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二章 城市逆轉

而使得他們這樣的原因也很簡單,兩人都明白,這是一個可能在未來與匈牙利國王陛下談判時用到的砝碼。

對于這馬扎爾之國以外的國家來說,匈牙利國內存在著變亂對于他們來說是有利的。

幾十年前那漫長的波蘭大起義以及最後鎮壓說明了這點,最後的鎮壓使得諸國都在這混亂之中獲取利益,帝國獲得了波蘭的服軟,而羅斯獲得了盟友,只有波蘭為了復國而付出了許多代價。

當然,前提是這變亂不會蔓延出這個國家。

若是那樣的話,局勢就會變成波蘭大起義最初階段的那樣,諸國一齊動手幫助波蘭平亂,遏制混亂的蔓延,但也僅此而想,想要進一步就看阿帕德家族願不願意學習皮雅斯特家族。

所以為了未來貝拉陛下向外國求援而出賣各項利益的可能,那些異教徒不能全殲,也不能受到太多打擊,他們不希望這些異教徒叛軍因為力量不足而被消滅。

羅斯季斯拉夫與西切赫都想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現在正默契的對視著,眼中是那你知我知的笑容。

不過那些隨著他們沖來的騎兵都一臉的沮喪,好不容易擊敗了敵人,本來準備好好的收割甚至是陣斬敵酋,可卻被勒令停止前進,只能眼睜睜看著敵人的步兵逃走。

這些可是錢啊,抓到一個就可以賣作奴隸,許多羅斯人還記得他們是怎麼在瓦拉幾亞捕奴然後賣給希臘人的,那時他們可大賺了一筆。

但貴族們不願意也沒法,他們只能忍著。

而此刻在他們身後的戰場上,那些頑固的異教徒終究還是被殲滅,這些人戰斗到了最後一刻,許多人死前都在高呼那神靈的名字。

狂信徒背靠著他們的圖騰與旗幟而死,也算是彰顯了意志,向神靈證明了他們的信仰。

只不過,就在接下來基督的戰士們打算開始追殺,收割財富與奴隸時,卻獲得了一個讓他們錯愕的命令。

那就是全軍原定整頓,不進行追擊。

統帥們給出來的理由也非常合理,為了防止異教徒可能的襲擊。

對此任何人都挑不出來毛病,雖然月復誹不斷,但只能乖乖服從。

隨著腎上腺素的消退,疲憊涌上了每個人心頭。

士兵們鼓起最後的力氣聚集在一起,再次組成陣線。

不少人還是在戰友的攙扶下行走,期間大家都撐著一口氣,不要讓自己徹底的松懈。

接戰站定之後也沒有人坐下躺下,大家都是互相倚靠著,哪怕是兩條腿重得和灌鉛一樣也不坐下。

這些老兵都明白,在經歷了激戰之後若是直接坐下躺下休息,那麼沒有半個小時是站不起來的。

既然現在統帥們說可能還有敵人,那他們怎麼能讓自己陷入那麼長時間的無力之中。

現在站在互相倚靠著也可以恢復體力,雖然說這樣種某種程度比起戰陣廝殺更是疲憊,但也只能如此。

也虧得這些人都是精銳,因此才能鼓著最後的力氣與意志組成戰陣,只有這些老兵才能做到這點,要是一般的征召兵現在肯定全垮。

而隨著異教逃兵的遠去,戰場也空曠了下來,除了那些還依然站立的基督徒戰士,就只有一片片的尸體,還有幾座突兀的尸山。

好在尸體大部分都是屬于異教徒的,畢竟基督徒一方無論是戰場技藝還是武器裝備都比對方優越太多,這足夠大大增強他們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

