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3章 鼓曲社開業!開場探清水河!

鼓曲社里面熱鬧了一下午。

到了五點多,一群人出去附近的飯店吃飯。

走的時候劇場外面還沒有太多人,頂多一小群人打看,為的是等郭老師他們出來能拍拍照片。

但天色漸黑臨近開場,鼓曲社外面早已經變得人滿為患。

站在劇場門口望過去對面,宛如龍蛇一般的嘈雜人群。

雖然數不清多少,但架勢至少上千,因為百米範圍內都是黑壓壓一片。

不止路人觀眾多,媒體更是如此,在人群里不斷的拿著機器拍攝。

尤其到了迎接老先生到場的時候,場面更加熱鬧。

郭得剛、王惠、齊雲成等一群只要在鼓曲社這邊的晚輩全部一路迎接到鼓曲社的門口,浩浩蕩蕩,展現著對老先生的喜愛和恭敬。

等來到鼓曲社門口。

一群演員和老先生們站住腳看著大片大片過來的觀眾們表示感謝。

因為哪怕進不去,也捧場到了這種地步,實屬難得。

要知道這不是相聲劇場,而是鼓曲場子。

鼓曲場現在能看見這一幕,很少有過了。

之前再有的,便是駱老先生那個年代,可他們一位位去世或者年老退出舞台,讓鼓曲沒辦法的陷入了落寞。

所以看見這,頭發花白,站在較前的馬智明非常高興,並時不時轉頭望著半個身位後的孩子齊雲成說話。

一說,兩個人都是笑呵呵的狀態。

雖然他們相隔了好幾個輩分,但相處的非常融洽。

哪怕照片定格下來,這一幕也是極好,很少看見少馬爺這麼開心了。

其余過來的老先生更不用說。

都享受著這一份熱鬧。

之前齊雲成他們一直擔心經營,可他們這老一輩的哪怕在以後也會多來捧捧場,當一個表演或者休息的地點自然不錯。

不過幾十個人也不能老站在劇場門口。

郭得剛出面感謝來的這些位後,連忙邀請老先生進去劇場歇著。

如果放在以前沒有太多管束,外面再多的人他都有法子放進去,可是現在哪敢超太多人,加座幾十人就已經算不錯。

而一到後台同樣的熱鬧。

老先生們、還有一群弦師加在一起二十位了。

關鍵不止先生或者德芸演員。

甚至在快開場時,此地宣傳部門的大領導都過來現場並且加油支持的。

開辦鼓曲社,對老先生來說高興,對曲藝之鄉的天津來說更是一件好事。

只是接待領導那是師父、師娘、大爺他們的事情。

他齊雲成一個晚輩便在各處老先生當中游走。

得說話,而且先生們一個個都還挺喜歡他的。

跟李樹聲師爺說了,一會兒又跑到女乃女乃們那邊,然後又到馬老祖這邊。

忙也是真忙,可高興也是真高興。

到馬老祖這邊的時候。

馬智明開口,「瞧瞧今兒多熱鬧,來了多少人這是,孩子你干的不錯,要不然沒有今天這麼一幕。」

齊雲成站在老祖面前苦笑,「老祖謝謝您!但我真沒做什麼,場子主要是師父他們在操勞。

我頂多弄弄一些雜亂事物,這些誰都能做啊。

功勞可不能歸到我的身上。」

這句話不假,你辦一個場子不需要各種文件還有什麼申請?

這些可不是師娘、師父他們來做,所以相對來說他處理一些雜亂事物反而還輕松一些。

馬智明搖搖頭,他還能不知道舉辦場子是孩子最一開始的想法?再且他忙活這麼久也夠辛苦的,能看的出來孩子好。

要不然怎麼能弄場子。

「之前給的東西,听了沒!」

齊雲成連連點頭,「听了,一直在听,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以後有什麼事情盡管跟我說,有不懂的也是一樣,我的手機你不是沒有!」

