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個問題在朝廷的高層,也是有著不小的爭議。

這個議題涉及到了軍事、民生、經濟甚至是儒家的理論根本。

此議題可謂是重中之重。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明天的會議開始。

翰林院是整個朝廷當中,上班最早的一個部門了。

現在的翰林院中,最忙碌的並非是編纂史書,而是負責新朝報的編纂部。

每天他們這個部門都要在前半夜開始上班排版,決定明天的新聞內容,然後開始編纂排版。

翰林院編纂好了內容之後,在由專門的太監護送母版去內務府刊印。

印刷的的過程還是挺繁瑣的。

負責活字印刷的宮人要在半個時辰之內將母版上的內容編排出來,然後立刻印出一張,再送回到翰林院。

新朝報的總編纂確認無錯之後,再由內務府來批量印刷。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只要在天明之前,將這些滿是油墨香味的新朝報送到各個刊發點就行了。

這些刊發點會聚集這很多的報販子。

他們拿到新朝報之後就會回到這幾的銷售點去售賣。

而另一批新朝報將會送上軌道車或是運輸車,知道大契的各個角落。

如今這燕京城中的大戶人家,家家戶戶都安裝了報箱。

報童只要將每天的新朝報塞進報箱里,自然會有府中的下人拿給主子看的。

到了天明之時,這些報童基本就會把新朝報全部銷售一空了。

翰林院現在完全的繼承了顧不得的風格,新朝報上的內容大部分老百姓都能看得懂。

因為這上面寫的並不是那些文縐縐的文言文,而是大家都能明白的大白話。

王月在燕京城推行的夜學院和官辦教育,也是大幅度的提升了城中百姓的識字率。

所以新朝報在燕京城賣的還是很不錯的。

如今這燕京城周邊的工坊也是很多,那些早起去上班的百姓也都會習慣性的買上一份新朝報,一邊吃著早點一邊看著新聞大事。

這幾天的頭版頭條,幾乎寫的都是大會的內容。

雖然主題是一樣的,但內容卻每天都有著不小的變化,所以新朝報也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場面。

松下次郎拿著一份新朝報,他坐在早餐店中吃著油條。

不過,他坐的這家店可不是什麼普通的路邊攤,這里是各路官貴之人都來吃早點的地方。

松下次郎只是倭國倭尉府的庶子,並沒有任何的繼承權。

這次代表倭國參加大會的,是松下次郎的哥哥,倭尉世子。

松下次郎他雖然沒有參加大會,但他也是很關注會議內容的。

每次金三順來找他的時候,他都要拉著金三順詢問會議的內容。

他翻開新朝報,剛要看看昨日的大會內容都有什麼,卻被另一篇文章給吸引了注意力。

《拓論》

這篇文章的作者寫的是佚名,也就是說是一份匿名投稿。

「現如今,大契人口足有八千萬,以燕京為例,一對夫妻平均孕育子女三名,若今朝延治之下,新生人口足有一千四百萬之多。」

「若二十年後,大契有多少人?」

這是很典型的元學論證之法。

看來投稿的這位,也一定是元學的門徒了。

松下次郎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他繼續向下看去。

「據本人推算,大契皇朝二十年後的人口足有一千二百萬萬人!」

「若是四十年後,那就是多余兩萬萬人!」

「現如今江南之地,尋常百姓之家,一戶只有良田三畝,此地現今也只能溫飽。」

「四十年後,江南一戶只有一畝地,那勢必要活活餓死人的!」

「江南富庶之地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州郡?」

松下次郎越看越覺得心驚膽寒!

從這個角度看待人口增長問題,是所有人都沒有在意過的!

不過,如果大契的人口這的按照這樣增長,那土地肯定是不夠用的啊!

作者在文中繼續說道︰「若是默守陳規,那麼大契的土地勢必不夠!」

「到那時,要不是發生暴動死掉一批人,就是向外繼續擴張!」

「很明顯,要是讓大契死掉那麼多人,是不義之舉!」

「所以想要養活那麼多人口,朝廷就必須要繼續向外擴張才行!」

「只有向外擴張,才能給增長出來的大契人,提供更多的耕地!」

「我相信,日後的大契子民,必將能在南洋跑商,在安南種蔗,在西域販布,在更遠的地方開疆拓土!」

「只有不斷的擴張,才能養活大契子民!」

「擴張!大契不得不走的路!」

這篇文章讀完,松下次郎的後背已經全都被冷汗給浸濕了。

文章開頭列舉出來的數字是沒問題的,人口增長的速度卻是如他所說,沒有半點的虛構。

四十年後,大契的子民將會沒有足夠的耕地。

所以大契想要維持政策,那就必須擴張!

可是……

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倭國要怎麼辦?

倭國雖然現在是大契的藩屬國,但內部還是有很多反對大契的聲音啊!

如果倭國執政的人中,有看不清形勢的人反叛了呢?

那麼,大契的水師必定是要蕩平倭國的!

到了那個時候,倭國的土地就會被大契佔據,也會和現在的安南國一樣,被大契朝廷化為郡縣!

一想到這里,松下次郎的心中就滿是焦慮。

倭國現在的軍事實力,就算是十個綁在一起也肯定是打不過大契的。

只有和高立一樣,完全對大契保持開放,好好的俯首稱臣才能有一條活命的路!

大契是不會輕易吞並一個恭順的藩屬國的!

松下次郎低聲呢喃道︰「我必須要成為倭尉!」

「若是我那個愚蠢的哥哥繼了位,肯定會作出很愚蠢的決策!」

必須要奪得倭國倭尉的大權!

松下次郎已經等不急自己的父親去世了!

因為這一篇匿名的文章,一定會迅速統一大契軍民的意志!

從今往後,向外開疆拓土,一定會成為大契的基本國策!

松下次郎想的一點也沒錯。

這篇文章一出,上到朝中重臣,下到升斗小民,全都理解了開疆拓土的重要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