而在另一邊,那些混雜了各方勇士的重騎兵正在更換戰馬,馬扎爾人的手中不缺馬,直接騎上就是。

原來的戰馬已經在戰斗中精疲力盡,再戰斗下去他們必然死在戰場上,而且這對發揮騎兵戰斗力極為不利。

在重騎兵們換好了戰馬,羅斯季斯拉夫與西切赫把事情交給各自的副手之後,他們帶隊策馬前往了費赫什瓦爾,那里還需要支援呢。

他們沒有帶上步兵,因為在經歷了一場激戰之後,步兵的狀態顯然已不再適合參與到又一場戰斗,那樣怕不是會把許多人累死。

基督徒們是從羅斯季斯拉夫等人出城通過的城門進入,而在看到那邊的景象之後,羅斯季斯拉夫很慶幸他在離開時留下了一隊親隨守衛,不然還真的進不了城。

至于莫斯科王公為何這樣說,是因為留守的親隨們在守衛城門的這段時間遭遇了好幾波異教徒的沖擊。

這些異教徒的數量比起他們多了太多,親隨們在驅散了最開始一波之後就無能為力,只能不斷後退。

但最終他們都是靠著死守塔樓牢牢守住,維持作為釘子的存在。

並且在基督徒的重騎兵來到之時,他們果斷殺出塔樓,強行把那些包圍在大門的異教徒驅散,而這些實為暴民的異教徒根本擋不住這些職業武士,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打開。

而接著涌入的重騎兵向著那暴亂的人群沖來,踐踏了異教徒們。

那些異教徒本來就是依仗著人數才勉強把親隨逼入了塔樓,現在基督徒變成了有人數優勢的那個,他們自然只能一路潰敗。

而隨著異教徒的潰敗,羅斯季斯拉夫與西切赫則有意放慢了速度,驅趕著他們前進,跑得慢的直接殺死,時不時還射上幾箭讓他們跑得更快。

這是屢試不爽的一招,兩人都在不少地方用過,潰兵會幫他們完成許多事,避免許多戰斗的。

一路之上的異教徒都被這逃跑的隊伍所裹挾,畢竟在看到重騎兵趕著慌不擇路的同伴而來,任何人都會恐懼而開始逃竄的。

哪怕是最勇敢的狂信徒,面對這潰敗大軍也只能跟隨,若是不跟隨,他的下場不是被人群踩死就是被驅趕著人群的重騎兵馬蹄踩死。

而隨著異教徒的崩潰,以及費赫什瓦爾的市民看見那重騎兵頭頂的十字架旗幟,大家都意識到這是他們的隊伍到來了,支援終于到來了。

支援的到來鼓舞起了人們內心的勇氣,也讓他們有了底氣與破壞家園的入侵者戰斗。

許多市民拿起那防身的武器就沖出家門,把那些慌不擇路逃跑的異教徒殺死,甚至還有人被活活打死,棉羊們此刻變成了嗜血的野獸。

而那些自從暴亂一開始就躲起來的本地黑幫也行動了起來,這些耗子對于這樣的事情敏感得很,這讓他們可以躲過許多事情。

因此他們在一切開始前就躲了起來,而現在一切要收尾,那自然要出來表現表現,讓街坊們見識見識他們的本領,日後收保護費也方便。

異教徒們突然發現,就在那麼一瞬間這曾經被他們任意主宰的城市起來反抗,那些懦夫現在卻有著莫大的勇氣,他們還用著那些不亞于異教徒的手段折磨著異教徒,落下他們手中的俘虜下場都很慘。

許多異教徒想起他們曾經听到的號角之聲,當時他們都知道那號角代表著撤退。

只是這城市現在都任由他們主宰,他們又怎麼可能撤,外面那些家伙是搞錯了吧,又或者是這些家伙想要盜取他們的戰利品,因此出了這樣的招數。

而在這樣貪婪的猜想之下,這些人丟掉了性命,有道是好言勸不了送死的鬼,這句話在這里實踐了。

而在這樣一種形式之下,基督徒的援軍們到達了王宮前的廣場,而在這里,是最大的一波異教徒,以及那個叛徒,哲爾吉的所在。

而隨著重騎兵的奔馳,他們的結局顯而易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