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30章 重農抑商?

土地如果沒有人繼續種了,那國家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依附。

而在客觀上來講,對農耕社會來說商業根本就沒有增加生產力的作用。

所以之前重農抑商基本國策,現在看起來也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可是時間到了現在,是否還要繼續這項國策,這已經成為了一個需要嚴肅討論的問題。

現如今大契的工商業和之前也是大不相同的。

現在大契工坊之中生產出來的商品,也都成為了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軌道車、香胰塊、火折子、燃氣燈……

這些東西百姓已經離不開它們了。

而且,生產出這些東西不僅僅是滿足了大契百姓的需要,也同時給大契帶來了空前的利潤。

在大契周圍的諸國,有哪一個不是在用著大契制造?

大契的商人們更是將這些財富統統帶回了大契。

現如今大契的海洋貿易產生的財富,已經趕超了陸運上的財富總值了。

這就是工商業帶來的巨大作用!

在戶部那些信奉陽子居學術的官員之中,他們也開始流行起了一種全新的理念。

貿易,同樣也是戰爭!

通過貿易的方式,也可以達到戰爭勝利的結果。

就比如大契之前的對倭國的一場貿易戰,那可是完完全全摧毀了倭國崛起的可能。

這要比起傳統的戰爭,花費方面少了很多,效果也更明顯了。

如今戶部之中那些個年輕點的官員,已經開始試著用貿易的方式來做到兵部做不到的事情。

就比如對北遼接實施了貿易封鎖,這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戰爭。

不管怎樣,貿易戰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商人既然也能像士兵那樣走上戰場,那麼繼續抑制商人似乎就有些不對了。

可是海州這起案子的出現,也真的再一次讓商人這個群力吃了虧。

商人重利而多為!

有小利而無大義!

「如果有一定的利潤,就能讓這些個商人放棄人性!」

「他們連自己的親媽都能出賣!」

商人這個群體,在大契人的口碑一直都是不怎麼好的。

不過,這也一直都是不爭的事實。

怎麼來管理這些商人,已經成為了政事堂和六部的重中之重了。

按照大契的舊律法,將百姓分成了士農工商這四大階層。

士,就是讀聖賢書之人。

農,自然就是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的農戶。

工,也就是在工坊中亦或是朝廷的產業中扮演著活計的人。

商,就是商人。

如今大契的這四個層級其實早已經名存實亡了。

農戶、商人、工人都是可以和讀書人一樣,去到國子監讀書,亦或是直接參加科舉。

士這一個層面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

如今的士,更多的是代表了大契的朝廷官員。

代表了那些個身有功名的人。

這些個層面的問題還是小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商人層面。

在大契的律法之中,商人是要低于農戶的。

而且按照大契律法,商人是不可以穿著綾羅綢緞的,更是在穿衣方面要與普通人有著明顯的區別。

他們出行不得乘坐馬車,就算是有必要乘坐馬車的話,也是不可以上蓋頂的。

商人的子孫要世世代代為商,不可以考取功名。

但這些律法在先皇時期就已經廢弛了,商人只需要簡單的賄賂一下當地的地方官,完全就能讓自家的子孫入鄉村戶。

這樣一來,雖然不比坊郭戶來的威風,但最起碼是可以參加科舉的了。

而說道商人不可以穿著綢緞,那他們就把綢緞布料的衣服穿在里面,在外面套上一層紗衣。

不能乘坐馬車,那他們就坐人拉車,或是轎子。

總之只要有錢,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

這些個原本的限制,在他們來講也沒有那麼的嚴密了。

刑部現在的意思是要重新申明這些律法,嚴格落實下去。

但這話卻被孫文錢和榮千萬當做了頑童戲言。

孫文錢說道︰「該當如何處置商人,還是應該由陛下定奪。」

榮千萬也跟著點了點頭︰「沒錯,理應如此!」

待到政事堂將奏折呈上去時,方景正在觀摩春節戲曲的彩排。

商人?

方景也沒那個心情管這些,就隨便的說了一句︰「讓他們多交稅就好了,原本那些不合時宜的律法,讓政事堂看著辦,該廢除的就廢除吧。」

得到了陛下的旨意,孫文錢和榮千萬全都懵了。

這是啥意思?

要廢止對商人的限制,這一點還是很好理解的,但讓商人多交稅有什麼用?

該怎麼弄?

可是听傳話的太監說,陛下似乎沒有想要多說什麼的意思,他們也不敢多問了。

但這也讓政事堂犯起了難。

算了!

自己想也想不明白,還是老方法!

找土銘!

土銘又一次被喊到了政事堂來問話。

此時距離春節休沐就只剩下一天的時間了。

如今國子監已經休學了,封了校舍之後土銘正在做最後的巡視。

不過,國子監雖然放假了,但國子監主辦的雜談小報還是要再出一期才能休刊的。

比起國子監的雜談小報,翰林院的學士們就有點辛苦了。

他們要在春節休沐的假期里繼續干活,新朝報是一期都不能停。

土銘來到兩人身前。

孫文錢將最近朝野上下對商人的討論和他說了一遍。

然後還把陛下的旨意也告訴了他。

「土大人,我等慚愧,實在不知陛下是何用意?」

土銘思考了一會兒,隨即說道︰「陛下的意思應該就是想要對商人多加重稅。」

加稅?

孫文錢和榮千萬相互對視了一眼。

加稅他們能明白,但如何單獨給商人加稅啊?

如果是以戶籍來論,那恐怕天下的商人要鬧事情的。

而那些個大商人恐怕也會想盡辦法月兌籍。

這明顯就不是個好辦法啊。

土銘說道︰「陛下看中的應該是商業問題,不是區區幾個商賈走私之事。」

「此話怎講?」

「二位相公,朝廷為何要重農抑商?」

問題一出,孫文錢和榮千萬都是一愣。

如果說這是孔聖人的意思,那他還有一個商人大弟子呢。

孔聖人也從沒說過子路的不是。

孫文錢和榮千萬也都不是腐儒,自然不會往祖宗之法上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