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578章 萬民請願

方景提起這件事,自然是相當的生氣了。

不過,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高永鑫。

他是太後的親族,又是方景自己願意提拔上來的。

所以他也只能吃了個啞巴虧。

大不了以後不用他了就是唄。

現如今這高永鑫也是很厲害的了,頭上掛著工部侍郎的名頭,在燕京城中養老了。

絕對不能再用他了!

這次絕對不能犯想同的錯誤!

一個坑里面不能摔到兩回!

對于戶部提出的要求,方景直接就給否決了。

堅持要戶部掏錢給修建水壩,說什麼都不好使。

朝野上下對此也是議論紛紛的。

懸河水患,只要是個讀書人基本上都知道,而且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

每年懸河泛濫的時候,都會給不少百姓造成難局。

治理懸河水患,幾乎是歷朝歷代都會做的一件大事。

但是歷朝歷代積累下來,懸河卻是一天比一天危險。

小浪底的這個水壩,真的建成了的話,可以說是一勞永逸了。

完全解決了懸河泥沙堵塞的問題。

可是如此巨大的工程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當年建造都江堰了。

這麼宏大的一項工程,讀書人真的是很謹慎的。

當年前朝修建了大運河,確實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了。

但是同樣的,因為大運河也把自己給作沒了啊。

在古早一點時候的秦,確實修建了長城抵御了外敵,可也確實把秦給玩毀了。

這兩個朝代之所以亡國,和修建工程不能說有絕對的關系,但也是關系很大的。

所以,自從前朝亡了之後,各朝各代就都不太願意修建這種巨大的工程了。

而鄭景和熊泰他們兩個,也是因為水壩的這個問題,在宿舍之中討論了起來。

熊泰說道︰「陛下是想要在自己這一代,徹底的解決懸河水患啊。」

鄭景說道︰「這當然是好的,陛下乃是千古一帝,有些事情現在解決肯定好過之後在弄的。」

對于這一點,熊泰也是認可的。

他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現如今方景大帝的威望很高,甚至比很多的開國皇帝都要高。

而且,這些個威望並不是打壓群臣而來的,是方景用一件件事情,證明給群臣看的。

當一個皇帝所做出的決定永遠都是對的,那麼這個時候,就不會有人出來阻止。

因為質疑了皇帝的政策,到頭來又被啪啪打臉了。

這種人在之前也不是一個兩個的。

所以,現如今就算是群臣對這水壩的建造有不同的聲音,也不太會去御前討論。

皇帝要修懸河,而且還是自己出的銀子。

戶部雖然很不舍的,但也是撥出了專門的銀款。

鄭景說道︰「陛下是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可為什麼不像當時的軌道公司一樣,發行一些股票來用民間的銀子呢?」

「上次就算是軌道公司最後股票下跌了很多,但也是能算得上傳家的鐵桿莊稼了。」

熊泰搖了搖頭說道︰「鄭兄此言差矣啊!」

「修軌道這件事情是能夠賺到錢的,既然能賺錢,那交給民間來做自然也就沒問題。」

「可這水壩就是不同的了!」

「修建水壩不僅僅賺不到一分錢,還要每年的修繕,這就是個無底洞。」

「朝廷若是發行了股票,固然能憑借信用籌到銀子,但到頭來也是傷了百姓的心。」

鄭景說道︰「那可是,修建水壩乃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就算是不賺錢,發行了股票還是有一部分人願意做出貢獻的啊。」

熊泰又搖了搖頭,說道︰「既然發行了股票,那就是要為股東負責的。」

「你想想看,如果燕京城里的那些權貴們,他們買了股票能甘心不賺錢嘛?」

鄭景想了想,然後還是搖了搖頭。

古往今來,這些拿著朝廷紅利,吃著朝廷俸祿不辦事的人,往往都是最心狠手辣的。

若是叫他們虧了本錢,他們肯定是不會願意的。

鄭景到是能明白熊泰的意思。

如果說朝廷朕要發行了股票,那麼這些購買了股票的勛貴們,就成為了水壩的股東。

如果他們成為了股東,那就一定會操控水壩的修建,以此來為自己牟利。

雖然陛下在位的時候他們不敢怎麼樣,可是這水壩動輒就要修建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到時候的朝廷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個誰也說不準。

所以還不如朝廷自己出錢,將水壩修好了之後再看。

鄭景嘆息了一聲,隨著說道︰「還是陛下英明啊!」

「陛下這是不想給子孫後代留下漏纜。」

陛下要治理懸河修建水壩,這件事通過新朝報已經傳的人盡皆知了。

懸河水患多年,治理河道確實到了水到渠成的時候了。

可是大家都沒想到,當今的朝廷居然如此大手筆。

搬遷了小浪底周邊六州府,二十六郡縣!

這個消息確實是在當地產生了一定的恐慌。

當他們听說自己要必須搬走的時候,自然是非常恐懼的。

本來這安土重遷的事情,古往今來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除了像是閔州這種缺地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的百姓一般一輩子都不會願意離開家鄉的。

也是因為時代的問題,所以讓他們離開故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姑且不說本地的人會不會對他們有歧視,就單單說想要去一個完全不了解的地方,重新立足扎根,這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

在同鄉故土的,多少還是能講究一個情面的。

就算是本地的豪強老爺,他們也是會給平頭百姓一個活路,不會做的很絕。

這也是為什麼工業時代來臨的時候,只能吸收到附近的勞工原因。

讓其他地方的人,遷徙去別的地方,這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

大部分的人,都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

而這種集體的遷徙,更是引來了更大的恐慌。

一時間,六府二十六縣紛紛鬧騰了起來。

有些本地的知縣和知州,他們紛紛給朝廷上書,請求朝廷收回成命。

就算是那些個活人肯走,留在家鄉的死人又該怎麼辦?

百姓家都是有祖墳的,如果不搬走祖墳就會被水淹沒。

這也是本地人怎麼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對于這件事,本地的官員也是不樂意的。

畢竟能在本地做縣令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就算不是本地人,到最後也成為了本地人。

雖然朝廷說了可以給他們保留原來的官職和身份,但是去了別人的地盤上,怎麼能好過在家待著呢?

他們是不願意走的,更不願意朝廷水淹了自己的家。

本來朝廷也只是以為,當地的百姓不懂事,鬧點小情緒而已。

可是沒想到,這件事發酵的很快,現如今居然鬧出了人命!

六府二十六縣,聯名萬民請願書,要求朝廷不讓他們遷徙。

有得了重病的老人,直接在家服毒自殺,就是為了能夠和先人埋在一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