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四章 觀鄉之思

羅斯季斯拉夫的隊伍前進之時,那聲勢之浩大,不由得讓人注目。

而導致這聲勢浩大的並不是因為羅斯季斯拉夫本身的隊伍多麼龐大,畢竟哪怕是是加上軍僕,王公的隊伍也不過才六百之數。

主要是因為那些被吸引來的商隊,能夠跟著王公同行的機會可非常難得,這意味著這一路基本上可以確保安全,于是商隊就越來越多。

莫斯科這些年來的繁榮吸引了許多商隊,他們都是被莫斯科產出的商品吸引而來。

但是由于莫斯科的諸多行會的生產很多時候都是難以與商隊們的需求相匹配,很多商隊都在這里等待他們訂單的完成,因此才有了這樣的景象,畢竟拿到貨之後稍微等個幾天又不是問題。

還有東北羅斯的朝聖者也跟著王公得隊伍前行,他們的目標是前往基輔朝聖,那里畢竟是羅斯教會的座堂之所在,是他們的精神首都,據說在基輔那座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之下無論犯下什麼罪行都可以獲得救贖。

對于這些朝聖者來說,跟隨王公的隊伍是最安全的,畢竟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一窮二白。

帶著這支龐大的隊伍前進羅斯季斯拉夫速度自然快不起來,不過他的時間很充裕,讓他可以帶著這些民間隊伍滿滿走,這也是一個顯示權力的機會啊。

而當這樣一支隊伍安營時,那景象就像是軍隊扎營一般,無數帳篷鋪滿了肉眼可見的大地,人們點起篝火,烤制那些他們隨時攜帶的食物,隨便把四周一切可以采集獵捕的動植物一掃而空。

而且還不斷有人加入這隊伍,畢竟無論什麼時候跟著大部隊一起走都是安全的。

羅斯的荒野從來都不安全,畢竟誰知道那些村社和部落會不會突然客串強盜啊。

荒野里的事情除了那些經歷者還能有誰知道,鄉村本就封閉,各個村社與部落之間絕大部分時候還是互相分離的。

羅斯季斯拉夫的隨行隊伍越來越大,這讓莫斯科王公不由得想起多年前他的祖父從諾城前往基輔的時候也是這番景象,那個時候祖父是這一切的統領。

而現在這樣的景色在他的身邊上演,他是這隊伍的統領,這讓羅斯季斯拉夫感覺到了一些東西,這東西名為權力,用權力操弄世界的感覺真的很棒。

不過他也沒有沉迷其中太久,在沒事想這些有啥意義?根本沒有意義,還不如老老實實構思小說。

是的,小說,羅斯季斯拉夫現在決定開始構思一本小說,一本足以讓他流芳後世的小說。

關于這事他已經考慮了很久,而在踏上南下之路後不久,他就徹底作下了決定。

這是羅斯季斯拉夫的野望,他想要成為那種後世里學生必讀書目里書籍的作者,他想要成為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存在。

這種成就可比什麼文治武功強,羅斯季斯拉夫清楚他一輩子最高成就頂天就是統一基輔羅斯這片土地,並且讓它在治下成為區域強權,而若是這樣他的名聲最多也就在這片他執政過的土地流傳。

而要是可以在文學上創下什麼開創性成就,聞名世界就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莫斯科王公有空就在思索他的小說應該如何寫作,他初步定下來的是一個展現貴族之中爭權奪利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之中他會滲入那後世所欣賞的種種觀點,比如對獨立女性的欣賞,還有那這時代無比罕見的人文關懷。

