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一章 異教里加

1067年2月,一艘來自遠方的艦船來到了里加,駛入了這個繁華的北方港口,里加這些年是越發繁榮的,來自波羅的海各地的船只來到這里,城市的商品流動不斷在增加。

里加在波羅的海貿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這座城市的商船隊也越來越龐大。

而接下來,愛德華•威塞克斯踏上了這片土地,回到了北方。

這艘船來自遙遠的英格蘭,它隨著從英格蘭戰敗歸來的挪威艦隊跨過了北海。

雖然說愛德華•威塞克斯在擊敗挪威軍隊的斯坦福橋發揮了關鍵作用,並且擊傷了國王,但是哈拉爾德還是讓這個擊傷他的人跟隨了艦隊離開,挪威國王對于打敗他的人是沒有惡意的。

當時愛德華帶著他的妻女匆匆忙忙的來到挪威人的泊地,要求哈拉爾德帶著他們離開。

而見此,哈拉爾德也就答應了,挪威國王不介意幫這個姻親一把。而對于戳傷自己那事,真的就不是事,哈拉爾德不在乎這樣的事情,他從來都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而記仇。

在戰場之上你殺我我殺你太正常了,這都是很平常的時候,甚至哈拉爾德還得感謝愛德華手下留情,不然他肯定就已經死在那里了。

至于愛德華惹上了什麼麻煩,哈拉爾德根本不在乎,也沒有人可以可以為難挪威國王

哪怕是他已經戰敗了也是如此,這位陛下若是不高興了完全可以再來一次入侵,諾斯老家有的是渴望戰利品的戰士,無論是盎格魯撒克遜人還諾曼人都得安撫這位國王。

在愛德華帶來不久,的確是有著兩個英格蘭貴族帶著大量塞恩找上了門來,他們就是北英格蘭的統治者,麥西亞伯爵和諾森布里亞伯爵,這兩人打算說服愛德華和到他們這邊來,但是都被愛德華堅決拒絕。

他們想要強行拉人也是不可能的,哈拉爾德就在這里呢,而對于威懾這兩個廢物挪威國王沒有任何壓力,哈羅德出兵救了這兩家伙,這兩家伙連派兵南下都不願意,哈拉爾德打心底里瞧不起這兩貨色。

毫無疑問,這兩人很快就被哈拉爾德直接趕走,他們也不敢對挪威王做什麼,這兩人還記得哈拉爾德是如何毀滅他們的軍隊,要不是哈羅德前來救場他們就完蛋了,只能灰  的離開。

在這兩人離開之後,挪威王才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愛德華在月兌離黑斯廷斯的戰場之後,第一時間就去接他的兒子,但是他沒有想到那些盎格魯撒克遜權貴的反應更是迅速。

在判定自己已死後,直接按照王位的繼承順序給他的兒子埃德加戴上了王冠,讓他成為新的英格蘭國王。

至于為何是他的兒子而不是哈羅德的兒子,因為那些小子已經第一時間流亡愛爾蘭了,顯然是看來英格蘭王位是一個燙手山芋。

為此愛德華被迫跑了一趟倫敦,所以當死人愛德華出現的時候自然使得當地權貴無比驚慌,但接著就是驚喜,在如今艱難的情況下,自然是一個成年王侯擔任國王更好。

但是愛德華的想法和他們完全相反,他就不打算留在這片土地上,來到倫敦只是為了兒子。

只不過接下來,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兒子居然表示要當這個國王。

這小子表達出來的意思很堅定,那些盎格魯撒克遜權貴也很堅定的支持他,愛德華對此自然是大鬧一場,這幫家伙就是抬著他的兒子送死!

不過在私下里,這些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們給愛德華說了他們的想法,他們就沒有打算把王冠留多久,他打算把王冠交給威廉,以此換取威廉的保護。

威廉出于名聲的考慮也不會對他們動手的,更不會對小埃德加動手。

畢竟和威廉敵對的是戈德溫家族,不是威塞克斯家族,威廉的王位來源于懺悔者,他若是迫害威塞克斯家族成員那就是在動搖自己的合法性。

英格蘭早晚都會起來反抗諾曼人的統治,那個時候他們護送著威塞克斯的國王王者歸來,這樣王位就再次屬于威塞克斯家族。

愛德華尋思了一下這個想法,好吧,還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這事情還頗有操作性,弄不好還真的可以保住威塞克斯的王位。

見愛德華已經心動,他們還提到歐陸之上諾曼人的反對者也不少,法國的諸多勢力都在蠢蠢欲動,還有那位法王呢,機會早晚可以到來的。

到這里的時候,這些貴族又勸說愛德華留下來,只是愛德華根本不接招,他才不要留在這地方當什麼國王呢,更想去東歐過安穩日子。

說實話,這些貴族得分析的確很合適,諾曼底公國的外部環境就是那麼糟糕,到底都是敵人,到處都是暗雷。

但是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威廉在面對那麼多的勢力擠壓之下,依然可以一手在英格蘭鎮壓和屠殺,一手在法國擴張勢力和拳打法王……歷史就是那麼不講邏輯。