「好的老祖!」

「去忙吧!我這里用不著太多的招呼,咱們都這麼熟悉了。」馬智明轉頭看向一些其他的先生,「去和他們說說話吧,都挺高興!」

「嗯!您先休息著!」

說了幾句,齊雲成帶著笑臉過去先生那邊,此刻的一些先生在和師父郭得剛說話聊天,他則過去當了一個旁听。

偶爾有提到自己的,便接幾句話。

雖然馬上要開場,他也要休息一下,畢竟來的一路上他幾乎沒有坐過。

可坐不住,非常的興奮。

就這樣時間一晃而過。

快到達七點半的時候。

齊雲成、陶楊兩個人站在側幕準備上台。

于此同時舞台的紅色大幕緩緩拉開。

拉開那一瞬間,穿著黑色大褂的胡子儀先生以及好幾位伴奏先生,在舞台邊彈奏著歡快的樂曲。

樂曲和觀眾掌聲一起出現時。

齊雲成和陶楊兩個人一前一後露面了。

沒有說話也沒有墊場詞。

齊雲成安安靜靜站在書鼓的後面拿著鼓毽子和板兒打鼓套子,陶楊則站在一個大鼓後面等待。

等了好一會兒。

陶楊才開始敲起大鼓來。

這個過程沒有話。

只屬于一種劇場開業的一種開場儀式!

幾分鐘打完。

台下掌聲滾滾。

然後班主郭得剛登場露面。

「謝謝大家的掌聲!今天是個好日子,元宵節!首先給大伙兒拜個年,祝您各位身體健康,多發財!

那麼今天是德芸鼓曲社正式開張了!其實相聲跟鼓曲擱在一塊兒才叫曲藝!這麼些年,您光知道德芸社說相聲。

鼓曲這塊兒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甚至時間往回倒,06、07的時候我們還做過很多的鼓曲演出,後來一忙起來就顧不過來了。

現在能開張非常不容易。

按理來說鼓曲社哪怕到現在也很難開起來,因為您各位知道這是一個不小的事。里里外外各種都得操心,尤其是咱們天津曲藝之鄉這個地。

所以多虧老先生們支持,才終于能順利的開業。」

郭得剛這一段話,觀眾在下面听著沒什麼。

但齊雲成在旁邊知道意思,這時候天津相聲劇場都沒開的情況下開鼓曲社。

難得一塌湖涂。

更別說早開了,還容易得罪人。

要不之前他要三次進京,就是得罪的人太多。

可此刻不一樣,雖然是德芸在操辦鼓曲社,但名號是他的,外加那麼多老先生背後支持,那麼各種困難就能消減許多。

因為在天津這個曲藝之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便有太多話語權了。

更別說相聲界的少馬爺都是大力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在後台他不敢領少馬爺說的那份功勞。

場子要開起來哪那麼輕松,只不過是有人幫他背負罷了。

同時郭得剛再一次開口。

「鼓曲是咱們傳統文化的瑰寶,但是現在鼓曲演員比原先少太多了,而且弦師的歲數也都大了。

沒有彈的就沒有唱的,沒有唱的就沒有听的。

可想編排一場演出多難。

要這麼下去的話,這門藝術算是快完了。

所以我們想了又想,位卑未敢忘憂國,不管怎麼說,相聲好了!鼓曲也得要好,所以弄了這麼一攤。

同時有了解的,齊雲成沒少忙活,因為他是這里的經理。

非常不容易。

希望各位衣食父母多多的支持,捧捧我們德芸鼓曲社!那麼接下來請您听一段我、齊雲成、陶楊唱的一段小曲。

探清水河!

