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60章 來自南洋的舉人

而且答辯也不像策論那樣,不準許列舉其他的。

換種簡單的說法就是,這種方式既杜絕了豪門後生壟斷科舉的可能性,又給了寒門子弟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

陛下聖明啊!

羋婉兒依舊是用那種崇拜的目光盯看著方景。

陛下果然是聖主明君!

這場爭論的結尾,是以方景下達了聖旨來收場的。

當看見答辯的題目之後,不管是翰林院還是國子監,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還得是陛下啊!

居然能夠想得出如此神法,能夠做到兩全其美!

既然一定敲定了,那接下來禮部要做的就是把考試的形式給固定下來。

這題目就是日後縣試和州試的考題了!

春闈大考的準備工作,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而此時燕京城的各大酒樓,也已經提前開始熱鬧了起來。

再有六個月,燕京城就要舉行會試了,各地的士子們都要齊聚這里。

大契的會試是要考策論的,所以很多的學子有條件的情況下,都會提前來到燕京城,到處向朝中重臣去投遞自己的文章。

這種情況在前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士子們會向自己中意的大臣送去文章,這種情況被稱為行卷。

前朝時的行卷,是士子們為了引起主考的重視,甚至演變到後來還稱為了一種賄賂的手段。

在前朝科舉舞弊的情況很是盛行,其中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這種行卷之風。

但現如今大契的科舉制度和前朝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泄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士子們現如今投遞自己的文章,也是為了能在燕京城先一步揚名。

只要能夠成為有名氣的士子,那在會試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照顧的。

不過,這種私下攀附朝臣的事情,依然被很多人不看好。

政事堂就下過令,要新朝報在會試期間,新增加一個版面。

這個版面就單獨用來刊登士子們的文章。

法令一出,翰林院負責新朝報收稿的編纂們,可是忙碌了起來。

士子們紛紛將自己的得意之作,投遞給新朝報。

他們希望的就是有一個機會,揚名而已。

南洋鄭家的少爺,鄭景。

他也是剛剛抵達燕京城。

他是南洋的士子,本來是想要趕上九州物博會的,但卻沒想到路上遇到了風暴,耽誤了小半個月的行程。

鄭景抵達燕京城的時候,花燈晚會都已經過了好幾天了。

雖然心中是有些遺憾的,但人好歹也算是平安的抵達了,這也是好事一件。

當鄭景初次看到燕京城的繁華時,他也是大吃了一驚。

岷里拉在他的心中,那已經是相當繁華的存在了,可和燕京城一比,簡直就是雲泥之別。

在燕京城,鄭景很快就遇到了很多,從全國各地奔赴燕京趕考的舉人。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原來並不是家人所說的天才!

這鄭景年少時在家讀書,家中又是大商賈,請來的自然都是名師。

就連南洋都尉府顧布德和王月,兩位大官都贊嘆他是難得一遇的讀書奇才。

這一交流才明白,為什麼王月和顧布德只是說他是奇才,而不是天才了。

他和這些舉人相比,最多也只能算是聰慧,根本算不上是什麼才。

果然啊!

燕京城果然臥虎藏龍!

鄭景決定不住在租來的雅間當中了。

他要和這些士子們一同,住在國子監的宿舍之中。

為了能夠方便進京趕考的士子們,土銘特地將國子監中的上百間校舍拿了出來,免費給這些士子們使用。

不少的士子都選擇住進了國子監中,一方面是能夠方便和同窗們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元學的領袖,土銘他在國子監擔任祭酒。

在土銘授課的時候,士子們都是可以過去旁听的。

「鄭兄台!」

鄭景住進了一間緊靠邊緣的宿舍。

因為這次進京趕考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國子監的校舍也沒夠分的。

所以大家就一屋裝五人,將就的住下了。

鄭景是和一個閔州的舉人,熊泰住在一個房間中的。

「真是想不到,鄭兄台居然是來自南洋?」

熊泰對鄭景的來處很是驚奇。

沒想到大契居然已經有了南洋的舉人!

鄭景說道︰「王都尉到了南洋都尉府之後,就補辦了一次州試,小弟僥幸中舉,不值一提。」

「南洋文化本就缺失,遠不如咱內地文華錦繡,我這個舉人還是水分很大的。」

熊泰卻憨厚的笑了笑說道︰「鄭兄台過謙了。」

「能夠在眾多士子中高中,那就是有真才實學的!」

「我看鄭兄台家境也算優渥,怎麼住在了這里呢?」

熊泰穿著一身打著補丁的麻衣,雖然破舊了點,但也是十分得體干淨的。

完全能夠看得出來,這熊泰的家境特別一般,但絕對是個非常努力的人。

可是鄭景就不一樣了。

他穿著一身的紡織綢緞,還帶著一頂裘皮大帽,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哥。

鄭景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小弟家中不過是在南洋有幾處莊園,算不上什麼豪族。」

熊泰自然知道鄭景是在謙虛,他也知道在南洋有莊園意味著什麼。

不過,熊泰是個有涵養的人,雖然他的家境不富,但待人接物還是不卑不亢的。

他對鄭景沒有諂媚,也沒有因為鄭景的家境而對他過分的熱情。

鄭景也能看得出來,熊泰這位同窗,一定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所以他並沒有擺出公子哥的架子,而是真心的和熊泰進行著交流。

兩人都是舉人,所以談起的事情也無非是最近的科舉事情。

鄭景說道︰「朝廷不用八股,也不考策論,居然搞出了一個答辯。」

「小弟覺得,今天的考生實在是太難了。」

對此,熊泰也是點了點頭。

兩人能在二十左右歲的年紀就中舉,這已經能夠說明他們都是很有才華的讀書人了。

日後中的進士,那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但作為一個過來人,他們自然也會關心縣試和州試。

這次朝廷發生了這麼大的變革,可以說整個大契的讀書人都在議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