當然,最重要是對寫作結構的創新,作為一個後世來客,他所會的許多後世里司空見慣的寫作方法在這個時間線那就是劃時代的創新,他所要做得就是把這些都安排進他的小說里。

並且構思小說也可以打發路上的無聊,畢竟每天不是騎馬就是前行,那些風景也見得太多太習慣,那為了打發時間總得找點事情做。

揚與梅什科這一路上倒是挺聊得挺開心的,揚此刻已經全無出發時的沮喪,畢竟他是個羅斯季斯拉夫還小的年輕人,滿心都是為再次見到父親的興奮。

至于梅什科,他只是覺得這人群聚集的一切很有趣,他總是會在營地里到處 達,看看風景,這個波蘭人以前那種傲慢與孤立現已基本消失。

不過這一路的景象並不是全都讓羅斯季斯拉夫感覺無聊,而有時候看到有些景象,羅斯季斯拉夫會非常開心,並且沉迷在那種景象之中。

————————

「啊,我喜歡這副繁榮的景象。」

在經過一片田地里,羅斯季斯拉夫看著一望無際農田里的作物正在被收割,王公感到了喜悅,而在他知道這一切是移民到東北羅斯的新移民建設得,那內心更加高興。

不遠處有一架水力磨坊,那是羅斯季斯拉夫的所有物,代表王公權力的聖喬治屠龍旗幟在磨坊上飄揚,磨坊附近已經遷來了幾戶人家。

管理磨坊的磨坊主曾是羅斯季斯拉夫麾下的親兵,受傷之後被王公安排了這樣一個工作養活自己,這可是一個很有油水的活,畢竟「損耗」的大小可以控制嘛。

他同時也是王公在這一地區的權威代理人,是莫斯科政府在鄉村里權力的體現。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也就個眼線的作用了。

隨著水流的流動那磨坊正孜孜不倦的運作著,水車不斷把水帶到高處,接著產生動力以轉動磨坊,就像是勤懇的騾子一般。

最近的村莊就在磨坊附近,這村子修在了王公命令下整平的道路上,與磨坊相隔最多百米,那村莊的建築有些南方的風格,而村民的口音也帶著南方味,是個非常典型的南方移民村。

有許多農夫在磨坊那里排隊,他們會交上部分糧食作為報酬,接著磨坊會把他們的糧食磨成面粉。

當王公的隊伍經過穿過農田的道路時,很多農民停下工作從田里站起,看著這支浩大的隊伍,距離較近的農民和路人站在道路兩旁摘下了帽子向貴人們致意。

還有許多人帶著擔憂的眼神,他們看到了這支隊伍的龐大,害怕這隊伍要是踐踏他們的農田。

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去找武器,還有人打算找更多男人來,要是這些人踐踏他們的農田,那就直接開干,哪怕是面對王公的隊伍,為了保護農田里的作物他們也會拼命的。

不過羅斯季斯拉夫已經做好安排,王公不會讓麥子被踐踏的,也不會讓這些麥子被人偷了,麾下過半的親隨都被派去執行這個任務。

而在那麼多披胃武士的指揮下,自然沒有人敢于不從,都只能老老實實去排隊走大路。

「這是個繁華的村子,羅斯季斯拉夫,這一切都是你的功績。」

揚也看向了王公看到的景象,然後說道,他的話語里不乏真情實意的贊美。

在揚看來正是羅斯季斯拉夫的努力,才有了這繁榮的景象。

這也是這個時代對發展普遍觀點,一切都是統治者的功績,而羅斯季斯拉夫對此有著不同看法。

「揚,你可真會奉承我。」羅斯季斯拉夫對于奉承並不感冒,甚至還有些微微的不高興。

「我不過是作了些許引導罷了,算不得什麼的,而且——罷了罷了。」

羅斯季斯拉夫本來想要說些東西,但是接著他又把話語咽下,他本來想要說說關于農夫的重要,以及農夫創造這一切什麼的。

但想到這是一個把劫掠與剝削視為天經地義的時代,他這些話真的就有些不合時宜。

更何況,他是一個標準的剝削者壓迫者,因此羅斯季斯拉夫還是閉嘴,那些話他說出來他總是感覺有些諷刺,對自己的諷刺。

尤其是聯想到他所計劃的小說內容,那種諷刺之感更加強烈,他明白這樣的情緒很多余也很可笑(在這個時代),但是在內心那樣的情緒時不時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

而羅斯季斯拉夫最慶幸的是,這些情緒這只能讓他感到些許的難受與慚愧,還無法讓他作出什麼違背階級的蠢事,他不是被情緒主導的人。

這些思緒的進入使得羅斯季斯拉夫有些心煩起來,而一心煩下來這幅豐收的景象他看著也沒有那麼喜人。

在這個時候,他想到的是妻子,一股思戀之情突然涌上心頭。

羅斯季斯拉夫懷戀妻子的懷抱,懷戀兒子的小臉,家人帶來的溫暖在這一刻的吸引力是那麼強大,那種吸引力之前他彷佛下一刻就要離開。

羅斯季斯拉夫內心是不想離開他在莫斯科的小窩的,對于在莫斯科建設的一切他都非常滿足,很多時候他都在想,就這樣在莫斯科過完一生也很不錯。

但最後他還是把這隨遇而安的思想所扼殺,就比如這次的出行,王公很舍不得離開妻兒,但是那對于野望的追求,還是使得他踏上了旅程。

這次匈牙利的事情非常重要,對他來說也是個跳板,是他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上表演的機會,他怎麼可以錯過。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