為各位老先生們拋磚引玉!」

觀眾︰「好!」

一次次的喝彩喊好。

觀眾們非常興奮,甚至不少人目光都在旁邊恭恭敬敬站著的齊雲成身上。

這種目光齊雲成能感受得到,的確今天不少人是看他的,可之前師父也說了,曲藝就是先看人再看藝,不可能指望觀眾們一下秒懂那些鼓曲,不現實。

不大一會兒。

爺仨站在一起,在伴奏下準備唱一個今天的開場小曲。

不過在要唱的時候,齊雲成還過去幫忙把師父大褂的領子稍微弄了一下,郭得剛忽然一笑,整理好後,準備入點唱。

「桃兒葉那尖上尖∼」

師父一聲脆響高亢的嗓音出來之後,齊雲成和陶楊分別站在兩邊互相看了一眼。

沒別的,師父唱的是真好听,而且看的出來賣足了力氣在給他們打樣。

外加那個桃字,讓他們倆想起了師父頭頂上的桃兒。

「柳葉兒就遮滿了天∼

在其位的這個明阿公∼∼

細听我來言吶∼∼

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

藍靛廠火器營兒有一個松老三∼∼」

第一段唱完,師父唱的曲調便是原本的曲調,原本的風格曲調更偏向于說書人講述故事一般。

有敘有評,吐字清晰,故事敘述的明白,最後也有旁觀人抱不平的感覺。

而之後小辮兒改編的,便是有種第一人稱經歷的狀態,風格也相對柔一些,所以她那些粉絲小姑娘肯定很喜歡。

然後才徹底出名了。

而師父唱完。

陶楊立刻接道。

「提起那松老三兩口子賣大煙∼∼

一輩子無有兒,所生個女兒嬋娟吶∼∼

小妞哎年長一十六啊∼∼

取了個乳名兒∼∼

姑娘叫大蓮∼∼」

又一段,齊雲成都不得不佩服陶楊唱功,到底是京劇神童,打小的功底,然後自己連忙接著。

並且師父、陶楊、以及全場觀眾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姑娘叫大蓮∼∼

俊俏好容顏∼∼

此鮮花無人采∼∼

琵琶斷弦無人彈∼∼

奴好比貂蟬思呂布∼∼

又好比閻婆惜坐樓想張三∼∼」

兩孩子都唱了之後,郭得剛滿意的點點頭,然後三個人再一段一段的來。

直到最後整個小曲唱到末尾。

郭得剛︰「藍靛廠上烏雲遮∼∼

火器營他淚如梭∼∼

好一對鐘情的人∼∼

雙雙跳下了河喲∼∼

痴情的女子多情的漢∼∼

不見那好夫妻只見清水河∼∼」

郭得剛、齊雲成、陶楊︰「不見那好夫妻只見清水河∼∼」

……

呱唧呱唧呱唧!

「好!」

又一陣觀眾的喜悅聲。

舞台上三個人面帶笑意一起鞠躬。

但下台的只有齊雲成和陶楊兩個人。

郭得剛還站在舞台上,他是今天的主持人哪能下去,還得報節目。

「謝謝各位吧!那麼咱們閑話少說,接下來要表演的這位對我來說那是太熟悉了。

熟悉到還為我生了一個孩子。」

觀眾︰「意∼∼!」

一听到介紹,下面坐著的觀眾只要不傻都能猜出來是誰上台了,不是王惠還能是誰。

好家伙師娘這是出山了這是,所以原本拿著手機錄制的觀眾們,一個個還要更加關注。

郭得剛听見聲音很無奈,「也就咱們這能這麼隨便起哄了。

我媳婦兒王惠呢也是唱京韻大鼓的,您各位都知道。

她也有好多年不唱了。

雲成這個孩子屬于有心,提出要弄鼓曲社的時候,也是為讓一些先生們和她都能來舞台唱唱。

說到唱她其實也緊張,最近要復出一直在吊嗓子一直在唱,還挖掘了好多之前不長的曲目。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開業幾天盡量的全部帶給大家。

好了真不廢話了。

先讓我們有請弦樂胡子儀、張玉恆、閆萍三位老師。

然後接下來請您欣賞的是白派京韻大鼓《寶玉娶親》!表演者王惠!」

話音落下!

整個劇場的觀眾們嗨了。

一片接著一片的躁動,了解德芸的就必然了解王惠。

「好!師娘出山了!」

「這麼多年,董事長終于再次登台。」

「不過王惠把自己安排在第二個,也算是把自己當作學員那麼對待了。」

「的確,看節目單後面老先生真的不少。」

……

……

台下一陣陣的鬧。

等弦樂幾位老師上台坐著準備後,已經瘦了不少的郭麒靈屁顛屁顛跑上來了,今天德芸開業。

他們這一幫孩子怎麼可能不過來。

而他上來正是幫自己媽準備的,同時放上鼓鍵子和板兒,放下後就連忙下去了,接著王惠登場。

王惠年輕時候的確漂亮,可是好些年不演出外加生孩子各種發福,已然成為了一位長相非常大氣的女人。

可穿著一身黑色錦繡旗袍的她,還是在瞬間吸引了不少目光。

側幕更不用說了。

郭得剛、齊雲成、欒芸萍、陶楊、郭麒靈、小辮兒等人全部圍在一起看。

師娘或者媽演出,不關注不可能。

就連李樹聲先生都在,他當師父的,肯定關心自己徒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