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327章 朝廷真正的危機

吏部犯案的官員居然沒有受到一丁點的懲罰,而他們的主官,吏部尚書卻因為這件事丟了官。

很快,吏部侍郎就將變革的方案呈給了方景。

「抽簽?」

方景看著奚言呈上來的奏折,心里很是疑惑。

奚言是吏部的侍郎,現在吏部尚書已經辭去了官職,那麼他便是這吏部當中最高的主官了。

方景斥責了吏部一通,沒想到這奚言居然拿出來了這麼一個方案。

抽簽決定!

若是遇到朝廷有哪里的官職空缺了,那就讓候補的官吏們進行抽簽。

誰抽到了哪里,就要去到哪里為官。

抽到官職的就立馬去上任,沒有抽到官職的那就只能等待下一次。

這個方案嘛……

怎麼有點蛋疼的感覺呢?

方景看著手中的折子,總感覺奚言給出的這個方案有些不靠譜。

對啊!

不靠譜就對了!

若是這個方案給出的太好了,那豈不是國運又要漲漲漲了?

不靠譜的法子,反而成了很不錯的選擇呢!

沒毛病!

方景看過之後,對奚言贊許的說道︰「好!」

「這個法子甚好!」

「奚愛卿果真是才子啊!」

「今後這吏部選人,就用抽簽的方式了!」

這結果一出,整個燕京城都不淡定了。

朝廷任命官員豈能兒戲?

朝廷現在居然要用抽簽的法子來解決?

燕京城的讀書人甚至編排出了一個故事,說這吏部侍郎奚言就是抽簽抽來的官。

不管這些讀書人是怎麼非議的,吏部最後還是照用了這個法子。

朝廷對吏部變革的消息也傳到了國子監這里。

當下,土銘已經就任國子監祭酒了。

彭華是這國子監上三舍的監生。

現如今朝廷更是加強了對國子監的重視,監生的身份也比之前要尊貴的很多。

這監生的授官.asxs.就很高,起碼也是七品以上,但他們不能擔任朝廷中這些清流的官。

不過這樣一來,也是比舉人的.asxs.高出很多了。

當下燕京城中的權貴大戶,也是很樂意將自家子弟送進國子監中讀書的。

彭華倒不是什麼權貴家的子弟。

他是真真實實的從國子監中一路披荊斬棘,這才獲得了監生的資格。

現在的他就要被授官了,所以特地跑來國子監中找祭酒土銘,來辭行的。

「大人,學生就要去授官了。」

彭華對未來很是期待,他興奮的說道。

這踏入官場仕途的第一步,必然是很重要的。

他彭華除了興奮之外,多少也是很忐忑的。

「听說眼下吏部授官都是用抽簽的方式,朝廷任用官員這等大事,怎會如此兒戲啊?」

「眼下朝野內外都傳,說吏部侍郎奚言大人,他就是抽簽抽來的。」

「坊間學生還听說,他的侍郎位置,也是陛下抽簽給他抽到的。」

彭華搖了搖頭說道︰「學生是萬萬沒有想到,朝廷居然要到這種地步了。」

土銘卻微微一笑說道︰「不然啊,我倒是覺得這個法子很不錯。」

彭華一愣,隨之抬頭看向了土銘。

「大人?」

土銘說道︰「這世間最難之事是何?」

「我覺得當屬公平二字了。」

「那些等待選官的人也是最希望公平的。」

「眼下還有比抽簽決定,更公平的法子嗎?」

彭華愣住了。

他辯駁道︰「難道不是以才學量高低的嗎?」

土銘搖頭笑道︰「大家都是舉人,都是科考正牌出身,難道要為了一個官職再考一次?」

彭華聞言搖頭。

土銘又說道︰「再者說,一次科舉真的就能證實出一個人的才華高低?」

「多少賢能都出身非科?」

這下子,彭華徹底愣住了。

他也並非是科舉三甲出身,所以才走了國子監監生的路子。

確實不能僅是通過一次的科舉,就決定出一個人的才能有多少。

土銘又說道︰「把話說回來,就算科舉完全公平,那就能說明,才學高的人就一定是好官?」

彭華依舊呆愣。

土銘說道︰「咱就說孫殿孫大人吧,他的才學如何?」

「這一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這並不妨礙人家成為一個好官。」

彭華對土銘所說的,一時間無言以對。

土銘笑著說道︰「若是以家財來計,以學識來計,這不又回到了中庸之道的老路上了嗎。」

「不管是什麼樣的選官方式,那些權貴必將能找到漏洞,就像之前那些舞弊之人一樣。」

彭華點了點頭,似乎是听懂了。

以前吏部選官,自然是要把那些有關系有背景的人分去肥差的地方,那些有權有勢的子弟一定能分到很好的官職。

彭華在國子監待了很多年,也見過不少比他聰穎比他還要有學識的師兄,可最後他們還是被分去了很偏僻的地方為官。

那些權貴家的子弟,不管有沒有多少學識,只要一授官,鐵定是個肥差。

這種不公平在寒門學子的心中,早已不是權臣歹人的計謀了,已經是朝廷不公正的印記。

現在吏部要用抽簽的方式授官,雖然寒門學子時不時也會戲謔幾句,但他們還是覺得這種方式挺好的。

畢竟之前那些肥差是怎麼也不可能落在他們這些人頭上的,現在卻有了一絲絲的希望。

而且,抽簽之後就算是沒抽到好地方,那也只能賴自己的命不好,自然是心服口服的。

土銘又說道︰「再者說了,科舉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給朝廷選賢舉能的嗎?」

一听這話,彭華立刻反問道︰「大人,難道不是嗎?」

土銘搖了搖頭說道︰「前朝並沒有開過恩科,那朝廷就沒有良人賢臣了?」

彭華又愣住了。

土銘繼續說道︰「不管是秦時的軍功爵位,還是漢時舉孝廉,朝廷都是有人才可用的。」

「其實朝廷開恩科,本來就不是為了選拔人才的,只是為了抑制豪門,給寒門子弟一個出路罷了。」

「本朝建朝不過百年,吏部中就有人敗壞成了如今的樣子,那些權貴家的子弟踏上仕途,總要比寒門子弟好出頭吧?」

「.asxs.是不同的,自然結果也各不相同了。」

「這才是朝廷真正要面對的危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