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87章 萬一要是考中了呢!

雖說是沒什麼太大的用處,但在大契上下來說,能有個秀才的身份還是很吃香的。

因為中了秀才也算是有了功名在身,若是不想繼續趕考了,就留在當地,在官府之中尋個吏員當當,也是非常輕松的。

如果嫌棄吏員賺的太少,那也完全可以去工坊和商鋪之中。

秀才完全可以做個掌櫃了。

若是踫上個膽子大點的,願意出去游歷闖蕩的,那也可以去很多的地方。

比如說去了東寧、聖麋、高立亦或是倭國,就算是到安南或是南洋,最起碼也能被委任一方,做個縣太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更有闖勁的,去了利亞大陸或是身篤的話,那完全可以當得上當地的高官了。

所以,別看大契現如今的讀書人多,可是秀才的含金量確實只增不減。

當然,這些出路都是中了秀才之後不願意再繼續趕考的了。

如果想要繼續趕考的話,中了秀才之後還可以考舉人。

如果像是熊泰和鄭景那樣考中了舉人的話,那可就厲害了。

如今朝廷禮部已經修改了法案,只要是中得舉人就可以免去一切費用,入國子監進修。

只要在國子監研修三年期滿,畢業成績合格者,都可以去吏部尋個小官來做。

這樣一來的話,舉人完全是有資格出任那些偏遠一點的小地方,去當個縣太爺的。

或者去一些比較富庶的地方,做個主簿也是不錯的。

在眼下這個光景里,誰要是能中個舉人,那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當然,中了舉人之後也並非是只能入國子監進修後外派為官,還可以有另外的一條路。

那就是能在國子監中讀好書,之後快畢業的時候去參加三監會考。

如果能夠順利通過三監會考的話,那在國子監中畢了業之後就可以獲得正牌進士的身份。

若是真的能拿到進士的身份,那可是祖墳冒青煙的了。

顯然,和文的父親對他也並沒有那麼高的期望。

他的父親只是想著,他能考中個秀才,那就可以回家來繼承家業了。

而景仲就又是一樣了。

景仲的家境也是很不錯的那種,但他並不是像和文那樣,他只是家中的次子。

要知道,按照大契人的傳統,次子只能得到一筆財產,之後就需要自己去另立門戶了。

現在家中的基業,那都是長子的。

景仲的母親是很喜歡他這個幼子的,所以這才讓他從小就讀書,也是為了給他謀一條後路。

如果真的能夠考中秀才,那他就會繼續趕考。

若是能夠如願中的舉人,那日後也就富貴不愁了。

兩人雖說是舊相識,但處境卻完全的不一樣。

他們在房中讀書,兩人一夜無話,都在緊張的準備著第二天的考試。

翌日清晨。

考場外熱鬧非凡。

鄉試,在文風盛行的江南,那可是一直都是萬眾矚目的事情。

此時考場外已經圍了很多的人。

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前來趕考的學子,而更多的則是來看熱鬧的百姓。

考場的門前站著一排兵丁,這些兵丁都是從隔壁的縣郡衙門里抽調過來的。

而抽調則是在今天早上應卯之後,才開始的。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考場舞弊。

兵丁們手中都拿著武器,眼神從人們的身上劃過,那神情就好像是看誰都是可疑之人一般。

三聲鐘響之後,考場的大門被從里面打開。

十幾個膀大腰圓的官兵站在了門的兩旁,他們開始一個接一個的搜查著前來考試的學子。

不少讀書人不願意趕考就是因為這一點,在他們看來,這樣的搜查簡直就是對讀書人的侮辱!

這些官兵從上到下檢察一遍,每個來考試的學子都要把身上的衣服月兌光,甚至里都要檢察看看有沒有夾帶。

雖然大部分的讀書人都覺得這是一種恥辱,但和文與景仲到是覺得,若真的能抓到徇私舞弊之人,也算是對讀書人的交代。

這何嘗不是對讀書人最大的尊重呢!

現如今的考場可是要比之前的環境好很多了。

考生們也不要擠在狹小而又潮濕的考棚中了。

現如今的考棚已經被工部改成了一座座寬敞的小房子,這房間當中不僅通風很好,更是有單獨的如廁之地。

考生們完全可以安安心心的在這里完成考試。

因為鄉試只有一天的時間,所以大部分的地區都不會給考生準備吃食。

待考試完成之後,就會有本地的縣令和提學,再加上縣衙之中的書吏們,一起來閱卷評分。

一個縣郡當中,一年只有不到二十個秀才的名額,像是花河府治下的大縣郡,名額可能會稍稍多一點,但也絕對不會超過三十。

可整個州府至少也要有幾十個縣郡,每個縣郡也得有幾百個考生。

可以說,現如今的秀才考試,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

以前花河府還是縣郡的時候,一年來參加鄉試的人,最多也不超五十到一百。

但現在花河府下面的一個縣郡,一年來參加鄉試的人,就得有五六百人。

這還不是因為現如今印刷技術的成熟,讓書籍的價格在不斷的下跌。

四書五經基本上是普通人家都會購買的書籍了。

尋常的普通人家,一家三口只要認認真真的工作,供孩子月兌產讀書還是很輕松的。

買一套四書五經回家,有人在家自學,也有人會參加各種啟蒙的私塾,或是有錢一些的會去找教書先生來家中學。

所以讀書人才會越來越多。

不過,在現如今的這個時代,想要考上秀才的話還是需要有名師指點的。

若是沒有名師指點的話,純是憑著自己的悟性來讀書,還是很困難的。

但是有了書可以讀,大家都要想著來踫踫運氣呢!

萬一要是考中了呢!

有了秀才的身份,那就可以有更多的學習資源了。

大家都是抱著這種想法,所以參加鄉試的人才會這麼多。

和文與景仲,他們倆看著人山人海,只覺得壓力空前的巨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