不過讓愛德華放棄帶走小愛德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孩子自己的意志,顯然這孩子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成為英格蘭國王的機會。

而哪怕是不能成為英格蘭國王,最差也可以當上一個英格蘭領主,畢竟威廉的合法性來自威塞克斯,所以即便是威塞克斯的成員參與叛亂,他也不太可能對威塞克斯家的人動手——歷史上也的確是這樣。

這孩子並不喜歡東歐,他看來那里實在是太荒蠻了,他怎麼都想要留在英格蘭,在這點上他雖然小,但是意志很堅定。

見此,愛德華也不多說什麼,既然這孩子選擇了自己的路,那就讓他去走吧,更何況他的這條路還頗有操作性的。

愛德華雖然自己在這些事情上滿是無所謂的態度,但他還是希望後代過上更好的日子,取得更高的地位。

因此既然埃德加選擇,那就任他去吧,讓英格蘭王位回到威塞克斯家族手里也是好事,免得他日後不好去見祖先。

他的大女兒瑪格麗特也選擇留在英格蘭,原因是要照顧自己的弟弟。

對此愛德華也同意,兒女們選擇了路那就走下去吧,于是就妻子和二女兒跟著愛德華離開。

不過愛德華沒想到的是,北英格蘭那兩廢物居然一路追過來了,這兩個家伙的想法就很簡單,就是想手上的籌碼多一些,一個成年且戰陣經驗豐富的威塞克斯怎麼都比那個孩子強。

而且這兩人那點私心愛德華用腳指頭想都知道,在北英格蘭的國王肯定比倫敦的國王好了,他們兩兄弟在倫敦可沒有勢力。

沒辦法,愛德華只能去找挪威國王哈拉爾德,這位足以威懾這兩個廢物,挪威殘軍還沒有離開英格蘭呢,他們依然在準備離開。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哪怕是受傷只能躺在床上,哈拉爾德也威懾了那兩位英格蘭大貴族,讓他們滾到一邊去,而這兩人也只能灰  離開。

哈拉爾德在了解到愛德華經歷後也是頗為感慨,他這經歷可真是一波三折,換成自己這樣的冒險者還差不多,但是對愛德華這樣骨子里面渴望安穩的人來說,這可就太折磨了。

接著愛德華隨著哈拉爾德的艦隊揚帆起航,渡過了北海。

在跟隨挪威船隊離開遍布紛爭和戰亂的英格蘭之後,愛德華在挪威的高山峽谷之間又找了一艘船,這船還是哈拉爾德親自關照的產物,挪威王怕愛德華上了什麼海盜船,在海上被人殺了全家。

接著愛德華就穿越了海峽,進入了波羅的海,進入了這片海洋之後,他很快就來到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城市,里加。

里加是附庸于羅斯季斯拉夫的城市,同時這座城市的統治者約姆斯戰團首領也正是他認識所的人,因此愛德華選擇前往了這個地方。

這些年來,里加也在不斷繁榮,尤其是在和波洛茨克方面劃分了勢力範圍之後,變得安全的城市自然使得更多人口涌來。

如今的里加已經變成了一座人口數量達到七千的城市,在在波羅的海沿岸已經屬于是大城行列。

其主要居民都是諾斯人,這些年來丹麥和挪威不斷的戰事使得許多諾斯人離開家鄉尋求安穩之地,而里加也正是他們的選擇之中。

一直以來諾斯人都有對外移民的傳統,里加這個繁榮的城市自然從中分潤了大量移民。

並且隨著諾斯諸國紛紛皈依在基督之下,諾斯各地的異教徒也得尋找新去處了,里加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並且里加還徹底統一了波羅的海諾斯人勢力,愛沙尼亞沿岸諸島已經對里加屈服,這片土地上的諾斯定居點現在都听令于里加。

約姆斯戰團的聲望也越發強盛,這個古老的異教戰團正在恢復往日的榮耀,也成為波羅的海上的主要勢力。

愛德華眼里的里加毫無疑問是一座典型的異教船壘,在英格蘭已經算是少見的異教徒在街道上到處都是,人們以奧丁和索爾之名戰斗、發誓還有交易。

奧丁和索爾的神像就這樣立在路邊,商人就那樣在這些異教神靈之下交易,行人也對這些神靈的存在熟視無睹。

不過這城里也還是有著基督教的痕跡,經常在里加落腳的德意志商人建立了居住區,並且建立了公教的教堂。他們也在努力向著里加的異教徒傳教,但可惜基本沒有取得功績,當地本來就頑固異教徒不少。

