,賈敬賈公來遼東,出了山海關,那一路的風光啊。」李彪面露回憶,一臉的驚嘆。

「連北鎮的節度使都來此地相迎,整個遼東的頭面人物都來了,當初那盛況我至今記憶猶新。」

李彪突然嚴肅的看向唐清安。

「從那以後,遼東這塊地方,官面上已經三十多年沒有賈府的消息了,你可知原委?」

見唐清安不說話,李彪默認對方知曉內情。

太子之爭。

不少紅樓大老,從書中蛛絲馬跡中推斷出來的結論。

但是關自己什麼事呢?兩件事根本牽扯不到一起。

一則事情過去了這麼久遠,風波早已平息,一兩代人了,遼東還有幾個人記得賈府?

二則賈府早就沒有沾染兵權,明面上起碼如此,王子騰是王家,又不是賈府。

至于未來賈府又受到重大的打擊,那是因為賈府又一次,在皇權的斗爭中站錯了隊。

之所以選擇投靠賈府,自己就是考慮到賈府現階段,並沒有受到皇權的猜疑,不會影響自己的前程。

同時自己出身所限,最優的選擇,也是投靠賈府。

賈府雖然開始沒落了,但是關系還在,情面還在,官場上不是看職位的高低來論實力的。

如果只論職位高低,賈政一個五品官,賈雨村如何會求到他的門下?

原著中,林如海和賈雨村的對話,絲毫沒有覺得讓賈雨村去央求賈政有何不妥。

賈政見到賈雨村,見其相貌魁偉,言談不俗,且這賈政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況又系妹丈致意,因此優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內

中協助,題奏之日,輕輕謀了一個復職候缺,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謀補了此缺,拜辭了賈政,擇日到任去了。

五品官的賈政,幫助賈雨村復職為四品官的金陵知府。

金陵是什麼地方?多少人盯著這個位置。

所以對于投入賈府門下,唐清安認為以自己目前的條件,是最正確的選擇。

至于未來賈府又一次站錯隊,唐清安有信心插手其中,改變賈府的選擇。

信心就是來自于遼東。

遼東西邊就是山海關。

出了山海關就是一馬平川的京師之地,中間只隔著一個薊鎮,九邊第一軍鎮。

遼東的形勢,關乎于京城的安危。

皇帝連位置都坐不穩了。

文臣武將都無力應對的時候,出了自己一個異類,能在敵後方牽扯蠻族的力量。

自己學習毛文龍,趁著遼北陷落之時,行船沿海而上,在海島接應無數逃難的遼民。

不需要和蠻族硬踫硬的針對,只需要在海岸線做好接應遼民就行,幾千里的海岸線,蠻族根本防不住。

毛文龍歷史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因為在陸地上的確打不過蠻族。

真正的派大軍出擊只有一次,結局還是慘敗,而且還是在他的中期,已經站穩了腳跟的時候。

雖然打不贏蠻族,可他就是勢力越滾越大,兵力越來越多,建立東江鎮,最後竟然有了十萬兵。

因為投奔而來的遼民太多了,拼了老命的接收都接收不完,實實在在的成為了蠻族的心月復之患。

這個策略毫無破綻,蠻族就算知曉也無力應對,誰讓他們人少,以及沒有海上力量。

除非賈府要造反,和皇權上升成敵我矛盾。除非蠻族善待遼民,以致于獲得民心。

不然不可能失敗。

賈府有造反的心嗎?毫無疑問是沒有的。

皇上有置賈府于死地的心嗎?同樣是沒有的,哪怕未來又一次站錯隊,最後榮國府賈政官復原職,兒子科舉獲得功名。

蠻族會改變軍制,善待遼民嗎?

不會。

蠻族有大周這個強敵,還有草原敵對的可汗,這三者的矛盾不可調和。

保持戰斗力是蠻族的根基,而蠻族又不事生產,身處蠻荒之地,只能壓榨遼民以維持軍力。

這種大勢被唐清安掌握的通透。

只要自己建立東江鎮,不光賈府,連皇帝都會重視自己,自己成為賈府勢力中的封疆節度使,在站隊的過程中,無論如何賈府詢問他的意見。

可是現在小小的軍械所,如何牽扯到賈府呢?這件事本來就不是賈府的首尾,而是遼東都司戶科司務陳策手筆。

唐清安茫然的看向千戶,不知道千戶是否掌握著自己遺漏的的信息。

「賈府當年勢力太大了,引起了朝廷的壓制,所以當年遼東和賈府有牽扯的官員,都受到了影響。」

見唐清安還是沒有看透,李彪繼續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