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宓奇王子身心俱疲,他看著倉皇而逃的敵軍,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淚流兩行,跪在地上止不住的拜謝著神靈護佑。

宓奇王子覺得是他們的神救了他。

還沒等到他起身,混亂之中一把利刃直接從身後刺穿了他的胸膛。

可憐的宓奇王子,至死也沒有看見到底是誰殺了他!

他倒地的那一瞬間,就看到一輪紅日緩緩的自東方升起,將整片大地都照出了金芒。

他含著淚,猝!

「宓奇王子死啦!!!」

不知從哪里出現的一聲大喊。

宓奇王子的親兵見自家主子死了,直接就崩潰了。

大契聯軍接管了費爾干納谷地之後,吳迪並沒有著急清點戰利品。

而是直接下令,將大部分的戰利品都分給了西域諸國聯軍,還有禺知殘軍。

之後,他跨上戰馬,親自率領將士追殺逃竄的古波斯人。

追殺持續到了深夜。

吳迪帶著六千大契士兵,擊殺了古波斯一萬兩千余人,俘獲兩萬余人。

再加上前一日戰死在營地之中的兩萬多古波斯人。

短短一天一夜,古波斯的十萬大軍,直接戰損了五萬多!

古波斯士兵潰不成軍,他們不顧一切的朝著西方竄逃。

貝拉米在費爾干納谷地的外圍四處收攏殘兵,最後也不過收攏到了一萬多人。

自知這一萬多殘兵是不敵對方的,貝拉米索性直接帶上人馬逃回了古波斯都城。

經此一戰,西域諸國將士再也不敢小看吳迪了。

也因為這一戰,兩萬聯軍的指揮權也徹底的掌握在了吳迪的手中。

如果要總結一下這次戰役損失的話,那肯定是古波斯人最慘了,他們失去了費爾干納谷地這個天然的屏障。

損兵折將不說,還丟失了古波斯帝國在東方最強有力的戰略支點。

自此之後,大契朝廷便可以隨時在費爾干納出兵,對古波斯帝國的東方領土構成了直接的威脅。

而戰損第二大的,自然就是禺知人了。

禺知王的弟弟宓奇王子戰死,外加有兩萬禺知大軍埋骨他鄉。

帶出來的四萬大軍,沒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只剩下了不足兩萬。

主帥戰死,副將當然知道,他若是就這麼回去了,恐怕是要被禺知王室誅殺九族的。

于是這個禺知副將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了,直接帶兵加入了聯軍的隊伍。

反正禺知也是你大契的藩屬國。

作為宗主國的大契要征召參戰,配合人家也是藩屬國的義務。

就算是戰死沙場,也好過回去誅連九族!

若是能有立功的機會,沒準大契朝廷還能保自己一命!

吳迪開始清點戰俘統計戰功。

不管是自家的士兵,還是西域聯軍的將士,吳迪都做到了公平分配,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半點偏向的。

接下來,吳迪又對西域聯軍進行了混編。

說起混編,其實就是把大契的士兵安插在聯軍的隊伍中,以大契將士為骨干力量,混合著不同國度的士兵一起來操練。

這樣一來,用不了多久就能把聯軍給同化了。

大契也真真正正的算是在費爾干納谷地站穩了腳跟。

等到大契朝廷派出的第一支征西軍隊,越過茫茫荒漠抵達天池城的時候,立刻就听到了西域都尉府已經攻下費爾干納谷地的消息。

西域諸國全都震動,就連禺知人也匍匐在了都尉府的腳下。

這次帶兵西征的是當世名將,夏建寧。

他立刻將吳迪呈上來的請功表,上奏給了朝廷。

此時夏建寧也是激動的搓著手。

現在有了費爾干納谷地最為支點,大契對古波斯的進軍就變得主動多了!

這片肥沃的土地完全可以輕松的供給大軍糧草。

這樣一來,大契朝廷也能剩下不少的物資轉運費用。

吳迪不愧是陛下砍中的人啊!

夏建寧一想到,這個吳迪當時是因為京察考評下等才被外放到西域的。

陛下親自接見了吳迪,然後升任他做西域都尉,大家都很不理解。

現在能理解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陛下看出了吳迪的才能!

西域才是他吳迪得以施展的舞台!

夏建寧不禁聯想到了以前的自己。

自己本來不也只是在燕京城中的一名紈褲子弟嘛!

是皇帝姐夫給了自己機會!

若不是皇帝姐夫聖明,哪里還能有現在的名將神兵呢?

果然啊!

陛下知人善用,用人如神啊!

夏建寧更是感嘆,方景的慧眼識珠了。

吳迪輕松的一戰,直接平定了費爾干納谷地,順帶著還削弱了西域諸國的軍力。

特別是禺知人,他們不僅戰損巨大,還損失了一名主帥,這樣一來他們直接就丟掉了西域強國的地位。

一時間,古波斯人戰敗的消息不脛而走。

消息傳到了艾麗婭公主的耳朵里,她也得知了大契擊敗了古波斯人。

她立刻要求手下,加快速度趕往大契。

另一邊,高立。

龔健擔任安撫使的職位已經有一段日子了。

自從他的上一任,王月及時平定了高立王庭叛亂,又將高立王和執政王全都抓去了大契之後,現在高立人對安撫使衙門都心生畏懼。

當下高立執政王金三順,他是大契的死忠者,自然就帶著整個高立王庭親近大契。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高立臣子全都親近大契。

有支持的,自然就會出現反對的。

現在的高立國內,就有一股自稱是清流的勢力,一直鼓吹著要月兌離大契的桎梏。

不過,這股子勢力也只是停留在外圍罷了。

他們基本上都是在高立北方。

其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高立的北方是與北遼接壤的,所以一直受到北遼那邊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親近大契的高立商人,都可以通過海貿來發財。

高立以南的城池有很多都是沿海的,這里一座座貿易港口如雨後春筍般猛漲。

南來北往的商人不僅繁榮了城池,也給高立王庭提供了不小的賦稅。

現在高立王庭中超過一半的賦稅,都是來自于這些沿海城池的商稅。

這些城池中的人日子過的好了,生活也富庶了起來,自然就更加鐵了心要緊跟大契腳步了。

但高立的北方就是不同的景象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