羅斯人也有著居住區,他們基本都是來自諾夫哥羅德的商人,同時也建設了正教的教堂,但基本不傳教。

此地居民對異教的熱情從最近正在修建的諸神神廟就可以看出來,愛德華看那工地的規模就知道當這座建築落成之後,北方異教徒又會多出來一個聖地。

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神廟現在是停工狀態,工地上看不到一個工人。

愛德華沒有在這些事情上花費太多經歷,他徑直去找了里加的統治者,約姆斯戰團的首領索吉爾,因為有著哈拉爾德給的信物,他見到索吉爾還是很容易的事。

索吉爾這些年下來變化不大,硬要說就是毛發更加旺盛,身體更加強壯,顯得更具有領袖氣質,對愛德華的來訪頗為熱情,難得見到以前一起並肩作戰的人啊。

索吉爾已經很久沒見莫斯科宮廷的人了,他畢竟長期在這邊工作。

不過約姆斯戰團的首領也沒有在愛德華身上花費太多時間,他還有著問題需要處理,而這個問題就是來自波洛茨克。

波洛茨克最近動員大軍的消息每個人都知道,而對里加來說,它對弗謝斯拉夫口中那個攻打立陶宛是不全信,天知道巫術王公會不會突然調轉槍口,那家伙可是有著這樣的前科的。

里加有次就是這樣被屠殺了殖民點,最後波洛茨克象征性賠了些錢,里加最後只能把被打斷的牙齒咽進肚子里。

因此對于波洛茨克的一切動向,里加都會認為這是在針對他們。

因此警惕永遠都是最高的,而也是因為這警惕,里加避過了很多來自波洛茨克的攻擊。

所以里加現在是在緊急備戰狀態,以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約姆斯戰團已經被調集了起來,奧丁和索爾的戰士們正枕戈待旦。

至于獻給諸神的神殿實際上是停工狀態,現在哪兒有人力修那個,等現在的危機結束了有的是時間來修。

對于愛德華,在寒暄和談談這些年的經歷後,索吉爾就給愛德華安排了一支前往羅斯的隊伍,護送他回羅斯。

就這樣,愛德華踏上了前往羅斯的道路。

在這條路上走著,愛德華不由得感到他的心情越發輕松,他幾十年來待的地方不少,但還是羅斯讓他最舒服。

在這里他有領地,他有事做,也有戰爭可以打,而不是像個被養起來的廢人一樣。

這次在經歷了當傀儡國王的苦之後,愛德華對于東北羅斯貴族的生活越發向往,這比當什麼國王好太多。

這支里加的隊伍動作很快,他們沒有多久就進入了諾夫哥羅德境內。

並且這支隊伍很是精干,即便是加上愛德華的扈從們也不過才三十人。

大家都是披戴甲胃的武士,想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路上才沒有不長眼的部落打劫。

愛德華多次感到了被窺探的感覺,卻一直都沒有襲擊發生就是明證。

雖然說沒有遇到襲擊者,但是愛德華怎麼都沒有想到,他們會遇到大軍。

那個時候愛德華他們正走在森林中的土路上,這種道路是屬于那種只有當地人和在這道路上經常來往的商人才知道的那種。

這種道路一般都很安靜,因為平時里來往的人不多,而也是因此,愛德華他們才能那麼快就注意到遠方傳來的大軍前進的動靜。

而在確定這是大軍在移動之後,愛德華他們立即藏入道路邊上的密林中。

在這樣的小道行進一直都一個潛規則,若是發現對面來了什麼大隊伍,那麼第一動作都應該是躲起來確定其身份。

因為在這樣的道路上前進的大隊伍很可能是不希望被人發現的,所以為了小命,還是老老實實躲起來吧。

不然死了之後尸體往林子里面一扔,那就可就真的死無對證。

只不過眾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接下來看到的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大軍。

就在藏起來不久後,大量斥候就從他們走過的道路上跑過,而接下來又過了一會,一隊隊的士兵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

這些戰士安靜的在林中小道前進著,武器盔甲參差不齊,從鐵甲到武裝衣什麼都有,不過從臉龐和隊伍里偶爾響起的話語可以看出來其羅斯人的身份。

這些很有秩序,他們在軍官的約束下前進得很有序,基本沒有出現掉隊者。

「媽的,是波洛茨克的人,我就知道他們沒安好心。」

就在愛德華猜測著這支隊伍的來歷時,身邊諾斯人小聲的罵聲引起了他的注意。

「波洛茨克的人?怎麼說?」

愛德華當然對此好奇,怎麼他們一眼就看出來這是波洛茨克的人。

「我們和波洛茨克的人交手從來不少,他們的樣子早就記住了,而且看這些家伙的樣子,還是波洛茨克的精銳啊。」

那人理所當然的說道,的確,他們可波洛茨克的交手一直都不少,早就熟悉對面了。

而這些話語讓愛德華內心緊張起來,波洛茨克公國為什麼調集那麼多軍隊在諾夫哥羅德境內的小路前進?

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愛德華也意識到了問題關鍵,這樣的大軍出現還能是為了什麼啊。這樣想著,愛德華看向了他們前進的方向,恩,沒錯,這個方向就是北方,是諾夫哥羅德的方向。

看來我回來的真是時候,剛來就得又上戰場了。

愛德華這樣想著,作為當過國王的人,他對于接下來要發生什麼基本心里有數。

在等了不知道經歷了多久之後,波洛茨克的大軍終于消失,在多等了一會兒之後,眾人都動了起來。

他們加快了前進速度,因為每個人知道,這個消息必須盡快帶給羅斯季斯拉夫,北方要出大事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